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垠:透過土地,看見茶



分享時間:2019年3月1日

分享者:茶道新生活創始人——吳垠

分享主題:透過土地,看見茶

分享者簡介


吳垠:透過土地,看見茶 | “空中茶室”早間分享

吳 垠

茶道新生活創始人

《茶源地理》系列叢書主編

《正念飲茶》首創者中國小產區認證委員會茶產業秘書長

中國茶人新春茶會策劃發起人兼組委會執行主任

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青鳥種子項目創始人

主要作品

《茶源地理》系列叢書

《吳垠約茶》訪談

《正念飲茶》線上課程

《吳垠約茶脫口秀》


分享者自述

親愛滴小夥伴們,早安~此刻窗外薄霧萌萌,鳥兒們在無人干擾的空間裡盡情的發出清脆而歡快的聲音,眼前一杯茶湯紅明通透,清晨的時光就這樣安寧美好的存在著~~


我是吳垠,在7年前創辦了茶道新生活平臺,在做著三件事:

1、深入原產地實地採寫並出版《茶源地理》系列叢書和線上知識,傳遞關於茶的“地域、品種、工藝、人文、歷史”
2、從全中國各個源產地帶回100多種茶樣,然後通過專家和大眾兩條線盲品出最後兩款,代表當地茶典型風味的“源茶樣”,而且現在這個源茶樣正和中國茶葉學會等在做國家團體標準;

3、倡導以茶為載體的東方人文生活,借一杯茶湯,迴歸基本的健康、關係、安頓。“迴歸土地,看見茶”,是我們的主旨。

迴歸土地,看見茶;迴歸生活,看見人~~讓我們彼此看見,真的因為這杯茶而成為朋友:有事業,更有生活~~吳垠約茶,約茶約你~~

吳垠:透過土地,看見茶 | “空中茶室”早間分享


分享內容文字版

早安,親愛的朋友們,我感覺還是要用語音,否則打字的話太慢了,而且也無法能夠更加立體的去傳遞我所要講的信息以及背後的情感。所以我準備用語音,謝謝大家。

這個照片是我想要分享的。

吳垠:透過土地,看見茶 | “空中茶室”早間分享

攝影:黃健

那這張照片呢,你乍一看你會覺得它可能是一個山崖。再把它點開放大來看,你會發現它其實是木質的結構。是什麼呢?它其實是一棵被剝皮的樹,它完整的樣子是這樣子的。

吳垠:透過土地,看見茶 | “空中茶室”早間分享

攝影:黃健

其實這張照片它的背景是這樣子的。在去年的春天,當我們在四川的一個產區在採訪的時候,有一位60來歲的知青,那麼他在帶著我們茶源地去看,然後會講起來他們當年是如何在這裡是重視這個茶樹的。


他自己講的動情,說他自己曾經每年要上來這一片茶山多少次,因為是在蒙頂山上。然後呢,我們忽然就看見了這棵樹,在那一瞬間他和我都停了下來。他那種懷舊的、深情的對當初那種勞作的回味的所有的這種對這片土地的美好的情感,在那一分鐘被撕裂了。


然後他的眼淚出來了,我的眼淚也出來了,因為當你這樣聽的時候,你會覺得有那麼煽情嗎?是的,因為當你看到一棵大樹被人剝了皮,然後要讓他慢慢的死去,因為當我們越瞭解自然越跟自然去的多親近的時候,你會感受得到他的語言。

然後就沉默了,我們發現在這棵樹的周圍,其實其他的那些可能會遮擋茶的那些大樹都被砍了,或者是像這樣子被剝了皮,這是我們在過去的7年行走在產區裡面經常會看到的現象。

甚至有一些產區我們會看見茶園裡面只有光禿禿的茶,周邊的植物完全沒有,甚至茶樹下面的草也是完全沒有。所以我今天早上的這個分享是以疼痛開始的,因為當我們看到這些樹被傷害的時候,我們的心真的很疼痛。

吳垠:透過土地,看見茶 | “空中茶室”早間分享

為什麼會是剛才說的這種情況呢?是因為人們為了方便會打草甘膦,會打除草劑,然後人們也為了說這個可以賣高價錢的茶樹,不要被周邊的樹擋住,因為他們會遮到太陽,那這樣子呢茶產量就會降低。


