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新冠,日本怎麼如此慷慨?

小星星的願望


從幾點來看:一是背後控制力量的削弱;二是一衣帶水,關係好帶來的益處遠大於關係惡化的收益;三是沒有永遠的朋友關係,只能是永恆的國與國之間的利益關係;四是一個強大的穩定的團隊的中國對世界的貢獻不言而喻




火哥說123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沒有什麼值得奇怪的地方。

2008年的汶川地震時期,恰恰是中日關係低潮期。

5月12日,大地震發生以後,日本政府第一時間宣佈捐贈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300萬元)。

到17日,日本兩批60人的專業救援隊已經突破重重障礙,趕到青川、北川開展救援工作。這是外國救援隊中,進入最快的一支。

此次疫情期間,除了日本政府以外,日本代表性的三大汽車生產商(豐田、日產、本田)以及松下電器公司都分別表示捐贈百萬甚至1000萬人民幣,用於購買醫療用品等。

其餘公司也有很多捐款。

1月29日,豐田汽車公司通過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等機構捐助資金1000萬元,用於購買醫療用品,支援武漢等地區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1月29日,日產汽車公司捐贈500萬人民幣和10萬副口罩,用以支援湖北省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

1月30日,[特斯拉]官方宣佈特斯拉將捐助500萬人民幣專項資金用於協助中國政府支持疾控中心以及其他機構應對本次疫情,同時,中國區劃撥預算500萬人民幣以補貼疫情期間車主免費使用超級充電站的能源費用。

此外,佳能集團向武漢市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捐贈總值近300萬人民幣的“佳能醫療光影28排CT”設備,用於進行新型肺炎的一線臨床診斷。

比如在1月底,捐款的已經很多了

1月28日,日本美妝巨頭資生堂集團向武漢市慈善總會捐款100萬元人民幣,用於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2月6日,資生堂集團再次向中國區總部所在地上海市慈善基金追加捐贈1000萬元人民幣。

1月29日,日本日化企業花王集團中國分公司——花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向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捐款人民幣100萬元人民幣,專項用於支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防控; 花王旗下的佳麗寶化妝品(中國)有限公司也宣佈通過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捐款50萬元人民幣,以支持疫區的疫情防疫工作。

1月29日,日本時尚品牌無印良品(Muji)通過湖北省慈善總會捐贈100萬元人民幣,用於各項防疫防控以及醫療工作的展開。

1月31日,日本化妝品企業 KOSE(高絲)中國分公司高絲化妝品銷售(中國)有限公司向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捐贈100萬元人民幣,馳援武漢抗擊疫情。

1月31日,日本服裝品牌優衣庫(Uniqlo)宣佈,通過武漢市慈善總會,向馳援武漢的醫療隊捐贈逾7100件總價值約252萬人民幣的高功能禦寒保暖衣物。此外,優衣庫的母公司迅銷集團(FastRetailing)的主要供應商之一,晨風集團向宿遷區捐贈100萬人民幣,用於幫助宿遷區防護抗疫,共度險情。

日本對於鄰國的災難捐贈一直是比較爽快的,這主要是政府的一種態度,不把中國當做敵人。

日本人很清楚,中日的關係是很重要的,也是重要的經濟夥伴。

中國好了,對日本才有好處。

另外就是普世價值觀,是日本人認可的觀念。

而對於遇難者、受害者和弱者的同情與支持,是普世價值觀最基本的一條內容。

日本的民意也是支持對中國遇難人群的援助,政府當然也不會敢於違背。


薩沙


這個問題可以從兩方面來看。

首先,先從日本國家層面來看。我們知道,原本在國際上,日本把西方大國跟的很緊,這次,和西方大國做的是截然不同。國家與國家之間,考慮的最多的,肯定是利益。

先給大家看一篇日本人對這件事情的報道:

日本的一篇分析文章,說中國借武漢緊急動員體制,向世界展示出幾乎與美國並肩的戰爭動員能力。

空運是日本的四倍,鐵路運輸是日本的九十倍,一週建上千病床的高等級戰爭醫院,人員和物資的快速集中,數千萬人的瞬間移動管制,無一不在是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已經是一個不可以作為戰爭對手的國家,從而達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這篇誇我們的文章,至少透露了這樣幾點信息:

