你們到一個地方,是先研究特色美食?還是先研究好玩的景點?

阿湯和她的小陳


去旅遊嘛,肯定旅遊為主,美食為輔,旅遊與美食相輔相成,這樣的旅遊才有意義。

我們去一個地方,欣賞了一路美景,餓了,怎麼辦,來飯店要上一份當地特色美食,是最最愜意的一件事了。

去陝西那次,第一天先去兵馬俑和驪山,在看了壯觀的兵馬俑,爬上驪山,看了張學良逮蔣介石的地方,享受了一頓精神、視覺大餐,下山後已是飢腸轆轆,這時候吃一大份陝西羊肉泡饃或者油潑面、褲帶面,愜意得不要不要滴。


小鵬飛飛


個人覺得旅遊和美食是分不開的,可以說缺少其中一個的旅途都是不完整的。任何地方都有當地的特色小吃,去玩當地的景點和去品嚐當地的小吃,都是對當地文化的一種解讀。

記得有次去張家界玩的時候,在逛完景點回到張家界市區,晚上沒事就問當地的朋友,張家界有什麼特色小吃,他推薦很多,其中有一種讓我印象比較深刻,那就是草帽面。相信去過張家界的人,可以發現那裡有許多打著草帽面牌子的店;有趣的是,當地朋友教我說了幾句張家界話,大致是怎樣點面的話。

在張家界應該說在所有的景區,當地的人去消費肯定是要便宜一些的。於是我用現學的張家界話點了一碗草帽面,果然原價15塊的立馬變成8塊了,現在回想還是挺有意思的。

另一次在貴州玩,主要去了安順和貴陽;俗話說:玩在安順,吃在貴陽,這話總結的還挺準得。安順確實是一個值得去玩的地方,尤其是黃果樹瀑布,其他幾個景點也很有可玩性。從安順玩完了後,直接奔往貴陽,在當地工作的同學帶領下,吃了大半條街的小吃;現在一想到貴陽,就立馬想到了那裡的小吃。

如果說到一個地方,是先研究特色美食還是先研究景點?對我個人而言,既然是出去玩,當然首先考慮的是景點,然後再是美食。兩者都很重要,只是先後之分而已;如今,對有些地方的景點倒是印象不深,但是那裡的特色小吃卻是讓人回味無窮。也許,景點和特色美食就是一個互補的過程,讓去過的遊人總得帶走一樣吧!


旅行小世界


這個問題很好,到了一個陌生的城市,我每次都是 先搜尋這個地方的特色美食,等填飽了肚子,然後在研究這個地方的好玩景點,等玩遍了景點 在去 找好吃的。好像每次出去玩都如此,最不喜歡的就是玩累了,隨便找一個地方就對付了自己,感覺沒意思。旅遊景點附近的美食我也從來沒有吃過,應為這類小吃無論從味道還有價格,衛生這塊,好像都蠻緊張的,所以我一般會去 當地人比較密集的地方去找美食吃,等吃完了 再去旅遊景點 打卡。輕輕鬆鬆的就把這趟遊玩搞定了。






從旅日記


每個人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生活,每到一個地方都會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去了解。

其他人我不瞭解,說說我吧!我是到一個陌生地方工作的時候,有空的時候我會步行逛逛這個城市的街道,品嚐當地街道的特色小吃,看看這個城市的人文。我喜歡一個人逛,不喜歡結伴,這樣不用思考太多,想去哪去哪,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不用顧及身邊人的感受。

夜晚的時候我會坐在熱鬧的路口看著車來車往,看看百態人生,思考著人生。也許這就是了解一坐城市最好的方式。


一間房TT


我旅遊主要先考慮旅遊景點,其次才是美食。 為什麼呢,旅遊景點能讓自己身心放鬆,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尤其能讓人心情愉悅,比如,遊麗江,我漫步在麗江古城,傾聽著清幽閒雅的古城音樂,看著著玉龍雪山雪水融化的溪流,似乎在聽人訴說著納西族百年演繹的民族故事,站在麗江古城的至高點上俯瞰整個麗江古城,被整個群落建築的宏偉所震撼! 這些都是納西族等少數民族勤勞智慧的創造!所以保護和傳承中華文化,包括少數民族的文化,是中華兒女責無旁貸的責任!這些是景點帶給我們得精神財富! 當然啦,每到一個景點,我也會考慮地方的特色美食了,到了雲南麗江,過橋米線的吃法也讓我大開眼界,一種味覺上的享受,回味無窮呀!











