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淮北歷史上的“第一”

1955年6月,國家地質部華東地質局組建成立宿縣地質普查隊(又名濉溪隊),於當年9月更名為325地質隊,進駐淮北地區開展煤田普查與勘探工作,在濉溪縣陸莊以東(今南湖公園北岸、長山南路以東)打下第一眼鑽孔,深達276米,見煤8層,其中兩層厚2.15米、3.11米,肯定了淮北煤層積聚地區的開採價值。這一鑽孔便是“淮北煤田第一鑽”。

325地質隊在淮北地區開展煤田普查工作場景

“淮北煤田第一鑽”揭開了

中國第一個平原地區隱秘式煤田的面紗

也按下了開發建設淮北煤田的按鈕

1957年10月,325地質隊正式提交《閘河煤田第一、第二、第三井田詳細勘探地質報告》,認為整個閘河平原約250平方公里面積內皆有煤的蘊藏,估計總儲量在8億噸左右,有條件建設成為一個煤炭工業基地。

根據325地質隊初步的勘探結果,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委員會準備大規模開發淮北礦區。1957年10月28日,由徐州煤礦基建局第三建井公司承建的烈山斜井破土動工。

經過一年多的艱苦鏖戰,1959年4月1日,烈山斜井(後定名為烈山一礦)移交生產,是新中國成立後淮北礦區第一座投產的煤礦,當年出煤28萬噸。烈山斜井的移交和開始出煤,對於淮北煤礦的開發建設具有第一塊奠基石的重要意義,標誌著淮北煤礦的籌建工作取得了實際成果。1959年12月31日,烈山豎井(烈山二礦)、袁莊礦、沈莊礦宣告簡易移交生產,淮北大地上豎立起了4對礦井,總設計能力為年產132萬噸。

淮北礦區開發建設的成就得到了國家煤炭工業部黨組的高度評價。而對淮北來說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成就讓淮北礦區在全國同時開工建設的40多個礦區中脫穎而出,最終站住腳跟,逐步發展成為正規的煤礦,為之後建立淮北市,以及發展成為全國重要的能源基地奠定堅實基礎。

1960年2月,濉溪礦務局成立;1984年3月,皖北礦務局成立。兩大礦務局逐步發展成為淮北礦業集團公司與皖北煤電集團公司,均進入中國企業500強,每年生產煤炭近5000萬噸,是1959年建成礦井總設計年產能力的近40倍。淮北也因煤而建,緣煤而興,在煤炭工業的支撐下快速發展。

如今,“淮北煤田第一鑽”雖只剩一截鋼筋管,仍堅挺地矗立於因為採煤塌陷形成的南湖水中,與淮北國家礦山公園標誌碑、淮北市礦山博物館、礦業文化雕塑園一道,成為淮北國家礦山公園的核心景點,見證著淮北這座城市的滄桑鉅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