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身處ICU,別讓賣房成為最後的選擇


最近,《安家》這部電視劇火了。因為劇情觸碰了很多社會熱點,所以也引發了不少相關話題的熱議。

《安家》:身處ICU,別讓賣房成為最後的選擇


電視劇以賣房為線索,穿插了許多小人物的真實故事。

孫儷飾演的主角房似錦是一個房地產中介的店長,雖然表面上是個女強人,但卻也有一個脆弱的內心。

坎坷的人生軌跡讓她始終缺乏安全感,在她的人生字典裡,錢是唯一能給她安全感的東西。

而就在前幾集,劇中江奶奶和宋老師的離去又收割一波觀眾的眼淚。

《安家》:身處ICU,別讓賣房成為最後的選擇


01

只有錢,才能續他的命

江奶奶和老伴宋老師有著穩定收入,住著父輩們留下的別墅,但遇到了重大疾病,也不得不賣房續命。

我要救他的命;

我需要錢;

重症病房,天天都要填進大把的錢;

只有錢才能續他的命;

我要他活著!

最終,江奶奶的老伴宋老師患癌去世,那套別墅還是沒賣出去,宋老師去世後,江奶奶失去了精神支柱,也跟著去了,這對善良的老人絕沒想到最後因房而困,因錢而愁。

當風險來臨時,賣房可能是許多家庭最後的妥協。殊不知,賣房也需要時間,賣房換錢的速度,真的能跑贏疾病蔓延的速度嗎?

02

一場災難,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富裕家庭和貧困家庭之間的差距有多大?有一個高贊回答是:不大,就隔一場重病而已。一場大病,能把一個家庭拖垮,這就是赤裸裸的現實。

我們總是錯誤的以為餘生都是“豐年”,就像這次誰也想不到的疫情爆發,讓很多家庭重新開始審視自己。大家知道治療新冠肺炎,需要花多少錢嗎?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乳腺外科楊青峰醫生3月15日晚發佈微博稱,一位新冠肺炎患者醫藥費用為112.9萬元

《安家》:身處ICU,別讓賣房成為最後的選擇


不計其數的藥物、人力,再加上天價的機器ECMO(人工心肺機)。

假如國家沒有免費醫療的政策,這筆費用就是一個家庭的災難。

題外話,這裡必須再說一句,中國牛逼!

疫情之下,沒有永久穩定的工作,沒有長期不變的高薪,也沒有絕對幸運的生活。我們突然發現,自己的抗風險能力遠沒我們想象的那麼強大。

03

百萬醫療,老百姓最划算的保險工具

面對高額的藥物和醫療器械,只有社保顯然是不足的。對於絕大多數中國家庭,最適合的工具莫過於

百萬醫療險,一年價格只有幾百塊,額度卻高達幾百萬,尤其適合用來對沖因罹患重病產生的鉅額醫療費用的風險。

《安家》:身處ICU,別讓賣房成為最後的選擇


整體來說這款產品亮點還是很多的,咱們按照上面這張圖,只說亮點:

《安家》:身處ICU,別讓賣房成為最後的選擇


(點擊查看大圖)

2020版在沿用了2019版投保年齡廣、轉保可免等待期、無理賠減免免賠額等優勢的基礎上,突破市面上眾多百萬醫療險對1-4類投保職業的限制,明確只要不是從事高危特殊職業,都可以安心投保。僅僅放寬這一點限制,就可以讓更多的人獲得醫療保障的資格,面對疾病不再焦慮。

接下來我們要重點介紹下2020版的新增責任。

新增重疾津貼責任

相關數據顯示,一個人罹患重疾的概率高達72.18%,若是家庭支柱罹患重疾,整個家庭更是會陷入日常花銷都難以維持的困境。

也正是考慮到這一點,全能百萬醫療2020新增重疾住院津貼責任,100元/天,最長可給付180天,也就是保額最多為1萬8000元。

值得一提的是,許多公司的百萬醫療都把津貼責任作為附加,需要額外加費,但是本次眾惠的升級,直接將重疾津貼放入默認責任中,非常良心。

同時,這項責任並不需要憑藉發票事後報銷,而是根據實際的住院天數,保險公司一次性進行給付。

這筆聽起來不算多的津貼,對於困境中的家庭可能就是雪中送炭般的溫暖。

花幾百塊買份百萬醫療險來應對高額的醫療費,那些躲不開的風險,也可以有底氣去面對。

保險的價值很簡單,就是幫我們解決錢的問題。當我們或親人身在ICU,保險會代替賣車、賣房,成為我們最優的選擇,幫助我們保留生活的底線。

為了幸福的人生,也為了不給家人添麻煩,我們都應該提前做好規劃。讓自己有面對未知風險的底氣。

如果您需要購買這款產品,就趕快去聯繫您身邊的風險管家吧!本人代理新華保險,可以聯繫我哦:132280231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