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爐——讓我回到童年的物件


壁爐——讓我回到童年的物件

院中老木正好燒,賜福物華是天寶。

一縷香氣誰剪裁,天涯童趣心未老。

壁爐——讓我回到童年的物件

壁爐——讓我回到童年的物件

柴火紅彤很縹緲,眨眼瞬間若臺瑤。

一闋瘦詞跳爐門,寄言輕煙夢繚繞。

壁爐——讓我回到童年的物件


美國的壁爐燃起時,能讓我想起故鄉,想起我的童年,想起爸爸媽媽,奶奶,還有陪著我度過整個寒冬的火爐。我並不是留戀那時的火爐,只是這裡的壁爐讓我想起了冬天爐邊的溫暖,還有爐邊和媽媽夜話以及爐邊聽奶奶說故事的情形。


壁爐——讓我回到童年的物件


說起火爐,想起劈木頭,做煤餅,還有煤鏟子,火鉤子,這些東西溫暖了我整個的童年。


我家的火爐是我爸爸自己打造的,是一個很特別的爐子,在房屋的中央,冬天爐子是我們全家中心。爐子的煙囪背後有一個水箱,儲存著一桶熱水用來給室內提供熱量,看起來像一個暖氣箱。火爐不僅可以供暖,也供全家的生活熱水。火爐上放上鐵壺,水開時咕嚕咕嚕地響著,全家人的飲用水,生活用水都來自這個爐子燒的熱水。


壁爐——讓我回到童年的物件


我還在上小學的時候,天氣要比現在冷的多,一到冬天就天寒地凍,火爐是冬日必備,冬天放學回家的時候,整個人都被凍麻了,手腳都會起凍瘡,臉蛋也會被凍的紅撲撲的,這個時候,最想要的就是媽媽熬的小米粥,端上一碗坐在火爐旁吃起來,寒意全消。


壁爐——讓我回到童年的物件


我奶奶最喜歡用爐子燉骨頭湯,燉出來的湯像牛乳一樣白。但是奶奶最拿手的還是講故事,每次聽奶奶講故事的時候,就會不自覺的進入奶奶所講的故事中。想象著自己成為了故事中的英雄好漢,分分鐘秒了那些奸邪小人。奶奶的故事也為我今後的人生打下了深深的文化基礎,讓我從小對中國文化有種無法描述的痴迷。


壁爐——讓我回到童年的物件


不過,對於小時候的我來說,最喜歡的還是用爐子烤饅頭,小乾魚,地瓜(地瓜可以直接放在爐蓋上讓其慢慢烤熟。)之類零食。現在想起來都會流口水,烤熟的饅頭,表面金黃,還鼓著一個大泡,咬上一口酥脆非常。烤熟的小魚乾,滋滋的直冒油,散發出小魚兒特有的香味。烤熟後的地瓜掰開的時候,露出紅彤彤的瓤,還會冒著熱氣。


壁爐——讓我回到童年的物件

壁爐——讓我回到童年的物件


窗外,北風寒霜,窗戶結著冰花,屋裡爐火正旺,壺水正沸,如果此時來個客人,在門口跺跺腳,就是一層霜花印,搓搓手趕緊坐在爐子旁,用沸騰的壺水沏上一杯茶,談天說地,那是多麼美好的場景。這些關於火爐的記憶,一直留在我的腦海裡,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生活似乎已經離我遠去了。


壁爐——讓我回到童年的物件


火爐也漸漸的被空調替代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遠了。就算是一家人坐在一起,也都是自己刷著自己的手機,對著手機屏幕哈哈哈大笑,卻不願和家人說說話。


壁爐——讓我回到童年的物件

壁爐——讓我回到童年的物件

這種低質量的相聚,讓家人產生了新的孤獨與精神困惑。讓家的味道寡淡了許多,冬天的夜晚也沒有了焦點。


壁爐——讓我回到童年的物件

壁爐——讓我回到童年的物件


在西方文化中,“焦點”指的就是壁爐,那是家庭傳統生活的中心。在美國不管什麼年代,什麼樣式的房子,都會打造一個壁爐的,因為壁爐是全家人相互陪伴度過閒暇時光的地方,也是接待客人的首選之地。晚飯後人們守在爐火旁,聊天說話,唱歌遊戲,小孩子坐在火爐旁聽著大人講故事。


壁爐——讓我回到童年的物件

壁爐——讓我回到童年的物件


聖誕節平安夜,壁爐成了一個神奇的地方,那個可以讓聖誕老人從壁爐的煙囪中爬進來的入口,有多少小孩為了見聖誕老人一面,手裡拿著襪子守在壁爐前不肯睡去。


壁爐——讓我回到童年的物件


壁爐於我而言,是一個漸行漸遠的故鄉,看著窗外的梧桐葉在瑟瑟發抖,院子裡的美人菊飽含著淚珠,內心不免有一點點傷感。


我喜歡冬夜的安寧,夜風翻飛著殘葉,踏碎一地的光影。冬天的雪,纖塵不染,淡淡地,清幽地落落在枝頭,屋頂,地上。掬一捧潔白無瑕的雪花,雪,吻一下雪片,醉在其中。我童年彼岸,少年彼岸,我是那隻飄在天空的風箏,風箏落在了壁爐前。


壁爐——讓我回到童年的物件

坐在壁爐旁,我看著窗外飛舞的雪花,仿若尋夢的蝴蝶,帶著母親講的故事回到了童年。還記老家的窗臺上放著的平底碗插著一束大蒜瓣躥起的綠色蒜苗,那是冬日的唯一綠色。還有窗外的一株含苞待放的梅花。


壁爐——讓我回到童年的物件


在火爐旁我學會了“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吳淑姬的“煙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劉長卿的“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吟一闕古詩,穿越楚辭漢賦的雅緻,流經唐詩宋詞的清逸。


壁爐——讓我回到童年的物件


壁爐也好,火爐也罷,逝去的不只是時間,還有我的童年,那個給我溫暖的故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