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齡化,年輕人不愛種地,土地將來有誰來種?

海龍五常大米


應分幾步驟,一成立農村合社,二扭轉轉行,三出租大承包商,


平安就好145018670


目前來看是沒人願意去種地,但不遠的將來會有人搶著種,想種不知還能否上手。

未來農業機械化實現了,從種到收不需要多少人,種機械化,撒藥空中作業,旱了空中灑水,澇了有排水渠道,只要合理化管理,懂技術就行,這個技術包括很多,如土墒,植物生長特點等等吧,總之就是以前的農業技術員啦!知識得全面才能種地。

所以,誰也不用操心將來土地會荒的事。


凌波9067


讓農民來說一說,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沒有土地承包,土地不種糧,農民吃什麼,',14億人吃什麼,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來說,如果沒有糧食依靠進口糧來養活/4億人的話,要把外國人笑死,所以,國家每年大量的投資農業,也就是為了國人吃飯問題。

隨著形勢的發展,農村人大多數湧向城市,打工:,上廠,等,自謀職業.,而農村種田人少了,後方空虛了,將來老人種不動田,怎麼辦,沒有問題。

土地承包再向後延長3O年,到2058年,到那時,國家科技發達,國力強大,人民富裕,農村的田會有人種的,國家會考慮的。


王則純


年輕人不喜歡種地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沒錢可掙,滿足不了自己的要求,實現不了自己的夢想。在孩子的回答當中,在我的記憶當中,有的孩子說長大了當科學家,有的說當醫生,有的說當教師,現在如果你再問孩子,大多數會說要當明星,要當企業家。原因這不不言而明瞭嗎?就是既有名又有錢,活得風光瀟灑,從來沒聽到有一個孩子說長大了夢想是種地。

前幾年在網上看到一個娛樂節目,主持人問孩子,小朋友,你長大了想幹什麼?誰都沒有想到,他說我長大了想當農民。我聽著還是挺感動的,把農業當成自己的理想,也是很崇高的,聽起來也是很符合邏輯的。再說這個小朋友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才四五歲,他長大還需要20年,那麼這20年農村肯定要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這個小朋友回答問題很有個性,很叫人感動。

現在有些年輕人,連自己家的地在哪裡都不知道,從小就沒幹過,沒啥印象,畢業以後要麼外出打工,要麼在城裡上班。再加上現在大多都是獨生子女,父母也不捨得讓兒女在田間地頭風吹日曬的。

種地也是一門技術,隨著老齡化的進程,這門技術基本上失傳了,老人幹不動了,年輕人又不會幹,青黃不接。尤其現在還有烤大棚、果木園林等技術更復雜更細緻。要想吸引年輕人從事農業,必須改變傳統的發展模式,把土地整合起來,交給農業合作社或是承包商,把種地當成一份正式工作,然後培養年輕人學習農業技術,也需要考核,有等級制度,然後有一份不錯的收入,甚至比外出打工掙得都多,也有節假日,由於工作性質的不同,畢竟種地屬於季節性的,可能有時候週末不放假,但是可以通過其他時間進行找補,農閒季節假期可以放的長一些,甚至組織起來旅遊。屆時,不光土地整合了,那些零散的村落也整合了,變成了某某新區,某某社區,某某小區,不叫村莊了,然後兩口子如果成為農業職工,每年也能掙個十萬八萬的,再加上現在都是機械化耕種,也沒有那麼辛苦和勞累。那麼現在有些村莊,才三四十戶,掐頭去尾,加上外出打工的,基本變成“無人村”了,就連三四百戶的村子也變成了“空心村”,以後肯定需要來一個大整合,聚攏到一起,一個鎮打造成兩個大社區或三個大社區,甚至一個小鎮就是一個大社區,以上是我個人的分析,僅供參考。


海島鵝卵石


這是全國大部分農村的普遍現象,農村大部分青壯年勞力進城務工,只剩下老人和兒童留守在農村。而農村土地雖分田到戶,但無勞力耕種,都大部分荒蕪。相信上級各政府己瞭解此情況,正在計劃出臺有關政策解決此問題。


鄂廣人於


我是“農村戶口就是好”,歡迎大家點贊關注!(以下觀點僅是個人看法,歡迎大家評論補充)

人口老齡化,年輕人不愛種地,土地將來有誰來種?

自己家情況是這樣,最早之前最低大多都被流轉出去,每年都是給租金。後來又流轉出去一部分,最後一大家就剩下了不到兩畝地左右。平時也基本都是爺爺奶奶在打理,主要年輕人上班都忙,也都是偶爾去。

現在農村基本都是青壯勞動力出去打工,95後基本都在外上大學,上班,都很少回來,家裡也基本都是婦女,老年人,這也是現在農村的一個常態。

就像我舅說的,年年種地的成本都在漲價,我幫他算過種一季葡萄需要的農藥一些東西,大概要3000到4000,葡萄的價格每天都不一樣,最後也掙不了多少錢。

年輕人不愛種地

現在年輕人大多數不會選擇種地,如果非要選擇種地,都是大面積的承包土地,或者是高大棚種植,種植一些高產高經濟效益的作物。

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他們並不是不喜歡種地,而是不知道該如何種,就連最基本的二十四節氣可能都搞不明白。(其實我就是這樣)

土地將來怎麼辦

對於農村的土地,將來肯定是有人來種的,但究竟怎麼來種,誰也說不了。隨著現在土地政策的不斷更新和發展,土地的價值也會將發揮到最大。


不管怎樣,希望農村的發展會越來越好!


農村的小孩兒


這個問題的確是現實社會問題,國家對這事也很關注,出臺政策等一系列錯施,

追述時間,十三中全會後,我國加快了改革開放步劃,農村勞動力轉移帶動了農村結構性發展,從而就此出現了土地閒置,勞動力改變的現狀,同時,年輕人的求知願望,提高素質,也適應於社會發展,讀大學,讀中職,上技術院校已成父母的心願,一但讀書畢業,用所學知識到發達區域,大中城市就業,這樣,農村更沒有強壯的青年勞動力。

這些現實問題筆者認為:

1:因地制宜,改變地域發展,制定相應政策,筆者地處四川巴中,以農業發展為主,山區地域,發揮完全靠機械化根種是不可能,只有加快土地流轉,成立農村合作社,政府引導,社會化承包,構建適應市場的可持續的經濟體,讓土地成為金土地。

2重視人材,科技興農,政府要加快農村人材引進,幫助農民發展經濟產業,改善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

3農村加大村社領導的用人機制,發揮好基層的戰鬥堡壘是富民增收的根基是解決農村現實問題的零距離。

4解決好農民的後顧之憂,建立建全社會保障和惠民政策落根開花,極大提高種地積極性。


用戶1087223357488


荒不了,有人種。這才是變,才是進。破就是立。不久新農村新農業新農民將會進入你的視野。前景可觀拭目以待吧。


笨笨馬406



大美西域胡楊57312731


順其自然吧!會種的種,會生草的生草,該進口的進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