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的恐怖真相是什麼?

老汪有點困


真相有很多,有人說武陵人其實進了古人墳墓,所以為桃源裡的人就是一群鬼。最令我感興趣的是陳寅恪的考證。

《桃花源記》的結尾是怎麼寫的: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陶淵明故事講完了,突然插進來一個打醬油的劉子驥。

這種手法蒲松齡老爺子也愛用,講完了鬼故事,都愛說一句這是我隔壁二大爺家誰誰說的。

增加故事的真實性。

陶淵明這麼做的目的大概也是如此。

這個劉子驥真有其人,《晉書》上說他“好遊山澤“,是徐霞客一類的人。

陶淵明把他拉出來就是為了給自己作證,這不是我胡說的,他也知道。

其實陶淵明在自己的另一個故事裡也提到過他。

《搜神後記》裡有一個故事:

南陽劉驎之,字子驥,好遊山水。嘗採藥至衡山,深入忘反。見有一澗水,水南有二石囷,一閉一開。水深廣,不得渡。欲還,失道,遇伐薪人,問徑,僅得還家。或說囷中皆仙方、靈藥及諸雜物。驎之慾更尋索,不復知處矣。

這個劉子驥在深山裡看見兩個倉庫,但是隔著水,他過不去,也不知道里面有什麼。

只能回去了。過了幾天,再去尋找卻什麼也沒有找到。

《搜神後記》的作者就是陶淵明,這說明在陶淵明構思《桃花源記》之前已經想過類似的故事。

看來,陶淵明跟這個劉子驥很熟,從他那裡聽了許多故事。

那麼故事的真相就是一個鬼故事嗎?

不是。

還要提另一本書《西征記》作者名為戴延之。

戴是南朝宋劉裕手下的人,曾經試圖統一南北,出征北方。他在北方見到許多堅固的城堡:塢。

社會治安混亂,強盜橫行,尤其是北朝的前秦苻堅時期,統治殘暴。為了自保好多人聚集在一起,自建城池,形成一個小天地,稱為塢。

河北靈寶附近,當時有一大片桃林,據說是夸父追日渴死之後,他的柺杖所變。這地方叫皇天原,也叫桃原,皇天原附近就修建了一個檀山塢。

塢裡的百姓自給自足,很像是陶淵明筆下的桃源。

戴延之去的時候正好是春天,桃花落英繽紛是很平常的事情。

陶淵明和他以及這個出征隊伍裡的好幾個人都認識,聽說此事,觸發了他的靈感。

兩個事加起來就成了《桃花源記》。

所以桃花源記裡所提到的避秦,最初的靈感可能是苻堅的前秦,而不是嬴政的秦朝。

是因為劉子驥的緣故,將故事發生的地點改在了南方。

以上考證均是陳寅恪先生的。


錦翼


桃花源記其實是死人國

首先。

主人公漁夫是以捕魚為生。

為什麼熟悉水路的他會不成熟的亂走。

以至於忘記遠近?

漁夫通常都是定居生活,

所以理應對四周的水域很熟悉。

為什麼,

他會看見陌生的桃林?

第二。

他到達源頭過後。

第一眼就注意到了山的洞口。

山洞很小,

洞口極為緊窄,

到幾十步幾十米之後才開始寬闊。

而且他自己都覺得裡面很陰暗。

那他又是如何在洞外一下就注意到,

有隱約的光?

還有更可疑的是,

阡陌一詞,

有通往墳墓的小路之意。

而且竹子與桑樹最茂盛的時期,

是七月和五月。

但是,

桃花開的最盛是三月。

外界與村子的時間差不用我說了吧。

再者,

就是他們語言的漏洞,

他們與世隔絕了幾個朝代,

朝代變更衣著也應該變化,

而且,

他們與外界從未聯繫過,

為什麼他們的衣著,

與外界完全一樣?

那我們不妨大膽的設想,

他們的衣著,

是隨著進來的人變化的。

更有詭異的地方,

他出去之後沒有信守承諾,

報告了太守桃花源一事。

按理說,

他一路緊湊的做了記號,

應該萬無一失。

可他們不僅沒找到,

還迷了路。

古代不能解釋,

只好歸類於迷路。

在現代,

這種現象叫做,

鬼打牆。

最恐怖的是,

隱士劉子冀高高興興的前往,

可回來之後立馬大病,

並且死於病中。

很顯然,

他發現了些什麼。

那麼是誰要滅口呢?