①在日本人的潛意識裡,我國這幾年的經濟軍事實力,已經足以和美國相比。

②日本人對中國的崛起不管願意不願意,已經是認可了。

從歷史上看,日本是一個最擅長向強國學習的國家。在中國強大的唐宋時代,日本對我們的態度基本上是謙卑和恭敬,基本上就和現在對美國的態度差不多吧。

後來,日本對美國也是亦步亦趨的,這個大家都知道的。

春江水暖鴨先知。日本最敏銳的感知到了,世界美國一家獨大的格局怕是不會長久了。

那麼過去他們緊跟著這個的老大美國,現在是不是也要考慮要變換一種方式了?畢竟這個正在崛起的東方大國還和自己一衣帶水。現在的做法,很聰明。

所以他們的許多表現都讓我們意外了:

2月10日晚上,安倍主持召開日本執政黨自民黨幹部會,然後拍板:每個自民黨國會議員,每人下個月工資扣5000日元,捐獻中國抗擊疫情。

的確挺讓人感動的。

感動之餘,我們也要感謝自己的自強不息只有努力的把自己做的強大,才能贏得向日本這樣的國家的尊重,不是嗎?

其次,從民間層面來看。

中日兩國的民間交往源遠流長,幾千年的文化交流,民間的感情還是牢固的。

就說他們捐贈物品用的這兩句詩:“山川異域,日月同川” ,就有大唐時候出使日本的鑑真和尚的典故。鑑真和尚幫助日本向文明進步,功不可沒。

一直到近代,中國落後之後,好多人首選到日本留學,學習他們的技術日本人民也是非常友好的。

魯迅先生的《藤野先生》,相信好多中國人都熟知,日本民眾都中國人還是友好的多。

而且日本本來就是一個災難頻發的地方,日本民眾對災難的感受頗深,因此對災難的援助也是世界上最熱心的民族之一。

還有就是很多日本人已經認識到,中國的災難,並非只限於中國,如果失控,當然會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作為鄰國的日本必然會首當其衝。救人濟人,實際上也是自救自濟。更何況,我們還繼承了一個共同的文化古典,儘管山川異域,我們風月與共。


煙花三月09


悟空問答老度論戰疫系列文章之第10篇: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日本是所有國家裡,表現最為出色的,與美國形成了極其鮮明的對比。

日本執政的自民黨在10日召開的幹部會議上決定,向中國政府捐贈志願金,錢從自民黨所屬國會諸位議員3月份的“歲費”中扣除5000日元而來。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對記者說:“支援友好鄰國理所當然”。

5000日元雖然合人民幣才300多,但由其執政黨國會議員人人自掏腰包,這種政治意義是遠遠大於金錢的,絕對稱得上是禮輕情義重。

日本松山芭蕾舞團全體演員用中文高唱《義勇軍進行曲》,並在結尾用中文高喊“我們愛中國,武漢加油,中國加油,人類加油”!

日本向中國提供的援助物資還引用中國古詩,既展示了濃濃的文化氣息,又表示了中日文化交流的源遠流長。

日本執政黨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和公明黨幹事長齊藤鐵夫均表示,日方願舉全國之力與中方共同抗擊疫情。

我們為大阪街道上掛著中日雙語的“挺住!武漢”標語震撼。

我們為東京鬧市小女孩為中國募捐的深度鞠躬感動

如今,日本真正做到了舉全國之力,援助此起彼伏,目不暇接,根本停不下來。

太多太多了,我根本粘貼不過來了。

日本說到做到,昨天報道,日本現在起24小時不停,加大口罩產量。

寫到這裡,我真的特別感動。

患難見真情,是的,日本在二戰時曾經給中國帶來了深重災難,我們不能忘記歷史。

但日本在這次疫情表現出的國際主義精神、人道主義精神,我們真的應該懷著感恩的心,向日本政府和人民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謝意。

日本把我們當成了親人,當成了家人,我們就不應該再把他們當作仇人。

如今仍有網友說什麼日本是心懷鬼胎,日本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日本最多也只不過是贖罪,這種論調,實在是太愚昧、太愚蠢、太無知、太傷人心。

說句實話,日本民眾的整體素質,與中國網上的噴子,對比是非常強烈的。

前年毛驢去日本自助遊,只要打聽路,行色匆匆的日本人肯定停下急匆匆的腳步,不但耐心細緻地告訴你,還一定要把你送到岔路口,看你真走對了方向,再一路小跑回到他們該去的地方。每次問路幾乎都是這樣,我們想想,如果我們在街上遇到了日本遊客,我們能做到嗎?

