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出生於陝西漢中,央視女主播胡蝶的成名故事

1983年出生於陝西漢中,央視女主播胡蝶的成名故事

 這是一個80後女孩成長與奮鬥的故事。26歲的CCTV“最美女主播”胡蝶,帶著陝西漢中女孩的親切甜美,在每天清晨的《朝聞天下》與大家見面。她給家鄉人送來欣喜,給觀眾帶來期待,她笑盈盈地告訴我們——
  2009年金秋,中央電視臺《朝聞天下》欄目女主播胡蝶,通過陝西省婦聯“紅鳳工程”辦公室,向陝南漢中秦巴山區的兩名貧困女大學生捐助善款,這是她向家鄉回饋的又一份溫暖。
  美麗蝴蝶一路奮飛,從來不乏眾人的注目:2005年,她就職北京電視臺,深受市民喜愛,被譽為“我們平民的主持人”;2007年12月,她勇奪第五屆CCTV電視節目主持人大賽桂冠;2009年5月,她獲封網絡評選“央視最美女主播”;2009年7月,她主播央視名牌欄目《朝聞天下》,拉開央視改版的序幕,受到了觀眾的廣泛讚譽。

1983年出生於陝西漢中,央視女主播胡蝶的成名故事

緊張多彩的主播生活
    2009年7月27日,當習慣早起的人們如往常一樣,在電視機前一邊品味早餐一邊收看新聞時,他們眼前倏然一亮,身著一襲粉色服裝的女主播胡蝶,在《朝聞天下》欄目,用漢中女孩甜美的微笑和聲音,送來親切如鄰家女孩的新聞播報,贏得了央視改版的首戰告捷。
  遠在西安的胡蝶父母,早早地打開了電視機,他們知道這將是女兒成長曆程中又一個精彩的亮相。“整體還不錯,不過不夠放鬆,有點拘謹。”女兒剛播完3個鐘頭的節目,就接到了父親胡煜的電話,那句“整體還不錯”,是父親十多年來的習慣,要給女兒應有的自信與肯定。“改版頭一炮,當然緊張啊,臺領導都在門口站著呢!”胡蝶微笑著說。九點直播剛結束,央視改版與胡蝶亮相的話題,便迅速成為網絡點擊的熱點,好評如潮。

1983年出生於陝西漢中,央視女主播胡蝶的成名故事


  3個月過去了,胡蝶越做越好了。很多西安人驕傲地說“那是咱西安娃”,因為胡蝶的學生時代在西安度過;很多漢中人更自豪,“那是咱漢中甜妹兒麼”,因為胡蝶出生於漢中,在那裡度過了金色的童年;更有喜歡她的網民,專門成立了“迷蝶香”粉絲俱樂部,天南海北的人們關注著這隻美麗飛舞的蝴蝶。
  其實,幾個月來,在胡蝶奉獻給觀眾微笑的背後,有著鮮為人知的辛苦和努力。工作時間的一絲不苟,英語口語的海量訓練,週末北大的研究生課程……遇到工作和上課衝突時,還要利用本就不多的睡眠時間進行補課。“她太忙了,睡眠嚴重不足”,父親心疼地說。凌晨3點,她就要起床上班,化妝準備、與編輯交流、熟悉新聞,6點正式開播。3個小時的播報,要始終保持飽滿的精神狀態,不能有任何紕漏。有些臨時插進來的新聞,沒有時間熟悉,全靠平時的積累,即時調整表情和語速,力爭予以準確表達。
  主播的生活,緊張而多彩、充實而生動。胡蝶說:很好,我已經習慣了。

1983年出生於陝西漢中,央視女主播胡蝶的成名故事

順應天性的教育方式
    “爸爸,武漢是個怎樣的城市?”“爸爸,火車經過哪些線路啊?”2001年初春,在西安開往武漢的火車上,胡蝶充滿興趣地向父親提問,父親耐心地一一作答。由於西安沒有設置專業考點,父女倆正在趕往武漢,準備參加中國傳媒大學的招生考試。
  第二天,胡蝶走進了專業考試的首場——面試考場。
  “你是陝西人,來武漢參加考試,你瞭解武漢麼?”考官問。
  “武漢地處華中,是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素有"九省通衢"之稱……”
  “呦,不簡單啊,你是怎麼來的呢?”
  “先走隴海線,後經中原轉京廣線……”胡蝶從容作答。
  “這裡春秋時屬於何國?最傑出的詩人是誰?代表作是什麼?”
  “楚國——屈原——《離騷》!”
  二十幾個隨機問題,胡蝶都作了流利回答。考官大讚胡蝶知識廣泛,給予了高分。隨後的筆試和才藝展示,也都順利通過了。
  一切得益於平時的勤學好問。“她從小就活潑,見什麼都好奇,我很重視這一點,無論再忙也要認真回答她的提問,以保護孩子的求知慾,促進學習興趣的持續和知識營養的補給。”父親對開明的教育方式露出些許自豪的神情。

