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入保險有沒有被騙過?針對保險行業你有什麼想說的?

斷橋殘雪136127128


有。

我記得是2010年,當時,老公讓我去銀行存30萬塊錢,我就在公司門口的建設銀行存錢,她們的大堂經理出來,跟我說可以把錢存在一個保險賬戶,以後每年交30萬,交夠5年,可以拿到多少多少錢,而且本金全部給,每年有分紅,我說我每年拿30萬拿不出,10萬可以,她說那就10萬,於是,我沒跟老公商量,大堂經理還特別交待,十天之內會有電話回訪,無論她問什麼你都回答“是”,否則,你就辦不下來,這個很難辦的,我就按這個人的做了。

2011年下半年,老公要開廠用錢,我去取,結果就取不到,這時銀行告訴我,如果要取出來就要損失本金,我說之前你並沒有這麼說。後來,她就說,馬上3.15了,你到時候去保險公司鬧,肯定給你拿,當時也只有這個辦法。

我回去後,在網上搜索了有關這方面的報道,才發現這種情況發生挺多的,都是銀行搞的,最終消費者很難維權,因為簽了合同,保監會電話回訪也確認了,唯一的辦法是要證明當時讓你買的人是有套路你的。

於是,我假意打了個電話給大堂經理,問她,我老公同意繼續交這個保險了,不然這樣損失8、9萬不划算,但讓我確定這個保險的本金和分紅是不是五年以後一定能全額拿到,她說是的,全程我都錄了音,這個信息,與保險公司給我的結果是不一樣的,所以,我把這份錄音以郵件的形式給了保險公司,要求她們按本金退回給我。

3月份我去了保險公司,沒選擇315那一天,是怕人太多,那時我正懷孕,在保險公司大廳的值班人員拖著不解決,說沒權限,我說那叫你領導出來,她們也不叫,後來我就鬧起來,保險公司看我是孕婦,怕出事,就趕緊把領導叫出來,我把錄音給她放了,我說,如果你們不解決,我就直接找保監會了,半個月後錢就退回給我了。

那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我是牴觸保險的。

但是在15年,我在朋友那給全家人買人大病醫療保險和意外險,金額在我的收入5%,可控,當時,主要是因為有個堂妹得了尿毒症,幾乎一夜返貧,所以想著,有兩個孩子,我們夫妻還是要買一份,以備不時之需。


女人在職場


很高興能受你的邀請。我以前有一朋友.想做保險就幫自己和家人買了。後來覺得不適合就要求退保。XX保險公司就走了程序退了但少了好多錢。我這朋友和賣給他保險的人理論了好久沒用說是公司規定。這種情況保險公司可能有好多這樣的案例.

保險是朝陽行業,這是公認的。但是中國的目前的保險市場還遠遠不規範,人們的意識也跟不上。但也正是因為是混水,才能摸到魚,水至清則無魚。以前保險被某些人做歪曲了,使做保險的都被人看不起,是下三濫的職業,是不要臉的人才去幹的職業。曾有人說:一人做保險,全家不要臉,反應了人們對保險行業的看法。 不過社會是發展的,保險行業也在不斷進步,門檻在不斷提高。隨著去年保險市場對外資的全面開放,中國的保險已經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保險行業也有了長足的進步。


保險就像滅火器,寧可百日不用,不可一日不備



常樂Le


我有被騙過,但騙人的不是保險公司,是那個可惡售險業務員,他把保險吹的天花亂墜,保險是萬能的,像是上帝,無所不能。等到有了事理賠的時候就傻眼了。首先保險的種類很多,財產險、盜搶險、理財分紅險、健康險、人身意外傷害險等等,不一而足。首先你是想保什麼,意即你買什麼樣的險種,但每個險種還有多種條款,比如買健康險,其中有一款大病保障,如果你保障肝病,但你得的是肺病,那是不會保障的。同樣這幾樣病你都保障,但你沒有附加醫療住院保障險還是不行的,他們規定的特別細,甚至什麼藥可以報,比如國產藥進口藥都有一定規定的,這些條款你花好長時間也不一定吃透。