我們再回顧一下,當初改革開放之初,日本曾經向我國提供了大量援助和鉅額無息低息貸款,這對我們初期改革開放的順利推進起到過巨大的推動作用。

汶川大地震,日本也向我們提供了援助,並派救災小組直接到一線幫助我們抗震救災。

我們不會忘記那些血海深仇,但我們也不要忘記日本對我們的真誠幫助。

中國人一向講究滴水之恩,湧泉想報,這次日本對我們的援助,可謂是傾全國之力,不能叫滴水之恩了,我們即便不能馬上回報,至少也要銘記在心。

最低限度,不能叫人家熱臉貼在冷屁股上,援助我們,還得聽我們說三道四,那豈不成了好心換來驢肝肺?

期待這次疫情,能打破中日之間的艱冰,兩個亞洲最強大的國家,也是世界第二第三大經濟體:

攜手並肩

不計前嫌

真誠互助

牢記歷史

珍惜現在

共創未來



日本知道,遠親不如近鄰的道理!中國人誠信,仁厚,值得交朋友。兩國隔海相望,風月同天。誰鐵箍箍著頭?誰敢說誰用不著誰?


俞遠通


前事不忘後事師 恩怨分明真君子

看到這個提問,本大仙不禁百感交集,首先反問一句提問者:你究竟是有幾個意思呢?在你提問這個問題之前你是不是搞清楚了三個問題呢?首先,本次新冠疫情是全人類需要共同面對的天災,它不是哪個國家自己的事;其次,為支援中國疫情慷慨解囊的不僅是日本一國,俄羅斯、韓國、巴基斯坦等鄰國,還有伊朗、卡塔爾等十幾個友好國家,都通過捐資捐物、派遣專家、開闢航線等方式,為我們提供了大力支持;最後,中日兩國是友好鄰邦,雖然存在歷史恩怨,雖然存在右翼勢力的反華問題,但並未影響到兩國人民守望相助。無論是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日本支援中國,還是在2011年日本大海嘯中中國支援日本,都能看出中日兩國的親密關係-------和平是主流、合作是常態、互敬是大勢。

對於此次日本對華援助,除了正常的“感謝日本”之類的回帖之外,也摻雜著大量雜音,本大仙歸結如下:一是質疑。認為日本不可能無緣無故地示好我們,肯定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當然不外乎圍繞日本經濟發展萎靡、美日關係出現裂痕、東京奧運會即將開幕等問題,紛紛發表其“高論”;二是謾罵。認為日本在歷史上給我們帶來過巨大的戰爭災難,造成了我方不可估量的損失,而且鑑於日本政府至今不肯公開道歉,所以我們不能原諒日本。甚至有人主張拒不接受日本的假仁假義;三是冷漠。認為日本這次給我們的援助,他們理所當然,我們受之坦然,根本不必客氣,也無所謂致謝。理由大概就是覺得日本是怕病毒傳染給他們,所以才不得不幫我們一把。

接下來,本大仙就為列位看官逐一分析一下,看看這三種說法是不是站得住腳?相信群眾眼光雪亮,相信公道自在人心。

利益論

英國前首相丘吉爾曾經說過一句名言:沒有永遠的敵人,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這話由於說得滴水不漏,所以深受好評,也為廣大網友到處套用。用於評價目前的中日關係,這話說得對嗎?本大仙覺得,只能算是大體正確,但也不完全是這樣,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先說經濟。中國是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地大物博,財力雄厚,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我們同時應該看到日本做為僅次於美中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工業發達,科技先進,掌握著大量獨一無二的核心技術,實力不可小覷。中日經貿往來順利開展,則世界經濟穩步增長;中日互相拆臺(打貿易戰),則世界經濟面臨巨大威脅,同時對兩國經濟發展帶來巨大反噬。總之就是合則互利共贏,鬥則兩敗俱傷。在如今世界經濟面臨寒冬的大前提下,全球市場已經再也經不起兩個大國的折騰了。

再談政治。美日關係歷來微妙,近期確實表現怪異,給外界的感覺似乎就是日本在跟美國置氣。但是說白了,無非就是美國對日本心存忌憚,總想從日本身上揩油,肥了自己、瘦了日本。這事,從美帝佔領日本的第一天開始就已經是命中註定的了,日本也早已認命不屈。美帝平時想把日本當成豬,用來給自己提供食材;戰時想讓日本充當獵狗,用來給美軍擋槍子趟地雷。美帝的算盤打得精明,但是日本也不傻,只是迫於目前方方面面的壓力,日本不敢反抗也不能反抗而已。所以說置氣也好,示威也罷,都是表面文章,以供日本百姓發洩一下不滿情緒而已。起碼最近幾十年,只要是美帝依然是世界唯一超級大國,只要是美帝稱霸全球的戰略部署依然如故,美日同盟就不會解體,也不會有本質的改變。

