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長三角經濟數據:在城市競爭背後,揭開江蘇團結的真相

長三角雖然已經結盟,但城市之間的競爭絕對不會因此停止。


各個城市2019年的gdp出爐後,我的無錫粉絲們都炸了。無錫被寧波逆襲了,gdp排名下滑一位。

原本城市間你追我趕,排名有浮動,很正常。但寧波逆襲無錫這事兒,卻透著極大的不尋常。


掌櫃我一直在追蹤城市數據:


2019年前三季度,無錫的gdp高達8700億;而寧波只有8100億元,差距還挺大。結果四季度結束後,無錫卻被寧波反超了。


都是四季度惹的禍。簡單相減,無錫2019年第四季度的gdp為3099億元,比2018的四季度還下滑了153億。


難怪很多人哀嘆,無錫四季度降速啊。


四季度究竟發生了什麼?是塌橋事故導致降速麼?我覺得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


我順著各種蛛絲馬跡摸索,一個令我無比意外的可能性浮出了水面:


外傳“內鬥”嚴重的江蘇,內核卻是無比的團結。


一些城市在“犧牲”自我,給遇到危機的兄弟們“輸血”。


01


無錫四季度為什麼失速?下面這個說法傳得很廣。


2019年10月份,無錫連續遭遇了黑天鵝:塌橋事故、以及小吃店燃氣爆炸。


於是物流運輸被嚴格監管,安全隱患也在大力排查。這都限制了企業的生產力,導致四季度減產。


深扒長三角經濟數據:在城市競爭背後,揭開江蘇團結的真相


乍一聽很有道理,但其實經不起推敲。


前三季度,無錫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為7.1%,而全年的增速為7.8%。全年的增速大於前三季度,說明四季度的工業並沒有減產,反而還提速了。


黑天鵝固然不幸,但不要被它迷惑。否則你會忽略掉深藏的真相。


無錫四季度經濟降速,只是一個很片面的觀察。如果看江蘇其他城市,就會發現它們四季度的表現,普遍很平庸:


--蘇州2019年四季度gdp比上年同期下滑了18億

--常州下滑了14.6億

--鹽城僅增長了20億

...


南京表現相對亮眼,四季度gdp比上年同期增長了400億。但比起隔壁浙江,簡直弱爆了。


我引入一個簡單的指標:“四季度gdp佔比”,即2019年四季度GDP佔全年GDP的比重。


在勻速生產的完美假設下,四季度gdp佔比會是1/4,即25%。


但現實生活中有些干擾因素,例如前三季度包含了基本停擺的春節;這些因素會導致四季度gdp佔比稍高於25%。但通常不會高出太多。


按照以往的規律,一座城市四季度gdp佔比能達到28%,就算超常發揮了。如果高於30%,就是事出反常必有妖,得特殊情況特殊分析。


寧波就屬於後者,四季度gdp佔比高達31.8%。而無錫就只有26.1%。


領先不到6個百分點,看似不多,但足以讓寧波四季度的gdp比無錫高出700多億元,從而實現彎道超車。


不止是寧波。浙江各個城市的四季度gdp佔比都很高,杭州是31.6%,而浙江省整體則高達30.7%。


江蘇只有27.5%,比浙江低了不少。江蘇感覺自己在降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隔壁浙江在加速。


那麼問題來了,浙江憑什麼能“加速”呢?真相只有一個:


四經普。


02


四經普全稱“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


科普一下背景:每逢尾數為3或8的年份,國家統計局都會重新核算一遍gdp;核算結果會在次年公佈,對各地的gdp進行“多退少補”。


像山東,就被查出來gdp有“水分”,被“擠掉”了近一萬億元。


但也有很多地方的gdp有漏算。


為什麼會漏算?我簡單介紹其中一個原理。


在常規核算中,個體戶所創造的gdp,是利用工商管理信息資料推算出來的。


但一部分個體戶沒有經過工商登記,例如在家烤蛋糕賣給小區的其他業主;這部分gdp就被遺漏了。


而在經濟普查中,這些的未經過登記的個體戶也會被抽樣調查;漏掉的gdp就能再補回去。


2018年的四經普,把浙江的gdp上調了1805億元。


這很合理,像溫州、義烏,家庭作坊式的個體經營戶很多,有相當一部分gdp被漏算了。俗稱“藏富於民”


深扒長三角經濟數據:在城市競爭背後,揭開江蘇團結的真相


而江蘇省的個體經濟並不突出,gdp只上調了612億元。


回到第一小節末的問題:為什麼浙江四季度加速了?


