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冠時期歐盟內部的愛恨情仇:一夜重回“前申根”時代

大事小事新鮮事,歐弟歐妹看世界

面對不斷飆升的感染數字,禁止出門,邊境封鎖,歐洲各國相繼出臺了各種措施以抑制疫情擴散。

為抑制疫情歐盟內部實現數據共享?

當地時間25號,歐盟委員會在布魯塞爾召開會議,會上提出利用電信數據來對抗病毒,通過對數據進行分析,找到病毒傳播路徑以此來抑制病毒擴散。

但是這引起了歐盟幾位“老大哥”的警覺。法國總統馬克龍現在正在調查法國的“數據追溯”是否可以用來阻止冠狀病毒的傳播,因為,這有可能會侵犯到公民的基本權利。要知道,歐洲對於公民隱私權的保護歷來有著最為嚴格的規定。

荷蘭方面,利用億萬歐洲人的數據來分析病毒如何傳播,存在隱私洩漏的風險。部分荷蘭電信公司認為,無論如何都應謹慎共享電信數據。而且,目前並不清楚,利用數據分析是否有助於防止病毒傳播。“布魯塞爾不應該碰我們的數據庫”。

看新冠時期歐盟內部的愛恨情仇:一夜重回“前申根”時代

一分為二的邊境商店

位於荷蘭和比利時之間邊界的Noar-Brabant村莊Baarle-Nassau的零售商店Zeeman,已成為兩國針對冠狀病毒採取不同方法的焦點。

邊境將商店分為兩部分,比利時部分按照比利時針對所有非必要商店的指示關閉,而荷蘭人的一半仍在營業。這意味著,如果顧客想買一件襯衫,但是該襯衫屬於比利時店鋪那部分,顧客無法越過標有警戒帶的邊界去購買。民眾對此感到很欣慰,“我很開心,因為這確實表明了規則的嚴格程度。”但該商店在法律上還是屬於荷蘭,這樣做是為了表示對比利時鄰國的聲援。 嬰兒服裝和日用品等必需品都在荷蘭這邊,因此人們仍然可以購買。

看新冠時期歐盟內部的愛恨情仇:一夜重回“前申根”時代

重回“前申根區”時代

隨著歐盟成立,歐洲一體化,歐洲內部基本實現自由行,現在的歐洲年輕人可能很難想象當年各成員國之間通行所要經歷的重重關卡。

1985年,26個歐洲國家在盧森堡申根鎮簽署《申根協議》,根據該協議,國際旅行者進出這一區域需要經過邊境管制,而在該區域內的各個國家之間卻幾乎不存在邊境管制。

1995年3月26日,7個歐盟成員國開始履行《申根協議》,申根區也由此成立。在實施《申根協議》之前,歐洲國家的大部分邊境都設有巡邏和龐大的邊境檢查站網絡,在實施《申根協議》之後,申根國之間的邊境檢查站被關閉,並且大部分都被移除。

目前,申根區有26個成員國,其中有22個屬於歐盟成員和冰島、列支敦士登、挪威和瑞士這四個非歐盟國家,另外還包括摩納哥、聖馬力諾和梵蒂岡這三個亦不屬於歐盟的微型國家。

看新冠時期歐盟內部的愛恨情仇:一夜重回“前申根”時代

疫情特殊時期,歐洲各國幾乎全部封鎖,邊境關閉,加重了歐洲各國往來的交通管制,一時間,“前申根區”時代的歐洲彷彿又回來了。

吸吸“歐”氣,帶你“洲”遊!此刻點關注,時刻有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