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萬億重大投資“新基建”佔比不到20% 業內專家稱潛能將進一步釋放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陳姝

由騰訊研究院、騰訊產業智匯廳共同舉辦的“國家數字競爭力論壇”戰疫公共政策系列研討會日前在線上舉行。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等嘉賓就“新基建背景下的產業互聯網發展新圖景”展開深入討論。嘉賓們在會上稱,目前全國已公佈的重大投資約50萬億,而“新基建”佔比不到20%,雖然投資體量有限,但可為中國未來經濟發展補齊短板。

“新基建”激發新需求

2018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新基建”概念。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指出要加快5G、人工智能、數字中心、工業互聯網和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認為,“新基建”包括但不限於上述五個領域,它有三個特徵——新技術、新需求、新機制。“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具有巨大的潛能,但數字化眾創眾包研發設計、網絡化協同智能製造、個性化規模定製、服務化轉型、開發優質應用場景,都需要專業化的數字基礎設施支撐。”發展“新基建”要推進信息技術與製造技術深度融合,推進信息產業與垂直行業跨界融合。

工信部信息技術發展司一級巡視員李穎說,“新基建”將激發更多新增需求,如網上買菜、在線課堂、遠程醫療等新模式和業態。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說,疫情期間,騰訊等互聯網企業發揮科技力量投入戰疫,騰訊會議8天擴容100萬核,騰訊教育在很短的時間內支撐全國超過1億學生在線上課。“國內疫情走向平穩,但這些新培養出的用戶習慣卻會長期保留下來。”

“新基建”投資體量仍有限

近日,各地政府密集公佈2020年重大項目投資計劃,有媒體初步統計,截至3月10日,全國25個省區市公佈的2.2萬個投資項目,總投資額達49.6萬億。此次會上透露的信息顯示,其中“新基建”佔比不到20%。湯道生認為,現有新型基礎設施的覆蓋、產業數字化的深度還有很多提升空間。李穎指,疫情期間前所未有的流量洪峰,導致大量在線應用軟件崩潰,應對激增的在線需求、數據資源孤島相互割裂、數據無法開放共享、數據驅動的精準決策能力不足等,都暴露了數字新基礎設施的種種問題。因此亟需立足實際情況,聚焦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補齊短板、拓寬長板,前瞻性地佈局數字基礎設施建設。

李毅中指,在全國工業投資中,技術改造佔42%,超過了10萬億元。他認為,要充分發揮產業數字化的效能,企業需要投入資金建立符合自身需求的數字基礎設施,通過產業數字化得到收益補償,形成良性循環,未來還要充分發揮技改投資效能。

應發揮民營科技企業力量

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任澤平建議,應加快形成5G、人工智能等領域創新生態。御風集團董事長、萬通地產創始人馮侖認為,“新基建”如果想要釋放能量更大,傳導效應更長,一定要在政策上做相應調整。如給一些實驗性的政策,讓有數字優勢的大企業和城市發展商共建智慧城市樣板。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指出,要明確“新基建”的投入機制、方式以及領域,發掘經濟轉型升級的潛能。騰訊研究院院長司曉認為,與“老基建”相比,新基建投資體量雖然目前還很有限,但其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貢獻度正處在快速爬升階段,可以為中國未來經濟發展補齊短板。

嘉賓們都認為,“新基建”需要全國考量協調平衡,要統籌協調宏觀調控、科學決策,要發揮民營科技公司的力量。湯道生在會上明確表示:“AI、大數據等領域,既屬於新基建範疇,也是產業互聯網應用,騰訊等產業互聯網企業將參與其中,成為共建者。”

50万亿重大投资“新基建”占比不到20% 业内专家称潜能将进一步释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