毫無疑問是村子裡的人。

他們是秦朝時死於戰亂的人。

而且敵軍屠殺了整個村子。

假設這一切設想全都成立,

一村子都是鬼。






影視職員


《桃花源記》是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的代表作,其故事奇特、語言優美,流傳至今。但同時它也是廣大中學生們的噩夢,當你翻到課文最後,會驚喜的發現“背誦全文”四個字。我上學時為了完成這幾個字的任務整整折騰了兩三天,但是揹著揹著,突然意識到這篇文章遠遠不是老師上課所講的那麼簡單,其中的疑點可以說是細思極恐。

疑點一:武陵人迷路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通常來講,作為一個以捕魚為業的漁民,捕魚的地點應該是相對固定的,對自己捕魚的環境也應該非常熟悉,以前經常捕魚都沒什麼異常,為什麼這次會突然迷路?

疑點二:桃花林迷案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作為一片野生桃花林,能做到“中無雜樹”簡直太難了,深度懷疑這片桃花林是人為造成的,經常有人打理。但問題來了,為什麼生活在當地、經常在此捕魚的武陵人會不知道這片人工林?以前也從未見過?

疑點三:武陵人動機

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古代鄉村自然環境應該很好,野生桃花林其實並不鮮見。而武陵人此次出來按道理說應該是捕魚的,為什麼僅僅看到一片桃林就如此好奇?都忘記了自己出行的目的?給人的感覺是刻意在尋找什麼。

疑點四:山中小口之謎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文中看此山應該不大,上面有一小口應該會非常顯眼。古代人雖然少,但是也不乏砍柴、捕魚、耕作的農民,但為什麼從來沒有人發現這個孔洞呢?而且從內部構造來看,自然形成的概率很小,很像是人工挖掘的。那麼是誰挖掘的?目的是什麼?既然桃花源的人不想被打擾,為什麼會留有通道呢?

疑點五:季節存在矛盾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前文中講到桃花林“落英繽紛”,應該桃樹盛開的季節,大概也就是在三、四月份。而武陵人在山上能夠看到桑竹,可見此時二者已經是枝繁葉茂,儼然一片夏季的景象,這又該怎麼解釋呢?

疑點六:衣著孩童之謎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從後文得知,桃花源的人自秦時便世代在此,在信息閉塞的時代,他們的衣服為什麼會和外面的人一樣。要知道,秦漢時期的衣著和魏晉時期差別是很大的。那麼他們的衣服是哪裡來的?另外,在一個閉塞的空間裡,這麼一小群人是如何做到健康繁衍的?現代醫學表明,近親結婚的風險是很大的。

疑點七:設酒款待不合常理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魏晉時期的農村,其生活水平應該還不至於為了一個陌生人,設酒殺雞款待吧?而且是全村人出動,是不是太熱情了些?要知道,雞在中國古代也算是稀缺性家禽了,為了一個不認識的人全村殺雞款待數日,有些讓人難以理解。

疑點八:離別囑託

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然已經有人進入了桃花源,很難確保他不外洩其中的秘密,那麼為什麼裡面的人能夠放心的讓他離開?其實,如果將武陵人殺掉,神不知鬼不覺,遠比臨行囑託“不足為外人道”來的更保險。

疑點九:標記疑雲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武陵人為什麼會做標記,是為了自己再次前來,還是為了方便其他人?為什麼他失信於桃花源的人?按道理根據自己出來的路線作下的標記應該非常可靠,為什麼太守派人按標記尋找卻迷了路,是誰對標記動了手腳?

疑點十:桃花源無人問津的原因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出了這樣一件事,即使在古代也應該是一個爆炸性的新聞了,為什麼只有太守和劉子驥去尋找了,其他人再也沒有去過,是不想去還是不敢去?為什麼劉子驥尋找桃花源後不久就去世了?他真的沒找到還是找到了卻不敢說呢?

