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十里,不如野菜兩斤!


春風十里,不如野菜兩斤!

春天是陽氣生髮、萬物復甦的季節,很多植物都在悄悄地生根發芽。


春風十里,不如野菜兩斤!


這個季節的野菜,是一年之中獨有的美味。在春天吃它們,可以取天地的生髮之氣,不僅順應時令,促進陽氣生髮,更能祛病痛~


春風十里,不如野菜兩斤!

韭菜

韭菜:補腎健脾


有句名言:“春初早韭,秋末晚菘。”“韭”指的就是韭菜了。初春時節的韭菜品質是最好的,現在正是進食春韭的最好時節。中醫認為,韭菜味辛,性溫,有助陽、益肝、健胃、提神、通便的功效,有些地方還稱之為洗腸草”和“起陽草”。


春風十里,不如野菜兩斤!

薺菜


薺菜:百歲菜

薺菜性寒、味甘,可和脾利水、止血明目,對高血壓、心臟病有食養輔助作用。薺菜富含鈣、胡蘿蔔素、維生素C、氨基酸、薺菜酸等營養成分。 舊時,人們把薺菜搗碎了,和澱粉一起,做成薺菜羹,很受老人與孩子們的喜歡,這種湯羹又名“百歲羹”。魯迅先生也愛吃這種湯羹,實因其牙齒不好,然喝湯一直是他的最愛。


春風十里,不如野菜兩斤!

香椿

香椿:健脾開胃

香椿是時令名品,含香椿素等揮發性芳香族有機物,可健脾開胃,增加食慾。 香椿性寒味甘,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C,鈣、磷、鐵等多種礦物質。其具祛風散寒、消炎解毒、健脾理氣、殺菌抗病等功效。 香椿吃法很多,可以涼拌、入湯、醃製等,如涼拌香椿芽、香椿豆腐湯、香椿炒雞蛋等,別具風味。也可以煮粥,或是與魚清蒸。如果用香椿燉羊肉、燉豬肉味道也很鮮美。


春風十里,不如野菜兩斤!

苦苣

苦苣:解毒止咳


苦苣菜性寒味苦,可清熱解毒、補虛止咳,並具抗氧化之功用。因其性為寒,脾胃不濟者慎食,尤其慎生食。 代表菜有醬蘸苦菜、蒜茸苦菜、苦菜豆腐湯、苦菜雞蛋湯等。


春風十里,不如野菜兩斤!

蒲公英


蒲公英:排毒草


小時候蒲公英都是拿來玩,白色的小傘一吹,感覺特別好玩。其實蒲公英也是一種清熱去火的藥材,嗓子不舒服的時候泡點喝,清熱又去火!

蒲公英性寒、味苦,歸肝、胃經,具清熱解毒、利尿散結之功用。春天吃點兒蒲公英,正對春天的常見病,比如說上火喉嚨痛、流感、血壓高。


春風十里,不如野菜兩斤!

馬齒莧

馬齒莧:解毒消炎

馬齒筧含有豐富的去甲腎上腺素,能促進胰腺分泌胰島素,調節人體糖代謝過程、保持血糖恆定,所以對糖尿病有一定的功效。 此外,它還含有不飽和脂肪酸,能抑制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生成,對心血管具有保護作用。


春風十里,不如野菜兩斤!

野生小蒜


野生小蒜:解表散寒


又名薤白、小根菜,呈不規則卵圓形,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底部有突起的鱗莖盤。它的莖葉長得很像蒜,也有蔥、蒜的味道,主要吃法有小根蒜拌豆腐,小根蒜白木耳粥、小根蒜炒雞蛋等。

傳統中醫學認為薤白具有溫補作用,可健脾開胃,助消化,解油膩,促進食慾。對體弱者而言,薤白可潤中補虛,使人耐寒。另外,薤白的鈣、磷等無機鹽含量極高,經常食用有利於強健筋骨,特別對於成長期的兒童和缺鈣的老人有良好的營養價值。


春風十里,不如野菜兩斤!

