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你不是我,不能設身處地為我著想,不要道德綁架我”這句話?

依伊伴讀


我這樣看,

道德綁架的實質,就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要求別人應該怎麼辦。

表現在現實中大致有2種情況:1是基層人士對一些有身份地位那樣群體的人士的高標準要求和期許。這種情況下的“道德綁架”如果是正當合理的,那是一種正常訴求、一種樹正氣行風的美好期盼,往往能起到政策以外的倡導和監督作用。2是有些行動上的矮子口頭上的巨人所做的所謂“憤世嫉俗”的拙劣表演,去傷害別人、涮自己的存在感。

我們要正確地認識“道德綁架”,最好讓它成為人民大眾對各行各業的一種輿論監督工具,成為政策管不到的評判導向,使我們的各行各業做得更好,人人做好自己。不要過分強調“你不是我,不能設身處地為我著想,不要道德綁架我”,更不能把這句話拿來當藉口,而成為自己不願擔責任、不願盡義務的一句託辭。我們要自覺把自身投入到正義的人民群眾的監督之中。當然更要堅決杜絕己之不為,不管他人處於什麼情況一律拿道德說事,專施他人的一些不道德的惡劣行徑表現。

以上是我理解的“道德綁架”的真實意義。


錢德鑄


這句話在我看來這句話其實並沒有問題

現實生活中往往不乏存在一種人,就是將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點,時刻都在批評或者糾正他人行為並且強行安利自己意願想法的人。

每當有一件事情發生的時候,第一時間應該是自我反省和思考,這件事情做得對不對,是不是這樣做的,有沒有做的不足的地方。這是候旁邊或許有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在發表各自的觀念,然而你自己都已經思考了整件事情的前因後果,你還會在意旁人的看法嗎?

所以我覺得,在任何事情當中,做自己就好,覺得對那就繼續堅持,如果發現有誤那就及時改正避免更大的錯誤出現。

當然,有時候人不能太過於自我,也可以適當聽一聽第三個人的聲音,開闊自己的眼界,瞭解他人的想法也不是不可以。

關鍵是要相信自己,並且對自己有信心,這時候你就不會在意外界對你的看法,還是否帶有道德綁架了。

因為每個人都是過的屬於自己的人生,別人也不可能有百分百的共情感,能夠感受你所感受到的。最終還是看你自己的選擇不是嗎?

加油 !不論你遇到什麼事,希望都可以做你自己。


大臉喵喵很傲嬌


“道德綁架”現已成為常見的社會現象。“你不是我,不能設身處地為我著想,不要道德綁架我”這句話是說出了很多人心中的無奈。談到道德綁架,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本身的行為沒有違反基本的道德底線。夫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雖然是教導領導者的行為規範,對於普通人而言,堅持守身正己,不求捨己為人,但求不損人利己,便是正道。但網絡上有 “鍵盤俠”,生活中有“聖母婊”(男女皆有,沒有對女性不敬之意),總是要求別人該怎樣,而自己卻只有一副鍵盤、一張口。

以目前疫情捐款為例,很多企業家、明星紛紛伸出援助之手,無論出於什麼樣的目的,無論捐多捐少,至少都是人家的一片心意,拿出的都是真金白銀,都是對祖國的貢獻。他們有此行為都是值得鼓勵和學習的,大眾沒有拿來肆意攀比的資格,網絡上甚至要求人家付出更多。捫心自問,自己為此次疫情又做出了什麼貢獻和付出呢?以自以為是的標準要求別人付出更多來達到自己內心的某種齷齪,不是“綁架”是什麼?

