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寫了很多思念弟弟的詩詞,其弟蘇轍有答和的詩詞嗎?請細說下?

美文小白


有答和詩詞《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去年東武今夕,明月不勝愁。豈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載涼州。鼓吹助清賞,鴻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綺裘。素娥無賴,西去曾不為人留。今夜清尊對客,明夜孤帆水驛,依舊照離憂。但恐同王粲,相對永登樓。

 

細說寫這首詞的時候,兄弟二人以分開很久,多年未見,蘇軾正赴徐州擔任知府,蘇轍與之攜行,二人在徐州度過百日愉快的日子,且難得的共度了一箇中秋佳節。可惜的是,中秋過後,蘇轍就得離開,他心中對哥哥萬般不捨,但也無可奈何,於是,在臨行前,寫下了這首《水調歌頭》

這首詞的上闋,一句“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點出了二人已經很久沒有見面了,去年的時候,詩人孤身一人,看著天上象徵團圓的明月,只覺得思緒萬千,思念哥哥的感情越發的痛苦清晰。“豈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載涼州”而他沒有料到,今年自己可以與哥哥在此佳節,泛舟湖上,同賞明月,共度良宵,這對於詩人來說,可能是這麼多年來最歡樂的時光了。然而,歡樂之後,隱隱又藏著將要離別的憂傷。“鼓吹助清賞,鴻雁起汀洲。”鼓吹陣陣,鴻雁南歸,熱鬧過後,離別將近,詩人心中深藏惆悵與憂愁

下闋之中,詩人承接上闋,直寫自己內心的離愁別緒。坐中“客”穿的再華麗又有什麼用,“素娥無賴,西去曾不為人留。”月亮終究是無情的,它不會為人間的任何人和事而停留。今夜是清尊美酒,把酒對月,明朝換扁舟一片,形單影隻,離別還未到,難捨之情已起。而詩人更是道,離別不可怕,怕的是會像王粲一樣,不能返回故鄉,怕的是,離別之後,相見又是遙遙無期。

這首《水調歌頭》,在相聚,憂離別,相聚短而離別近。詩人和哥哥蘇軾的感情深厚,但是造化弄人,二人總是不得常常相聚。這個徐州中秋,他們有幸一起共度佳節,奈何,節日之後,又要分開。詩人心中無奈而傷感,中秋的相聚,勾起的是他更深的離愁別緒。相聚離開,是人生的必然,但卻終是惹人腸斷。




人文世界


蘇軾寫了很多思念弟弟的詩詞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水調歌頭》

2、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人間未了因。——《獄中示子由》

3、身長健,但優遊卒歲,且鬥尊前。——《沁園春·孤館燈青》

4、一尊酒,黃河側。無限事,從頭說。——《滿江紅·懷子由作》

5、雲海相望寄此身,那因遠適更沾巾。——《送子由使契丹》

6、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 ——《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7、庭下梧桐樹,三年三見汝。——《東府雨中別子由》

8、憶弟淚如雲不散,望鄉心與雁南飛。——《壬寅重九不預會獨遊普門寺僧閣有懷子由

9、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和子由澠池懷舊》

10、相逢山谷間,一月同臥起。——《和陶止酒》

蘇澈對答的詩詞有

自信老兄憐弱弟,豈關天下無良朋?兩人還曾約定夜雨對床,互以詩相答,蘇轍說:昔餘少年,從子瞻遊,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蹇裳先之。蘇轍還在《東坡墓誌銘》上說:扶我則兄,誨我則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