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個人防護用品和食物外,疫情期間的消費者還會買些什麼?

四萬多的確診病例使美國一夜之間成為全球第三個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國家,新冠病毒的爆發不僅在短時間內打亂了社會活動的正常運行以及人們日常生活的腳步,消費者的購物習慣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雖然仍然有部分人群對此次疫情持不以為然的態度,但是隨著美國的確診病例持續攀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並開始購買囤積個人防護用品來確保自己的出行安全。在美國,醫用口罩、洗手液、手套和衛生紙這些個人防護用品正面臨庫存不足的窘境,但是這些並不是消費者在商店和在線平臺花錢購買的唯一商品。

除了個人防護用品和食物外,疫情期間的消費者還會買些什麼?

除了醫療用品,如感冒藥、溫度計和消毒溼巾,以及可以長期存儲的食物如罐裝食品和瓶裝水外,為了使無趣的居家生活多添幾分樂趣,消費者們還開始為他們的娛樂活動支付費用。桌遊、智力遊戲和電子遊戲已經成為流行的項目。根據消費心理學家Kit Yarrow的說法,人們目前購買產品主要基於三種需求:防護、娛樂和保持溝通交流。

在社交疏離政策下,大部分人必須長時間地呆在家中,實現居家辦公或線上學習。由於疫情何時結束仍是一個未知數,這樣的疏離政策也無法確定將會持續多久,面對這樣變化不安的現狀,人們難免會產生焦慮甚至恐慌的心理。為了確保自己的基本生活需求能在一段較長的時間內得到滿足,消費者們開始囤積食物,超市和雜貨店的罐裝食品、瓶裝水、冷凍食品也迅速被一掃而空。在Yarrow看來,囤積食物是人們在面對無法掌控的局勢時,少數能由自己掌控的事情,在他們看來,最好能得到比實際需要更多的東西,因為如果他們不這樣做的話,後果可能會難以想象的糟糕。

除了個人防護用品和食物外,疫情期間的消費者還會買些什麼?

根據Thinknum對亞馬遜1月下旬到3月第二週的銷售數據分析,除了食品供應,人們還大量購買了手套、肥皂、尿布、濾水器和水壺等日用品。由於人們害怕外面的世界開始變得不安全,為了使自己的人身安全得到充分保障,美國攝像頭和槍支的購買量也有所上升。

Coresight Research首席執行官兼創始人Deborah Weinswig上週五在一份關於冠狀病毒對消費者影響的研究報告中寫道,不出所料的是商品、家用產品、個人護理和保健產品等必需品類出現了最大的銷售增長。在Coresight於3月17到18日對超過1000名消費者的調查中顯示,超過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購買了比日常需求更多的食品以及家庭用品。

一旦人們覺得自己的日常生活得到了保障,即擁有了足夠的食物和防護用品,消費者們就會轉向娛樂消費以打發居家期間乏味的生活。由於健身房等公共場所被迫關閉,出門跑步或散步也受到了嚴格的限制,為了保持鍛鍊力度,瑜伽墊和其他家庭健身產品的銷量紛紛得到了增長。

除了個人防護用品和食物外,疫情期間的消費者還會買些什麼?

(數據來源:Coresight Research)

此外,根據Thinknum整理的數據,亞馬遜上個月最暢銷的產品之一還包括桌遊和拼圖,特別是Sorry,Jenga,Connet 4和Clue這幾款由Hasbro公司持有的遊戲。

Hasbro的首席至關Brian Golder表示,該公司旗下的產品在疫情傳播期間經歷了不斷上漲的強勁需求。由於國內的疫情已經基本平穩,企業復工復產也在有序進行,該公司的中國供應鏈也在恢復運轉的過程,以為消費者不斷上升的產品需求量提供足夠的庫存供應。Golder表示,為了幫助更多人能夠響應政府的號召老老實實待在家中,Hasbro還計劃推出新產品以供顧客消遣。

除了各類桌遊、電子遊戲以及電視電影等傳統娛樂項目外,人們還喜歡通過手工製作和烘焙來打發時間。酵母因此受到了出人意料的廣泛歡迎,並迅速在商店裡銷售一空,因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宅在家裡研究如何製作可口的麵包。手工作品則包括了刺繡和編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