當然,對於一毛不拔的為富不仁,甚至向國外捐款的,確實也沒有違背道德底線,我們也沒辦法對其要求更多,作為普通公民,可以用實際行為抵制以代表自己的態度,而不能公然地提各種要求或用語言謾罵侮辱,因為這何嘗不也是一種“綁架”。

一曲成名的“大衣哥”,為家鄉鋪橋修路,各種借款,別人卻覺得路修窄了、錢借少了;藉助網絡平臺,肆無忌憚地拍攝以牟利;只覺得他有如此豐厚的資源,我是他的親戚、他的鄉鄰,就應該分一杯羹,絲毫不考慮人家的尷尬與辛酸。

人的慾望是個無底洞,升米恩鬥米仇,這是人類的劣根性。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外在的光鮮遮蓋著多少汗水與無奈。高尚的德行,不能成為小人牟利的倚仗;合法的擁有,不能成為嫉妒攻擊的目標。只要自己行得正坐得端,俯仰無愧於天地、無愧於心,對於那些總是要求別人付出、自己站著說話不腰疼、不付出只想索取等不合理“綁架”,應當義正言辭地說“不”。


閒驢


道德綁架本質上就是用一種你無法反對的道德標準來要求你做一些超出你能力或合理範圍內的事情。

“你不是我,不能設身處地的為我著想,不要道德綁架我”並不是單指藝人,普通人也會經常碰到類似的事情,就像那句話“你媽和你老婆同時掉進河裡,你先救誰?”一樣,你怎麼回答都會有人說你太不道德了!

那怎樣看待“你不是我,不能設身處地的為我著想,不要道德綁架我”呢?

01

在我看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常常碰見自己不喜歡,不願意承擔的事,很多朋友不喜歡強加於他人,也不強迫他人去接受。人應該有寬廣的胸懷,待人處事之時切勿心胸狹窄,而應寬宏大量,寬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給他人,不僅會破壞與他人的關係,也會將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確實應該堅持這種原則,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體現。

人生在世除了關注自身的存在以外,還得他人的存在,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切勿將己所不欲施於人。

也就是說,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強加給他人。

02

其次,“己所欲,亦勿施於人”

這一點往往被人忽略了,人們總是按照自己的意思,把自認為好的東西,強加給別人,以為就是愛,卻不顧及別人的感受。

在這個年代,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很多,但是能做到“己所欲,亦勿施於人”才最可貴。

所以,道德綁架隨處可見,在網絡上,在現實生活中,在愛情、親情中無處不在,我覺得尊重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修養。尊重別人的觀點,尊重別人的選擇,尊重別人的活法。


午後微笑


個人覺得是有道理的,因為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即使有人說,站在你的角度看怎樣怎樣,那也是假設站在你的角度,然後以我個人的思維模式,個人情感去評判一個觀點;每個人的經歷不同,三觀不同,看法不同,你說你站在我的角度去看待一個事物,其實本質上還是現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的。所以你不是我,沒有所謂真正的感同身受,非要說有,只能說你能理解我現在的處境,現在的感受,僅此而已。

同樣的就像古話說的:“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因為你不是魚,你怎麼知道魚的快樂呢?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開心的巧克麗兒


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也沒有完全無私的“我都是為你好”,所有的“我知道、我懂”,潛臺詞都是“聽我的”。

人都是自私的,這裡的自私並不是貶義,而是人這種個體的本性。每個人考慮事情都習慣從自身的角度出發,這是無法避免的。

這其中的區別就在於,我們對於別人的事情是僅僅限於理解,或者在對方許可的範圍內適當的開導,還是在表達完“我很理解你”之後,指手畫腳“你這樣做不對,你應該怎樣怎樣”,妄想左右別人的人生?

列夫·托爾斯泰說:“你不是我,怎知我走過的路,心中的苦與樂。”

在我們看不到的角落,多的是我們不知道的事。所以在走進別人的內心之前,不要隨意揣測、評價別人的人生。

我始終認為,沒有經歷過的人沒有發言權。

即使是有過同樣的經歷,也並不意味著可以以“老師”的身份自居,侃侃而談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畢竟每件事發生的情境、時間不同,每個人的遭遇、心裡承受能力也不同。

其實大多數時候,我們需要的只是支持、傾聽、不打擾。

誰這一生不得學著跌幾個跟頭,來娛樂娛樂自己呢?就算是康莊大道,也得自己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才踏實。





