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風格的音樂的水準存在可比性嗎?

Mc毒


不同風格的音樂的水準是否存在可比性,我來試著回答一下。

有多少種音樂風格就有多少種聽眾。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都各自的欣賞角度。

大家都知道,音樂圈子都存在著鄙視鏈,這種現象是一直存在著,講一個親身經歷,我記得很多年前剛學琴的時候,那時我們的圈子主要傳唱羅大佑、齊秦、老狼等歌手的作品,一個主要原因是,這些歌曲採用吉他編配的形式比較多,自然也會比較容易在吉他愛好者圈子裡流行。有一次在宿舍走道上挺深情的唱了首歌,大概是一首臺灣民謠吧,不遠處有個小夥子一直在哪聽著,我也深以為得意,正美著的時候,小夥走過來滿臉崇拜的問了一句“你會唱小芳嗎”?結果遭到了我強烈的鄙視!現在想想也很有意思,他是真誠的,對他來說,小芳和他帶來的感動,也許遠超他並不太熟悉的臺灣民謠。因此,確實沒有什麼可比性。小芳也曾火遍大江南北,給無數人帶來了最真實的感動。

只要能給人帶來快樂、憂傷、感動的都是好的音樂,也沒有什麼可比性!


跳動的光音


很高興能夠回答相關的問題,以下是我個人的觀點:

這就要打個比方同樣描述一件事,你大致能想象得出來,魯迅、古龍、意識流的喬伊斯、或者錢鍾書他們會寫成什麼樣子;韓寒自己承認第一部長篇小說《三重門》是模仿錢鍾書《圍城》的語言風格,在行文上措辭的使用、比喻技巧等方面,對比下《圍城》與《三重門》就能看出來。文風的區別是有一些標誌性特點的,音樂上也一樣。

影響樂曲風格的,有音階、節奏、速度、和聲、織體等等因素。

你可能看過一個短視頻,一個彈鋼琴的小夥先演奏了一遍《瀏陽河》,再換成小調式演奏,瀏陽河的主旋律立馬充滿了日本風格。其實我們的《義勇軍進行曲》改為小調式演奏,也變成了強烈的日本風格。音階是有非常強的風格區別標誌的。如果自然大調只用五聲音階1 2 3 5 6 就是我國的民族調式了,民樂風格就很強烈;而日本的民族調式採用1 3 4 6 7;印度音樂調式的音階採用1 2 3 4 5 b6 b7,猶太民族調式採用 3 4 #5 6 7 1 2,而爵士藍調音階採用 1 2 b3 4 b5 b6 7。在ipad上蘋果有個APP,叫GarageBand,裡面有個功能就是挑選民族調式後,鍵盤上沒有了黑鍵,一個八度內的7個音(5個音)就是選定的調式音階,你隨便彈一些旋律,就是滿滿的民族風格。採用不同風格的音階,就能讓旋律充滿某種調性風格。

然後就是節奏了。探戈音樂的節奏非常明顯,你在跳探戈的時候,教練會念“慢-快-快-慢”,節奏中大量的節分處理和有規則的節奏循環,就呈現了探戈的舞曲風格。你去看一下華爾茲、波爾卡、搖滾、搖擺、DISCO,都是有特定規律的節奏循環。

速度,這個就不多解釋了。

對和聲的運用。最最明顯的,你去聽聽莫扎特的鋼琴奏鳴曲和肖邦的鋼琴奏鳴曲左右是怎麼處理分解和絃的,然後再看看流行鋼琴曲理查德·克萊德曼的左手分解和絃,你就知道差異在哪裡了。在莫扎特、海頓時期,含有增三、減四音程不和諧和絃用得很少,隨著時間的推移大眾的審美情趣變化,不和諧和絃的因素使用得越來越多,音樂的色彩也越來越豐富,比如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估計放到莫扎特時代是要被人罵死的。

織體。織體包含縱向和和聲運用與橫向的曲調進行。像在巴赫時期是復調音樂的巔峰時期,幾乎每個時刻都至少同時有兩條旋律在進行,進入到古典主義時期,則主調音樂嶄露頭角,印象主義通過音樂的細節對比,比如強弱、長短等等,整體營造一種氛圍,這也與其他作曲流派形成鮮明的對比。

大致如此吧。一種風格,在採用的音階、節奏、速度、和聲、織體上面,都會有一些明顯區別於其他人的特點,抓住這個特點,很多旋律的都能改編成這種風格。


慢跑的蝸牛VL


不得不說,音樂有沒有可比性不說,但確實是有潮流的,或許用潮流說不貼切,用風格更好。

從最開始的布魯斯,到後來的搖滾,爵士,流行,電子………一系列之類的,均有他們所出現的那個歷史的特點,例如科學進步以後所衍生的電子樂,可以聽聽這兩年的格萊美,風格和幾年前差別我覺得已經很大了,可見音樂是具有潮流和時代特點的。

但是並不是說這種潮流或者風格只在那個時代流行,這種潮流首先是被創造出來,然後無論在什麼時代都能見到這種風格作為一種元素出現在各種的音樂作品裡,新舊幾種風格融合成很不錯的作品。

不過,你所說到的可比性,還有一點是人的欣賞能力。欣賞力的不同對於音樂的看法天差地別,如果你學過樂器你就知道,很多歌曲伴奏如果出現了你喜歡的樂器,你會從演奏的方方面面去分析這個樂器彈奏的好壞或者編曲的好壞,有時候歌詞可能會被忽略掉。但是對於普通未經歷過音樂訓練的大眾,可能歌詞和旋律可能就是一切了。