後說體育。奧林匹克精神,就是要以體育為紐帶,加強世界各國的友好交流與溝通,給全人類提供一場視聽盛宴和精神享受。通過奧運會的舉辦,促進各國和平,推動全球經濟發展,提高人類身體素質,培養青少年的高尚情操。所以即使是在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美14個國家的士兵依然組織了一場微縮版的奧運會;1936年二戰前夕的歐洲烏雲密佈,這種情況下也沒有阻擋德國納粹政府舉辦奧運會的熱情,第十一屆奧運會依然在柏林召開。由此可見,能夠舉辦(參加)奧運會不僅牽扯本國聲譽,更與本國的國際影響力息息相關。所以繞開政治談體育也是不現實的。何況中國既是經濟大國,又是體育強國(我們曾經在北京奧運會獲得世界第一名、倫敦奧運會獲得世界第二名、里約奧運會獲得世界第三名的好成績),所以東京奧運會必然會正常參加。這與日本是不是對我們進行援助,沒有什麼直接關係。

根據國際奧委會官網消息,北京2022冬奧會與東京2020奧運會兩個賽事組織委員會於2018年10月26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MOU)。兩個組織將協同合作,以確保兩大賽事的成功舉辦與精彩呈現。


敵對論

銘記歷史,是為了汲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不忘國恥,是為了教育後代,激勵奮發圖強。中國的近代史,無疑是一部充滿了屈辱的血淚史,當然這其中給我們帶來傷害最大的國家,鐵定無疑就是日本。一方面,我們應該高度警惕日本右翼勢力至今仍然不思悔改,粉飾二戰時期的對外侵略史,妄圖通過修改歷史教科書來掩蓋其罪行。這是包括中日兩國人民在內的世界各國愛好和平的人民都不願意看到的,也是絕對不能接受的,對此必須予以無情揭露和堅決反對。另一方面,我們應該看到,當今的日本政府早已不是那個雙手沾滿鮮血的納粹政府,其通過積極擁護聯合國憲章(包括及時繳納會費,參與聯合國的維和行動,相應聯合國糧農組織號召對非洲進行無償援助),加盟旨在維護世界和平和推動經濟發展的多個國際組織,參與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受災國家的救援和重建工作……這一系列實打實的舉動,表明了日本想要成為世界負責任大國的決心和誠意。

有些事,不可原諒,必須堅持原則,鬥爭到底;有些事,世易時移,應該面對現實,著眼未來。中日兩國的經濟體量加在一起,已經跟美國相當,佔到了全球GDP的1/5。所以不客氣地講,第二富國和第三富國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全球經濟脆弱的神經。兩國合作,則世界經濟尚有復甦的一線生機;兩國不睦,則世界經濟仍要匍匐於漫漫寒冬。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現實,無數次證明,僅靠歐美國家的“火車頭效應”,根本就拉不動全球經濟這架殘破笨重的“老爺車”。所以即使美帝主導的西方列強,多麼不願看到中日走得太近,但是事情也不敢做得太絕。因為一旦中日貿易戰爆發,全球經濟必然受損,世界各國都會跟著遭殃,想要隔岸觀火、置身事外?那是做夢!

陰謀論

就事論事。日本對於這次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想當重視的,也正是因為政府宣傳到位,加上日本群眾普遍接受過高等教育,對新生事物的理解能力和適應能力都比較強,所以日本全國上下很快就達成了共識:疫情不是哪個國家自己的小問題,而是事關全世界安全、全人類健康的大問題;支援中國就是支援日本,救助中國人民就是救助我們自己。

基於以上的認識和理解,日本政府立即行動起來,主要採取了三項措施:一是物資援助。在得知中國用於防疫抗災的物資緊缺的情況之後,日本政府第一時間安排專機,在接走日本武漢僑民的同時,給中國捐助了大量的口罩、防護服等救災急需物資;二是政策援助。日本政府在給中國援助救災物資的同時,宣佈所有在日人員(包括中國人在內的外國人)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的費用全部由日本政府承擔。此舉有效地避免了低收入群體的瞞報漏報現象,為防止疫情擴散起到了關鍵作用;三是資金援助。日本國會前日開會商定,由執政黨自民黨的國會議員帶頭,自掏腰包,慷慨解囊,為中國人民募集善款。此舉得到了幾乎全部日本議員的一致相應,目前第一筆募集資金已經全部徵集到位,正在通過有關渠道送達中國抗疫救災專項資金賬戶。