旅遊你我他


就一般常規(或大多數遊客)而言肯定是先研究景點,後研究特色美食。

如我們要到美國去肯定是先想到紐約的自由女神像、曼哈頓特區,華盛頓的國會大廈、白宮,洛杉磯的好萊塢,舊金山的漁人碼頭,還有黃石公園、尼亞加拉大瀑布。

如到歐洲去肯定是先想到法國的凱旋門、羅浮宮,西班牙的鬥牛,意大利的羅馬競技場,冰島的北極光。

到北京先想到故宮、長城、天安門廣場。

到安徽先想到黃山、西遞、宏村。

到雲南先想到麗江古城、玉龍雪山、大理、洱海。

到西藏先想到布達拉宮、一路風光等。

當然,遊客中不排除一部分美食家、食客外出旅遊主要是衝著當地的美食而去的,但與大多數遊客相比畢竟是少部分人。











天南地北209


作為一個狂熱的旅遊愛好者,針對您的問題,我根據自己的習慣,跟您簡單交流下。

在出門旅行之前,我一定會做好一個相對完整的旅行規劃,比如這次旅行目的地的選擇、旅行時間的選擇還有目的地的時間分配等等。之所以說是相對完整,是因為在陌生的地方總會出現很多突發狀況,而這些狀況可能會影響到整個形成的變化與否。

到了旅行目的地之後,肯定是要先研究好好玩的景點,其次才是當地美食。因為你的旅行目的不是去為了吃,而是去為了玩。

研究好景點,對景點做好時間分配,你就可以放心研究當地美食了。旅行中美景固然重要,但是美食同樣能影像你旅途上的心態。況且,到了一個也許不會再來第二次的第地方,當然是要把好玩的好吃的都體驗過了,才不會留下遺憾啊。

美景和美食,是旅行途中的必備,在這裡,還有一些個人建議跟您分享下:到了一個地方,看美景的同時,不妨跟當地的人多聊聊天,參與一些有意思的民俗活動,瞭解一下當地的人文歷史,這些都是旅行途中的加分項。

當然,開心最重要。


私奔青年


旅遊,我個人認為一方面要欣賞旅遊目的地的景區景色,一方面也要體驗旅遊目的地的人文美食。相比較而言,我個人會先研究當地的特色美食,因為研究當地美食品嚐當地美食是旅遊過程中感受旅遊目的地風土人情最重要的一環。

1比如說我到了北京旅遊,一定會去品嚐地道的北京美食,北京芝麻燒餅,作為一個美食吃貨建議各位在購買美食燒餅的時候一定要去人多的店,第一人多代表其東西品質好,第二可以和老北京的朋友閒話家常也是不錯的選擇,北京燒餅作為北京美食代表,全手工裡外三層芝麻實在好吃。

2先研究美食第二個好處除了得滿足口腹之慾之外,還可以為勞累的旅遊補充營養,二者是相當補充相互支持的,只有把美食研究透徹了才能吃得好有力氣去狂景點,這樣子的旅遊體驗才是最好的旅遊體驗。

3因為大多數的景區都已經名聲在外,一個大城市也就那麼幾個大景區景點,景區裡的食物也是千篇一律的,相反研究好哪個街頭巷尾有不一樣的美食則顯得更加有意思,比如我五一去北京旅遊品嚐了北京美食北京烤鴨,吃過才知道聞名不如來嘗上一次,著實是好吃。








貧民旅遊窟


老話說民以食為天,旅遊業內也嚐嚐把吃住行遊購娛得吃放在前面,可見吃得重要性。

對於旅行中吃非常重要,吃不好意味著胃口差沒心情,17年滿拉薩找東北菜就為了吃得合口,吃飽喝足!

旅行出發前可以先從美食入手,先吃當地特色,再找自己喜歡的口味,特色美食是旅行的重要組成部分,跟好不好吃關係不大,重在體驗,我們旅行就是去別人呆夠了的地方,當然也吃別人吃夠了得美食,旅行得意義在於興趣新鮮,更多的還是與自己原有生活得與眾不同。

每個人有不同習慣,也有不同答案,先後無所謂,重要是健康快樂出行,快樂回家!






獨立旅行設計師阿鋒


走到那裡,看到那裡,記到腦裡,玩到盡情,舒展心身,收穫知識,提高認識。

不管到那裡旅遊,首先是要了解景點,特別是當地的歷史史事,名勝古蹟,當地特產等。由於假期關係,國內去得多,比如去杭州,西湖景區,錢江景點,天目山景等,而武漢同樣有東湖景區,龜蛇二山,民國記事等。二市同樣有湖山美景,歷史古建,古代傳說等等。

現在很大部分人都是走馬觀花,如果沒有好的導遊介紹歷史風景,那麼也就是隨便看看,飽嘗美食,順帶特產高高興興放鬆自己渡過短短的假期。其實我有時也會這樣,因為假期太短了,沒法讓你去細細地回顧歷史,聘味那甜美的往事。

總之我本人首先是景觀而後是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