綜上,桃花源確實有很多難以解釋的地方,不少人認為其實這是陶淵明對一座墓室的描寫,從整個桃花源的佈局和種種異常來看,確實有些相像,但也只是猜測。也許,這是陶淵明對自己未來生活的想像也未可知。


三夢遊水


大家好,我是海海文化閒談,很高興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桃花源記》是我們很熟悉的一篇文言文,我們曾經都在語文課上背誦過它。

這篇文章中確實存在兩個情節,讓人細思極恐。

第一,漁夫誤打誤撞進入了桃花源,這裡的人交代他,一定不要告訴外界人他們的存在。但是漁人出去之後沿路做好了標記,並在回去之後立即告訴了當地官員去尋找這個地方。

第二,官員們沿著漁夫留下的標記一路尋找過去,卻怎麼也無法找到這個村子。

以上兩個細節讓我覺得恐懼,並不是因為,這個故事帶著一絲玄幻和靈異,而是因為人心的叵測和欺騙。

漁人誤打誤撞進入桃花源之後,桃花源裡的人熱情招待了他,並反覆叮囑他不要告訴外界的人。但是他一出桃花源,卻沿途做起了標記,完全忘記了自己的承諾,或許他根本就沒有真心實意的做出那些承諾。一回到家他立馬就去報告了當地的官府官府,帶著一群人沿著他做的標記開始尋找。如果找到了桃花源的人,那些人的命運可想而知。

後來去尋找的官員並沒有找到桃花源,我認為有可能是桃花源的人並不相信漁夫所作出的承諾,他們跟隨漁夫偷偷出了桃花源,看著他沿途做的標記之後,將標記做了更改,所以後面去尋找的人自然是找不到他們的。

曾經讀到過一句話:這個世界上唯一不能直視的是太陽和人心,太陽會刺痛我們的眼睛,而人心會刺痛我們的心靈。

我認為《桃花源記》這篇文章主要講述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欺騙和人心的叵測。這也是這篇文章最恐怖的地方。


海海文化閒談


對於桃花源記來說,我們上學時候的官方給出的背景和解釋是。當東晉在江南建國的同時,中國的北方則陷入分裂混戰,死傷無數。很多逃難到了南方。陶淵明是一個浪漫主義色彩嚮往田園生活的文學家,對戰爭有自己的理解,陶淵明寫桃花源記,來描述枉死的百姓心中的不甘。所以,《桃花源記》有以下幾點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感到很恐怖。

1小溪兩旁只有桃樹,桃花正在飄落。(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桃樹據說有辟邪功能,所以能經常作為陰陽兩界的屏障這個在古代更是文人們不可能不知道的;桃花飄落是在清明節前後,落英繽紛即滿天紛飛的紙錢。(外面的世界並不是四月,原文中是桑樹繁茂說明大約在7月)。

2村裡縱橫的小道連接到了每家門口,每家都拿出食物招待漁夫。大家注意了,“阡陌”有“通向墳墓的小路”之意。(想來吃的還是秦朝時的祭品……)那麼所謂的屋舍儼然就是說一排排整齊的墳堆。

3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這個更是直接了。這些自稱秦人的桃花源原住民都明明白白的告訴漁人,說自己不知有漢。但是他們自己穿的衣服卻和外面的人一樣。這可能嗎?要知道晉朝的服飾和秦朝時期差別是非常大的。一眼就能看出來的那種。唯一的解釋就是這些人穿的衣服並不是自己編織的,而是外面的人燒給他們的!

所以在漁人看到桃花林的時候,他已經產生了幻覺。而“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只不過是他划著船撞上了暗礁之類的,此時,漁人已經瀕臨死亡。“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很多人描述死亡前夕看到的畫面,都是說不遠的地方,有個亮光在指引著他,由此可知,遇難的漁人正邁向死亡。

“便舍船,從口入”,這證明漁人此刻已死,之後發生的事情,乃是進入了另一個世界,而那一村子的先秦的人,就是一村子的鬼啊。所謂的“及郡下,詣太守”。大概只是通過託夢的方式告訴太守吧。太守領著兵去找,不過是活人找死人,自然無功而返了。







文盲張老師


《桃花源記》的恐怖之處是不是隻有下面這幾點呢?

1、不守信用的武陵人

誤入“桃花源”的武陵人,發現了一片“新世界”之後,村裡人不但沒有為了躲避風險強留他,只是對他說“這裡的事不足為外人道也”。

然而,武陵人卻沒有守信,一路往出走,一路作標記,出去以後,又向郡守作了彙報,可見人性之醜陋。

2、桃花源哪裡去了?

武陵人進桃花源是一個偶然的意外。他為了把這個偶然變成必然,便一路做標記,然而等他帶人回來的時候,還是沒有找到當初的路,桃花源就這樣離奇的“失蹤”了。

桃花源外面是有“迷魂陣”還是“幻陣”呢?抑或是有一條通往平行宇宙的大門?

