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北省廊坊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動員大會召開

馮韶慧在2020年廊坊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動員大會上強調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決戰決勝全國文明城市

趙革主持並講話 和春軍李龍蔣洪江李波等出席

會議明確,要壓緊壓實“四大責任”,組織實施六大“圍點攻堅”,全力開展五大“提升行動”

3月25日上午,2020年廊坊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動員大會召開,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新部署、新要求,對今年全市創建重點工作進行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市委書記、市文明委主任馮韶慧出席會議並講話。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高水平、高強度、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各項創建工作,決戰決勝全國文明城市,向省委、省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答卷。

市委副書記、市長、市文明委第一副主任趙革主持會議並講話。省第六督查組組長和春軍;市委副書記、市文明委常務副主任李龍,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蔣洪江,市政協主席李波等市四套班子領導出席會議。

會上,李龍宣讀了《關於認定廊坊市2019年度創建全國(省級)文明城市工作先進縣(市)、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的決定》。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市文明委副主任魏國東宣讀了《關於對2019年度創建全國(省級)文明城市工作履職不力單位問責的通報》。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統戰部長、市文明委副主任王金忠就《廊坊市2020年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實施方案》作了說明。

馮韶慧指出,今年是廊坊市決戰決勝全國文明城市關鍵之年。全市各級各部門一定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認識到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於精神文明建設部署要求、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行動,是全面提升廊坊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現代化的迫切需要,是兌現向全市人民鄭重承諾的必答考卷,堅定決戰決勝的信心決心,把廣大黨員幹部在抗擊疫情中煥發出來的精氣神,轉化為真抓實幹的行動、雷厲風行的作風,紮實推進各項創建工作上檔升級,決戰決勝全國文明城市,努力讓多年的創城夢在我們手上實現。

馮韶慧強調,要堅持問題導向,理清決戰決勝的難點和短板。樹立大創建格局,聚焦《實施方案》中明確的11個方面、40項突出問題,以更大的決心、更精準的舉措、超常規的力度,堅決啃下“硬骨頭”,全力打贏創城攻堅戰。要堅持目標導向,突出決戰決勝的重點和舉措。對標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在不斷鞏固提升已有成果的基礎上,組織實施社區創建、停車秩序、交通秩序、市容環境、經營秩序、村鎮面貌六大“圍點攻堅”,全力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提升行動、公共衛生服務提升行動、政務窗口提質提效行動、創建宣傳提升行動、風險防控能力提升行動五大“提升行動”,廣泛發動群眾積極參與,用好正反兩方面典型培樹文明風尚,持續提升城市文明水平,推進創城工作提質提效、進位爭先。要堅持責任導向,奠定決戰決勝的堅實基礎。壓緊壓實屬地責任、部門責任、單位責任、分指揮部責任“四大責任”,從嚴督導問責,加強宣傳引導,健全完善長效創建機制,以責任落實倒逼任務落實,確保實現創建目標。

趙革強調,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是省委、省政府“三創四建”活動的重點任務,是提升廊坊城市形象、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和抓手。各地各部門要把爭創全國文明城市作為政治任務抓緊抓好,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把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嚴實作風運用到創城工作中來,咬定目標不放鬆,重整行裝再出發,堅決打好打贏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決勝之戰。要把爭創全國文明城市作為系統工程抓緊抓好,進一步增強系統思維和大局意識,對照過來工作深入查找問題不足,對標今年測評體系全面查找短板弱項,明確整改任務、嚴明完成時限、嚴格驗收標準,確保按時保質完成。要把爭創全國文明城市作為必盡之責抓緊抓好,按照市、縣、鄉、村四級責任體系,堅決消除工作推進中的“梗阻”、責任落實上的“盲區”,特別是主要領導要擔起第一責任人責任,親自上手、親自調度,一線作戰、一盯到底。要把爭創全國文明城市作為民心工程抓緊抓好,切實解決好群眾關心關切的現實問題,真正讓群眾感受到創城帶來的變化;要充分依靠群眾、廣泛發動群眾、積極引導群眾,努力形成全民參與、上下聯動的工作局面,為創城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保障。

會上,與會同志觀看了《廊坊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學習考察紀實片》。市交通運輸局、廣陽區負責同志分別作了表態發言。會議還印發了《廊坊市2020年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實施方案》《關於印發廊坊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成員名單的通知》《廊坊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日常工作考核辦法》《廊坊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工作責任追究辦法》《廊坊市2020年爭創全國文明城市任務清單》。

會議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召開。市法檢兩院主要負責同志;市級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重點責任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廣陽、安次區委書記,廊坊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在市主會場和市各分會場參加會議。各縣(市、區)、廊坊開發區設分會場。(記者劉傑)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