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橋鎮:產業就業扶貧 推進穩定脫貧

(記者 燕麗娟 通訊員 明志鵬)3月25日上午,在黃橋鎮楊春村13組農田裡,中藥種植戶褚攀組織工人為前期種植的丹參施肥。11名工人分行分壟,搶抓天時,為基地內的中藥施撒硫酸鉀肥。

從2017年起,褚攀在楊春村承包了50多畝農田,分季種植各類中藥材。“中藥基地的工人,半數以上來自貧困家庭。”褚攀說,小時候自己得到過村裡很多人的關懷,也一直想著如何報答他們,希望通過工資日結的方式,為村裡的貧困戶奉獻一份愛心。她還鼓勵指導貧困戶在自家農田種植中藥,由她統一收購,帶動大家脫貧致富。

春節以來,因疫情影響,各行各業均不同程度受到影響,特別是部分低收入農戶因疫情影響,生產生活產生了一定困難。對此,黃橋鎮有針對性地開展扶貧工作,加強脫貧收入真實性核查,對所有低收入農戶2019年脫貧收入進行逐戶核實,對家庭不穩定收入(子女贍養費、親友捐贈、經常性捐贈)逐戶進行分析,確保真脫貧。加強防貧返貧監測,排查出93戶作為該鎮防貧、返貧重點監測對象,並利用鎮扶貧基金對重點監測對象落實常態化資金扶持,確保全鎮所有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不出現一個返貧戶,不新增一個低收入農戶。摸清低收入農戶疫情防控期間就業狀況,落實低收入農戶疫情防控期間公益性崗位就業115人,確保不因疫情影響導致返貧現象發生。疫情防控期間,照看孤寡老人67人,解決161人線上上學需求,幫助224戶解決生產生活困難,確保低收入農戶疫情防控期間生活有著落。

在該鎮白莊居委會,72歲的白富生今年在村莊綠化保潔的基礎上新增了一個廁所保潔任務。“新增廁所保潔工作,增加了1000多元的收入。”白富生和98歲的母親相依為命,母子兩人在政策兜底的基礎上,村委會安排白富生到村公益性崗位工作,年收入近6000元,從源頭解決了生活所需。在白莊居委會像白富生這樣在村公益性崗位就業的貧困戶有5人,為推進精準扶貧工作,村委會優先安排低收入農戶參加公益性崗位。

黃橋鎮農村工作局農經助理袁琦介紹,下一步,他們將圍繞年度工作目標,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市脫貧攻堅工作要求,做好鎮黨委書記遍訪建檔立卡經濟薄弱村及低收入農戶工作的方案,確保遍訪工作如期完成;繼續加大全鎮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防貧返貧監測,做到每月調查一次,隨時掌握低收入農戶的家庭動態變化,針對重點監測對象,根據不同的情況研究制定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確保2020年脫貧攻堅工作首戰順利收官;落實扶貧扶志工作要求,通過落實村內公益性崗位、聯繫相關企業和園區,提供部分就業崗位的辦法,促其樹立勞動光榮的理念,力爭做到思想和收入雙脫貧;對村集體經營收入規劃逐村過堂,分析收入來源及穩定性,梳理現有資產資源,確保村集體收益最大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