3、劉子驥的離奇死亡

劉子驥是《桃花源記》作者陶淵明的遠房親戚,也是當時的一位名士,他聽說有桃花源之後,便興致勃勃地去尋訪了。只可惜,一樣是一無所獲,更加離奇的是,他竟然在此之後不久便死了,死時年僅21歲。從此以後便再也沒有問桃花源路的人了。

他的死是不是跟尋訪桃花源有關呢?

4、陶淵明去過桃花榞麼?

有一種說法是陶淵明自己便是那個武陵人,所以他在文末說了一句“後遂無問津者”,也就是說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人問去桃花源的路了。

那麼,為什麼沒人問了呢?自然是後來去尋訪桃花源的人都死了。

還有一種說法是陶淵明是和劉子驥一起去的桃花源,他只是假借劉子驥的死來堵住問路人的嘴。

當然,更普通的看法是,根本就沒有桃花源,桃花源只是陶淵明對世外桃源的一種嚮往。但是,這裡又存在一個問題,假如真的沒有桃花源,他又何必提“武陵”、“郡守”和“劉子驥”呢?


陶淵明的具體用意,實在是有些捉摸不透,這才造就了所謂的恐怖之處。

不過,水一白認為《桃花源記》最恐怖的一點還不僅於此

《桃花源記》真正恐怖的一點在於,當人們發現“桃花源”之後,它便不再是桃花源了。一旦一個世外桃源被人發現了,便會有越來越多的懷著不同目的的人前往,而這個所謂的世外桃源瞬間也就被外境同化了。

現在,我們隨便上網上搜索“世外桃源”都會出現各個地方的所謂的“世外桃源”。只是,當各種各樣的人都到了那裡之後,那還是世外桃源麼?

這個世界上很多美好的事物,本就應該是不被人發現的。

想想電影《美人魚》中美人魚們原本生存的空間,還有《歡迎來到東莫村》裡面那個與世隔絕的東莫村。假如他們不受外界干擾,那不就是所謂的“桃花源”麼?


水一白聊歷史


桃花源記的恐怖真相,就是反映了作者對當時世道的不滿絕望,不敢正面表達出來,寄希望幻想一塊理想之地,人們過著安逸平和的生活,遠離兵荒馬亂和一切剝削壓迫制度,但理想挺豐滿,現實很骨感,人們只能在無奈中尋找,但桃花源以經找不著了,奔向那世外之地,只能留在腦海裡,還得殘喘的活著。迎接各種不幸。


歸家的綿羊


其實先秦時期戰火紛飛,一個桃花爛漫的春天 ,一幫農人正在辛苦耕作,結果遇到了屠村,男女老少一個不留!他們死的太快也太突然,所以這幫人根本就沒意識到自己死了,還一直耕種繁息。

所以武陵人遇見的是一群已經死去幾百年的

最後最煩這種捕風捉影的解讀!


小喬71509672


《桃花源記》是晉代文學家陶淵明的名篇,被選入中學教科書,以下為原文: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間隔 一作:隔絕)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桃花源記》借武陵漁人發現桃花源的經過,描繪了桃花源人生活美滿的情景,虛構了人人勞作,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社會安定,民風淳樸的理想社會,表達了作者對理想的桃花源生活的嚮往和對現實動亂、生活黑暗的不滿。這是歷來《桃花源記》中心思想的標準答案。

但是,重新再讀一遍《桃花源記》。那忽隱忽現的奇異桃林,散發著魅人心智的芳香,引誘莽撞的漁人誤入桃源。行走在靜謐的古村落裡,一切都正常得令人感到不正常——彷彿就在那窗臺下,門縫中,樹蔭裡,無處都有一雙眼睛在窺視著。桃源中言行矛盾的避世秦人,究竟隱瞞著什麼真相?那句“不足為外人道也”,又有著怎樣的深意?為何高踞廟堂的太守會聽信一介漁人的一面之詞?漁人細心做下的路標,最後指向了何方?突兀出現的劉子驥,在這個故事裡扮演了怎樣的角色?他真的死了嗎?為何一夜之間,人們對仙鄉桃花源一事絕口不提?晉宋易代的武陵深山裡,究竟發生了什麼令史家難以言說之事,以至於不得不用文學的方式,將它小心翼翼地深深隱藏在《桃花源記》的深處?《桃花源記》是一樁蓄謀已久的大陰謀。