因此很多欣賞力較高的聽眾很可能出於自己的音樂訓練對這些作品做出批評,而對於喜歡這首作品的聽眾來說好像就是在批評他們的價值觀,所以會產生厭惡的情緒。但是有些作品其實是因為,這個作品其實還好但是傳唱度高的不符合它本身的價值,所以會有一少部分聽眾從各種方面去挑刺,這也是無可厚非的一種情緒。但是比如說抖音,上面的音樂作品都是惡俗,低下的麼?肯定不是,不乏有很多優秀的作品出現在上面,但是過高的重複率真的有時候會很讓人反感。

所以答主沒有必要因為這些東西反感,困擾。因為大部分在說你喜歡的作品的人很可能只是為了跟風,如果有些從專業角度去分析批評的人要給予足夠的尊重。因為音樂這東西肯定是要發展的呀,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也是必須要做的東西呀。





歡樂的小貝


感謝你的提問

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為不同音樂風格的水準沒有可比性。音樂的風格有很多種,比較受歡迎的有流行樂、搖滾樂、說唱、古風音樂、純音樂、電音我,民間音樂等等。為什麼說他們之間不適合拿來比較呢?其實理由很簡單。

不同的音樂風格,他們都自己得優缺點。他們之前可能有相同的長處,或者是在某方面都不足,還有一種就是一種風格的音樂在某方面又長處,而另外一種音樂在這方面又存在明不足。所以是沒有什麼可比性的,就好比體型巨大的大象不會怕貓,但是大象卻害怕老鼠,而老鼠又害怕貓一樣。

所以不管怎麼說,不同種風格之間的音樂不適合拿來比較,因為他們之間得比較毫無意義。應該拿同種音樂風格不同的曲子來比較,這樣更有可比性。可以比出不同曲子的優質程度。






繞岸垂楊elfin


當然有,例如在暴雪的遊戲音樂,以其他細節一樣,十分用心,其隊遊戲配樂的細緻程度與要求標準制糕可以算得上是遊戲中的絕對上乘,其中有很多配樂都是非常有創造性的,比如守望先鋒中的主旋律,會在不同的節日上會重新編排,重新編曲變為不同的風格,爐石傳說的登錄音樂則是由魔獸世界中的經典旋律整合編奏而成的,這些都是比較難的做題方式,但是暴雪為了追求藝術水準,總是可以創造出來這種作品,而很多人對她的評價也是頗高,現在無論是作曲還是各個方面,盜版比較嚴重,各種歌曲的相似度也頗高。





小鹿汐音樂


這不是音樂可比性的問題,那種人是在偷換概念。古典音樂所處的時代與流行音樂所處的時代是截然不同的,在古典音樂時期,音樂主要為上層建築服務,雖然也有民間音樂與宮廷音樂,但是民間音樂與宮廷音樂直接被教會所壓抑。古典與浪漫的時代,音樂都為上層建築服務,不過服務對象分別是教會與政權。而流行音樂所處的時代,首先經歷了一個二戰,二戰把國家的侷限打破,並且使得音樂從宮廷、宗教流入了民間,使得民間也有了廣泛的音樂欣賞基礎。因此在影響力來說,古典音樂的影響力遠不如流行音樂。但是如果從音樂性來說,幾乎絕大部分流行音樂無法與精萃的古典音樂相媲美。打個比方,如果把周杰倫搬到古典音樂時代,那麼他就是一個笑話,這種音樂根本無法被上層建築,無論是宗教還是政權所接受。如果要去對比音樂,一般最好以同一個時代,或者同一個類型進行類比。不同時代的人的基本審美都完全不同,又如何對比呢。。。。


輕風夢


不同風格的音樂應該都有可比性,那就是那一種能打動更多的聽眾,畢竟,音樂是創作給聽眾聽的。




颶龍龍哥


音樂風格的不同,肯定沒有可比性,更不用說是在水準上比較了。

一曲中國式古典輕音樂,和一曲西方金屬電音純音樂,首先在音樂器材上就有著很大的不同,演奏出的效果自然也就存在於風格上的不同,有的人喜歡節奏慢,清新的純音樂,而有的人又喜歡節奏快,重金屬類的音樂,這隻能說根據不同人的喜好,更偏重哪類的風格了。

同樣不同的歌曲,也是如此。有的人喜歡抒情的,有的喜歡民族風格的,也有的喜歡說唱類型的,不同的人群,各有不同喜歡的風格,所以說,音樂風格的不同,相互之間沒有可比性,在水準上,各自的領域不同,也是如此。


瀟逸飛音


不同風格的音樂水準應該不具有可比性。因為從創作角度來說,作曲者在創作思路和運用的技法上都是不一樣的。從配器和演奏技巧角度來說也是存在差別的,甚至是很大的。從聽眾群來說,不同風格的音樂都有比較固定的聽眾群,有的聽眾可能對幾種風格都喜愛,也有的只專注各自領域,對其他風格的音樂接受不了或者是知之甚少。綜上所述,把不同風格的音樂放到一起來比較,就缺乏統一的認知標準與評判尺度,也就無法比出所謂水準的高低。


賞樂之旅


沒有可比性 就好像莫扎特和肖邦。不能因為風格不同就覺得水準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