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萬枚BSV要砸盤?懸而未決6年,Mt.Gox交易所迎來最終清算

20萬枚BSV要砸盤?懸而未決6年,Mt.Gox交易所迎來最終清算

免責聲明:本文旨在傳遞更多市場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火星財經官方立場。

20万枚BSV要砸盘?悬而未决6年,Mt.Gox交易所迎来最终清算

文 | 陳嚮明

出品 | 火星財經APP(微信:hxcj24h)

當年和BCH算力大戰的時候,BSV持有者都沒怕過。

但這次有點不一樣。

3月24日,破產的Mt.Gox網站披露了一份最新的清算償還草案。

文件顯示,Mt.Gox交易所將為債權人提供2種補償形式:一種是法幣,另一種是法幣與BTC、BCH的混合補償,債權人可以自由選擇。(債權人是指的是在Mt.Gox事件中損失的用戶。)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BTC、BCH外,並沒有其他加密貨幣的選擇。有統計顯示,Mt.Gox持有近20.2萬枚BSV (目前市值約3450萬美元),BSV不包括在選項中,這意味著這些 BSV正面臨分分鐘被拋售以換得現金的可能,給市場帶來巨大拋壓。

儘管這份草案還未塵埃落定,但依舊引發了市場擔憂,疫情的影響還未消除,拋壓的風險又懸在頭上......

20万枚BSV要砸盘?悬而未决6年,Mt.Gox交易所迎来最终清算

MT.Gox破產始末

其實,這事的根源還要從6年前說起。

MT.Gox是一家位於日本東京的比特幣交易平臺,“門頭溝”是中譯名。多虧成立早,又沒有神對手,MT.Gox一度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臺,承擔了全球70%以上的比特幣交易。

但由於其紙糊般的安全措施,“門頭溝”成功吸引了黑客的注意,大大小小的盜幣事件不斷髮生。

直到2014年2月,最大的危機終於爆發。“門頭溝”聲稱丟失了85萬枚比特幣,包括用戶75萬枚和自己的10萬枚,更令人咂舌的是“門頭溝”既沒有給丟幣的實錘證據,也沒有給出丟幣的原因。也就是說,這筆佔據當時流通總量7%的比特幣,就在這樣一份“聲稱”中離奇的失蹤了,留給Mt.Gox用戶的只剩下“想象空間”。隨後“門頭溝”宣佈停止交易,申請破產保護。

最終,Mt.Gox用戶走上了漫長的討償路,日本東京律師小林伸明是Mt.Gox的清算受託人,負責管理Mt.Gox的破產清算。

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3月20日,東京地方法院發佈了關於Mt.Gox交易所破產保護申請情況的調查報告書,報告書中指出,截止3月19日Mt.Gox已被確認的存款餘額為695.53 億日元,其中158.9億為信託財產,此外Mt.Gox還擁有 141686.35 BTC、142846.35 BCH 和一定數額的 BSV,這些財產將被清償給債權人。

此外,法院對Mt.Gox交易所的提出的債權情況進行了調查,2019年1月24日對非交易所債權進行了認定,被法院認定的債權為371.3萬日元,未被認定的為 17603.3億日元;3月15日對交易所債權進行了認定,被認定的債權為6857.3億日元,未被認定的債權為2162.1億日元。

2020年3月24日,Mt.Gox債權人年度大會前夕,小林伸明在Mt.Gox交易所官方網站發佈通告,通知債權人登陸一個新網站,方便查看民事再生手續相關資料。

20万枚BSV要砸盘?悬而未决6年,Mt.Gox交易所迎来最终清算

△《關於第四次債權人會議(民事再生手續)資料上傳的通知》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這裡附加一段關於日本更生法的資料,日本公司更生法規定,法院裁定開始公司更生程序的,應當同時任命更生管財人,由更生管財人全權行使對公司財產的管理處分權限。(公司更生法第67條第1款、第72條第1款)。通俗來說,日本的民事再生法,是指經濟陷入困境的債務人,如果得到了大多數債權人的同意,並且得到法院的許可,可以制定再生計劃,是為了該債務人的事業或經濟生活能夠重獲新生。(來源:金色財經李萍萍)

20万枚BSV要砸盘?悬而未决6年,Mt.Gox交易所迎来最终清算

清償債權草案四大關鍵信息

在研究門頭溝受託人給債權人的初步清算草案後,Odaily星球日報總結出了四個值得關注的信息點,內容很詳實,這裡就不再做贅述。

1、支持“法幣”、“BTC”和“BCH”三種債權清算方式

總的來說,草案中透露出了兩種索償的分配方案,一是“法幣”現金支付;二是“BTC”、“BCH”加密貨幣支付。

【法幣現金支付】

針對索償法幣的用戶,門頭溝方將現金支付。以外幣計價的法幣債權將按照匯率估值,通過銀行賬戶進行國際匯款。受託人將按照債權人的要求使用日元、美元或歐元法幣付款。外匯產生的匯款費、外幣兌換費等由債權人承擔。如果債權人不收款,款項將存入日本法律事務局。

索償 BTC 和/或 BCH 的用戶,門頭溝方也允許索償方接受現金支付。按照 BTC、BCH 對日元的匯率來計算加密資產的法幣價值。但受託人可以在法院的許可下出售債務人全部或部分 BTC/BCH。

