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四川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二降三”

3月24日,四川省應急委員會發布消息: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當前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報經省委、省政府同意,決定自2020年3月25日0時起,將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二響應調整為三級響應。

重磅!四川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二降三”

【新聞多一點】

從二級到三級,四川調整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背後

在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響應調整為省級二級應急響應29天后,3月24日,四川發佈消息,自3月25日零時起,再次將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調整為省級三級。

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性質、危害程度、涉及範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劃分為特別重大(Ⅰ級)、重大(Ⅱ級)、較大(Ⅲ級)和一般(Ⅳ級)四級。此次調級的背景是什麼?

二級響應以來,防控措施有哪些變化?

為分區分類做好精準防控、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2月26日0時起,四川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由一級調整為二級。

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家組組長、省疾控中心主任醫師祝小平介紹,一級響應主要是統一部署、全民動員,動用一切資源,全面進入應急狀態;二級響應主要是統籌兼顧、突出重點,調配全省資源,解決重點地區疫情問題。調整為二級響應後,各市(州)按照國家指導意見要求,以縣(市、區)為單元劃分高風險、中風險、低風險三類地區,分區分類施策。

級別調整之下,分區分類防控工作更加精準。

2月28日,四川首次對高、中、低風險地區作了劃分。其中低風險區116個,中風險區66個,高風險地區1個。此後,區域劃分隨實際情況動態調整。

不同的地區防控措施各有不同。3月2日,四川出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工作指南(第二版),緊緊圍繞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條主線進行分類細化。高中低三類風險區域,均分為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部分,堅決落實“兩手抓”,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防控工作,統籌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同時,四川制定了“商場超市”“餐飲業”“辦公場所和公共場所”等22個分區分級防控技術方案。

其中,《四川省餐飲業新冠肺炎分區分級防控技術方案》指出——

低風險地區:全面恢復餐飲服務經營單位正常營業,但限制集體性聚餐、承辦宴席(含農村自辦群體性宴席)。嚴格落實通風、清潔消毒、人員體溫檢測等防控措施。

中風險地區:有序開放餐飲服務經營單位堂食服務,禁止集體性聚餐、承辦宴席(含農村自辦群體性宴席),適當降低同時段內餐位密度,提倡電話訂餐、網絡訂餐,鼓勵提供線上供餐和無接觸配送等服務。

高風險地區:暫停餐飲服務經營單位營業。

分區分類精準防控之下,四川復工復產工作有序提速。市民最直觀的感受是通勤“早晚高峰”迴歸,早餐店、火鍋店等紛紛開門,城市又有了“煙火氣”。

四川當前的疫情防控形勢如何?

二級響應之下,防控更精準,但力度沒有放鬆。專家仍建議減少出行和聚會;必須前往人員密集的場所時,要全程佩戴口罩,儘量縮短逗留時間等等。

特別是針對境外輸入性風險的增加,四川制定了嚴格的防控措施。比如3月17日起,成都要求所有經成都口岸直接入境、或從其他口岸入境後轉乘國內交通工具來(返)蓉的人員,一律實施全流程健康監測和防控管理,集中到指定酒店,實施流行病學調查和核酸檢測。

防控不鬆勁,四川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

截至3月23日24時,四川全省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545例,正在醫院隔離治療的6例,死亡3例。

值得一提的是,省內已連續19天無本地新增病例,其中,部分市州已連續近50天新增病例為0。在治療方面,3月19日,全省實現本土病例全部“清零”。從風險等級來看,全省183個縣(市、區)均為低風險區。

調整為三級響應是否意味放開管控?

據悉,全國範圍內,浙江、安徽、江西、雲南、福建、貴州、廣西、海南、甘肅、遼寧、山西、陝西、吉林、內蒙古等地已將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調整為了三級。調整之後,防控措施有怎樣的變化?是否意味著可以放鬆防控工作?

記者注意到,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性質、危害程度、涉及範圍,三級仍屬於較大突出公共衛生事件響應級別。而上述已調整省份也強調,防控工作不可放鬆。

甘肅省將應急響應調整為三級之後,該省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作出這樣的調整,並不意味著疫情防控工作就要鬆口氣、歇歇腳,而是在更加科學規範、細緻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礎上,為復工復產創造良好環境。

3月10日零時起,山西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由二級調整為三級。《山西日報》報道:再次降低應急響應級別不是疫情解除、放鬆防控,而是面上放開、點上精準的積極信號。

在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響應時,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授、省衛生健康委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領導小組疫情防控組副組長欒榮生也曾表示:不同級別的應急響應,區別主要體現在不同層級政府的職責定位,而不是防控意識和措施的放鬆。他認為,對市民而言,不管實行哪一級應急響應,都應謹記自我防護是預防新冠肺炎和其他傳染病的重要手段。

當然,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持續向好,疫情給市民生活造成的影響也在降低。

3月17日,四川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五場新聞發佈會發佈消息:低風險區內可以全面恢復酒店、購物中心、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理髮店等經營場所正常營業。全面恢復餐飲服務經營單位正常營業,但是要限制大規模集體性聚餐、承辦大規模宴席。同時,可以在具有一定防控措施下開放影院、網吧、歌舞廳、KTV、酒吧、茶樓、棋牌室、農家樂、游泳館、健身房、各類室內運動場等休閒娛樂場所,但專家建議,需要在較長時間堅持“限流量、全檢測、留實名”為主的防控措施。

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四川省健康管理師協會副會長張建新建議,12種情況可以不戴口罩,比如:本單位(公司)日常工作時,如果員工均無發熱、乾咳等異常症狀;人員固定且參會人員均無發熱、乾咳等異常症狀的會議;室內、外運動等等。張建新也特別提醒,在人員密集場所、乘坐公共交通等9種情況仍需佩戴好口罩。

主辦|九寨溝縣融媒體中心

新浪微博@微九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