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清區:城裡來了“收菜工”穩定脫貧有保障

雙清區:城裡來了“收菜工”穩定脫貧有保障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3月26日訊(通訊員 張雪珊 鄧贊波)3月26日下午,邵陽市雙清區紀委監委兩名志願者王建雄、陳龍來到愛蓮街道雲水村村民楊湘英老人的菜地裡,幫助採摘萵筍和白菜。紅色的馬甲、藍色的口罩以及綠油油的菜地,勾勒出一幅溫馨的暖春畫面。

兩人從菜地收了菜,當著楊湘英老人的面過了秤,以略高於市價的價格付了菜錢。老人激動地說:“你們扶貧幹部為我脫貧幫了大忙,又來幫我收菜,真是太感謝了!”當天,他們還收購了另一個建檔立卡貧困戶姚平生家裡的180枚雞蛋。

楊湘英是愛蓮街道雲水村的貧困戶,雙清區紀委監委2019年派駐專人指導她利用自家田地成片的優勢,開發了微型蔬菜種植園。並聯系農業技術專家為她制訂技術規劃,定期開展技術指導,又幫忙聯繫賣家打開銷路,很快就實現了脫貧。

楊湘英瞄準春節期間各類蔬菜的旺盛需求,在自家園地種滿了萵筍、白菜。誰料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她陷入了困境:自己出不了門,大街上也沒有買家。眼見蔬菜到了當賣季節,她心急如焚,連忙給自己的幫扶幹部李輝打了電話。

“食堂的蔬菜就買她的好了,既解決了她的銷售困難,又知根知底保障了菜品安全!”正在為疫情期間買不到蔬菜發愁的辦公室主任趙婧得知這一情況後連忙支招。隨後,又與其他奮戰在防控一線的扶貧聯點單位聯繫,將楊湘英等貧困群眾的蔬菜推上了他們的餐桌。

為防止脫貧群眾因疫情造成經濟損失而導致返貧,雙清區紀委監委派駐雲水村第一書記李喜民在落實防疫措施的同時,挨家挨戶到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走訪,掌握他們意欲出售的農副產品的種類及數量,再與各單位進行對接,千方百計增加困難群眾收入。

雙清區紀委監委幹部不僅把收購的蔬菜帶回單位,還經常到貧困群眾地裡幫忙收菜,成了城裡來的 “收菜工”。3月以來,通過採取“打包式”服務搭建從地頭到餐桌的平臺,共幫助1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銷售白菜、萵筍、雞鴨、蛋類等農副產品總計4萬餘元,戶均增收2000餘元,不僅沒有因為疫情影響收入,而且拓展了穩定的農副產品銷售渠道。

“收了這批萵筍,我馬上要種絲瓜秧!”楊湘英老人信心十足地表示。

“給錢給物不如給條致富路。”雙清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區監委主任何美豔感慨地說:“幸福不是等來的,也不是要來的,而是靠雙手奮鬥出來的!”雙清區通過採取多種形式指導脫貧戶發展“訂單式”特色種植養殖,開展“打包式”服務,幫助他們每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實現了從“扶上馬送一程”到“甩開膀子加油幹”的可喜轉變,不但讓他們增強了自主發展的信心和幹勁,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也更加堅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