好二姑娘


你不是我,不能設身處事為我著想,不能道德綁架我,如何看待。我認為,對方像這樣是為了我好,證明了在對方的心目中有種難捨難割的一部分,把我當成了他的親人一樣看待,沒有半點區割之分,在他的生命裡一生中實在是放不下,他才設身處事的處處為我著想。也是為了我的人生境界,才這麼做,要不然才懶得去管呢,誰的時間都是寶貴的,為人處事也是有限度的。茫茫人海人潮擁擠,能遇到生命中這樣的貴人,一不求回報,二不圖名圖利世上難求難找難遇。前生的相約,今生的相遇。緣分勝過親生父母,也許是天賜來的人間之寶。這得感恩致謝,知恩圖報,互相彼此珍惜,真心難得,真情難捨,割捨不分,感動天地,嫦娥奔月。怎麼會說是道德綁架呢。支持[贊][贊][贊][祈禱][祈禱][祈禱][握手][握手][握手][鼓掌][鼓掌][鼓掌]



彭漢榮915


用道德綁架人做法是不對的。就比如一個家庭裡有幾兄弟姐妹,其中有一個他出創業成功了,從此家裡一有困難全都指望他出錢解決,他如果不願意所有兄弟姐妹都說他不是親兄弟姐妹行嗎?

假如這位兄弟他在創業初始困難,所有兄弟姐妹都伸手幫助,現在他成功了是應該回報。可是如果當初他創業兄弟姐妹們沒有一個幫助,現在看到成功就想要他免費幫助,他不願意所有兄弟姐妹都在指責,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因為兄弟姐妹只看見他成功的一面,在他的付出辛苦是沒有一個人看到,只有他自己最清楚,所以說:你不是我,不要設身處地為我著想,不要道德綁架我。這樣說也不為錯。


李程志


人,都有活思想!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於各種想法,我們可以都尊重!所謂的道德綁架問題,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人與人不可能都認識、也不可能彼此的情況都瞭解,在涉及到嚴格要求的時候,會不會產生道德綁架呢?我們具體的分析一下。

這裡的“道德”是什麼意思呢?包括三方面內容,一個是、人的自我約束和道德追求;一個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合理的距離和行為規範;一個是、社會的公序良俗和價值觀。

我們再來看一下,人與人的關係方面。假如是不認識的人之間,當事人有困難,有困惑,有難言之隱,這是很常見的現象,是完全可能的事!所以,只要當事人的言行和選擇,符合社會的公序良俗的要求,沒有傷害別人,沒有造成社會的不良影響,大家都自我規範和嚴格要求自己,就可以了。

當然,任何人都應該遵紀守法,尊重自己和他人,一起為社會和諧發展來負責人!

陌生人之間,出於善意去要求當事人,要按照公序良俗的要求,法律法規的要求,尊重他人的基礎上,來提出合理的建議與意見,也是符合尊重他人、尊重社會和法律、尊重事實和道德的!

但是,誰都不能無理的要求他人,更不用說、不符合社會公序良俗的要求了。

社會是大家的共同家園!需要每一個人來努力維護秩序和生機!我們每一個人,都自我嚴格要求,對他人多一份尊重和體諒,我們都按照社會的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規來做人做事,社會就會和諧,大家的生活和工作就會有保障,未來會更美好。









聿劍培訓師


非常贊同題主的論點,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道德綁架。

有那麼一類人,只要有機會就站在道德制高對人惡語相向,實際卻宣洩著自己內心的憤恨。

生活中遇到困難自己不捐錢整天喊別人捐,不捐就開始噴;口口聲聲喊著世風日下,朋友圈堪稱“正是大俠”,公交車自己連個座都不讓。整天現實唯唯諾諾網絡“重拳出擊”的人不乏少數。

究其原因,還是自己平時內心偏激和憤恨沒地方發洩,有了道德的幌子自己就可以假借之名對人指手畫腳,更有意思的是一些不明事理之人還隨聲附和。

自己的成就與財富是自己努力奮鬥得到的,付出是美名,不願給予也是人之常情。奉勸哪些道德婊,拿著鏡子照別人的時候,也照照自己,看看裡外是不是一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