【BTC/BCH加密貨幣支付】

不申請加密貨幣支付賠款的默認為請求使用現金支付;

要求使用 BTC/BCH 賠付的債權人需要在指定日期內申請,並且只能申請一次,後續不可更改。

BTC/BCH 賠付需要用戶在其他加密貨幣交易所註冊賬戶,並且必須與所註冊的交易所達成協議。交易所作為代理人,負責接收債權人的 BCH/BTC 資產,門頭溝受權人將一次性轉賬至該交易所。

轉賬後,債權人與指定交易所之間的條款和規則,受託人將不參與其中,並且不承擔任何責任。

20万枚BSV要砸盘?悬而未决6年,Mt.Gox交易所迎来最终清算

(BTC/BCH 支付的償付邏輯)

2、門頭溝受託方並不計劃額外購買 BTC 和 BCH

草案中提及,門頭溝 BTC 和 BCH 的持有量有可能不足以承兌,如果這一情況發生,要求使用 BTC/BCH 清算的債權人將有部分資產使用法幣清算。

比如,如果某個要求使用 BTC 索賠的債權人的索賠金額為 1,000,000 日元,並且僅進行了 1 個 BTC 的加密貨幣賠付,則剩餘的 250,682 日元付款將以法幣支付。

在上述 BTC 索賠的示例中,以 BTC 支付的索賠金額與總索賠金額的比率約為 75%。(1 BTC x BTC 匯率(749,318.83 日元)÷1,000,000 日元≈0.75),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受託人計劃對所有其他要求 BTC 付款的 BTC 索賠採用相同的比率(即大約 75%)。

3、BTC、BCH 之外的持倉資產將盡可能清算成為現金

草案中提及,門頭溝受託方認為日元、BTC 和 BCH 將成為清算分配的主要來源,而 BTC、BCH 之外的加密貨幣將盡可能的被清算為現金。

4、優先支付法幣索償和小額索償部分

草案中提及,受託人給出的政策是,優先支付法幣索償和小額索償。

小額索償:門頭溝受託人計劃為每個債權人提供不超過 20 萬日元的小額索償,小額索償主要針對索賠金額比較低或 20 萬日元以下的用戶。

如果每個債權人同時擁有法幣債券和 BTC/BCH 債權,則小額索償將優先用於支付法幣債權,如仍有餘額,則用於 BTC/BCH 債權的索賠。

從受託人小林伸明給出的方案,不難看出受託方的態度可能更傾向於債權人選擇法幣支付償款。

一方面除了 BTC 和 BCH 之外的加密貨幣也都會被清算成現金,也就是換成法幣用來支持法幣索償,另一方面還承諾為選擇法幣索償的用戶提供了優先支付的通道。此外,即使是 BTC 和 BCH 持有量難兌付,法幣持有量更多的情況下,也不會去用法幣買新的 BTC、BCH 償還,而是將無法兌付的部分換算成法幣進行現金支付。

20万枚BSV要砸盘?悬而未决6年,Mt.Gox交易所迎来最终清算

懸而未決6年的“炸彈”真的會帶來危機嗎?

懸而未決6年,門頭溝被用來清算的鉅額BTC等加密資產,一直被圈內人認為是顆不定時“炸彈”,說白了就是砸盤風險。

不過,在此次公佈的清算方案中,我們可以基本排除14.1萬 BTC和14.2萬BCH的影響,目前最主要的擔憂是來著對20.2萬BSV以及其他加密資產的拋壓風險。

小林伸明曾公開表示,2017 年 12 月至 2018 年 2 月期間,他已陸續拋售了 3.58 萬個比特幣,以清償 2013 年用戶損失的大量資產。但有觀點認為,比特幣的多次大跌都和律師小林的拋售有關。對此,小林伸明回應稱,在諮詢過相關專家後與加密交易所合作,通過場外交易拋售,不會影響市場價格。通俗來說就是,神不知鬼不覺的賣出去。按照這種說法,如果這份草案通過,此次的BSV以及其他加密資產或也將如此處理,儘可能降低甚至避免對加密市場的影響,不過,鉅額的加密資產一旦流向市場,在流動性較差的行情下,依然會帶來拋壓風險,甚至引發恐慌性拋盤,大家依然需要提高警惕。

但業內人士也表達了不同的觀點,他們認為隨著傳統金融市場與加密市場的關聯度越來越高,加密資產的價值共識也越來越大,正逐漸升級為主流資產配置的必選品類,加密資產的長期價值要高於現金,所以不會帶來拋壓風險。

據瞭解,這份草案提交的最後期限是2020年3月31日,在苦苦等待了6年之後的Mt.Gox債權人這次或許真的迎來了曙光。

最後,附上一張BSV的價格走勢圖

“在BSV還沒有跌的時候,就一直拿之前的歷史走勢做對比,說這個幣的性格基本形成了,你看他每一次的走勢結構,除了點位幅度不一樣,其他的多麼相似,這就是所謂歷史會重演,但不是簡單的重複。——OKEX·蔡神”

20万枚BSV要砸盘?悬而未决6年,Mt.Gox交易所迎来最终清算

參考文章:Odaily星球日報《門頭溝案引發BTC拋售恐慌,是市場反應過度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