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還記得錄像廳嗎?還記得哪些錄像片?

以前的愛好


以前為了看電影,早早拿個木凳去排隊😅

雖然看過很多影片,但是隻記得三個片名了。這三個印象比較深刻!《地道戰》《紫日》《黃河絕戀》。就記得大概內容,那時候就覺得好看,根本就沒注意主演是誰,導演是誰。到現在我才知道《紫日》和《黃河絕戀》是馮小寧執導的戰爭三部曲裡的後兩部。真的很好看,推薦沒看過的可以去看看。


暖暖陽光66


97年冬天的一天晚上我去文化宮溜冰認識一群女孩子,她們大概18到20歲的年齡,是附近職業學校的學生,有5,6個人,我拉上其中一個高挑身材的一塊溜,不知為啥,她的女同學們都以為我倆是朋友,她也不作解釋,後來她們說學校該鎖門了,必須要走了,你倆咋辦?

她看著我不言語,同學們對她說要不我們先回校,你倆接著玩吧,還對我說你照顧好她。整個過程我都沒有多說一句話,糊里糊塗的,其實不久溜冰場就曲終人散了,我們自然就去了錄像廳。

裡面人不多光線很暗,放的是香港警匪槍戰片,她依偎在我懷裡,我還把外衣脫下了裹著她,她說明天她就要畢業了,是最後一天,所以今晚上幾個要好的同學出來玩,大家心裡都不好受。我沒有問同學們為啥把我倆當成了朋友,從一開始就話不多,我家離文化宮這裡很遠,公交車天黒就停了,出租車很少而且那時還沒有打的習慣,我尋思按常理同學們會以為她會跟我回家,想不到我們會是在錄像廳裡坐一夜,心裡有點歉疚的感覺。而她家更遠,在西區,坐長途車都2個小時。

她在我懷裡睡到天亮,怕她冷我一直抱緊她,清晨我們出了錄像廳,走沒多遠就到了她學校,我給了她呼機號就走了。過了好幾天,我中午喝醉了,剛睡著呼機響了,也懶得起來再跑出去找公用電話。等我睡到天黑透終於出去打電話過去,問對方是哪裡,電話裡說是西區,中午就一個姑娘去打個電話,但他是公用電話,不認識那姑娘。

過去了很多年了!我後悔那天我喝酒,後悔認識她那晚自己咋就那麼木!從搭她手溜冰開始到她跟我去錄像廳,我就沒說有10句話,我為啥不打的帶她回家呢?她也好來找我呀!

這事一直糾結在我心裡,所以別再提錄像廳。


大海133781676





九十年代也有啊!那時剛進城工作,每天都找便宜的小旅館住宿。有時晚上為了省住宿費,就去通宵錄像廳,既能看錄像,困了就躺在長椅上睡一會兒,半夜人自然就少了。老闆半夜又不清場,有時放一些x片還叫醒你。也是為了賣些吃的東西。


搞笑滴


還能記起那時候錄像廳煙霧繚繞,然後大家專注的神情,那個年代正是港片盛行的黃金時代,在街邊那些小小的錄像廳裡,幾乎度過了少年時代的一半,另一半是街頭的街機遊戲!

後來有了那種鐳射錄像,在電影院二樓才有了大一點的放映廳,我同學加好朋友,搞到幾十張那種包月的票,然後晚上,我們就去看通宵,夜半時候會放色情片,那時候十六七歲,看的面紅耳燥!

困了窩在沙發裡睡一覺,然後早上,藉著集體跑操的機會,混入隊伍,課間時,經常以能說出更多的港臺明星為榮!

其中最驚險的一次晚上看通宵,中途去上廁所,忽然發現後排座位裡怎麼還有我們一位老師,我悄悄告訴朋友,那個好像是咱們語文老師,朋友說,不會吧!然後我們倆貓在沙發裡偷偷往後看,越看越像,驚出一身冷汗,老師怎麼也來這裡看毛片,早上我們不待散場,就趕緊開溜!從此再不敢去了,我那朋友後來還去過,有次回來還跟我說,我又見到老師了,晚上看片還戴著口罩!!!


