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護士王語嫣:再續《天龍八部》之守襄陽屠新冠

她聰明伶俐,博學多識,

見其背影,防護服加身,宛若鎧甲;

疫情當前,她主動請纓,

奔赴武俠名城“襄陽”,

以醫書為秘籍,救死扶傷,溫暖人心;

她是“95後”援襄護士王語嫣,

與金庸筆下的神仙姐姐同名,

也是患者眼中清麗善良的“小王妹妹”。

95后护士王语嫣:再续《天龙八部》之守襄阳屠新冠

身穿漢服的王語嫣

“我有一個武俠夢”

王語嫣出生於1995年,是土生土長的瀋陽人。父親是個鐵桿“金庸迷”,他期望女兒如書中的人物一樣博學多才,滿腹經綸,故而為她起名“王語嫣”。

受到父親薰染,小語嫣看了很多金庸的小說和影視劇,不僅成為了地道的小“金庸迷”,也曾豪言壯志,“我有一個武俠夢,身懷武功,闖蕩江湖,拯救蒼生。”

中學時,王語嫣品學兼優,出類拔萃。她被美劇《實習醫生格蕾》中努力向上的醫生所吸引,立志成為一名醫務工作者。畢業時,她不顧老師勸阻,放棄考入省重點的機會,毅然報考了護理專業。

畢業後,王語嫣進入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工作。此時,她和武俠書中的王語嫣一樣,雖然不會一招半式武功,但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頭腦。

“醫院是我的‘門派’,醫書是我的‘武功秘籍’,我要拔劍出鞘,盡我所能去戰鬥啦!”王語嫣躊躇滿志。

初入工作,王語嫣年齡雖小,業務卻熟練。“工作前,我在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做過兩年培訓學員,去過四個科室,內外科都有,對臨床工作已經很熟悉。” 因此,她沒有將自己定位成一個新人,而是和同事們一樣加班加點工作,鑽研業務技術,保持高水平護理。

三年過去,王語嫣始終保持著年輕人應有的朝氣和衝勁,醫院的培養讓她迅速成長。“在醫院工作,看起來枯燥乏味,但我內心踏實。” 她堅定地說,既然選擇學醫,就必須用一生的忠誠和熱忱對待它。

王語嫣入襄陽

“疫情出現後,醫院號召大家去武漢支援,我第一時間就報名了,很遺憾,由於我年齡相對較小,沒有入選;後來‘一省包一市’政策出來後,醫院又號召去襄陽,我入選了。”

作為“95後”,王語嫣是遼寧省第一批援襄隊員,也是醫療隊中年齡最小的成員。

2月12日23時許,王語嫣跟隨大部隊到達襄陽。她告訴記者,襄陽是金庸小說中的武俠名城,她和《天龍八部》中的神仙姐姐同名,也許從出生那天起就註定了她和襄陽的緣分。

“希望再續天龍八部之守襄陽屠新冠。”王語嫣信心滿滿。

王語嫣來到襄陽後被安排到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每天的基礎工作是負責隔離病房中患者的各項指標檢測和用藥、照護等。

完成本職工作後,她會變身護工、保潔兼心理醫生。為患者送飯、打水、清理生活垃圾;協助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吃飯、去衛生間;也會通過聊天等方式為患者紓解心理壓力。

進入隔離區,防護服上的“王語嫣”三個字備受關注。“你是金庸迷嗎?”七旬爺爺好奇地問。“是呀,不過我不是神仙姐姐,我是來自瀋陽的王語嫣,大家可以叫我小王妹妹。”她調皮回答。

從此,東北姑娘王語嫣為隔離區內的患者們帶來了無數歡樂。

讓王語嫣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老爺爺,因為被隔離,思念家人,食不下咽,味同嚼蠟,勉強吃幾口就安靜躺在病床上。“看著鬱鬱寡歡的爺爺,我也很難受,就經常陪他聊聊天。”

“zi jing(漢語拼音二聲)”

爺爺望著王語嫣說。

“啥,爺爺你說啥?”

“zi jing”

“啥?”

……

幾番問答後,爺爺被滿臉疑惑的小王妹妹逗得哈哈大笑。經過病友翻譯才知道原來爺爺是要“紙巾”。

當“東北話遇上湖北話”,兩人的聊天鬧出了很多笑話,只能靠病房裡的病友翻譯。“我們的關係越來越好,爺爺也越來越放鬆,憂慮也有所緩解。”王語嫣笑說。

在隔離區,溼巾尤為緊缺,王語嫣經常把自己的溼巾拿給患者們使用。“謝謝你,小王妹妹!”這也是患者們經常對她說的話。

王語嫣出襄陽

“金庸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我雖然是個女孩,也不會武功,但國家遇到疫情這樣的困難,我就要運用自己的專長,去儘自己一份責任。”王語嫣如是說。

如今,在這場戰“疫”中,王語嫣和遼寧省對口支援襄陽醫療隊中的389名隊員圓滿完成了支援任務。對口支援襄陽期間,遼寧省負責的四家縣級醫院均實現了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清零”。

3月21日,王語嫣隨大隊部一起離開襄陽。返程途中,王語嫣許下承諾:一定會和家人再來襄陽,穿著漢服在唐城拍美美的照片。

本文圖片由王語嫣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