下面,通過逐句解讀原文,以得出答案: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為業”說明,漁人在武陵一帶捕魚已有年月,一般會有幾個固定的捕魚河道,因為若每次都是漫無目的地捕魚,則很難保證魚的數量,但若只在一處捕魚,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不利於可持續發展)。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前說漁人有自己固定的捕魚地點,因此對周遭環境當十分熟悉。排除穿越、做夢、老年痴呆引起的眼花、因家庭糾紛而故意離家出走之類的原因——這麼顯眼的一片桃花林,這麼多年了怎麼會沒有見過?)。

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小口”,應該不是山洞,而是山體之間裂了個小口子)。

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數十步”說明,隔絕桃花源與現實世界的山體並不厚)。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東晉正值五胡亂華,漢人的生活也受到胡人影響,服飾胡化,發生了很大轉變。桃花源人自稱乃秦人,則當穿秦服,何以與晉人衣著相同?《桃花源詩》中的“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制”一句,與“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也明顯自相矛盾)。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這裡主要是“設酒”的疑點。《秦律·田律》規定:“百姓居田舍者,毋敢酤酒,田嗇,部佐禁御之,有不從令者有罪。”即秦朝的法律是禁止百姓私自釀酒的,所以一般的百姓家裡應當沒有釀酒工具,然而桃花源中的秦人後代卻可以自給自足地釀酒,一則說明此處糧食充足,二則說明桃花源人避亂之前,應不是普通百姓)。

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桃花源詩》中“奇蹤隱五百,一朝敞神界”,說是自逃到此地已有五百年,但按今人記載,從秦朝建立的公元前221年,到陶潛作《桃花源記》的公元421年,加起來怎麼說也有六百多年了)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按此說法,六百年來桃源人從未出過谷,也沒有外人進來過,但之前分析過地形,隔絕桃源的山體並不厚,而且漁人似乎沒走多遠就能見到桃源人,這兩點說明即使外人沒有進來過,但桃源人要發現這個彷彿若有光的小口,從這裡出去到達外界,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然而,六百年來,這種大概率事件卻從未發生過)。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這數日以來,漁人是在桃園中吃百家飯過活的)。

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是。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那究竟是有沒有找到以前的標記呢?)。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據《晉書·卷九十四·隱逸列傳·劉麟之傳》記載,劉子驥“卒以壽終”,可見他並沒有病死,反而還很長壽)。

後遂無問津者(為何突然無人問津?莫非是“劉子驥”之死有何蹊蹺之處,使人不敢再尋桃源?)。

通過原文解讀,得出如下結論:1、漁人:漁人打了一輩子魚,都沒有發現桃花源,怎麼偏偏那天就突然發現了呢?換言之,六百年來都沒有人發現過桃花源,怎麼突然就被這漁人發現了呢?然後,從原文中的內容分析漁人的性格,應該是好奇心很強,膽子很大的人,否則怎麼敢一個人獨闖山林?再大膽猜測一下,一片突然出現的美麗桃林和一個發著光的山口的奇異組合,就像潘多拉的魔盒(雖然估計漁人不知道這個說法),或者說是瘴蘑菇吧,越漂亮越危險。其實若一個人身處在一個極陌生卻又極美,極靜謐的地方,除了驚異,還會產生一種畏懼的感覺,有過親身經歷的人應該能明白這種感覺。對於一個傳統保守安土重遷的中國老漁民來說,在上有老下有小的情況下,怎麼還敢冒險入林,還進山?而且在那裡一住就是好幾天,外面的老母嬌妻弱子豈不急死?這隱隱向人傳達了一個信息——漁人並無妻母之憂,或是妻母並不在身邊。除此之外,漁人應該還很狡猾。桃花源人告訴他“不足為外人道”,但漁人有沒有應允呢?原文裡雖然沒有明確給出答案,不過漁人接下來的行為卻表明,他並沒有保守桃花源的秘密,還“及郡下,詣太守”地大肆宣揚,還帶著官府的人去找桃花源,鬧得連南陽的人也來了,“桃花源”的存在,可謂人盡皆知。