無語言樂


讀中學的時候還是滿地錄像廳的年代,每個錄像廳門前都有一塊小黑板寫著今天放映的內容。我的同學們經常去的錄像廳在大廳最後一排是有包間的,所謂包間就是用隔斷隔起來,然後留一個窗戶大小的面積再用簾子遮擋。想看的時候就打開簾子,不想看的時候就把簾子放下來,當然,去錄像廳的人也都遵守規則,沒有人會去打開簾子看看裡面的人在做什麼。

那時也流行包夜看錄像。錄像廳才不管你是不是成年人呢,他們也指望著學生多去呢,所以很多學生去看。錄像廳十塊錢看一個晚上,大概是5-6個影片,到半夜十一二點的時候錄像廳的工作人員就把門鎖上,然後問大家是否願意加錢看毛片,如果同意每個人加2元錢,馬上就播放毛片,放兩三個毛片之後再換回來,哈哈,太有意思了。有時候錄像廳裡還有女生,幾十個人有男有女,晚上大家一起看毛片,想想也真是醉了。可能那個時候也是小,還真沒覺得有什麼不妥。

什麼片名已經記不住了,倩女幽魂和古惑仔應該是那個時候看的。


藝舜老師


我第一次進去錄像廳,大約在1986年上下,老式的彩色電視機,錄像廳在一個賣豬肉的大廳(食品站),凳子是鐵的。有一次晚上下雨,我纏要媽媽帶我去看。五毛錢一張票。放的當時我們叫香港武打片 那個電影名字我現在百度才知道,是江生主演的(忍術),其中的畫面到今天還記憶猶新。記得那個時候畫面彩色很濃,配音聲音很好聽,現在才知道是邵氏電影。再也回不去那個美好的年代了


用戶50022818153



顧小毛1


我記得應該是八五年左右開始流行的,都是香港功夫片,五毛或一元票,什麼(十八銅人)(蛇拳刁手)後來就是槍戰片,電視成投影了,長條凳變卡座,包廂了,五元五片連放,通宵不清場,邊看邊睡,深夜再加幾部猛片,,處處爆滿呀


天蓬元帥也是帥


小時候我記得一到六日就問家裡要上一倆塊錢,到錄像廳看錄像,裡邊黑乎乎的,味道也不好,那時候最希望電影開始沒多久,這樣就可以只交下一場的錢,免費看一個。有時候還包夜,到了半夜,會放一些特別的影片,(大家都懂的)。


輝哥83870


錄像廳是一代人的記憶!

錄像廳是上世紀80年代從香港傳入內地。那時內地電視還不普及,一般家庭很難看到電視、電影。加之,80、90年代正是香港電視劇、電影的頂峰時期。大批優秀作品也是在那時誕生的,如電視劇《射鵰英雄傳》,在內地播出時期可謂是萬人空巷。當時內地物質文化的匱乏,人們對新生事物的好奇和電視電影的精神感官刺激,導致錄像廳風靡一時。

錄像廳環境一般。手裡有點積蓄的,在家裡騰出一間空屋,放上幾節沙發或木椅,就開門營業了。這是小一點的。大一點的,租個幾十、一百平米的房間。最前面擺一張高一點的桌子,放上電視機,大廳裡放上幾排沙發,沙發一般都是2人以上座的,很少有1人座的。不用任何裝修。錄像廳大都晚上營業,唯一提供的服務就是,燒上幾壺開水,放上一次性塑料杯,誰想喝自己倒。晚上燈一關,窗簾一拉,只能看到前面的電視機和你前面幾排的人頭。

錄像廳的興起,富裕了一批人。這批人是早期接觸了外界新鮮事物,膽子大,部分人甚至打了法律的擦邊球。白天要勞動、上班,很少有人去錄像廳,到了晚上成群結隊,有些是偷偷摸摸的進去。這些人不乏社會閒雜人等,當然也有好奇、沉迷於此的部分學生和社會勞動者。因為錄像廳當時有相當一部分在掛羊頭賣狗肉。晚上8點開門,開始播放一些武打片、恐怖片,一過12點就是色情片。部分人樂於此、沉迷於此,尤其是那些正在上初中、高中的學生,裡面還不乏一些女生和社會女性。男男女女坐在同一個屋子,不顧屋子裡煙霧繚繞,臭氣熏天,更不顧黑暗中是否有罪惡的眼光,盯著同一個屏幕上播放得色情、暴力、血腥、殘忍、極盡罪惡的畫面。可想而知那是什麼一個場景。

錄像廳除了豐富了一代人的文化生活,使人們看到了外界不一樣的景象,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暴力、涉黑、吸毒、強姦,催生了犯罪的慾望,毒害了一批年輕人。錄像廳甚至成了社會的毒瘤。

到了90年代末,隨著經濟的繁榮發展,人們物質文化生活也豐富起來,大部分家庭都有了電視機,觀看的內容也愈加多樣,不用再去條件惡劣的錄像廳,不用再無選擇性的觀看那些低俗內容。加之各地露天巡迴電影的放映和電影院的建設,慢慢錄像廳被淘汰了。大約到了2000年以後就很少有錄像廳了。

作為80後,去過錄像廳的當時肯定還都是學生或應當受教育階段。好奇心裡主導了去錄像廳的步伐。要問還記得當時看過那些片,那隻能說明錄像廳確實影響了你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階段,否則,過去這些年,你應該只記得你當時在昏暗光線裡盯著電視的畫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