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區:三月產業“復甦季” 金融送來“及時雨”

隨著疫情形勢逐漸緩解,各行各業也紛紛進入產業“復甦季”。

疫情發生以來,不少企業、農戶都在資金週轉上遇到難題。連日來,宣城市宣州區各金融機構積極落實各項幫扶政策,精準幫扶相關企業渡過經營難關,為實現年度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發揮重要支撐作用。

點對點服務 解決農戶融資需求

3月17日一大早,宣州區水東鎮南陽村村民黃世發便帶著工具來到蝦塘邊,準備進行蝦塘施肥。作為南陽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在今年的青蝦養殖上,黃世發也遇到了一些困難。

“今年正月,到了蝦苗投放的時候,我手頭還沒錢買蝦苗,當時急壞了。”黃世發說道,“沒想到村裡瞭解我的困難後,立刻聯繫上了皖南農商行,5天就幫我辦下了貸款。”正月十五過後,拿到貸款的黃世發成功購買到了蝦苗,並投放到蝦塘內,開始了新一年的養殖。

據宣城市皖南農商行副行長周龍龍介紹,像黃世發這樣在疫情期間因為資金問題導致復工復產困難的農戶還有很多。為切實幫助農戶解決資金困難,銀行在開展摸排的同時,進一步加強與政府部門和村“兩委”的溝通對接,及時瞭解農戶需求,並提供相對優惠的貸款政策。

“針對存在資金困難的農戶,皖南農商行在利率方面給予了下浮10%的優惠政策。同時,還實行點對點的服務,由包片客戶經理下沉到村組,逐戶瞭解情況,並幫助農戶辦理各項手續,以最快捷的速度給客戶解決資金困難。”周龍龍說道。

截至3月中旬,宣城皖南農商行已經投放涉農貸款4.8個億,其中投放給農業經濟組織、農戶的已達1億,有效緩解了農戶和農業經濟組織的融資需求。

快捷式辦理 助力企業復產復工

陽春三月,金融幫扶的“春風”不僅吹遍了農業生產的田間地頭,也吹進了亟待開工的大小企業。

3月12日,宣城市和超食品有限公司裡機器轟鳴,霧氣蒸騰的包裝車間內,處理完畢的禽類產品被打包成箱,送入倉庫等待銷售。

“疫情期間,我們提前復工、加班加點,儘量減少養殖戶的損失。但是由於產品積壓,加之人工和運輸成本的支出,導致公司現金流出現短缺。”公司財務總監王宏英介紹道。

企業面對資金鍊問題一籌莫展之際,金融保障的“及時雨”來了。“宣州區第一批疫情期間重點保障企業客戶名單下發後,我們就立即啟動保障工作,逐戶對名單上的客戶進行拜訪和電聯,第一時間瞭解企業需求。”徽商銀行宣州支行行長丁瑋說。

2月26日,徽商銀行主動上門與和超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進行對接,從貸款材料收集到審批放款,10個工作日不到,就完成了全部貸款流程。

疫情期間,宣城市亞邦化工同樣出現了短暫的流動資金緊張情況。徽商銀行又為亞邦化工增加了500萬短期流動資金貸款,並在一週內進行了貸款發放。

“這種快速辦理、快速審批的流程真正給我們企業解決了燃眉之急,也提振了發展信心。”亞邦化工總經理汪國建說,“目前亞邦化工的市場銷售已經回到滿負荷運轉狀態,生產逐步趨於穩定。”

服務不斷線 推動產業全面復甦

立足政策,依託銀行等金融機構,宣州區各級各部門正引來金融幫扶的“春雨”,滋潤了全面步入“復甦季”的各個行業。

據宣州區上市辦主任楊靜介紹,為了更好地助力企業復工復產,該辦正積極開展銀企對接服務,搭建對接平臺,收集整理企業融資需求,並及時推送給各家金融機構。“疫情發生以來,我辦多次深入園區和企業走訪座談,充分了解企業需求,並把融資需求真正轉化為政策支持、金融扶持。”楊靜說道。

據悉,截至目前,該區已經有35家受疫情影響的困難企業在宣州區上市辦等部門的幫助下成功獲得了融資幫扶,總額近2億元。此外,各家銀行還為6戶提出申請的貧困戶發放扶貧小額信貸共計20餘萬元,有力保障了貧困戶春耕備耕的順利進行。

“疫情發生以來,宣州區金融行業始終與地方發展同頻共振,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撐,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宣州區委常委、副區長王浩然介紹道,該區各金融機構通過降低融資成本、加大擔保和應急轉貸力度等舉措,優化金融服務,為企業復工復產注入‘強心劑’,也為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取得雙勝利提供更多、更強的金融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