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勾起你回憶的美食是什麼?

飛豬美文


作為一個地道的貴州人,也有多年的學生時光的人來說,一定是高中學校門的炸洋芋。

高中離現在其實也不過一年,但是出學校門後看到大門變小,消失,高中的點點滴滴就開始回放尤其是高三的那些時光。還在學校裡,時一天天就抱怨啥時候能離開這個鬼地方啊,真的走了,知道不會在回來了之後,其實有那麼一點鼻酸,但是也只是一點點。甚至到車開出大門時,看到車外一片喧譁忙碌時,都還是沒感覺都,直至看不到學校,看不到那個小縣城,心裡才湧起一絲絲說不出來的感覺。

熬過了無比漫長的暑假,來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沒有想象中的好,也沒那麼差,心情很平靜,寢室新的大家都很好沒有感到很厭惡現在。只是到了晚上,到了覺得是一起聊聊的時間時才發現,這裡已經不是那裡了,現在的大家好像都挺忙。想起了他們,第一次有交流,是拿著偷渡進來的炸洋芋問要吃嗎,好像不太好意思,但是接下來就是,,,,最後的回憶也是一起吃好不容易帶進來的洋芋,只是這次好像有點不同了,沒有不好意思,只是有點“相對無言”,然後說了句,好好的哈!就走了,再見一直沒有歸期,也就擱淺了。

現在想吃的很容易,好吃的很多,唯獨買不到那份偷渡才能吃上的洋芋了,想念……



昔言908


說到美食,而且是一種能勾起回憶的,應該是我們家鄉的特色美食:蘭州牛肉麵了。

我對牛肉麵最早的記憶,就發生在我的身邊,那時候我們家在鎮上開超市,超市旁邊的一間房租給一個臨夏的回民開牛肉麵館,記得那個時候牛肉麵還是一塊八毛錢一碗,一個雞蛋是三毛錢,所以經常看到我們家旁邊賣牛肉麵的人手裡攥著一大把毛毛錢,也經常能聞到從旁邊的後廚裡傳出來的陣陣牛肉麵香,偶爾我會端著碗到隔壁飯館去,要一碗牛肉麵湯喝,這是我兒時對牛肉麵的記憶。

後來我上大學去了外地,出了甘肅牛肉麵就不叫牛肉麵了,統統叫牛肉拉麵,大學五年,我嘗試了學校周邊很多牛肉拉麵,但是從來沒找到過熟悉的味道,所以每次放假回到老家都必須要去吃一碗牛肉麵。

後來畢業,我媳婦跟我回到了家鄉,我們經常吃牛肉麵,把牛肉麵稱作是一種家鄉的快餐,從進到牛肉麵館點餐,到最後吃完大概也就10到15分鐘的時間,既好吃又省時間。

藉此機會,我也想大家科普一下牛肉麵,我們家鄉經常說牛肉麵是以“一清(湯)、二白(蘿蔔)、三綠(香菜蒜苗)、四紅(辣子)、五黃(麵條黃亮)為特色,麵條的種類較多,有大寬、二寬、韭葉、一窩絲、“蕎麥稜等,還有“二細”、“三細”、“細”、“毛細”等。

歡迎大家開我的家長做客,品嚐正宗的蘭州牛肉麵。





甜姐糖妹vlog


印象最深刻的是老爸做的薺菜餡餃子。

小時候爸媽在鎮上棉花廠裡上班,有一段時間廠裡的效益實在不好,老媽就和同學一起去市裡幹生意,剩下我和兩個個姐姐在家由爸爸看護,因為廠裡工資一直髮不下來,老爸僅存的工資也給我們三姐妹花完了,那段時間甚至沒錢買菜。老爸便說帶我們去郊遊—-生存訓練,其實就是去和老爸挖薺菜😄,雖然天氣挺熱的,但是我們三個在老爸的領導下乾的很起勁,還進行挖薺菜比賽🆚餃子🥟吃的超開心,很有意義...

後來,日子也好轉起來,也一直難忘薺菜餃子

我今年28歲了,小時候經歷的事基本都記不起來了,但這件十幾年前的一件小事卻讓我印象深刻。一轉眼,老爸也離開我十年了,心裡一直愧疚沒有多點時間陪伴他,越長大愧疚感越強,只是一切都不能重來。

分享有點傷感了,後來工作以後,再忙也得抽出時間來陪老媽聊聊天,幫她按按摩,聽她嘮叨嘮叨....

