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和任何人熟得太快!


曾經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句話:

“在這個年代,好像和一個陌生人熟識只要幾分鐘。

幾個聊天,幾個飯局,就連剛認識的人,連對方性格都還不清楚就可以表白。

快餐式的朋友,快餐式的感情,總覺得少了一些什麼。”


年少時,我們所交往的好友,很多都是一見如故。

彼此就像高山流水遇知音一般,很快便發展為掏心掏肺的親密摯友。

但往往沒過多久,兩人就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開始頗有怨言。

接著又會為了某個莫名其妙的原因開始互不理睬,最後甚至變成了老死不相往來的仇敵。

深究其因,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熟得太快,走得太近。

就像一個好的故事需要層層遞進,一個好的音樂需要富有節奏,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是這個道理。

水滿則溢,月滿則虧。

操之過急往往只會讓人心生嫌隙,最終導致感情決裂。

千萬不要和任何人熟得太快!


千萬不要和任何人熟得太快!


交淺言深

註定是一場災難

作家凱特·福克斯在《英國人的言行潛規則》裡,曾提到過這樣一段話:

在英國人的為人處事、言談笑語當中,最忌諱的就是“過分認真”的交流。


所以,無論在什麼社交場合,幾乎所有的英國人都從不深談任何嚴肅認真的話題。

尤其是對於那些相識不久,交情尚淺的人來說。

彼此還都處於相互熟悉探索的階段,沒必要一上來就刨根問底或全盤托出。

至於那些深刻的人生觀、世界觀,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今後的相處過程中你自然會有所瞭解。

相反,如果你們一開始就成為了暢談人生哲理的“知己”。

大多數情況下,你則根本無法預測對方會在背地裡如何描述你的為人,或做出怎樣一番違背約定的事。

著名編劇馬未都就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初入職場女員工,剛去一家公司就結識了一位“好閨蜜”。

她像遇到親人一般無話不說,無論是個人隱私,還是自己對公司裡每個人的看法,統統都說了一遍。

結果沒過多久,她與這位“好閨蜜”的感情便產生了裂痕。

而那些昔日的閨房密語,最後卻變成了她們互潑髒水的好武器。

正如作家勞倫·奧利弗所說:

“完全看錯一個人是多麼容易啊,只看見他們的一小部分就誤解為全部,一想到這就全身發抖。”


所謂相見恨晚,不過是摻雜了自己想象的完美。

所以,與人相處切莫交淺言深,始終保持一個安全的距離,才能不辜負他人,亦不傷害自己。

千萬不要和任何人熟得太快!


千萬不要和任何人熟得太快!


人情似紙張張薄

世事如棋局局新

在知乎上看過這樣一句話:

“剛認識就很熱情的人,往往都帶有目的。

那些十倍速親近你的人,都會在未來某個時刻,十倍速離開你。”


人情似紙薄,世事如棋新。

你永遠都無法想象,一個人的心變得到底有多快。

作家張愛玲在大學時期,曾有一位同窗好友,名叫炎櫻。

炎櫻為人爽朗、熱情如火,張愛玲極為欣賞。

兩人在相識不久後,便建立了非常親密的友誼。

在張愛玲早期的作品裡,炎櫻的名字曾多次出現,字裡行間的讚美之意也不言而喻。

為此,她還專門編寫了一本《炎櫻語錄》。

那時她們兩人形影不離、情深似海。張愛玲曾一度感慨道:

“在這個世界上,炎櫻是無法替代的。”

千萬不要和任何人熟得太快!


後來,隨著世事的動盪與變遷,經歷過顛沛流離的張愛玲前來投靠炎櫻。

當她再次見到炎櫻時,卻意外地發現,那個曾幾何時給自己帶來諸多歡笑與趣味的知己,竟變成了一個淺薄虛榮的女人。

面對張愛玲的落魄,炎櫻總是誇誇其談,有意無意的炫耀自己。

可是回想當初,炎櫻分明是仰仗著張愛玲的風光才結交了眾多名人。

而時至今日張愛玲遭遇失意,炎櫻卻總是擺出一副高姿態,這般模樣著實讓人受傷。

恰如作家莫言所說:

“一時的虛情假意,也能陶醉人。

但終會留下搪塞的痛,敷衍的傷。

有的人註定是來給我們上課的。”


世間冷暖,人情涼薄。

不要以為熟得很快就是靈魂伴侶,短暫的感覺永遠是虛幻的。

唯有長久的磨合,才能與你共度坎坷和榮光。

千萬不要和任何人熟得太快!


千萬不要和任何人熟得太快!


慢一點的關係,更長久

曾經聽過這樣一則故事。

有人向大師請教:什麼樣的關係才最長久?

大師指了指院子裡的花叢說道:

當它還是種子的時候,它需要土壤你就提供好的土壤;

當它開始萌芽時,它需要更多水分,你就澆灌足夠的水分;

當它花開之時,你只需要適當修剪,為它除蟲即可。

到什麼階段就做什麼事,急於求成反而只會適得其反。


正所謂:飯未煮熟,不能妄自一開;蛋未孵成,不能妄自一啄。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亦是如此。

從點頭之交的寒暄到坦誠相待的真誠,都要經過一番醞釀沉澱和耐心等待。

1932年的春天,文學家錢鍾書與妻子楊絳在清華大學裡偶然相識。

兩人初次相見便一見傾心、相談甚歡,雙方都被對方的才華所吸引。

可是從那之後,他們並沒有心急於感情的發展。

而是採用最傳統的方式來聯絡感情:鴻雁傳書,賦詩傳情。

就這樣,在你來我往的通信過程中,兩人不慌不忙地瞭解、熟悉著對方的一切。

在結婚之後,他們又攜手慢慢走完了一輩子,成為了無數人心目中最羨慕的神仙眷侶。

千萬不要和任何人熟得太快!


詩人木心在《從前慢》裡寫道: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人。”


一段細水長流的感情猶如品一杯好茶,淡而不澀,清香但不撲鼻,就這樣緩緩飄來,又讓人回味無窮。

腳步放慢,情感放緩。

經得起歲月推敲,耐得住時光流轉,多給彼此一點時間與空間,才會有更多的來日方長。

很喜歡電影《春嬌與志明》裡的一句臺詞:

“我們又不趕時間,有些事情不必一夜就做完。”


經歷了生活的起起伏伏,看過了身邊的來來往往,才真正明白:

乍見之歡的激情熱忱,終究抵不過久處不厭的陪伴與長情。

時光且長,不如讓一切都慢下來,用心去經營一段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