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農薈·一村一品丨 大通湖區“洞庭晶玉”大米,“淘”出網銷大時代

編者按:湖南深入推進“一村一品”,幫助貧困戶實現穩產脫貧。在產業扶貧推進中,為助力解決農產品銷售,3月13日,在湖南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的指導支持下,由湖南省農業農村廳主辦,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負責建設運營的湖南農產品權威營銷平臺——“湘農薈”正式上線。近期,紅網時刻將推出系列“一村一品”特色農產品,展示這些來自村裡的寶貝。

紅網時刻3月26日訊(通訊員 徐鋼)地處洞庭湖腹地的益陽大通湖區,有著“洞庭之心”的美譽。是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也是國家商品糧生產基地。這裡的土壤成土母質系河湖沉積物,來源於長江上游紫色頁岩風化物,PH值7.5—8.5之間,特別適宜水稻種植。大通湖區優越的土壤條件,充沛的水利資源及適宜的氣候環境,造就了大通湖大米獨有的生長環境。

湘农荟·一村一品丨 大通湖区“洞庭晶玉”大米,“淘”出网销大时代

袁隆平查看“早香17”大米。 資料圖

一直以來,大通湖區都非常重視水稻生產。上世紀80年代,由著名農藝師師尚才研製的優質香稻“早香17”成為了大通湖大米的拳頭產品。這一品種米粒整齊,纖長清秀,潔白通透,光澤溫潤飽滿,有怡人清香,米飯嚼之口齒生香,為米中上品。中國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親筆提名“中國香稻第一村”,並給予該香稻高度評價:“香氣撲鼻、柔軟可口。的確是一個很好的香稻品種。”

近年來,大通湖區在此基礎上,大力發展稻蝦米、稻蟹米及再生稻米等綠色無公害稻米。也是產業扶貧的重要產品。去年11月份,大通湖大米成功獲評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特別是“洞庭晶玉”系列大米因全綠色、無汙染,香味濃、口感好而深得消費者的歡迎和喜愛。

湘农荟·一村一品丨 大通湖区“洞庭晶玉”大米,“淘”出网销大时代

益陽大通湖大米系列產品。

湘农荟·一村一品丨 大通湖区“洞庭晶玉”大米,“淘”出网销大时代

糧食生產企業開足馬力生產大米。

但是受疫情影響,物流不暢,大通湖大米一時堆壓、滯銷。為此,大通湖區委、區管委積極採取措施,各糧食生產企業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在打通物流的基礎上,積極融入電商平臺和網絡直銷,真正實現信息助農、產業扶貧,“淘”出了網銷大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