尤其是在雲貴川的一些國有林裡面,那種就是類似說你可以想象的是比較像森林的樣子,有很多這樣的現象正在發生。


這幾年看上去會好一些,但是事實上人們的意識並沒有徹底的轉變,所以基本上我們每走一個產區我們都會哭。其實哭不是重點,就像魯迅說的一樣痛苦就是要把有價值的東西撕破給你看。


而當我們在行走的這些時候,經常會看見傷害、疼痛、失衡,因為事實上本質上來講,在一棵茶樹的周邊應該有豐富的植被,也就是說聯合國所說的可持續發展,植物和周邊的生物和這個昆蟲、人都能夠很和諧的去生長才好。


因此我們其實在茶源地理在講迴歸土地看見茶,其實是在說什麼呢,其實第一層含義就是我們確實是需要回到茶的原產地,實地去走去看去感受。


然後去感受這片土地上茶的山、水、人、器、物、人文歷史

,以及到底是誰在吶喊、是誰在堅持、誰在傳承,是在創新,這些是在這片土地上的文化的體。


同時茶的根本身也在土地上,因為沒有一樣東西不是來自大地,而我們卻很少去關注到這一點,同時我們也想看看在這片土地上,人和茶、茶和其他植物、人和人、人和動物、昆蟲、植物的這些關係,因為我們叫茶源地理,其實是叫茶源人文地理,然後最終去看待一種生命和生活的狀態,以生活為用。

吳垠:透過土地,看見茶 | “空中茶室”早間分享

那麼事實上茶源地理在做的就是以茶為根,以文化為體,以生活為用。而在這些疼痛裡面,他會提醒我們對一個生命來講什麼是真正最重要的。


所以我會去感受到說這片土地它所呈現的給一杯茶的生長的地域,這樣子的小環境,小的氣候,包括微生物的含量,然後也包含這個地方的品種,是否適合在這片土地上去生長,也包含它的工藝是不是得當。

是不是有人用心去做,因為一杯真正的好茶真的是需要風調雨順,土地豐沃,人們用心,在這個情況下才可以得到一杯滋味醇厚的真正的好茶。


讓我現在衝一杯。這杯茶對於我來講,如果它是天地人和的產物,那麼它就是一個健康的茶。


其實茶裡面它真的有效的成分很多了,然後但這並不重要,就像你吃各種各樣的黃瓜蔬菜,也都會有很多有效的好的成分一樣。


如果保持一種健康的生活習慣,喝喝茶當然是好的,那麼同時呢可以跟自己、朋友和家人喝杯茶,這樣其實跟自己的關係是比較容易和諧和化解各種各樣生活中的瑣碎和繁雜的,同事之間一起喝杯茶來談事情也會比較好。


那同時呢,在一杯茶裡面,可以帶著覺知,只是跟自己喝杯茶,只是跟香氣和滋味在一起,讓自己能夠有片刻的安頓和安靜,然後從而能夠保有一個時空,更好的跟外界的那些瑣瑣碎碎的事情去相處或者回憶。


所以通過這7年走下來,在每一片土地上都會感受到每一片土地的風土人情,以及看見那個茶樹的生長,再這樣子跟自然跟茶樹去鏈接,去相處去發現的過程,發現自己也更加懂得了生命的意義。


包括明白什麼叫做順應四時,明白了什麼叫做節制,什麼叫做彈性。


事實上我2007年的時候,一年單邊飛了70多趟,然後往返就有140多趟,所以會覺得人特別特別的累,後來在一杯茶裡面讓自己感受到了那種特別的放鬆。


而現在我們也希望就這樣子的一種生活方式。在機場啊,或者在植物園啊,這樣的一些空間有機會提供給一直在路上奔波向上向善向前的你,因為其實人們要停下來並不容易,但是在一杯茶裡面就有這樣的一個簡單的機會說:“唉,先不管了,先喝杯茶吧。”


就跟那些男生抽支菸是一樣的,當然喝一口小酒也是同樣有怡情的功能啊,只不過說在家庭裡面你說你喝酒或者抽菸,恐怕矛盾會比較大,那你說“唉,喝杯茶”就沒有什麼後顧之憂了,對吧?