曲麻菜

曲麻菜:增強免疫力


曲麻菜又稱苦菜,生長於田間路旁,是藥食兩用的野菜,春季開花前採挖,全菜可食用,洗淨切段焯熟後,可涼拌、蘸醬或做餡用。

曲麻菜營養豐富。含有氨基酸對浸潤性肝炎有一定療效,還可消除疲勞,促使腦機能的活躍,增強機體的免疫力;礦物質鈣、鐵、銅、鋅、錳及多種無機鹽,對於預防貧血、促進兒童的生長髮育有重要的作用。曲麻菜口感鮮嫩,其豐富的營養,不僅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而且有非常好的保健作用,已成為生食蔬菜的上品。


春風十里,不如野菜兩斤!

灰灰菜

灰灰菜:清熱利溼


灰灰菜,又名藜,別名野灰菜,灰蓼頭草等,在農村到處都可以見到,主要生於田間、地邊、路旁、房前屋後等。

灰灰菜的膳食纖維素的含量特別高,這種營養物質的好處在於它具有一定的吸水作用,被我們食用進入體內以後,可以讓體內的食物增加容積,增強飽腹感、減少大便在腸道內存留的時間,有很好的緩解便秘的作用。


吃野菜要注意這4點


  1. 不認識的野菜不要吃!春季踏青採摘野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容易發生誤認的野菜不要採來吃,以免中毒。
  2. 注意採摘的地點。野菜的生長環境與品質也息息相關,工廠、汙染的河流等周邊生長的野菜也常含有毒素,不宜食用。
  3. 野菜最好是現採現吃。久放的野菜不能吃。野菜的烹飪要根據野菜本身的特點來選擇。許多野菜食用前必須用開水燙過,再用清水漂洗幾次,瀝去苦水,方可燒煮食用。
  4. 謹防過敏。部分野菜含有可導致過敏的物質,特殊體質的人食用後易引起過敏反應。過敏體質不宜食用野菜,平常服藥或吃某些食物、接觸某些物質易發生過敏者,採食野菜應慎重。首次應少量食用,食後如出現全身發癢、浮腫、皮疹或皮下出血等過敏或中毒症狀,應停食野菜,併到醫院診治,以免引起對肝、腎功能的損害。


經典吃法大放送


大部分野菜都具有苦味,一般新買來的野菜要用熱水燙一下,清水漂洗,以減少苦味,然後主要是下面四種吃法:

  1. 涼拌最爽口。這是最簡單的食用方法。從營養角度考慮,這種辦法能夠保留更多維生素。涼拌有生涼拌和開水燙後涼拌兩種食用方法。涼拌時可根據個人不同的口味加入適量的精鹽、糖、味精、醋、香油、蒜末等調味品。
  2. 炒食增風味。炒的野菜,滋味更豐富飽滿。做法與日常炒菜相同。炒菜時為防止維生素的破壞,應急火快炒。若與肉、蛋同炒,則應採用“雙炒法”,即分別用旺火、熱油炒配料,起鍋後再用急火炒野菜,倒進配料回鍋同炒一下,立即出鍋裝盤。這樣可使色、香、味俱全,炒成不同風味的佳餚。
  3. 煲湯最開胃。鍋中倒進適量食油,燒熱,放進蔥花或蒜末,待溢出香味,加水和少量蝦皮,燒開以後,倒入野菜,蓋上鍋蓋,幾分鐘以後就可出鍋。若野菜作為其它湯菜的配料,野菜可在其它湯菜燒好前幾分鐘加入,這樣可以做出野菜肉片湯、野菜豆腐湯之類的菜湯。
  4. 做陷解油膩。野菜做餡,加上其他幾種配料,可以製成各種麵點,如水餃、包子、餡餅等。做餡過程同普通蔬菜。用野菜做餡,可以解肉的油膩,增添獨特的香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