唐人劉禹錫有詩云:“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爛柯人的典故出自《述異記》,晉人王質入山砍柴,見一童一叟對弈,釋斧而立,觀之,久而不去。後經童子提醒,方起身欲還家,執斧視之,斧柯盡爛。既歸,無復時人。同樣是山野奇遇,爛柯人王質自仙界回到現實中後,定然回味無窮,心中難以平靜,於是第一時間回了家鄉——這是不需要刻意思考而決定的,而是出於中國人傳統的家鄉故土情節而做出的本能反應。相比之下,這個漁人就淡定得多了。他出來以後,悠哉悠哉地划著小船,也不急著回家,而是頗有心計地在路上一路做路標。為什麼要做路標呢?這說明他當時——甚至還在桃花源裡的時候,就已經計劃好出去以後要做的事了:有朝一日,他還要再回桃花源,必須再回桃花源!但是為什麼要再回桃花源?文中並未說明,不過大致的可能性,卻可推出幾種,此處暫且按下不表。接著說,漁人做好了路標,總該回家了吧?但他依舊沒有(這也恰好佐證了前面的猜測——漁人無妻母之憂,故不急著回家),而是去了太守府。這裡,關於漁人最大的疑點終於出現了,便是原文裡的“詣太守”三個字。當時的太守,差不多相當於現在市縣一級的政府官員吧,但總之,太守不是你想見,想見就能見。漁人“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是”的行為,就相當於現在一個打漁的,坐著小黑車,轉乘公交車,再上地鐵,花一上午的時間到市政府大樓前叫囂著要見市長或市委書記一樣。按照接下來的劇情發展,這個打漁的非但沒有因無理上訪而被毆打或被失蹤或被精神病,反而還得到了召見與重視!

他手舞足蹈活靈活現地描述了自己發現蓬萊瀛洲方丈三座海上仙山並和仙人同樂在吃了長生不老丹後悠哉返回的經歷。領導聽後激動不已,一拍腦門二話不說立刻派遣三千城管前呼後擁大搖大擺招搖過市轟轟烈烈地跟著打漁的下海尋仙去了。啊……多麼美好的現代童話!可你以為那個太守腦殘嗎?那你就錯了——那是門閥等級森嚴的東晉,官二代的地位遠遠高於富二代。一個連富二代都不屑一顧,天天忙著酗酒、忙著嗑藥、忙著清談、忙著發瘋、忙著聯姻的官二代,會聽一個莫名其妙的漁人講故事?算了吧,大家都很忙的……綜上所述,這個具有大膽謹慎的冒險精神、沒有後顧之憂的社會背景、出入太守府如入無人之境並得到太守重視的漁人,絕對不會是一個普通的漁人。

2、桃花源中人:關於自稱“避秦時亂”的桃花源人,有兩種說法。一是躲避秦始皇的暴政,這是目前廣為接受的。二是陳寅恪先生在《桃花源記旁證》中提出的,躲避符秦之亂,“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乃是偽造之語。但符氏建立的前秦是在公元351~394年之間,與作《桃花源記》的421年不遠。70年,幾乎也就是三代人左右,言之“先世”似乎略有牽強,所以還是以廣為接受的躲避六百多年前秦始皇暴政一說為準。且不說一個小小的桃花源內,通了六百多年的婚,他們的子孫後代是如何免於基因問題而健康成長的(遺傳學方面幾乎完全不懂!但總覺得一個近親通婚幾百年的地方,人多多少少會有點毛病)……

六百多年,世世代代生活在一個地方,就像唐三藏周圍被孫悟空畫了個圈一樣地自己出不去別人進不來,這可能嗎?先前分析過,桃花源與外界的通道並不十分隱蔽,谷裡的人想要發現它並非難事,但發現了,為什麼不出去?六百年前的先人飽受秦皇暴政折磨,所以來此避世,可六百年後的後人,一輩子生活在安逸的桃花源裡,對祖先流傳下來的“暴政”一說還那麼懼怕嗎?還會謹慎地遵守先人遺訓而固步自封?貪玩的小孩子發現了出口,不會偷偷溜出去嗎?