賣保險的業員,素質參差不齊,業務員很多一部分文化水平較低,經過簡單的培圳就上崗了,即使他想給客戶一個很好的保障,但有些條款連他自己也搞不清楚,怎麼能服務好,還有一部分業務員他以賣出去為原則,只要賣出去他掙了提成就行,至於理賠,那就以後再扯皮吧,這是目前造成保險業務發展最大的瓶脛。有一則故事很能說明問題:一位客人的Q5車險到期了,續保時他得到了兩個報價,熟人報價是8900,而陌生人的報價是8100,結果客人選擇了8100的陌生人,卻不知道熟人只掙了不到150,而8100的陌生人至少賺了他1000元,因為一次事故當中,發現保單指定了單一的駕駛員,行使區域,指定修理廠,還有沒有足額的投保,因而一分錢也沒賠到。馬雲說的對,不是騙子太多,也不是假貨太多,是你貪了便宜,不是熟人宰你,熟人是想給你最好的保障,保險業務員的專業,誠信和為人很重要。



林又森


說老實話,保險行業在大眾中的口碑的確不是很好,只要一說到保險,馬上就會有人說,保險是騙人的,千萬不上當,投保時說的很好,什麼都賠,這也賠,那也賠,一旦發生保險事故,保險公司馬上就有二個不賠,就是這個不賠,那個也不賠。那麼事實真是這樣嗎?答案是否定的。

人們購買保險產品,和保險公司簽訂合同,並向保險公司繳納一定的保費,就是為了能夠獲得保險公司提供的保障,好在被保險人發生保險事故的時候,可以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保險是一種合同行為,屬於風險管理的一種方法。

市場上有很多險種,像投保醫療險,就可以獲得醫療保障,在指定醫院花費的醫療費用就能夠通過醫療險報銷;投保重疾險可以獲得疾病保障,當被保險人患上合同指定的疾病時,保險公司就會給付相應的保險金;還有意外險,提供意外保障,當被保險人因意外受傷時,保險公司就會按合同約定進行賠償。

為什麼有人會覺得保險是騙人的呢?這其中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出自保險業務員,有的業務員為了出單,獲得業務,向客戶推薦並不合適的保險產品,保障型保險產品避重就輕,理財型保險產品誇大收益,消費者買了保險後發現保障和收益與預期不符,這是導致人們認為保險是騙人的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則是來自投保人自己,有的投保人購買保險產品時盲目跟風,不仔細閱讀保險條款,不明確保險產品的保障責任以及免賠條款,等到發生保險事故,找保險公司理賠時才發現該責任不在產品的理賠範圍內,這也是導致人們認為保險是騙人的原因之一。另外,也不排除現實生活中有人打著保險的名義行騙,敗壞了保險行業的名聲。

所以大家在購買保險時,一定要謹慎,首先要確定保險公司的真偽,最好選擇幾個排名靠前的大保險公司,投保前,一定要仔細查看保險條款,瞭解清楚保險產品是否適合自己,之後,再決定是否購買。


記的憶


沒有買過,也沒有被騙過。我記得有一次去銀行註銷一張銀行卡,在銀行大堂正對門口處就看到一則“華夏喜盈門”的理財保險,看著還真不錯,當時有點動心。向大堂保安打聽要找哪位負責人的時候,保安當時就問我:“是有工作人員給你介紹的嗎?還是自己要想買?”我說是自己在門口看到的。保安說“這個是要自願買,工作人員也不是銀行裡的人,因為這些東西,打官司要不回錢的人多了。”後來我還專門跟那個負責人見面談過一次,負責人告訴我,這個保險全國每個工商銀行都有,為了保險起見,我還專門讓我在另一個城市的哥哥去工商銀行去打聽有沒有這種保險的事,結果卻是沒有這回事。後來我還在我所在的城市跑了幾家銀行,發現也沒有這回事。我就覺得一開始那位保險負責人在撒謊。後來也沒有買。當然有時候在網上也聽到過理賠不了的一些案例,不是這個原因,就是那個原因,反正不想理賠。因為理賠不了到法院打官司的也不少。所以我個人認為,第一,保險有很多條條框框,能理賠的概率很小,老百姓都是門外漢,懂的人很少,不建議把辛辛苦苦掙的血汗錢扔在自己不懂或者說是一知半解的保險上面。即使花時間弄明白了,但它的理賠概率很小,也沒多大意義。就像買彩票一樣,有中大獎的嗎?答案是肯定有,但概率非常小,天上掉餡餅的事不會輪到自己頭上。第二,至於國家要求每個人買的新農合醫保是可以買的。國家的出發點就是為了照顧普通老百姓的(當然,買不買也不是強制性的)因為這個醫保是可以報銷的,雖然能報銷的部分和不報銷的部分也有一定說法,而且每年的保費也不多,我們這裡是每個人180元。第三:除了國家讓買那些保險醫保(還有交強險)或者新農合保險之外的保險,大家可以想想,那些保險公司養了很多人,有經理,主任,業務員這麼多人,他們也要吃也要喝也要發工資,拿提成。這錢從哪裡來?就是從客戶身上來的,要是這個人有事能理賠,那個人有事能理賠,用不了多久就倒閉了。



一顆大樹l思緒


保險不是騙人的是一個好行業,但由於他的保險合同種類繁多,條款細分嚴格,在加上保險代理人在利益的驅使下,快速簽單,盡說有利的,不說條款約束之外的各種風險,結果後期保險人對該保險項目的內容理解有誤,造成有的直接拒賠,導致很多的社會不良反應,在加上出事了,證據不足,事實不清,耗時間,理賠扯皮等,一提保險有部分人有點敏感!



