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影像方誌:河北卷·昌黎篇,大美!

碣石山雖然只有695米高的海拔,卻是渤海沿岸的最高峰。

中國影像方誌:河北卷·昌黎篇,大美!

“巍然聳立,雄表一邑”的源影寺塔,歷來都是昌黎古城的標誌,與不遠處的碣石山遙相對望。源影寺塔為八角十三層實心密簷,其建築結構精細,造型優美,雄偉壯觀,整體造型兼具遼金風格,恰似一具精美的象牙雕塑品。

中國影像方誌:河北卷·昌黎篇,大美!

公元1189年,金世宗完顏雍,正式將廣寧縣改為"昌黎縣",“昌黎”就此成為這塊山川形勝之地的定稱,一直延續至今。

中國影像方誌:河北卷·昌黎篇,大美!

翡翠島:濱海沙漠 和諧相融就在距離碣石山大約15千米的海岸線上,連綿起伏的沙丘與碧海、藍天、綠林共同構成一幅罕見的海洋沙漠景觀。

中國影像方誌:河北卷·昌黎篇,大美!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的專家們,在考察的過程中,從飛機上俯瞰到綠樹蔥茂,濃蔭覆蓋的景色,就像一塊翡翠鑲嵌在金沙灘上,“翡翠島”由此而得名。

中國影像方誌:河北卷·昌黎篇,大美!

中國影像方誌:河北卷·昌黎篇,大美!

昌黎縣獨特的地理拉置和氣候條件,使濱海沙漠成為我國漫長海岸線上的一處罕見景象,金黃與蔚藍,沙漠與海洋,兩種截然相反的景觀,如此和諧地融合在了這片渤海之濱。

中國影像方誌:河北卷·昌黎篇,大美!

地秧歌:博採眾長 傳承創新作為中國農耕社會的活化石,秧歌是中國北方流傳最廣的民間舞蹈形式,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而昌黎則是當之無愧的地秧歌故鄉。

中國影像方誌:河北卷·昌黎篇,大美!

早期的昌黎地秧歌是以歌舞表演為主,沒有特定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直到晚清時期,昌黎縣人王作雲大膽地將地秧歌與戲曲表演相結合,首創了“秧歌演戲的藝術形式”, 才衍生出一種全新的“出子秧歌”。

中國影像方誌:河北卷·昌黎篇,大美!

昌黎“出子秧歌”因此變得更有故事性,並被一代代藝人加入各自的時代特色,《跑驢》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中國影像方誌:河北卷·昌黎篇,大美!

幾百年來,地秧歌一直是從各種文化的相互融合與交流中獲取生生不息的活力,這一古老的民俗在昌黎從未被束之高閣,如今更是有了全新的表達。

中國影像方誌:河北卷·昌黎篇,大美!

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如痴如醉地熱愛著地秧歌。正如一句昌黎老話所說:“飯不吃,酒不喝,不能不扭大秧歌;米不碾,面不磨,不能不看大秧歌。”

中國影像方誌:河北卷·昌黎篇,大美!

排船:凝結造船智慧1905年的秋天,30歲的弗蘭克?尼古拉斯?邁耶受美國農業部派遣,在昌黎縣城和附近鄉村拍攝了大批照片,為人們觀察清朝末年昌黎人的生活,留下了珍貴的歷史資料。

中國影像方誌:河北卷·昌黎篇,大美!

在他的這些照片中,有一艘木船因為有一排排的龍骨構架,造型獨特,所以被當地人稱為排船,距今已有180多年曆史。

中國影像方誌:河北卷·昌黎篇,大美!

1997年,昌黎漁船修造廠根據昌黎漁民的實際作業需求,對812型進行了改良。經過無數個晝夜的摸索,技術團隊決定試用木材蒸煮的方法,嘗試新的弧度極限。通過精準的分寸拿捏,技術員們最終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船舷弧度得到了明顯提升,甲板作業面積擴大近三分之二。

中國影像方誌:河北卷·昌黎篇,大美!

昌黎漁船修造廠的改進版812型船受到專家和漁民的一致認可,被評為國家級“金獎”,並正式定名為“昌黎船型”。

中國影像方誌:河北卷·昌黎篇,大美!

中國影像方誌:河北卷·昌黎篇,大美!

彎針:從手工製作到自動化生產彎針,形似魚鉤,是工業縫紉機中的核心部件。

中國影像方誌:河北卷·昌黎篇,大美!

在很長時間裡,工業彎針由於精密程度過高,無法實現機械化的批量製造,必須由純手工精雕細琢,這裡麵包含了一百多道工序的艱辛勞作,考驗著工匠們耐力與專注力。

中國影像方誌:河北卷·昌黎篇,大美!

如今,昌黎人正在全力研發新型衝壓機床,力圖真正實現彎針的全自動化生產。

中國影像方誌:河北卷·昌黎篇,大美!

歷經40年的發展,昌黎彎針的年產值超過6億元,在全球市場的佔有率已超過了70%。昌黎,已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彎針之鄉”。

中國影像方誌:河北卷·昌黎篇,大美!

四月的昌黎,蘋果花和梨花先後開放,果農們為了改良水果的品質,正在進行著一年一度的人工授粉,到了清秋時節,他們將收穫累累的碩果。

中國影像方誌:河北卷·昌黎篇,大美!

這份綿延於碣石山下的甘醇之味,在昌黎全域旅遊大發展的今天,已經醞釀出了愈加誘人的芳香空氣,秀色可餐,呼吸可醉。

中國影像方誌:河北卷·昌黎篇,大美!

中國影像方誌:河北卷·昌黎篇,大美!

(來源:昌黎文化旅遊) 原文地址: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6957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