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同不相為謀,三觀不合真的就沒辦法在一起了嗎

三觀不合成為了口頭禪

朋友三千,不如知己一人;萬人同行,不如一人愛你。三觀不同,即道不同不相為謀。字面上三觀的註解是: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現在的年輕人分手時常說的一句話“我們不合適,三觀不合適”“我們不適合在一起,跟你在一起太累了”“我愛你,但是我們不適合”。這幾句像是年輕人分手的口頭禪似的,成為理由,其實可以說是藉口。

道不同不相為謀,三觀不合真的就沒辦法在一起了嗎

所有關係都需要三觀來維持

其實,三觀不合也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難題;不僅是談戀愛,當然還有人際交往,比如朋友、家人之間。觀念、想法、以及行為這些都可以成為不合的理由。因此每個人對三觀的定義也有所不同。莊子曾說過:朋友不在多,而在是否能同道,是否能知心。同道則能共行,知心則能互信。

道不同不相為謀,三觀不合真的就沒辦法在一起了嗎

合與不合究竟怎樣的差別

志同道合叫三觀合適,雞同鴨講難道就是三觀不合嗎?誰也沒有給過一個準確答案,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都是一個完整的自我,也就想法各有不同。那到底合與不合之間到底有什麼樣的差異?

道不同不相為謀,三觀不合真的就沒辦法在一起了嗎

你被“三觀”分手過嗎

記得自己也因為三觀不合而“被分手”過。那時懵懂的年紀也不知道什麼是愛情,也不知道究竟怎樣才是真正愛別人的方式。當時的自己認為我愛他,那就要時時刻刻陪在我身邊,時時刻刻跟我保持聯繫,與我通電話陪我逛街吃想吃的。那時我以為陪伴就是最好的愛情。

道不同不相為謀,三觀不合真的就沒辦法在一起了嗎

你不懂我愛你,我也不懂

可是好景不長,對方說了分手。告訴我跟我在一起太累了,不能有自己的活動空間,不能和自己的玩伴在一起玩。他喜歡打籃球,而我不喜歡男孩子一身臭汗,因他次放棄了籃球;他喜歡玩遊戲,而我自己不會玩也嫌棄他玩遊戲長時間不能理我;他喜歡自由,而我喜歡將他捆綁在我身邊。我當時不懂,後來,長大了發現大概那時的自己就是喜歡了一個與自己三觀不合的人吧!其實當初也只是幼稚的想找一個人來陪,或許那根本就不是愛。

道不同不相為謀,三觀不合真的就沒辦法在一起了嗎

說到底是三觀的錯

再後來,我再一次面對了愛情。經過之前醒悟,我以為我學會怎麼遷就別人的喜好,我也以為我學會了怎麼與別人相處。對方喜歡各種酒局,我不會攔著他不讓他去;他喜歡各種運動,我也支持他去;他喜歡吃各種高熱量的食物,而我只會說這個會長肥,然後讓他自己去吃。

道不同不相為謀,三觀不合真的就沒辦法在一起了嗎

後來我們也分手了,我問他為什麼;他說“你從來不會陪我做我任何喜歡的事情,我們連一點共同興趣都沒有。”可是我什麼都遷就他,他喜歡什麼都支持他去做呀。我納悶了很久,到底怎麼做才是正確的。

道不同不相為謀,三觀不合真的就沒辦法在一起了嗎

雞同鴨講

看過幾篇帖子也看過不少關於愛情的論題,似乎恍然大悟,我與他們雖相愛過,可我們從未走進對方的內心過。雖然相愛,可生活的方式以及想要的東西雙方都無法理解,表面上遷就,實際上雙方都不理解對方,也永遠背道而馳。雞同鴨講的生活,怎麼樣都難以改變。畢竟成年人的三觀經過時間的消磨基本無法改變,雞和鴨也無法永遠待在一個籠子裡生存吧。

道不同不相為謀,三觀不合真的就沒辦法在一起了嗎

千里馬和伯樂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古人的詩詞中闡述道,滿懷心事卻無人訴說無人理解。找一個能相處能聊的來的人大概很難吧。三觀一致並不是要求兩個人完全一樣,而是自己說的話對方有回應,自己做的事對方能理解;是要求同存異而不是要求什麼都一樣。