總而言之,要讓桃花源人與世隔絕地生活在一個地方六百年,而且和外人彼此不相知,這實在難以想象。關於“酒”,雖然看似有些牽強,但也可以稍作一說。秦朝酒政規定,百姓不可私自釀酒,違者以罪處。嚴刑峻法的秦朝苛政對百姓還是有很大威懾力的,哪個老百姓會沒事兒為了貪那幾杯酒而知法犯法呢?至於專門負責釀酒的部門,沒有查到,不過考慮到釀酒需要糧食,且秦朝酒稅很重,是國家財政收入之一,所以按官職職責分配的話,應該是隸屬於負責掌管租稅錢穀和財政收支的“治粟內史”吧?治粟內史是後人口中的“九卿”之一,不過既然是隸屬部門,所以地位未必會那麼高。酒壟斷雖不及鹽鐵壟斷能獲取暴利,但好歹也是在壟斷公司做業務,像如今的什麼移動啦,菸草啦,之類之類的吧。雖然不至富可敵國,但多少有些閒錢的。

3、“阡陌”:阡陌的解釋,其中有一個是說是墳墓的小路。先把墳墓小路放下不說,說說阡陌本身的意思。“千”是空間概念,指南北方向。“千”字從人從一,表示“人起步走”:往南是人生的方向,往北是人死的方向。“百”是時間概念,指把從日出到下一個日出之間的時間段劃分為一百刻(請參閱“百刻制”)。因此,“千百”一詞合成了類似“時空”、“宇宙”的概念。“阡陌”一詞指在廣袤田野上南北走向和東西走向並且相互交錯的田埂,其中,“阡”是指南北走向的田埂;“陌”是指東西走向的土埂。①也作“仟佰”。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②田野:田界;田間小路:阡陌交通,雞犬相聞。③通向墳墓的小路。按照腦洞劇情,田間小路也好,通向墳墓的小路也罷,都只是陶淵明的表面意思,實際他應該是用阡陌指代其他。那麼,“時空”“宇宙”便是陶淵明想說的。東晉距秦滅六國約七百年左右,這個是時間,北方和南方,這個是空間。兩撥枉死之人,在相隔幾百年數千裡後,相遇了,這是一種命運。繼續開腦洞,難民是因戰爭而死,或許漁人也是因為戰亂才來到了這個地方。陶淵明並未明說,是因為他想將浪漫主義的感覺做到極致,命運的相遇有了,但因為哪種命運相遇,陶淵明並未明說。或許,戰爭對他來說太殘酷,所以他迴避了。也可能,他將死於戰火的人的希望,都寄託到了虛無之中。

4、黃泉邊的桃樹。黃泉邊是否有桃樹今不詳,但“桃”確實是與鬼神信仰有聯繫。鄭玄注《三禮》有“桃,鬼所畏也”、“桃,鬼所惡也。”(據《故訓彙纂》)之語。但還缺一些決定性的內證,認為桃樹能夠在《桃花源記》中與其鬼神信仰發生聯繫。《桃花源記》確實是一篇聚訟不休的文本,金文明曾經提到有一箇中學教師,講“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一句時,認為“如,即不如”,是反訓。金文明認為“如即不如”作為一個語言現象,適用範圍有限,屬於“齊諧”,以此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是很不恰當的。“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這一悖論,現在應該還是存疑著。從這一句也能看出,如果桃花源中人真是在“秦時亂”中做了鬼,那麼他們的衣著自不應與外人相似。也無法解決“悉如外人”這一悖論。大家都知道,漁人報告太守後太守的人卻沒找到桃花源,而劉子驥也無緣無故病死了,這是為什麼?

慢慢往下看。桃花源裡的人曾說他們祖先是秦末來的,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消息。後文說他們不知道外面有漢,魏晉,這表面上是說明他們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可你們就沒想過:他們之中為什麼沒人到外面看一看呢?答案就是,他們離開不了這裡。有人問,離開不了和不知外面的世界有什麼關係。首先前面已經說了:出入的洞口是完全能出去的,可他們不出去只有一個原因:他們根本無法離開這裡,因為他們早死了。可以這樣說:漁人來到了所謂的桃花源,實際上他是來到了一個古墓,裡面所謂的人,只是殉葬的可憐人而已。漁人進去沒多久就被裡面的瘴氣弄暈了,他大難不死。不過他卻在昏迷中做了個關於這裡是個美好地方的夢,在他的幻想中這裡的人都是和外人一樣的裝束,他在半昏半醒中為了維持生命之後吃了一些泥土之類的來維持生命,但卻幻想成是所謂的設酒殺雞做食。在電影《生死停留》《異世浮生》中都有類似情節,主人公在瀕死的情況下,會利用自己之前的經歷和見到的人物幻想一段美好的故事,讓自己的靈魂得到救贖。

