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了一脾的交尾群,快熟的王臺已放進去沒蜜蜂進出正常嗎?

理想讓生活更美好



太極峽蜂情


提了一脾蜂組織的交尾群,成熟王臺已經放入,沒有蜂進出採集是正常現象,不用擔心。

下面就具體說說原因及應該注意的問題。

交尾群容易出現回蜂,造成沒有可以採集的勞力蜂

當王臺成熟以後,為了培育多的新蜂王,養蜂人會組織交尾群,介入王臺,讓新蜂群作為新蜂王交尾的蜂群。組織交尾群時,會在其他蜂群裡提入子脾,蜜粉脾放入新蜂箱,這樣子脾多,蜜粉充足,蜂群才能維持正常狀態,新蜂王才容易成功。

在提入蜂脾時,養蜂人會把蜜蜂一起放入新蜂箱。蜂脾上的蜜蜂有的是幼蜂 ,有的是已經在原蜂巢試飛完成的青壯蜂。試飛完成的蜜蜂會記住自己蜂巢的位置,不會改變。如果把蜜蜂換到其他的蜂箱,這些會飛的蜂還會進入自己的蜂群的,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回蜂現象。

所以交尾群提入的蜂脾不久以後很多蜂就飛回到原來的蜂巢,交尾群裡只留下不能飛的幼蜂。這些幼蜂還沒有長大,還不能飛行,當然在巢門口就看不到能夠進出採集的蜜蜂了!會飛的都走了,留下的都是不會飛的,必須要等到幼蜂長大以後完成試飛,才能開始飛行採集。

提入的蜂脾太少,工蜂忙於撫子,不能出巢飛行。

交尾群必須要提入子脾和蜜粉脾,成年的蜜蜂飛走以後,剩下的幼蜂就必須要撫育幼蟲。要讓幼蟲健康成長,必須要有工蜂飼餵,要維持正常的蜂巢溫度,如果蜂數太少,幼蟲就難以撫育,怎麼還有精力去出巢採集呢?

如果只提了一脾蜂,蜂數肯定就很少了。這麼點蜂能維持正常的蜂巢溫度都難,如果還要撫育幼蟲,照顧蜂王就更加困難了。所以就算有已經長大的幼蜂,也不敢拋棄子脾而出巢飛行。對蜂群來說,繁殖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保證幼蟲和蜂王健康才是首要任務。如果蜂數不足,就根本無暇採集,都會留在蜂巢認真撫子的。

組織交尾群應該注意的問題。

組織交尾群並不是提入一張蜂脾,放入成熟王臺就可以了。想要封圈能夠存活下去,想要新蜂王在交尾群裡成功產卵,想要讓蜂群順利的發展起來的,有很多問題要注意的。

一,要多提封蓋子脾

正是因為交尾群容易發生回蜂現象,造成蜂數太少,所以在組織交尾群一定要儘量的多提封蓋子脾,讓幼蜂能夠迅速出房補充蜂數。一定要明白提入的蜂大多數都不會留在交尾群的,只有幼蜂和子脾才是能夠留在蜂群,維持蜂群發展的。

在組織交尾群要選擇蜂群強盛,子脾多的蜂群提脾。這樣的分群幼蜂比較多,能留在交尾群的蜂就會多。要選擇封蓋子脾多的蜂脾,與蜂一起提入交尾群裡。

二,要備足蜜粉脾

交尾群沒有可以採集的勞力蜂,所以必須要保證蜜粉充足,能夠提供幼蟲幼蜂所需要吃的蜜粉,交尾群才能存活下去。幼蜂試飛以後才能開始採集,蜂數足夠了,勞力充足了才能出巢採集,所以在交尾群10天半個月內可能都沒有能夠出巢採集的工蜂,組織交尾群時就要備足蜂群半個月以上的蜜粉脾。

所以封蓋子脾提入以後,還要備足一張蜜粉脾才可以。只有在蜜粉充足的情況下,工蜂才能充分的泌王漿撫子,才能撫育好新蜂王,出房的處女王才能儘早完成發育,體質健壯才容易交尾成功。這樣新蜂王的成功率就會大大提高。

三,要防止交尾群被盜。

正是因為交尾弱小,勞力蜂不足,所以是沒有護巢的能力的。如果蜂巢的蜜粉味吸引來其他的工蜂,就容易盜入。交尾群被盜以後秩序大亂,蜜糖沒了,幼蟲也沒法撫育了,新蜂王也可能會被殺死。只要交尾群被盜,就會徹底失敗。

所以在就組織交尾群時,要防止盜蜂發生。把交尾群蜂箱放在僻靜的地方,不要被其他蜂群的工蜂輕易發現。要把巢門儘量開小點兒,只讓一兩隻工蜂能進出就可以了,這樣容易守住巢門。蜂箱的破洞縫隙一定要修補好,不能讓盜蜂有機可乘。

還要注意在開箱查看交尾群時一定要謹慎,儘量要選擇早晚蜜蜂沒有出巢的時候查看。因為開箱會讓蜜粉味擴散,吸引其他的工蜂來偷盜。只要盜走蜜糖,就會引來大量的蜂偷盜,盜蜂就無法避免了。

以明白了嗎?提了一脾的交尾群沒有蜂進出是正常的現象。原因是發生回蜂,交尾群裡剩下的是沒有飛行能力的幼蜂,蜂數太少,工蜂不得不全力的留在蜂巢撫子造成的。要根據以上所說要注意的問題,要保證有足夠的封蓋子脾和蜜粉脾,防止盜蜂發生,讓交尾群能正常的存活下來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