最好吃的,最漂亮的,最好玩的,可能都不是事物本身,而是那段難忘的記憶

分享結束,也希望所有的父母都可以平安吉祥幸福快樂🌹




有態度設計


跟鄰居艾國去逛超市,看到了一種美食:蜜食。這算是給我印象最深的美食了吧,恰巧艾國也是。為此我倆談了好一會關於蜜食的童年趣事。照他的話說:我第一次吃的時候根本就不相信世界上有這麼好吃的東西。

其實我也是,我第一次吃的時候是在初中,同學買來給我嚐了一塊,當我猛不丁一口咬下去的時候,從此深陷其中,比愛情來的都要猛烈,我那段時間所有的零錢,全都用來買了蜜食。

我現在甚至還記得學校北面路口拐角的那個小門市,因為我在學校裡買最便宜的是三毛錢,而在那個超市裡,只要兩毛錢,雖然份量少了一點,但我覺得很划算。不是我扣,因為那時候,學校的饅頭,才一毛五一個。

但即使如此,我也只能隔好幾天才能去買一次,畢竟家裡給的生活費少得可憐,所以我只能少吃飯,才能剩下錢來去買自己喜歡的零食。

當把一塊黏黏的蜜食慢慢放進嘴裡,用牙齒輕輕咬動的時候,滿口的香甜四溢,渾身的每一個細胞,都被這香甜的味道充斥,讓人情不自禁地發出舒服的呻吟,滿口餘香且又回味無窮。

我每次都是一塊一塊慢慢地享用,我得儘量慢下來,才能更好地品味它帶給自己的幸福感。但即使如此,一包小小的蜜食,還是經不住自己的品咂。

眼看著越來越少,卻又管不住自己的嘴,吃完之後,只好使勁舔舔嘴唇,然後期待下一次。

後來可能因為到初三學習壓力加大,去買蜜食的次數越來越少,時間過了太久,我已經記不得了。而且很久很久都不再路過那家小門市。

後來去讀大學,有一次坐車路過那裡的時候,看到那裡因為拆遷被夷為一片平地,心裡突然起了一陣小小的漣漪:那是一段往事將要被漸漸埋沒進歷史塵埃的無力。

再後來,好像就再沒有和誰談起過關於蜜食的話題,有時候在超市偶爾看見,也只是匆匆一瞥,已無波瀾也無留戀。直到今天艾國問起,我才仿似有種把記憶從落滿灰塵的深處重新拾起的感覺,原來這段回憶已被我深深擱淺了這麼久,幸好沒有弄丟。

但是現在,喜歡運動的我已經不再喜歡吃甜食,曾經的美好,就安安靜靜放在心裡吧。




江月書房


提到這個話題,很容易勾起我的回憶。每年過中秋節,看著各種月餅和水果,我就很自然的想起我小時候的中秋節。

記得那個時候,人們都很窮,當然,那時也沒有這麼多品種的月餅,只有我們本縣食品廠出自來紅,和商店裡買的四塊一斤的五仁月餅。我記得那個時候過中秋節,媽媽買上一斤自來紅,或者是買上一斤當時是四塊一斤的月餅,然後,再稱上兩斤梨,晚上把月餅給我和姐姐分開,當時吃著月餅,啃著鴨梨,心裡美極了!覺得這月餅太好吃了!可惜一年只能吃上一次,如果天天吃該有多好!過去中秋節的晚上還要烙糖餅,圓圓的,甜甜的,也挺好吃的,可是有了月餅,糖餅也就不吃了,但爸爸媽媽不吃月餅,只吃糖餅。後來,大點了,也漸漸明白了爸爸媽媽之所以不吃月餅只吃糖餅,是把月餅留給我和姐姐吃呀!可憐天下父母心啊!月餅在今天看來雖然說算不上什麼美食,但在那個年月,也算是一種奢侈品了。所以,一想起這件事情,心裡就有一種說不出的痛,每當中秋節到來的時候,很自然的想起父母,想起父母的愛。也想起爸爸媽媽特意給我和姐姐買的月餅,……


秋8892


最近被一條抖音視頻淚目了。大致的內容是這樣的:一個送餐小哥蹲坐在商場大門一邊,用力且快速的啃著一張餅。一個路過的男子給送餐小哥遞上一塑料袋炸魚,說:這是給你點的外賣,趕緊吃了吧。貌似是一個路人關愛送餐小哥的視頻,一般故事到這裡也差不多了,溫情的創意似乎還是有限度,但這條視頻還沒完。送餐小哥疑惑的接過炸魚,只是淺淺的吸了一口已經瀰漫開的香氣後咬了一口,靦腆的說,真好吃,真像我媽做的。男子問,你知道這是誰做的嗎?鏡頭轉到另一邊,一箇中年婦女看到這一切淚崩。她趕緊走出來,對著送餐小哥說:走,兒子,咱們回家。

能勾起回憶的美食,除了母親做的,還能是什麼?