事實上我們也是希望意見相同的人能夠將茶的生活帶給自己,帶給家人,帶給朋友,然後讓我們可以帶著客觀的知識去喝茶,而不是因為面子說“對,我要喝牛欄坑肉桂”,而明明可能你也知道牛欄坑肉桂會沒有那麼多,因為如果你看過我們武夷山的書就會發現,牛欄坑肉桂無論怎麼樣滿打滿算算也就一兩千斤。


像什麼薄荷塘啊,老班章啊,冰島啊那些如果真的是老寨的老樹的話,其實產量是少的不得了的。比如說薄荷塘,我們曾經去數過只有48棵,但去年我們去的時候就會越來越多了,因為有人一定去栽,那我們希望我們的茶友呢能夠保有一種“對,我只是求真務實,只是喝杯茶”的想法。


那麼是什麼茶是肉桂就是肉桂,而我們不強調說它是牛肉,因為愛面子其實只會帶給自己被宰的機會以及自己虛榮的內心帶來的空虛和空洞,那麼能夠跟我們一起喝茶的人呢,一般都是比較務實的。


然後呢就是在這種真實的情況下,包括說能夠安安心心的放下手機,然後保有跟自己的呼吸和口腔的茶湯的滋味呆在一起的狀態,從而跟身體待在一起,跟這個當下待在一起,讓我們稍微減少一下頭腦,這23%的能量的消耗。


因為人現代人之所以不安頓很多的時候都是因為思慮太多想法太多,我們無論是打坐練瑜伽還是任何的練習身體的什麼大多都會給你講那些呼吸。


而事實上在一杯茶湯裡是可以感受到呼吸跟身體鏈接的機會的,因為你會去聞茶香會去用口腔去感受茶湯的滋味,那麼事實上我們真的希望在未來這些時間裡,我們可以像這樣子的一些觀念跟你去分享。

吳垠:透過土地,看見茶 | “空中茶室”早間分享

在這裡讓我們以茶去交流,去理解一杯茶,理解自己,接觸到求真務實,對生活品質有要求的朋友,迴歸土地看見茶,迴歸生活,看見人。


希望從這一張被傷害的照片,被傷害的這棵樹,開始我們可以去感受一些生命中我們可能不太留意的事情。


我們會知道一切都是因為失常,古代人失常呢就稱為病,病呢稱為失常,而大自然它其實也是在失常。


包括這一次的肺炎,我們只不過很多時候感受不到而已,所以我希望真的能夠將這一杯茶分享給你,我們有一個很大很大的願望是影響五億人的茶生活,而這種影響我們希望是可以從你開始。


就是能夠用一杯茶健康生活,從這一杯茶開始。而在能夠安安心心喝一杯茶的時候,其實我們的身心就有可能恢復到更平衡的狀態,然後繼而呢,如果你能夠去安心喝杯茶呢,其實就能夠全心全意吃飯,愛吃蘋果,喝果汁,然後喝白開水其實都是一樣的,只不過是一個載體而已。但我們想反正生活總有需要休息和調節的時候嘛,那就還是喝杯茶吧。


Ok,以上是我今天簡單的分享,但願大家可以慢慢的去了解彼此,然後去交朋友,是本著說對自然對生活對土地的一種熱愛,本著對自己的愛願意選擇留一些時間給自己的狀態,約茶約你哦。


然後我也希望你有機會可以接受我的訪談,然後將你對生活的態度,對企業經營的理念。然後能夠把你的這種生活和生命的狀態分享給你的朋友、你的客戶,然後讓所有的人所有接觸到這件事情的人可以更瞭解你。


我們希望的是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茶”,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茶道新生活”,你心中那一杯“茶”是什麼呢?我們想要聽聽你的故事,所以有意向的朋友可以添加我,然後在後臺留言或者跟邀請你進群的姑娘去留言說你想要分享或者做訪談。


因為像在過去比如說新週刊的孫冕啊、分眾傳媒的合夥人駱蘭、費勇等不同的人都曾經接受茶道新生活吳垠約茶的訪談,所以我們希望可以聽聽你的故事,通過這一杯茶去認識你。


精彩評論


吳垠:透過土地,看見茶 | “空中茶室”早間分享

吳垠:透過土地,看見茶 | “空中茶室”早間分享

吳垠:透過土地,看見茶 | “空中茶室”早間分享

吳垠:透過土地,看見茶 | “空中茶室”早間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