1983年出生於陝西漢中,央視女主播胡蝶的成名故事


  “教育和培養孩子成長是一門學問,我也是在實踐中不斷摸索的。在胡蝶很小的時候我偶然看到一本書,是英國教育家約翰·洛克寫的《家庭學校》,說家庭教育不僅是基礎教育,而且是主導的教育,是任何學校和社會教育都無法替代的。”胡煜說,正是這本書給了他重要的啟迪,使他認識到了家庭教育不可低估的意義和作用。
  在父親的記憶中,小時候的胡蝶是個靦腆而膽小的姑娘,為了培養她的自信心,胡煜主動和幼兒園、小學的帶課老師聯繫,希望他們上課時多提問胡蝶,讓她回答問題並鼓勵她;回家他又說服孩子在上課時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並學著思考。一來一去之間孩子逐漸建立起了自信心。胡煜說,自信心的積累是個很長的過程,但真正讓胡蝶的性格發生較大改變的,還算小學四年級時她參加的一次國慶詩歌比賽。”


  那次比賽要求學生自己創作詩歌並朗誦,開始胡蝶有點膽怯,她回來問我要不要參加,我鼓勵她參加並指導她朗誦。後來孩子帶著她精心創作的小詩《祖國頌》參加了比賽,沒想到得了班級第一名,然後一路“晉級”,最後竟得了雁塔區26所中小學詩歌朗誦第一名。從那之後,胡蝶不僅積極參加校、區、市組織的演講、朗誦、影評等比賽和公益活動,得了很多獎項,而且學習成績一直處於班級前幾名。在父親看來,正是這些活動和比賽,增添了女兒的自信,磨礪了女兒的競爭意識。也正是多年這樣的歷練,才使她在2007年底那萬人矚目的央視第5屆主持人大賽上一舉奪冠,登上了央視主持的大舞臺。

1983年出生於陝西漢中,央視女主播胡蝶的成名故事


  “胡蝶小時候,我常帶她去公園和郊外,要求她每次都帶小本子、小鉛筆,把自己所見所聞記下來,回來寫遊記,培養其觀察能力和寫作能力。”因為搬家,胡蝶上中學時,轉了幾所學校,但她總能很快適應環境,和同學們融洽相處,學習成績也總是名列前茅。
  在胡蝶童年的記憶裡,坐在父親的自行車上去參加各種課外班,是一件興高采烈的事,這與今天的孩子們逆反名目繁多的補習班截然不同。在幼兒園學電子琴,在“小天鵝”學唱歌,在小寨俱樂部學跳舞,在少年宮學表演,在體院學武術,在附中學書法……這些都是小胡蝶的課外學習經歷,但每個項目的持續都不太久,最長的1年多,最短的只有6個月。胡煜說:“我不是要培養孩子成什麼家,而在於通過這些學習來培養孩子對藝術的認知和對美的感悟。同時我尊重孩子的愛好,順應孩子好奇的天性,從不勉強她去學毫無興趣的東西。”
  2000年,父親朋友的一句“這孩子長得俊口才好反應快,上北廣學主持專業挺適合”,讓胡蝶堅定了報考北京廣播學院的信念。優異的高考成績,本可報考北大、人大那樣的重點院校,但父親尊重了她的選擇。2001年秋,胡蝶順利進入北廣(現中國傳媒大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學習。

1983年出生於陝西漢中,央視女主播胡蝶的成名故事


  2005年夏天,胡蝶以全專業綜合考核第一的成績獲得了保送讀研機會,而正在這時,亟需新生代主持人的北京電視臺卻選中了她。是讀研,還是工作?兩難選擇擺在了剛出校門的胡蝶面前。經過認真慎重地考慮,她決定放棄讀研,加盟北京衛視。得知胡蝶放棄保研消息,同學們都感到非常惋惜。在他們看來,讀研應該算是胡蝶求學生涯的最佳延續。而選擇了工作的胡蝶覺得,在工作中學習也許是今後更好的方式。