直到幾天後,他徹底醒來才趕緊逃離。假如再這樣他可能會被瘴氣毒死。逃離後,他由於一直在昏迷和半昏半醒中,所以他不知道哪個是真哪個是假,嚮往美好的本性讓他把他美好的夢當成了真相。太守知道後,馬上派人去看情況,可當他知道這是一座古墓時,他嚇呆了,但他依然派人進去裡面找寶物,可是瘴氣只是其中一個,裡面還有各種機關暗器,進去的那批人基本死光。無奈之下,太守只好封了墓門。並封鎖消息聲稱沒找到。

那個叫劉子驥的人為什麼突然死?也是詭異的,首先他剛準備前往就死了,說明有人注意到了他,而正好就是太守注意到了他,太守馬上派人害死了劉子驥,再謊稱是病死的,讓更多那些想揭穿這個秘密的人害怕。所以遂無問津者。劉子驥死了,其他那些想去的人想必也不會有好下場,更不用說那個漁人和跟著太守的那些部下了!

說一個細思級恐的地方。“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夫划船沿岸前行,不知方向不知遠近,就像是被引入到桃花林裡一樣。數百步的桃花林,外人不知道這個地方,桃花源裡面的“人”也不出來,沒人料理桃花林卻開的繁茂,桃花桃木好像都有辟邪驅鬼的用處,開在桃花源外,像一道屏障隔開兩個世界。想想是在闢誰的邪。 再說陶淵明,是受儒家道家影響的,道家思想使他後期歸隱田園閒適悠然,但不可能只接受這方面的影響,據說老子李耳前後一百年都有人見其真身,孔子受教老子的時候,老子都已經不知道多大歲數了。所以或許世上真有跳脫年限的活人呢。(不過根據近親結婚的後果,這種可能就被放棄了)再者他處於東晉末,改朝換代,戰爭朝局動盪,使他心灰意冷歸隱山林。如果跳出慣有思維想,陶淵明寫《桃花源記》就像蒲松齡寫《聊齋》,前者沒有妖魔,用過世人代替,一樣道理,桃花源裡的“人”比外面的人更像人,民風純樸,勤勞善良,生活安定和諧,一個理想社會。但他知道不會實現。有可能陶淵明在寫《桃花源記》時,就是按誌異來寫的,他就是寫了個這樣的“鬼故事”,來教化人的。


MY-貓娘


桃花源記最後一段是這麼解釋的

因為當時正值中原戰亂,一個村子的稅賦和人丁是非常重要的資源。於是漁人回家以後,向太守如實做了稟報;武陵太守即刻派兵,順著記號就找了過去。到了以後,士兵見財起心,為了掩人耳目,將整個村子屠滅殆盡,財物全被私吞,回師以後對外宣稱沒有找到記號。而劉子驥在聽說這個消息以後,一路摸到桃源村,看到的卻是一片腐屍廢墟,於是被活活嚇得大病致死。

看下時間,晉太元中,大約是公元380-390年之間,此時桓溫剛剛覆滅,桓玄還沒折騰起來。383年倒是打了一場淝水之戰,還打贏了;沿海雖有孫恩海賊,但應該影響不到武陵這地方。按講來說是東晉政權相對穩定的一段時期,軍隊應該沒這麼張狂。

武陵是個什麼地方呢?就是現在張家界這一帶。古時候是苗族、彝族的地方,秦漢以後被中原政權所知,始皇帝焚書坑儒,博士伏勝在此做藏書洞,保留了一部分秦簡,同時也是著名的避世之地。一直到衣冠南渡,才慢慢被外界開發。

而劉子驥又是個什麼人呢?很巧,歷史上真有這個人,生卒年376-396年,恰好是太元這一整個年號,更巧的是,他還是陶淵明的一個遠房親戚。

所以這個事情可能真的是這樣,這個村子並不是漢族的村子,“避秦時亂”並非是從遙遠的中原遷徙到張家界,而是當地少數民族躲避秦國遠征嶺南的大軍。世兵制的東晉,對於漢民可能還有所顧忌,對於少數民族,尤其是沒有任何編制的少數民族就沒什麼講究了,直接屠滅之。劉子驥正是目睹了這一慘案的遺址,內心受到極大刺激,又不便對外明說,所以把這個故事講給陶淵明,自己則鬱鬱而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