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號房”曝光,讓我想起29年前那一起連環殺人案...

隨著N號房主謀之一“博士”被抓,

這場以“侵犯女性、散佈非法視頻”的惡性案件,

終於被曝光在公眾面前。

在韓媒披露的信息中,

根據虛擬貨幣交易所留下的個人信息,

“N號房”收費會員中,

有教授、人氣藝人、體育明星、

著名創業公司CEO等知名人士。

參與者多達26萬人,

佔據著韓國1%的男性。

“N號房”曝光,讓我想起29年前那一起連環殺人案...

讓人細思極恐的是,

N號房主犯,

僅僅是一個20出頭的人,

曾經品學兼優,拿過獎學金,

當過記者,做過志願者,

連同學都稱:

“看起來很平凡,

在校從未見他做過什麼出格的事。”

可恰恰是這樣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

毀掉了無數女孩的人生。

所以說:

“罪犯與普通人之間,

並沒有什麼必然的區別。”

“N號房”曝光,讓我想起29年前那一起連環殺人案...

這讓我想起了很多年前一部經典韓劇:

《殺人回憶》。

尤其是它的最後一幕,

有個小女孩說:

“兇手很普通,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這份茫然無助的恐懼感,

讓每一個觀看者不禁毛骨悚然。

“N號房”曝光,讓我想起29年前那一起連環殺人案...

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的,

它的原型,

就是著名的“韓國華城連環殺人案”。

1986年至1991年間,

這4年零7個月裡,

在韓國京畿道華城市太安鎮一帶,

有10名女性依次被害,

最大的71歲,最小的只有14歲。

被害女性多數是被強姦隨後被殺害,

作案手法極度殘忍,非常變態。

“N號房”曝光,讓我想起29年前那一起連環殺人案...

1986年9月15日,

正值秋收,牧草金黃。

71歲的李某在女兒家投宿完以後,

回家途中遇害。

隔天被一位割牧草喂牛的村民發現,

屍體下半身赤裸,

手腳被以X字捆綁,趴在田地上,

死因是勒死。

由於秋季露水,犯人沒留下任何痕跡,

警方一籌莫展。

僅僅過了一個月後,

第二名受害者出現。

10月20日,

25歲家庭主婦在晚上8:00相親完後,

在前往巴士站的途中遇害。

死者生前有遭受性暴力的痕跡,

手法和之前一樣,胸口有4處刀傷,

但死因是勒死。

此外,警方在現場發現空奶盒、

菸頭、毛髮等證物,

推斷出犯人是B型血。

“N號房”曝光,讓我想起29年前那一起連環殺人案...

之後又發生了兩起兇殺案,

兇手作案手法極為相似,

短短3個月間,

就有4名女性遇害,

警方才意識到:

“這不是巧合,而是一起連環殺人案。”

為了調查此案,

調查組組長河昇均近乎發瘋似地尋找罪犯,

但很可惜,

由於當時沒有先進的辦案工具,

警察們缺乏應對大型犯罪案件的經驗,

這次調查並沒有取得半點成效。

“N號房”曝光,讓我想起29年前那一起連環殺人案...

警察耗盡人力物力,依舊不見成效,

另一頭,

第五起、第六起命案接連發生,

兇手似乎並沒有停止犯罪的意思,

直到第七起案件發生。

1988年9月7日,

54歲主婦在幫助完長子經營的食堂之後,

回家途中遇害,

與前幾次連環殺人案手法一樣,

受害者死因也是勒死,

但在死者體內,

警方發現了六、七塊桃子碎塊。

且事發當晚,

一位公交車司機稱,

在開往水原市的途中,

遇見一位年輕人,手上沾了桃子汁。

在該男子借火的時刻,

司機親眼目睹了他的真面目:

“年齡24~27歲,

身高165~170cm,

體型偏瘦,單眼皮,

眼神銳利,有一點駝背……”

“N號房”曝光,讓我想起29年前那一起連環殺人案...

隨後,警方還發現一名倖存者。

在第二、三起案件之間,

受害者金女士曾借兇手搜索財物的機會,

逃脫魔爪。

她是這10起案件的唯一倖存者。

在警方的調查中,

她與司機都同時提到了一個細節:

“兇手有一雙柔軟的手,

不像種田的農夫。”

為此,警方出動了超過205名警力,

調查對象超過兩萬人,指紋對照達4萬人,

可依舊一無所獲。

“N號房”曝光,讓我想起29年前那一起連環殺人案...

兇手並沒有因此收手,

1990年11月15日,

年僅14歲的初中女生金某遇害,

被發現時上身赤裸,

手腳被綁在身後,被上衣和襪子勒死。

兇手還在她胸口上,

用小刀劃了整整38道格子花紋,

在她體內塞進了圓珠筆、鋼勺、叉子等物件,

並且,

在死者胃裡發現未消化的食物,

根據警方推測,

兇手可能在受害者死前,

強逼她吃下書包裡吃剩的便當。

手段之殘忍,駭人聽聞。

“N號房”曝光,讓我想起29年前那一起連環殺人案...

看過《殺人回憶》的人,

相信也一定不會忘記,

在電影最後那個片段。

樸警員走到麥田旁,

蹲下來,雙眼含淚,

直視著屏幕外的所有人,

想要隔著屏幕,

找到那個窮兇惡極的連環殺人兇手。

還算幸運的是,

2019年9月18日,

《殺人回憶》原型兇手終於被揪出來。

韓國警方和國立科學調查研究院,

通過對當年在案發現場提取到的DNA,

進行分析後,

最終確認兇手就是1994年因強姦殺害妻妹,

被判無期徒刑的李某才。

時隔33年,

“華城連環殺人案”給很多人帶來了無盡的痛苦。

當年的受害者,

在談起這件事時,會黯然流淚。

當年的警察,

仍會時不時翻開那一份冗長的卷宗,

念念不忘當年的怨恨。

當年的警官,河昇均,

仍清清楚楚地記得受害者的姓名、年齡、

遇害地點、周圍環境,

以及遇害當天的天氣情況……

“N號房”曝光,讓我想起29年前那一起連環殺人案...

然而,諷刺的是,

“華城連環殺人案”已於2006年過了追訴期,

這意味著,

即使警方最終確認李某才是真正的殺人兇手,

也無法將他繩之以法。

坐牢24年的李某才,

在監獄裡是個“模範囚犯”,

與獄友相處和諧,

一雙巧手,能夠製作精美的陶瓷,

他的作品,還參加過展出……

在牢裡過得平靜且舒適,

他甚至不會知道:

因為“華城連環殺人案”,

有多少人忍受煎熬直至死去。

“N號房”曝光,讓我想起29年前那一起連環殺人案...

而現實中的樸警員的原型,河昇均,

耗費大半生追查兇手,

直到退休前,

還寫下一封長達數千字的假想信:

“那個電影,《殺人回憶》,

你看了嗎?

作為一個連犯人都捉不住的警察,

我無論如何也沒臉走進熙熙攘攘的電影院,

只能在汽車放映場看完。

得了癌症的話,

可對於你這樣需要被剷除的社會之癌而言,

居然還存在著公訴時效,

你不覺得奇怪嗎?

請務必不要比我先死,

我們一定要見上一面。”

他曾恨恨地說道:

“一定要親手殺了那個罪犯。”

可現在,

他和當年的那些同事們,

只能一邊打電話祝賀,

一邊抱著電話流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