  初到北京電視臺,她先從基礎性工作做起,虛心主動地向編輯記者和主播們討教,並且見縫插針地學習“非線性編輯”技術,不知不覺中,她能又快又好地進行電編了。不久她擔任了《晚間新聞報道》的主播,參與了奧運倒計時兩週年、鳥巢卸載等大型直播活動。2007年元旦,北京衛視推出了改版後的《直播北京》,她又擔任了該節目的主播。她的勤奮努力和專業能力,博得了同事的好評和首都觀眾的讚譽,很快便躋身於一線主播的行列。
  2007年夏,四年一度的CCTV主持人大賽拉開了帷幕,為了通過大賽鍛鍊提高播音主持業務水平,胡蝶和學友們報名參賽了。沒有想到的是,在5700多名選手參賽的初賽中她一舉奪得了冠軍。而這時,一個極為艱難的選擇卻突然擺在了24歲的胡蝶面前:北京衛視要求胡蝶退出主持人大賽;而大賽方又不允許選手尤其是初賽優勝選手中途退賽。是辭職,還是退賽?這是兩個同樣難捨的選項。選擇辭職,如果比賽中發揮失常,就會失業;選擇退賽,就要同這場中國主持界的頂級賽事告別,而且退賽的經歷會使她永遠失去參加央視大賽的機會。

1983年出生於陝西漢中,央視女主播胡蝶的成名故事


  “大不了從頭再來!”經過艱難而激烈的思考權衡,胡蝶毅然選擇了辭職,全身心地投入了比賽。比賽的過程非常辛苦,採訪、寫稿、拍片、剪輯、配音,所有的工作都需要選手獨立完成。比賽中幾天不睡覺已經成為常態,頂著比別的選手更大的壓力,胡蝶一路走到了總決賽。
  根據比賽規定,所有的選手在決賽現場都要有一段開場白,以抒發自己的參賽體會與感悟。在即將輪到胡蝶亮相之際,她卻發現先出場選手的開場白和自己準備的非常相似,如果還按已準備好的開場白去說,既沒有新意又會影響成績。就在這緊急時刻,胡蝶突然看到演播大廳地板上那個巨大的箭頭,靈感頓時湧上了心頭,面對著億萬觀眾,她充滿真摯地說:“又一次站在這個舞臺,突然有了一種新的感悟。腳下的這個箭頭,彷彿是我們人生的座標。身旁有朋友們給予的力量,前方是老師們塑造的榜樣,我終於明白了,箭頭為什麼要衝向前方——那是未來,那是沒有終點的召喚!”
  背水一戰,破釜沉舟。事實又一次證明,在沒有了退路的時候,人們總能把積聚於體內的潛能爆發出來,實現巨大的突破。胡蝶贏了,她成為了央視7年來唯一獲得大賽冠軍的女選手。


  當金獎的光環籠罩在胡蝶的周圍,當所有人都羨慕幸運之神向她遞來的橄欖枝時,她卻在獲得金獎的那刻頗為平靜:“我在大賽這半年的所有辛苦和壓力總算告一段落,我很好地完成了它,這就夠了。今後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我都能用微笑去面對了。”

1983年出生於陝西漢中,央視女主播胡蝶的成名故事

展翅高飛的漢中妹子
    “制奩助妝出閨閣,往返高歌必成章。”這是一副女孩出嫁對聯,至今仍在漢水兩岸流傳著,寫對子的人是胡蝶的祖父。的確,美麗聰慧的漢中姑娘,縱有秦巴天險阻隔,也擋不住她們高歌成章。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載:“漢中洋川者,漢戚夫人之所生處也。”胡蝶出生於漢中,祖籍就在美麗的漢水之濱戚氏鎮,該地因劉邦寵妃戚夫人而得名。可見,在漢高祖劉邦的時代,漢中妹子的優雅與高飛就是有傳統的。


  胡蝶的曾祖父是一位有著正統封建思想的晚清秀才,一生以教書為業。祖父肄業於城固師範,解放後任當地第一任鄉長,為人樸實正直,一手歐體行楷。為改變當地重男輕女習俗,他為鄉鄰女孩出嫁創作了這幅至今還在當地流傳的對聯。受家庭的影響,胡蝶的父親胡煜也從事理論研究,現任陝西省社科聯副主席,因兩度獲得全國“五個一”工程獎,被政府授予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他秉承家族不抽菸、不喝酒的家風,大部分業餘時間都用在讀書做學問上,在為孩子成長營造良好環境方面,起了不可忽視的潛移默化作用。
  在家庭的影響下,胡蝶自幼好學、為人質樸善良。五六歲隨父母到西安生活,在古城文化薰陶下完成了小學、中學學業。2001年考入中國傳媒大學學習播音主持藝術專業,如今又在職攻讀北大國際關係專業碩士學位。“我是個在精神上畢不了業的人,離不開學校,離不開學習。只要汲取知識,就感覺踏實、安心、快樂”。“她一路走到今天,依然勤奮、依然低調,依然純靜,這些自小養成的好習慣,也許是她的優勢所在。”胡蝶父親如是說。
  俠肝義膽的“平民主持人”
  2009年夏,中國網民發動網絡票選,最終把“央視最美女主播”的稱譽授予胡蝶。在美女如雲的央視,胡蝶因何受到網民如此追捧?央視新聞頻道一職員一語中的:“相比較一些女主播的嚴肅和生硬,胡蝶形象甜美,又十分親切,讓主播臺和觀眾的距離感驟減,這和整個《朝聞天下》改版後所追求的風格是一致的——更加親切,更加人性化。”

