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70萬社區工作者奮戰在“疫”線

南方日報

抗擊疫情有兩個陣地,一個是醫院救死扶傷陣地,一個是社區防控陣地。佛山市禪城區南莊鎮紫南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潘柱升告訴記者,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是目前社區防控的要緊事。在潘柱升的組織下,紫南村迅速建立起黨支部、村民小組、共青團、婦聯、志願者、企業等戰疫隊伍,築起群防群控的嚴密大網。

疫情防控期間,廣東全省26676個城鄉社區全部動員,15萬多名村(社區)“兩委”成員,與社區專職工作者、村(居)民小組長、專兼職網格員等一起,組成了一支70多萬名城鄉社區工作者隊伍,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堅守崗位、日夜值守,以“戰時狀態”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築牢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網絡。

迅速生成的戰鬥力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廣東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啟動後,1月29日省民政廳發出《進一步加強村(社區)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導的緊急通知》,對社區防控工作進行全面部署。

“疫情防控的集結號一響,城鄉社區工作者的戰鬥力迅速生成。”韶關市乳源瑤族自治縣大橋鎮中衝村黨支部書記、中衝村委會主任朱志偉說,基層工作者要為老百姓的生命安全築起一道堅固的防疫鐵牆。

全省各地結合實際,有力落實社區綜合防控措施——全省村(居)委員會成員、村(居)民小組長堅持24小時值班,實現村(社區)防控全覆蓋。

充分利用新媒體、廣播、LED電子屏、宣傳欄等形式,藉助城鄉社區微信群、公眾號、QQ群、智慧社區等平臺,將宣傳陣地前移,實現村(社區)宣傳全覆蓋。

充分發揮村(社區)“兩委”和村(居)民小組及黨員作用,發揮網格化管理服務優勢,動員“兩委”黨員幹部、網格員、村(居)民小組長、樓門棟長等自治力量和物業服務企業,對居民院落、生活小區、轄區單位、商業企業等進行地毯式逐戶摸排。對從重點地區來粵人員、發熱人員、與確診病例緊密接觸人員等進行重點排查,逐人登記造冊,實施24小時監測,實現村(社區)排查全覆蓋。

對城鄉社區內的公共場所、交通工具、溝渠溪塘以及路邊、屋邊、橋邊、村邊、水邊等場所做好清潔工作,必要時進行適度消毒處理。落實城鄉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社區日間照料服務機構等社區服務機構和設施進行衛生消毒、開窗通風,加強對環境衛生整治和病菌消殺,實現衛生整治全覆蓋。

復工復產的護航人

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城鄉社區也提供了全方位服務。

2月12日,省民政廳發出《關於指導城鄉社區應對復工潮精準依法有序開展社區防控工作的通知》,提出各地應對復工潮“協調解決社區工作者人手物資、更加精準科學實施社區防控、組織開展社區互助幫扶活動、依法依規開展社區防控工作、切實做好宣傳和關愛社區工作者工作”等五大舉措。

在廣州,要求外地人員及本市居民返穗當天,須及時通過“穗康”微信小程序申報或向所在單位及居(村)委會報告。在廣州市越秀區大東街道啟明社區居委會,社區內的民生服務單位復工復產情況不斷更新,在公示牌上一目瞭然。深圳662個社區依託“社區家園網”,及時推送社區疫情防控動態,要求所有應隔離人員每日2次在“深i您—自主申報平臺”系統自主上報體溫。

從2月24日9時起,廣東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由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響應。隨之出臺的《廣東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分區分級防控工作指引(試行第二版)》《廣東省社區復工復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要求城鄉社區根據當地風險等級,採取分區分級的社區防控措施,統籌推進社區復工復產。

隨後,江門市江海區外海街道直衝村對全村3個工業園區的50多家企業全部登記造冊,摸排企業信息,幫助企業梳理和解決復工復產涉及的人員健康監管、防疫消毒、應急管理、員工就餐、隔離防控等問題。

雲浮市云城區前鋒鎮前鋒村是省定貧困村,村幹部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引導村民迅速投入到春耕生產中,組織貧困戶加快收挖冬種馬鈴薯,為貧困戶搶收了近萬斤馬鈴薯,經濟價值約15萬元。

風雨無阻的逆行者

廣東省廣大社區工作者舍小家、為大家,不計個人得失、不計報酬,全面落實聯防聯控、群防群治措施,為有效切斷疫情擴散蔓延渠道、構築疫情防控人民防線付出了巨大努力。

截至3月9日,全省共有6名村(社區)幹部因公殉職,他們是茂名市茂南區羊角鎮竹營村黨支部委員、村委會治安主任徐世國,梅州市五華縣周江鎮聯太村委會委員李東海,梅州市大埔縣大麻鎮北埔村黨支部委員何偉鍾,梅州市五華縣郭田鎮湖華村委會委員江錦林,梅州市豐順縣湯西鎮大羅村支部委員黃偉楚,汕頭市澄海區溪南鎮大新村黨支部委員、村委會委員魏悅粧。他們用生命守護了人民群眾的健康。

自除夕那天起,徐世國與當地鎮村幹部一起奔忙在疫情防控一線,他跑遍13個自然村,對6000多村民宣傳防疫知識。

李東海在疫情防控中承擔了疫情防控宣傳、重點人員摸排、村莊封閉管理、民俗活動勸停等多項重要任務,吃住全在檢查點上,累了和衣而臥,飲食只有簡單的快餐及方便食品。

何偉鍾進行全面宣傳、入戶排查、疫情防控點工作,發放宣傳資料1000多份,入戶排查登記128戶500多人,連續在村疫情防控點值班值守,即使在大雨傾盆的時候也準時到位,從未抱怨推託。

江錦林遇到巡查登記等工作總是搶著幹,主動申請到處於風口的南門檢查點值守,主動要求值守0時—6時的班。

黃偉楚堅持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利用早晨及晚上進行走村串戶、上門宣傳,共發放相關宣傳資料500多份,確保聯繫片區不落一戶、不落一人。

魏悅粧心繫村裡的殘疾人、貧困戶等弱勢群體,積極幫助籌備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物資,定時幫他們測量體溫、提供疫情最新情況,鼓勵他們樹立戰勝疫情的信心。

幾位同志殉職後,各級黨委、政府及時通過多種方式,對他們的家屬予以慰問關懷。同時,還有更多的社區工作者在抗擊疫情的崗位上盡職盡責、無怨無悔。

正如紫南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潘柱升所說的“我甘願,我不悔,我驕傲,我是一名基層幹部”,這番肺腑之言說出了廣東70多萬社區工作者的共同心聲。(記者 李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