小時候生活在南方,麵食是一個選擇率非常低的食物,大部分南方女人操辦麵食的能力相當有限,不會做麵食絕對不是南方女人是否賢惠的標準。

我媽其實也不大會做麵食,但我只愛她做的一款麵食,用我們的當地話講,叫做:切糕子。

水和麵粉做成一塊麵,既不發也不擀,揉巴揉巴的,成一個長方形的大面團,用刀切成半公分見厚,十公分見長,兩三公分見寬的“厚面片”。北方人要是見到了一定會說:這特麼什麼玩意兒。

就是這玩意兒給我的童年充斥著美好。鍋中燒熱些許油,拿青菜過油加少許鹽簡單煸炒,十幾秒後加一盆水入鍋成湯,把湯煮沸下“切糕子”,等它們浮起來,一鍋奶白濃湯透著翡翠白玉,又鮮又香,還相當健康。

每當想起“切糕子”,我嘴裡一定會滲出舌津,連狗都不如。

離開家也十五年了,無數人間珍饈嚐遍,唯獨心心念念這份“切糕子”,但是,已經很久很久沒有吃過了,很久很久…這充滿著對母親的記憶的味道,歷久未嘗但總不能忘。

生活就是一種輪迴,想念了,就要去做,不然…

我媽活著呢,活得可好了,我下週就買機票回家,堅決要求吃“切糕子”!



歡喜的深夜麵館大叔


每次看到馬鈴薯粿就必定會勾起以前美好的回憶,儘管吃起來的味道並不一樣,但這道普普通通的美食卻承載了我外婆的愛。當再也吃不到我想要的味道時,這道美食變成了我永恆的回憶。

還記得外婆在世時,一有假期就會去外婆家渡上幾天,和表弟表妹們一起嬉鬧,踏田地。那時候外婆總喜歡自己種番薯,土豆,番茄,麻葉等一些綠色蔬菜。雖然大家都勸阻她種植不想她太勞累,但她堅持自己種的最健康,何況也不想白白浪費了門口的田地。我們幾個孩子總喜歡去田地裡,光著腳踩在上面,摘番茄,挖番薯,一玩就是半天。每次外婆都會用她自己種的馬鈴薯去做一大盤馬鈴薯粿,然後拿著盤子在門口,向田地中的我們喊:快來吃粿咯,先到先得咯!”不到一分鐘,我們就馬上跑回去拿著飲料開始吃起馬鈴薯粿。

可惜現在已經吃不到那種一模一樣的味道了,但只要看到馬鈴薯粿就會不由自主想起外婆拿著盤子在門口喊我們吃的場景,其實那就是外婆的專屬寵溺啊!




瑾墨公子


其實,最能勾起我回憶也是我現在想而吃不到的,是姥姥家在農村時包的餃子和槐花坨子。那個時候姥姥家還住在農村,我記得每週六爸爸媽媽都會帶我回去,姥姥家人很多,院子很大。院子裡有一葡萄架,我們就在院子裡玩。夏天吃飯的時候會在院子裡放一張圓桌,大家圍著有說有笑的吃著飯,喝著酒。那時候姥姥包的餃子端上桌,吃起來都是家的味道,還有槐花坨子很香。現在姥姥搬進了市裡,住了樓房,家裡人也都忙著工作生意,很少聚在一起吃飯了。做飯也有了保姆,那種感覺就成了我的回憶。那個飯的味道我一直記得。只可惜物是人非,無論在做多少次再也沒有那個時候的味道了,那種帶著家的溫暖和飽飽的愛,再也不在了。







靈語媒體社


說起小吃,我想大家都不會陌生,而要說起童年的時令小吃,每個人的記憶都不一樣。對我們這些60、70後們來說,和今天相比那可真是天壤之別啊,不過,就是在那艱難困苦的歲月裡,也有著非常精彩的、終身難忘的“小吃”回憶。

最令我難忘的小吃很多,有涼有熱,今天我就說說熱菜和水果。說起熱菜,有烤土豆,烤青毛豆,燒青麥子……凡是我們能從家裡偷出來的東西就沒有我們燒不了的。吃熱菜必須要帶火柴,整盒的一般是不敢從家裡偷的,只能從灶火或者爐子旁邊放者的著的火柴盒裡偷幾根。每次上山,劃火柴可是一項技術活,必須找比較平坦的石塊,在上面劃,還必須劃得又快又輕,否則不是把火柴弄斷了,就是把硫磺頭弄壞了,這根火柴也就報廢了。