  數年前,自張藝謀《英雄》始,中國電影開始所謂大片的時代。今天,英雄的時代漸遠,採取平民化策略、表現小人物奮鬥史和市井百態觸手可及的電影,逐漸贏得中國電影觀眾的追捧,被影評人稱為“平民電影”。

平民時代真的來了。如今,“出國留學進入平民時代”、“3G進入平民時代”、“跑車一夜飆進平民時代”等等,“平民時代”的標題成風。有觀眾認為,胡蝶受追捧,代表央視新一代主播的崛起,這是一個“平民主播”的時代。
  早在北京電視臺工作時,胡蝶就因走下主播臺深入基層採訪,被北京民眾譽為“我們平民的主持人”。作為新聞主播,她總是跟著記者一起出去採訪,與編輯一起剪片子寫稿子,奔波於社區、學校、企業、村鎮,風裡來雨裡去,採訪群眾的衣食住行,關注弱勢群體和民工權益……她說,新聞來源於生活,只有深入新聞現場,才能感受新聞的脈搏,才能體會群眾的心聲,才能挖掘新聞深處的故事。由於對前期工作的積極參與,她播出的新聞自然融入了自己真摯的思想感情,因而使每一條新聞都變得生動鮮活起來,觀眾們愛聽愛看。新聞界專家對此給予了這樣的評價:“作為新聞主播的胡蝶,經常以出鏡記者的身份出現在新聞現場,打破了長久以來主播只在演播室播報而不出現在新聞現場的傳統慣例,以可貴的精神探索採編播相結合的新路子。”


  胡蝶的平民情結,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表現出來。有一次,節目直播了一個不孝順的女兒把重病的母親獨自丟在醫院的事,胡蝶在播這條新聞的時候,抑制不住激憤的情緒。節目播出後,她幾次去醫院探望這位孤獨的母親。在新聞中心發起的捐助白血病患者活動中,胡蝶多次向捐款箱裡捐錢,空閒時間都會在電視臺的大廳裡等待著善良的捐款人,真誠地向他們表達感謝。
  去年四川汶川和我省陝南漢中部分地區遭受地震災害後,胡蝶憂心如焚,她積極聯繫在京的陝籍演藝界老鄉回陝,捐款捐物,參加賑災義演,並且冒著酷暑高溫,在捐助點當義工,和災區群眾共渡難關。
  今年8月,胡蝶在報紙上看到陝南秦巴山區貧困大學生的有關訊息,心情十分沉重,隨即聯繫當地婦聯組織,提出資助兩名貧困女大學生。實際上,她自己的經濟狀況並不寬裕,還要按月支付房貸,但她認為山區的孩子考上大學是多麼不容易啊,一定不能讓她們輟學!她毅然伸出愛心援助之手,通過紅鳳工程牽線,熱忱資助兩名素不相識的漢中籍女大學生圓了大學夢,並承諾一直資助到她們大學畢業。她奉獻愛心、急人所難的高尚精神受到家鄉人們的交口稱讚。
  胡蝶,一個質樸的女孩,一個執著的女孩,身上有著這個時代的活力和激情,有著對萬千觀眾的深摯情懷,有著對新聞事業的不懈追求。

  平民時代的百姓可以接觸精英的教育,有機會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的討論;平民時代的主播,“講自己心裡的話,講自己相信的話,講自己思考過的話”;平民時代的新聞人,選擇“責任、真誠、親和”,作為自己崇高的從業追求。
  平民時代,越來越多的成功人士,書寫著一部部小人物奮鬥史。從漢中“耕讀世家”、西安求學生涯,到考大學奪冠軍,進央視獲美譽,一路風雨兼程,一路奮勇跋涉。胡蝶所走的,是所有普通人只要肯努力就可以通向目標的路。(梁瀟) (來源:2009年《陝西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