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單位有各單位的職責範圍,為什麼通訊報道也成了任務?

拒絕擔保


說說我的看法,希望能打開你心中的糾結:

1、雖然各單位有各單位的職責範圍,但有很多東西是都要做的,比如開會、學習、宣傳等工作應是各單位理所當然的正常活,所以一般都不寫進去,但工作得照做;

2、通訊報道屬於宣傳工作,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你的單位拼死拼活幹,但是外界不知道、上級單位不知道(有時候上級單也要提練總結下級單位好的做法),就相當於好經驗好技術沒有推廣!“酒香還得勤吆喝”,茅臺雖好,但也是需要打廣告宣傳的;

3、宣傳工作對於文化價值觀的推廣至關重要。一天到晚全部報導正能量,不說問題,說明通訊報導不足;但一天到晚報導陰暗面(負能量),更是不取。需要兩方面根據情況結合報導。這交疫情沒有那些硬核標語的宣傳,恐怕老百姓不會那麼容易聽話,比如“口罩還是呼吸機,您老看著二選一”,“省小錢不戴口罩,花大錢臥床治病”等等,要是不宣傳,全國人民怎麼知道疫情的嚴重性,所以通訊報道宣傳是必須的;

4、另外一個,是信息透明的需要。如果信息不透明,工作上要走好多彎路,可能需要花更長的時間與代價,耗費精力與資源。


策馬揚鞭企業微課


對於這個問題我是這麼來理解的:在工作中,有時負責一些不是職責範圍的事情是很正常和必要的,每一個崗位都會存在這種現象。

為什麼會是這樣呢?不是各單位有各單位的職責範圍了嗎?想很清晰的理解,就得展開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1、崗位職責是怎麼來的?

一個崗位的職責不是隨便由某個領導寫出來的,也不是人力資源部那些討厭的人寫出來的。

一個崗位的職責是從部門整體職責裡面分配出來的,而部門的職責是由這個公司的整體戰略目標來賦予的。

2、崗位職責的分配中間是存在空白地帶的

部門將整體職責依照崗位配置分配給每一個崗位,但是這個分配不像切蛋糕,是不可能全部整整齊齊的分配完,在分配的中間地帶,會存在很多的職責空白。

造成這種中間空白地帶的原因很多,有公司原因,也有個人特性的原因,這裡就不展開了。

實際工作種會存在一些細小的、突發的、後增的等工作任務是沒有分配到具體崗位上,而在這些工作出現的時候,就需要有崗位來承擔這些工作任務了。就像下面這二個圖一樣:

3、正確理解突然增加的工作

根據前面說到的,公司為了戰略目標的完成,會賦予各個部門不同的工作職責,部門就需要把這個部門整體職責分配給各個具體的崗位。

但是由於現實存在的各種問題,會造成職責分配中間地帶存在的空白,由此,不時會產生新的工作任務交付給各個具體崗位。這是一個很正常、很普遍的現象。

作為職業人,應該從內心瞭解這種現象,主動接受這些臨時增加的工作任務,認真完成這些工作任務。因為這關係到公司戰略目標的是否能夠順利達成。

可以這麼說,如果一個公司這種中間空白地帶的工作任務沒有人主動承擔和認真完成,這個公司就會矛盾很多,相互推諉也多,客戶的投訴也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