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便祕是是什麼原因?可以吃兒童益生菌嗎?

夕陽無限好


那麼,怎樣的便便頻率算是正常?多少天沒有便便就可以認為是便秘了呢?

寶寶排便本來就不規律

很多家長對於寶寶便便的認知還是覺得應該頻率非常規律,顏色質地應該非常標準。然而事實告訴我們,這種想法還是太過於理想化。

寶寶在發育過程中,各個器官還沒有發育完善,一天拉幾次或者好幾天拉一次都是很正常的現象。而且由於個體差異,即使是相同月齡和相同餵養方式的寶寶也未必會有相同的排便習慣。

那麼通常情況下寶寶排便的規律是怎樣的呢?

  • 出生後的兩三天,排出的便便被稱為“胎便”,是墨綠色,稠狀的。

  • 胎便排完以後,由於奶的攝入,寶寶的便便又開始變成奶昔狀的黃色。

  • 當出生4-6周時,排便的頻率就不規律了,一般一天一到兩次或者一週一到兩次都屬於正常現象。

  • 在添加輔食以後,由於攝入的食物種類和性狀不同,才有可能導致便秘。

什麼是攢肚?

攢肚一般的表現為:寶寶在沒有便便期間,精神狀態良好,吃奶、睡覺等行為也都照常。

在排便以後也沒有出現不適的表現,便便的性狀基本正常,不幹不硬。

對於母乳餵養的寶寶來說,攢肚現象更為常見。因為母乳相對來說比較容易消化吸收,而且隨著寶寶器官的發育完善,消化能力也在逐日增強,以至於寶寶每天產生的食物殘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腸形成排便,所以才會有攢肚的發生。

這是寶寶成長過程中非常正常的生理現象,爸爸媽媽們不需要擔心,也不用特殊干預。

什麼情況才算便秘?

便秘主要表現為便便乾燥,排便時比較困難。

簡單來說就4個字:大便乾結,排便困難。

這裡要說到的重點是,判斷便秘的依據裡,並沒有提到排便頻率,也就是說,及時寶寶每天都有排便,但是如果便便是乾燥的,而且寶寶排便很困難,那也稱之為便秘。

一張圖教你辨別攢肚還是便秘:

下面給大家簡單粗暴的總結一下,攢肚和便秘的判斷方法:

攢肚,是寶寶不難受、排便不困難但有好幾天不排便的現象。

便秘,是寶寶排出的便便乾結,而且寶寶在排便過程中出現排便困難的現象。

攢肚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需要擔心也不需要特殊干預。

便秘是需要及時找到原因並且儘快糾正以免造成嚴重後果的現象。

如此簡單粗暴的判斷方法,你學會了麼?


啵啵媽媽


可以吃點益生菌,我家寶寶肚子有時候比較脹氣,給他吃益生菌,平時多喝點水。


Goblins小華


益生菌是可以吃的,益生菌能調節腸道菌群,讓寶寶好消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