健康管理一點通


起初保險是不被老百姓所認可的,因為做保險的人大多是沒有什麼文化的人,講的知識和產品也講不好,但是一口一個姐,一個哥叫著,目的就是為了成單,所以,那個時候無論是買過保險的人,還是沒買聽別人講過的,都認為保險是騙人的,那個時候的保險產品比較單一,重疾險、輕症險都比較少,也是正常的,畢竟保險在我們國家成立的比較晚,不像國外,尤其是發達國家,普通老百姓都很重視保險。所以,在我們國家,當初被大部分人認為保險就是傳銷,拉人頭。但是,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保險行業,成立的保監會,逐步的把保險行業變成正規化、系統化。一直到現在,國內自主成立的保險公司就有很多了,還有國外的、合資的。但是,記住一點:保險本身是救人的,只不過被銷售員給渲染的變了形而已。我們買保險一定選擇大公司,有保障,可能會多花點錢,但是,保的險種全,日後,真出現問題了,真能理賠。當然,我們都希望不會出現問題,但誰能保證一輩子不出問題呢。給自己一個保障,給家人一份安心。



許佳宇的幣圈


你好!

首先,除社保和醫保外,我(包括家屬)沒入過任何名目的保險。因為,看到巧舌如簧的業務員和他(她)們手中人合同上密密麻麻的小字,我就感到莫名的反感。你說的天花亂墜,我有一定之規。

自然,沒入也就沒有被騙過。之所以不入,說到底就是不信任,不是自誇,不單是保險,凡上門推銷的任何業務,一律免談。既使自已的親朋是業務員也豪不容情。

對保險業的不信任,皆緣於身邊耳聞目睹的理賠案例,也就是行業規則造成的誠信危機。

純屬個人觀點。





詩語之旅


談不上騙,但是覺得沒意義[憨笑]

人們買保險的目的無非是怕人或物出問題了,自己無法承擔。

我就談談人,第一生病[快哭了]住院才能用保險,但現在醫院以西醫為主,西醫治療的特點是用藥殺死或者切除病變的壞死部位,發燒感冒類的就是強行降溫,總之吧,就是隻從表面治療,而且化學藥劑進入身體,往往會造成更大的傷害,且不可逆[汗]所以,生病我只看中醫,吃中藥或者用保健方法治療,這樣生病的保險就沒用了[得意]

再說重大疾病,這個和我要談的第二點死亡看法一樣,面對面臨死亡的疾病,已經做了放棄的決定,而不會讓自己在醫院插滿管子,痛苦地走。因為我知道,我們的生命不是在地球短短的幾十年,地球上的這個陽性載體報廢了,就相當於我們的一件衣服不能穿了,我們會自動啟動陰性載體,帶著這一世的記憶照樣存活在陰性世界[笑]有這樣的認知,保險對我就沒有意義[可愛]

也許有人說,意外險呢,萬一走了,還有錢留給家人。這個方面我的觀點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造化,尤其不要給別人留錢,基本沒有好處。能力強的人,給錢也沒用,能力弱,錢也留不住,可能造成更大的貪婪和懶惰[祈禱]

來地球只是歷練,什麼都不屬於我們,萬事順其自然,不執著任何人事物[祈禱][祈禱][祈禱]





海月amb


沒被騙過,只要生活有點寬裕,見意購買。只不過保險,不太被大眾接受,也不是很瞭解,所以需要大量的推銷人,這些銷售保險的代理人為了更高的佣金,運用了太多的銷售話術,只講顧客所需要的,還運用一些誘導,一段時間後,顧客感覺被騙了,或者買的種類不對,不合適自己的需求。不過逐漸被大多數人所接受,希望去處大量的代理費用,用戶直接對應各種平臺。

現在不是催生了更多的網絡平臺保險,水滴,支付寶上…自助的,現在年青一點的都喜歡自助辦理,根據自身需求自己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