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詩的理解是什麼?

用戶8447433467141


詩是“千帆過盡皆不是”的期盼

詩是“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的寂寞

詩是“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的悲壯

詩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欣喜

詩是憂愁、悲傷、憤怒、失落,是詩人情感的吶喊

詩是歌者的歌、舞者的舞、畫者的畫,讀者的精神饗糧

詩是敘述、是描寫、是抒情、是議論,是託物言志、是借景抒情

詩是斷線的風箏,是天馬行空、行雲流水的浮想聯翩

詩是語言的精華,是思想的火花,是智慧的沉澱。





意象芸


我對“詩”的理解是:“詩”是一種古老的文學樣式,是一種有節奏有韻律的文學樣式,是人們抒發情懷的文學樣式。另外,“詩”是當時生活的“凝練”記載,也是當時社會語言思維習慣的再現。

第一說它“古老”是因為最早的有文字記載的文學作品就是《詩經》,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距今三千多年左右了。

第二,說它“有節奏有韻律”是因為追本溯源,據說詩的產生與人的勞動有關,原始社會,語言還不太豐富,原始人一邊勞動,一邊發出單純而有節奏的呼叫,一是為了振奮精神、協調動作;二是為了忘卻勞動帶來的痛苦。《禮記·樂記》曰“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後樂器從之”,可見在古代詩也是一種歌詞,在實際表演中總是配合音樂、舞蹈而歌唱,所以常常有“詩歌一說。”魯迅先生也說過:“詩是韻文,從勞動時發生”。因此,我認為“詩”是一種有節奏感而且是從心底發出的能振奮精神又能忘卻痛苦的“心”語。

第三,說它抒發情懷更是有據可查。詩歌權威論著《毛詩·大序》曰:“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這裡的“志”是指志向志願,就是美好的追求!所以把心中這份美好的願望用語言表達出來就是“詩”。所以詩句給人的畫面總是那麼唯美,總是能給人啟迪和力量!如“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任爾東西南北風”“直掛雲帆濟滄海”等等。

即使在發展中人的喜怒哀樂都可以用詩來表現,但悲傷消沉的情緒在詩裡的表現也不單只是悲傷,常隱含有另一種積極的情愫。如杜甫的“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深秋季節,漂泊在外,身體多病,孤獨無友…夠悽慘的境遇,但這份情感給人的不知是悲傷,還有一種不甘的豪壯。

第四,說它是生活的凝練和當時語言思維習慣的再現,是因為,任何一種文學都是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是生活的典型化,所以,“詩”也不例外。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裡面再現的生活是方方面面的,有日常生活、有愛情生活的還有各種祭祀宴客的場景等等,但不論是什麼生活都是“凝練”化的再現。“凝練”除了生活的凝練外還有就是語言的“凝練”,詩的語言是高度精煉的語言,每一字都是高度準確的,多少詩人曾有過“吟安一個字,捻斷數根鬚”的經歷,才有了“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之名句。

語言思維習慣嘛,可以從詩的發展來看,從《詩經》的四言,發展到《楚辭》的五言七言,到漢樂府使詩的五言得到了十足的發展,唐時七言發展到了頂峰。這些詩句的發展固然是因為表達的需要,但我認為和當時的語言思維習慣也有一定的關係,如現代人們的語言思維習慣是白話文字詞句,而在詩發展到頂峰的唐代,思維用的語言肯定是“詩”的語言。

正由於詩是抒發情懷的有節奏能吟能誦能歌能和的文學樣式,所以才成了人文精神寄託的一種雅志。而今在國學復興的路上,詩的創作不僅是文人雅士的追求,也已“飛入尋常百姓家”了。





旅途寫意


律詩和絕句,那絕對是國粹。從牙牙學語,就盪漾在在詩的海洋裡:“從鵝鵝鵝曲項向天歌”到“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愜意的時光中找尋那個童話王國,沉浸在抑揚頓挫美和詩情畫意中。

     詩是童年,天真爛漫;詩是少年,英姿勃發;詩是青年,浪遏飛舟;詩是中年,噴博而出;詩是老年,青山依舊;詩是暮年,夕陽無限;詩是全部,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詩是中華民族的千古底蘊。


拷貝歲月工作室


我理解的詩就是現實與理想的距離。

詩既是現實的寫照,也是對於現實的記錄、分享和感受。當我們生活很艱難,往往用詩來記錄過程,在文字表達的意境中超越自我,詩是對於眼前的思想和憧憬的沉澱和鍛造,以及昇華。詩是精神的一種自我修行,或敘事,或言志,或勉勵,個人的感悟決定思想的高度和廣度。淡然,是一種人生的態度; 而喜怒表達的是人生的處境; 豁達,是人生的境界;奔放,是人生的格局。 情商賦予理性的表達,越看淡,越從容; 越在乎,越感性。認知思維,是情境語言通過詩得以表現的內在美,而排斥思維,是消極意識通過詩宣洩出來的負能量。我們總是很牴觸負能量的詩,而被正能量的積極向上的詩所感染,從而獲得激勵。這就是我理解的詩,對於不同受眾者的不同意義。

人生,就像一段旅程。你經歷過的總是被現實粉碎一些美好,而又被另一個夢想重塑未來,這就是人生談不完的哲學,我們只有懷揣探索的心態,積極爭取向前,才有機會發現世界深處的美!


鑫海智能鏡科技


真情實感不做作,

善良正直不虛偽,

樸實無華去雕飾,

娓娓道來更自然。



流雲詩集


詩是文學的一種創作方式。同時也是詩人心靈的感受、文學的結晶。詩有獨特的魅力,對於詩的欣賞,要從作者所處的環境中體會詩人的感情。否則是不能完全理解詩意的意思。

寫詩也是一樣,不但要有一定的文學素養,更重要的是把自己融化到所寫之詩的意境之中。這樣你所掌握的文化知識才能迸發,才能寫出好的詩句。


王志毅


詩充滿哲理,啟迪人生;詩指點人性,揚善鞭惡

詩訴說歲月,蕩氣迴腸,詩描寫自然,秀麗山川

詩是情寫照,纏纏綿綿,詩是歲月痕,滄桑變遷。


高健高考


閒情雅緻把詩吟,不想春風化草生。信手塗鴉牆上畫,引來鶯歌與燕舞。


楚楚可人的男人


中國的唐詩宋詞等所有古典文學是咱中國人的驕傲!


用戶1342947076734


偷工減料,儘量減少筆記,也可以說使人難以捉摸透,為了更好的花裡胡哨,請問一下,你們讀過的哪一首詩不是花裡胡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