火生著了,剩下的就是把食物放在火上烤熟了吃,經常吃的嘴都是黑的。作為熱菜,烤土豆,煮毛豆,燒青麥子那些也沒啥稀奇的,今天我要說的一種熟食估計大家吃的比較少,那就是烤山丹丹的蛋。

山丹丹的蛋要等到每年7-8月份才能吃到,是一種非常好吃的食物。山丹丹的葉子為針狀,開叉,有點像茴香但是比茴香葉子寬大,花開得非常漂亮,紅彤彤的,中間的花蕊有兩個粗大的花柱,每個花柱上面頂著一個黃色的花粉球。山丹丹的根又細又長,無分枝,往下很深處長著山丹丹的球莖,球莖下面才是根的分枝。我們一般管它叫“蛋”,其實人家有非常美麗的學名,叫“百合”。

挖“蛋”可是一項技術活,必須得有耐性,順著山丹丹的根一路往下挖,千萬不要挖斷了,否則,你就找不到“蛋”了。“蛋”是一個鱗片狀白色的小球,一般有鵪鶉蛋大小,像蔥頭一樣一瓣一瓣的。“蛋”挖出來就可以生吃,脆脆的,口感不錯。也可以烤來吃,烤出來是面的,和烤土豆一樣,雖然沒有烤土豆香,但是物以稀為貴,這東西在我們小時候屬於最好的“小吃”了。

吃完熱菜,還有餐後水果。說到“水果”,那品種就更多了,什麼山葡萄,酸棗,還有酸溜溜(沙棘)都是我們經常吃的,這些大家都熟悉。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不太熟悉的,叫“巧瓜”。其實,巧瓜不是瓜,是一種野草的種子,這種野草葉子呈扁平的針狀,開白色的小花,一簇簇的,花開的有點像米蘭花,但是沒有香味。它的種子就像瓜一樣,綠色的,棗核型,摘下了的斷面還有奶子。我們一般都摘嫩巧瓜吃,甜甜的。這東西老了就成黃的了,裡面全是毛毛,和蒲公英的種子一樣,會飛。所以,一老了就不能吃了。有時候為了應季,我們甚至逃課吃巧瓜,因為這,也沒少讓老師罰站。

這就是我們童年的“時令小吃”,它隨著季節的變遷而更新,也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走出我們的視線,只剩下一些回憶停留在腦海裡。在那個年代裡,我們飢餓的胃可以容納下很多今天看來匪夷所思的食物,那些食物,帶著原始的味道,也帶著大山的饋贈,支撐著我們艱難前行。





山淼文學


一種能勾起我回憶的美食,對於不同生活經勵的人,所謂的美食也不一樣,也會有不同的意義。

對於我來說,離開家鄉也有三十多年了,但在異地看到曾在家鄉的一切都會勾起一段回憶。

如果說美食上,那麼最能勾起我回憶的是一種用粘米麵粉和成面,將熟的豆餡包成球狀的豆包。

小時候,因住在農村,家裡很貧窮,平的沒有什麼肉及好吃的,只有在過年時候,才能買點豬肉及其它一點點好吃的;因此,農村孩子盼望過年。

東北地區的農村,在過年前,家家都包豆包,用鍋蒸熟後,凍起來。東北農村,秋冬的,每天只吃兩頓飯,所以,農村孩子,玩餓的的候,就在過年前後,涼吃凍的豆包,因為豆包餡是甜的,所以東北農村孩子很喜歡吃凍豆包。

那個年代,吃凍豆包,對於東北農村孩子來說是一種奢望。我們年齡相仿的在一起邊啃著凍豆包,一邊在雪地上,或冰上玩。那時,玩的項目很多,滑雪、滑冰、玩冰上坨螺等等,雖然,現在看來,那時的生活很苦,但我也在這樣的環境中,無憂無慮地渡過了童年………

再後來,我離開了家鄉,再也沒有機會,吃著凍豆包,在雪中、在冰上,一群年齡相近的孩子,天真地在一起玩了。

現在看來,那個年代,農村生活很苦,也很單調,但農村的人卻在艱苦的生活中,尋找一分快樂。尤其是農村的孩子們,雖然生活無法與城市相比,但那個年代孩子們是純樸、天真、快樂的。

後來,我每次春節回老家,我都讓我年邁的媽媽,給我包點豆包,而且還要拿走一些。

現在生活好了,但我也會經常想起那個年代的豆包、那個年代的童年生活,因為這一切都發生在家鄉。

我已離開家鄉三十多年了,但始終沒認為現生活的城市是自己的家,也從來沒覺得自己屬於這座城市。無論在街上,或在市場,看到有賣豆包的,我一定會買幾個,但並不是真正地想吃,只是一種記憶、一種思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