相對於日本政府的果敢堅毅,來自於日本民間的捐助場景則更令人感動。日本各大城市的大街小巷,不時會有人懷抱募捐箱,向行人們不斷鞠躬致謝。他們並非乞丐,他們亦非窮人,他們只是想為幫助中國人民抗擊疫情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這些人中,既有年方5歲的日本小姑娘,也有年近百歲的日本老壽星(比如現年96歲的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先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最難能可貴的是,沒有人要求他們必須去做這件事,選擇為中國人民募捐,完全是出自他們自己的意圖。就在今天,日本商店隨處可見“中國加油”、“武漢加油”的標語,五星紅旗和日之丸旗並肩飄揚。截止本大仙發稿之際,又有總計上百萬只的口罩,已經打包裝箱被運抵東京羽田國際機場,準備對口發往武漢……堪比好萊塢催淚大片的真實情景劇,依然在日本的大城小鎮繼續上演。如果日本政府和日本政客們還有各種陰謀陽謀,不足為外人道的話,那麼本大仙實在想不出:請問除了用真誠、善良、正直、無私等詞彙來形容這些既不想升官、又不想發財的日本老百姓,有些網友你們怎麼好意思噴的出口?遠隔千山萬水,你我素不相識,他們究竟圖什麼呢?

讓我們眾志成城,同舟共濟,戰勝疫情,共度時艱!同時為日本以村山富市、安倍晉三為代表的友好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感謝!(感謝各位加本號關注!)


山東夏津赤腳大仙


看到很多評論,我很憂慮!別人對我們施以援手,我們感謝是必須的,但是作為一個成年人!對歷史有一定認知的中國人!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網上很多的言論,很像原來網上精日分子的翻版!藉此事大事宣揚親日言論!這是我們應該警惕的事,華為剛被日本完全排除在外的事情大家這麼快都忘了?國家之間只有利益的博弈,你對門經常爭兩句嘴的鄰居,突然對你熱情似火,正常嗎?指望別人良心發現?自己只會吃大虧!


變化67211957


日本為何慷慨?因為: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日本武鶴市政府將詩人王昌齡《送柴侍御》中詩句,印在了馳援遼寧的捐贈物資的包裝箱上,就說明了其為何要慷慨支援的原因。是的,中日相鄰一衣帶水,本該情同一心。更何況,幫助中國即是幫助日本自己。

並且,日本是個自然災害多發的島國,在歷史上,地震和火山海嘯都給其造成過不少天大的災難。對此中國也曾多次伸出援手。日本的危機意識可謂世界之最,他們還拍過一部科幻災難片叫《日本沉沒》。如果真遇上這種滅頂之災,估計世界,尤其是近鄰中國,都將會伸出人道主義之援手,共同幫助拯救日本命運。

圖一捐贈物資包裝箱上,宣傳語詩句出自王昌齡詩。圖二詩中詩句“同氣連理”出自南朝梁·周興嗣的《千字文》。圖三“與子同衣,豈曰無裳”詩句出自《詩經·秦風·無衣》。

純美的詩句撫慰心靈,溫暖的力量鼓舞士氣

。感謝日本的支援!

·


默金cc


這一次疫情在中國的發生後,日本確實是最先援助中國的。

無論是日本的官方,還是民間,他們都是在積極的支援我們,最終的目的就是幫助我們抑制住疫情,直到把新冠狀病毒給消滅。

大家可能覺得有點不可思議,為何這一次日本會如此慷慨的援助我們呢?

當然這是有很多原因造成的了。

日本是我們的鄰居,中國有一句話叫做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若是中國的疫情嚴重了,日本也是最終的受害者。

還有日本和中國之間的交往也是最為頻繁的,有交往就存在傳染的可能。新冠狀病又是一種傳染病。

所以,只有中國的疫情得到了控制,無論對於中國來說,還是對於日本來說才是最為重要的。

當然了最為重要的還有,日本和中國的經濟往來,也是處於主導地位的。若是中國因為疫情的出現,導致了經濟方面的停滯,同樣日本也是會受到影響的。

更何況日本在有災難的時候,我們中國也是在第一時間裡伸出了援助之手。所以,中國疫情發生的時候,日本最先響應也是不難理解的。

不過,不管日本對中國的慷慨或者說是援助,是處於什麼目的,都是讓我們為之感動的。

畢竟日本的大部分醫務用具,基本上都捐贈或者是以打折銷售給了我們來應急了。日本官方應援給我們的口罩有600多萬個,手套有200多萬副,防護服有幾十萬套。

還有日本民間自發的對我們的應援,他們打折銷售給我們口罩,還有其它緊急物資。都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還有他們在日本專門為我們的募捐,都是令我們聞之感動的。


不才講史


中國市場、資源是日本最依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