道不同不相為謀,三觀不合真的就沒辦法在一起了嗎

關起門來的幸福

幸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很多外人看起來很幸福般配的戀愛或者婚姻,其實只有自己才知道其中的事。就算是鞋子也只有穿上腳了才能知道到底是否合適。大多數的家庭都是開著門的熱鬧,關起門的爭吵。強行的將幸福展示出來給外人看,也刻意表現出很恩愛的家庭才是最不幸福的;相比那些平平淡淡的家庭才是最和睦最幸福的樣子。說實話,我羨慕並且嚮往平淡安穩的日子。

道不同不相為謀,三觀不合真的就沒辦法在一起了嗎

婚前同居能否測試是否值得一輩子嗎

現在很多年輕人開始流行婚前同居、婚前旅行等方式來測試這個要跟自己過一輩子的人是否真的適合自己,有點像是及時止損的意思。經過一段時間的單獨相處,來了解這個人的生活習性以及磨合兩個人的生活習慣;如果雙方都能接受對方的優缺點那麼就可以結婚;

道不同不相為謀,三觀不合真的就沒辦法在一起了嗎

反之,則雙方再考慮再交往一段時間。不過這也不無道理,畢竟跟自己要過一生的人是要好好審視的。

磨合

本是兩個不同的人,相識相知相戀都是不容易的。不要設法將一個人改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那樣他不快樂,而你也不會的得到自己想要的。求同存異才是最好的相處方式,也是三觀磨合重要心態。那到底怎麼樣做才是正確的呢?

道不同不相為謀,三觀不合真的就沒辦法在一起了嗎

人無完人也無一樣的人

歌德曾說過:一顆樹上很難找到兩片葉子形狀完全一樣的,一千個人之中也很難找到兩個人在思想感情上完全協調的。其實說的很對,沒必要找個完全一樣的人,找一個懂自己,會包容會遷讓的人好好愛自己就行。相互理解、相互扶持、相互欣賞。

道不同不相為謀,三觀不合真的就沒辦法在一起了嗎

不要試圖改變一個愛自己的人

不要試圖改變一個人,而是應該相互欣賞對方的生活愛好。對方喜歡打籃球,自己不喜歡汗味,那麼可以在球場觀看他的籃球賽,然後他在有汗的時候與自己自覺的保持距離;對方喜歡出去跟朋友喝酒歡樂,那麼自己偶爾也可以陪他出去一起跟朋友玩,當然他也會跟自己去想去的地方。

道不同不相為謀,三觀不合真的就沒辦法在一起了嗎

其實愛一個人不就是陪著他做他喜歡的事情,然後有愛的人陪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嗎?沒必要改變甚至限制對方,那樣誰也不快樂。只要陪在身邊的是自己愛的人,至於做什麼相對來說也就不重要了。

磨合之後便是適合

磨合是愛情中最難的事情,也是雙方三觀碰撞的最熱烈的時期。互相理解真的很重要,這比對方的家境甚至錢財更為重要。能度過這個時期的,大概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合適”吧。經歷了這一關雙方的感情也上升到相互信任、相互依賴、知己知彼的境界了。正所謂,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道不同不相為謀,三觀不合真的就沒辦法在一起了嗎

不要遷就自己的幸福

許多夫妻因為當初的勉強、將就的在一起生活,多年後有了孩子,隨著相處的時間越長,似乎磨合起來更難。像這樣本是三觀不同的人勉強的在了一起也不會幸福;哪怕他們為孩子而改變自己,可是這樣做並不快樂,甚至讓孩子活在一個表面幸福的家庭;說不定放手才是對孩子對對方最好的方式。莊周曾說:若能一路同行,那便風雨同舟‘若是彼此的過客,那便淡淡一笑,無需多言。

道不同不相為謀,三觀不合真的就沒辦法在一起了嗎

再別或許也是愛

《千與千尋》裡有一句話:“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至始至終陪他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捨,也要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要是遇到合適的人,一定要好好珍惜,要是遇到的人不適合,那就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曾在看過的一本書上寫道:年幼時的愛情,喜歡一個人,愛過一朵花,其實並沒有錯,在我們長大過程中;只要愛過、喜歡過那就是美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