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武十八巋烈士公墓:傳承紅色文化聖地

臨武十八巋烈士公墓:傳承紅色文化聖地

【檔案】

十八巋烈士公墓位於臨武縣汾市鎮南福村對面十八巋半坡間,距縣城東14公里。1949年1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四十六軍一六五師四九三團奉命圍殲逃竄到寺衝妄圖東山再起的國民黨南京交通警察,在激烈的戰鬥中,10名吉林籍戰士在激戰中壯烈犧牲,犧牲的烈士中最大的28歲、最小的僅18歲,烈士們的遺體被當地村民安葬在十八巋。1952年2月,臨武縣政府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四九三團在十八巋建立烈士公墓。之後十八巋烈士公墓被列入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關心下一代紅色教育基地、中國革命老區項目、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等。

临武十八岿烈士公墓:传承红色文化圣地

【正文】

烈士——一個讓人敬佩又振奮的詞語。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對這個詞語似乎有些陌生。但走進臨武十八巋烈士公墓的一剎那,所有同行人員都感到熱血沸騰。

3月25日,在臨武縣文明辦和汾市鎮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來到臨武十八巋烈士公墓,尋找革命先輩的足跡。走進公墓大門,黑色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在蒼松翠柏的掩映下更顯莊嚴。肅穆的白牆黑瓦,提醒著我們,幸福安逸的生活來之不易,是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今天的社會安定祥和、經濟持續增長、人民安居樂業。

“四九三團一營圍殲駐寺衝之敵的戰鬥,是當時解放臨武四處戰鬥中最激烈的一次戰鬥。”據南福村老黨員陳救國介紹,1949年初,解放戰爭三大戰役取得完全勝利,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國民黨南京交通警察部隊一萬多人,潰敗後逃至臨武,企圖利用五嶺山脈有利地形負偶頑抗。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四十六軍一六五師四九三團,在湘南支隊獨立大隊的密切配合下,從宜章縣石子嶺分三路進入臨武縣境,奉命圍剿駐寺衝國民黨殘餘。橫渡武水河激戰中,獨立大隊戰士要求同解放軍一道衝鋒過河,被四九三團一營指戰員攔住,犧牲的全部都是率先過河的解放軍戰士,充分體現了人民解放軍指戰員不顧生死安危,衝鋒在前,把安全留給他人的大無畏精神。

“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人民的子弟兵,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無數的革命先烈和人民解放軍為了革命事業拋頭顱、灑鮮血,只為創建一個嶄新的中國。”《汾市鎮十八巋烈士公墓介紹》中這樣寫道。

圍殲小灣、寺衝國民黨交警之戰,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解放臨武戰鬥經過中,譜寫了光輝歷史的一頁,對於教育後代、不忘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

為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持續放大十八巋烈士愛國主義教育效應,汾市鎮立足基本職能,積極倡導愛祖國愛家鄉理念,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踐行核心價值觀。結合清明節、建軍節、建黨節、主題黨日等重要節點,開展“緬懷先烈精神,繼承革命傳統,爭做新時代建設者”主題活動,鼓勵社會各界積極到十八巋繼承先烈遺志。

據統計,2019年臨武十八巋烈士公墓開展“祭奠先烈”活動80餘次,6000餘位群眾在這裡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組織開展“紅色文化旅遊”參觀50餘次,超3000名青少年在這裡傳承紅色基因。這裡已成為我市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精神文明主要陣地。

【基地尋寶】

“衛國解放戰爭犧牲烈士光榮之墓”原碑

10名吉林籍戰士在圍殲駐寺衝之敵戰役中壯烈犧牲三年後,1952年2月四九三團特為烈士立碑留紀,以告慰先靈,激勵後人。

原碑正面上方最醒目位置是一顆雕琢十分工整的五角星,五角星中心是“八一”字樣,依稀可見當年的紅色漆印。五角星下是10位烈士的姓名、年齡、籍貫、部隊番號,石碑背面的碑文詳細記載了10位烈士英勇殲敵的戰鬥事蹟。

數十年斗轉星移、光陰侵蝕,導致原碑脫落。1994年的擴建翻修,十八巋烈士墓被換上了漢白玉碑,原碑被遺留至烈士公墓十餘米開外的荒野處。2014年再次翻修時,原碑被南福村老黨員陳救國發現,他執意要求將原碑立於“人民英雄紀念碑”之後,才得以保存至今。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物資匱乏,四九三團只能在荒墳崗上尋了一塊別人不要的青石墓碑,找石匠挫平正反面,再刻上烈士事蹟。”陳救國一邊說,一邊給記者指了指原碑四周的舊痕。“後來四九三團的戰友幾次來這裡祭奠烈士,抱著這塊青石碑哭得跟淚人一樣。我就知道這塊原碑比任何漢白玉大理石都更珍貴,它代表了四九三團與這10位烈士的戰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