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個跟女子教圍棋有關的故事


說一個跟女子教圍棋有關的故事


  今天再來說一個跟女子教圍棋有關的故事。

  這個故事跟大名鼎鼎的王積薪有關。

  王積薪是唐玄宗時的“棋待詔”。安史之亂時跟隨唐玄宗逃亡至蜀。

  一路上,達官貴人都有地方落腳,王積薪身份低一些,只好向深山人家求宿。


說一個跟女子教圍棋有關的故事


  機緣巧合,他遇到一對婆媳,婆媳讓他在門外屋簷下休息。

  半夜,屋簷下的王積薪,竟然聽到婆媳倆你一句我一句的對話。細聽一下,原來她們在下圍棋,居然還是盲棋。

  盲棋,就是不看棋盤,說出自己下子的位置,也就是用說的方式來下棋。

  下到第36手,婆婆說這局棋她贏了九子,媳婦認同。  

  第二天,王積薪向兩人請教棋藝。婆婆讓他擺出平生所學,並讓兒媳教他“攻守殺奪救應防拒之法”,只是講得很簡略。王積薪想再請教的時候,婆婆竟說,你學到這些,就足夠無敵於人間了。

  王積薪辭別後,走幾步再回頭看一看,竟然不見了婆媳二人以及落腳的房屋。果然,王積薪棋藝大漲,名震天下。

  這個故事記錄在唐代薛用弱的《集異記》裡。書中詳細記載了婆媳對局的前4手棋:

  俄聞婦曰:“起東五南九置子矣。”姑應曰:“東五南十二置子矣。” 婦又曰:“起西八南十置子矣。”姑又應曰:“西九南十置子矣。”

  

說一個跟女子教圍棋有關的故事

  這個佈局,被稱為“鄧艾開蜀勢”。

  現在都已經是AI時代了。不過看到這佈局,我還是想問一句:

  “金角銀邊草肚皮”去哪了?

  難道非要“高者在腹”?

  這個故事用盲棋對弈和王積薪這位當代高手的眼光來襯托婆媳倆的棋藝,高超得非人間所有,只能是神仙。

  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瞭解到,原來古代有用方位來描述落子位置的方法。

  我好奇地是,為什麼是婆媳呢?


說一個跟女子教圍棋有關的故事


  大概只有在包容開放的唐朝,才會對女子棋藝有如此的讚美吧!

  還有,這個佈局的名字很有意思。

  王積薪逃到了蜀道,這個佈局偏偏借用鄧艾開蜀的典故,想來是編故事的薛用弱有意為之吧。

  再說那36手棋。

  36手棋就能判斷9子勝負?我們聽個美麗的傳說就好了。

  棋局變幻,除非前面下崩了,否則談勝負還早。

  再有,粗略地講講“攻守殺奪救應防拒之法”,便能無敵於天下?


說一個跟女子教圍棋有關的故事


  “攻守殺奪救應防拒之法”,也就是攻擊、防守、對殺、爭奪、接應等技巧和方法。

  王積薪高超的棋藝,不如說是他廣邀路人對弈的好習慣使然,這樣更合理些。傳說中,王積薪隨身帶著棋子和棋盤,遇到路人也要誠心請教一局。有道是見多識廣,又或者用現在的話,實踐出真知。

  我想,這才是“攻守殺奪救應防拒之法”的真正出處。

  關注@墨綠呵呵,從故事中瞭解圍棋、學習圍棋,留下屬於我們自己的圍棋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