原因就是,四經普對各地gdp的調整,是在2019年的四季度公佈的。


前三季度是按照原先的節奏核算gdp的;四季度臨時收到通知,gdp被上調了;


浙江相當於收到了一個1805億的“紅包”,然後又把紅包分成了多個“小紅包”,派給了下面的各座城市。


對於浙江的城市,四季度gdp在原先的基礎上,還有了金額不菲的“小紅包”的加成,佔比就會特別高。


浙江四季度相對於江蘇提速了,並不是真的發展變快了,而是因為收到的紅包比江蘇更大。


要注意,紅包更大,不是說有特殊待遇啊。它就好比原先閱卷老師少批了一道大題,現在把分數給你補上了而已。


聽到這裡,是不是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但我還要說,江蘇的情況,遠沒有這麼簡單。


03


我又順著數據往下深挖。發現了江蘇的一個很詭異的現象。


之前說過,城市收到的紅包越大,四季度gdp佔比就越高。


浙江的各個城市四季度gdp佔比都很接近,杭州31.6%,寧波31.8,其他城市也都在30%附近。說明各市收到的紅包比較均勻,大概與自身的經濟體量成正比。


浙江這種情況是比較正常的。然而江蘇就很不正常,看看各市的四季度gdp佔比:


--無錫的四季度gdp佔比為26.1%

--南京26.8%

--常州26.8%

--蘇州27.4%

--南通29.4%

--江蘇其他區域27.9%


紅包“發”得參差不齊啊!無錫可以說是最慘淡的,而南通是最大贏家。


其實,紅包的大小,應該由當地的核算資料客觀決定。但我深扒無錫的數據,發現了無錫的gdp有疑似被“壓低”的痕跡。


以下數據摘自無錫統計局官網:


2019年1-9月:住宿與餐飲業gdp為229.6億元

2019年全年:住餐gdp為178.8億元


做做減法,四季度住餐gdp為負數。


可gdp怎麼可能是負數呢?


深扒長三角經濟數據:在城市競爭背後,揭開江蘇團結的真相

深扒長三角經濟數據:在城市競爭背後,揭開江蘇團結的真相


全年住餐gdp178.8億的水平,怎麼看都不合理。要知道,2018年無錫住餐gdp可是高達308億啊。


這麼看來,無錫不僅沒有收到紅包,反而有在倒貼啊。


反正我研究完江蘇各個城市的gdp,有種強烈的感覺:增長較快的城市,在給增長乏力的城市“輸血”。


具體如下:


--四季度gdp佔比較小的,除了無錫,還有南京和常州。它們前三季度自身的增長都不錯,收到的紅包就小了。


--而其他城市大多都遇到了瓶頸。例如蘇州,全年的工業用電量甚至還下降了2.3%。它們收到的紅包就大一些,以維持正增長。


--南通是特殊的。它增速不錯,紅包也豐厚。我推測,江蘇接下來要力捧南通,支持它在2020年gdp突破萬億。


--南通對於江蘇,就好比東莞對於廣東。兩個經濟強省都在爭取在2020年,擁有第四位“萬億俱樂部”成員。


以上,大概就是江蘇的大局觀。


04


其實無錫“四季度降速”多少是有些冤枉的。如果它較真一點,讓住餐gdp修復回正常的水平,它將妥妥地領先於寧波。


但這樣做的話,會讓江蘇遇到難題。


國家統計局要求,各市gdp的加總要和全省gdp“基本銜接”。其他城市要麼有困難,要麼有戰略意義。


調高了無錫的gdp,又該降低誰的gdp呢?


為了大局,無錫默默地承擔了數據上的犧牲。同樣在奉獻的,還有南京與常州,只是幅度沒有無錫這麼大。


都說江蘇“內鬥”。但從城市的格局來看,江蘇是很互助團結的。


05


回到最根本的問題,gdp是什麼?依我看啊,gdp就像考卷的分數。


分數重不重要?重要。


但要是糾纏於自己多扣了兩分,別人多加了一分,反而會顯得沒有格局。


真正的強者,底氣來自於實力,而不是分數或者gdp。


說白了,gdp只是面子,實力才是裡子。


深扒長三角經濟數據:在城市競爭背後,揭開江蘇團結的真相


要是實力配不上面子,越是在gdp上遮掩粉飾,到頭來擠掉的水分越大,反倒沒面子。這裡就不舉例子了。


對於江蘇,忘掉面子,實事求是地修煉內功,轉型升級,才是正道。


正視自己,提升實力。面子自然會找回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