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金兀朮攻打南宋時帶上宋徽宗父子會怎麼樣?

隨豫而安2020


不會怎麼樣。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理清一下思路年代。

打北宋一蹴而就,俘獲二帝是在1125年1126年,僅僅兩年,咱們的徽宗欽宗就開城投降了,全國各地正在勤王路上的官吏軍隊都懵了, 我們大宋就這麼亡了嗎?

不慌,完顏構還在呢。

一代野心家,完顏構站了出來,因為在1126年完顏構以親王身份出使金軍大營談和的功勞,被大宋上下認為是拯救大宋最後的希望,有勇有謀第一人啊。一點都不像他那詩詞父親徽宗和廢柴哥哥欽宗。

所以同年他被任命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組織地方軍隊勤王。

而當勤王軍隊還在半路上的時候,二帝就傻傻的被手下人忽悠著開城門投降了,自己也被帶去北上,作為戰利品給金太宗看看了。

金太宗叫完顏晟,阿骨打的四弟。

所以此刻金兀朮也就是完顏宗弼,他拿不到二帝去南方攻打剛剛被完顏構建立起來的南宋。

當然他也不可能拿的到,因為這時候的金兀朮身份很尷尬。

上面提到了,繼任金國皇帝的不是阿骨打的兒子,而是他的弟弟。那身為阿骨打的第四子,他身份能不尷尬嗎?

而且這時候的金兀朮還是個二十歲左右的年輕小夥子,攻打北宋的時候,自己的嫡系部隊都沒有,在自己的二哥完顏宗望手下當著一個小小萬戶。

靖康之變,俘虜二帝滅亡北宋就是這位二太子乾的。

對的,雖然阿骨打的兒子沒有繼承皇位,但是還是留著聖人阿骨打的血啊,地位尊崇,所以兒子都被稱作太子,金兀朮是四太子。

說回宗望,這位二太子命不好,在滅掉北宋第二年也就是1127年就見他老爹阿骨打去了。

他的職位,右副元帥,由他的弟弟,三太子宗輔繼承。

而金兀朮就開始跟著他的三哥繼續打架了。

有右副元帥那肯定有左副元帥,左副元帥是金兀朮的堂哥宗翰,滅遼的最大功臣。

元帥呢,則依照金國慣例,金太宗大皇帝虛任。

1127年北宋雖然滅亡了,那是事實政權的滅亡,但是領地,勢力殘存很多。而且金國打北宋本來就是遊牧民族部落式的打打看,搶劫一下。

北方大片的遼國地區還沒吃乾淨呢!

可是誰知道二帝骨頭軟呢。

所以打完了開封,帶著二帝又回了燕京。

開封被宗澤守著,河北山東也還是在漢人官員手中,北方形勢還是有救的。

1127年宗輔接到命令平定山東河北地區。

金兀朮還是強的,一年不到的時間就掃平了北方,宗輔滿意回到燕京,金兀朮自己被留在了河間府。

1128年這是第一次攻打南宋。

金太宗可能是覺得宋朝太好打了,下令一鼓作氣,攻打南宋。

這時候金兀朮終於有自己的本部軍隊了。

但是此戰的主將是完顏宗輔和完顏宗翰(粘罕),金兀朮憑藉之前掃平山東河北的功績拿下了先鋒之職。

先鋒是做什麼的,試探攻擊,探明虛實。

但是就帶著幾支猛安謀克的金兀朮竟然連戰連勝,碰到的守城將領官員不是被殺就是投降。

金兀朮採取的是什麼措施呢?

宣傳戰,第一,金兵不過萬,過萬則無敵。

第二,十年滅遼,兩年滅北宋,金人的悍勇深入人心。

第三,下達命令,開城投降者保全性命,或可加官進爵。頑固抵抗者,一旦破城,滿城皆屠。

就是如此血腥政策下,金兀朮成功讓所有人對他刮目相看,職位終於升了,成為了元帥右監軍。

而後金兀朮更是帶著自己的人馬一路打到長江北岸,在採石磯停了下來。

咱們的完顏構心慌不已,軍隊調度不起來,中興四將還不見影子,朝廷無可用之人啊!

金兀朮於是在1129年十一月橫渡長江,攻破建康(南京)湖州,直指臨安。

完顏構慌了,不過他可不像他的老爸和哥哥開城投降,享受過當皇帝的日子,怎麼可能放棄,立馬棄城逃跑,跑到明州(寧波)

這樣你就追不到我了吧。

可是金兀朮是個很有持久力的男人,認定了目標就絕不放鬆,

棄臨安不取,直接往明州殺來。

完顏構懵了,放著臨安城的金山銀山不管,來追我一個大老爺們?有意思嗎。

金兀朮覺得很有意思,或許是看到自己的哥哥們擒獲了北宋二帝,他自己也想抓個南宋皇帝玩玩。

可是完顏構根本不和金兀朮玩,金兀朮太猛了,沿途竟然每一個人擋得住他。

金兀朮還沒到明州,完顏構多機靈一人,立馬再逃。

從明州逃到溫州,從溫州逃到福州,然後從福州出海。

金兀朮這時候還沒放棄,望洋興嘆,放了幾箭,沒辦法了,船不是被完顏構帶走就是被燒了,小烏篷船抵不住海洋的風浪啊。

於是金兀朮這次遺憾回兵,順便把臨安給搶了,帶著一堆金銀財寶準備打道回府。

此時1130年。

這次南下滅宋,從1128年七月打到了1130年二月。

雖然沒有達到最終目標,但是徹底將南宋打怕了。

當然如果沒有以後那些事也是徹底怕了。

梳理到這裡,我們就應該明白了,題主的假設,“假如金兀朮帶著二帝南下會怎麼樣呢”

會怎麼樣呢?

二帝南下的身份是什麼,人質俘虜,你不投降我就殺了你們皇帝。

不會投降的漢臣:不好意思,我們有新皇帝了,完顏構。

會投降的漢臣:爸爸別打,他們早就不是我們皇帝了,你才是老大,我們投降,我們投降。

在絕對的力量面前,那些虛無的大義本就名存實亡,更何況二帝在被俘虜的那一刻,完顏構登基的那一刻,他們的大義就已經蕩然無存。

而且南下滅宋,幾乎沒有碰到什麼大的阻礙,就在採石磯那裡擋了三天。

有沒有二帝有什麼區別?

當然,有人會問,怎麼可能會不遭到阻擋呢,我南宋就沒人了嗎?

完顏構手下一個能打的都沒有嗎?

中興四將軍呢?

中興四將是誰?

劉光世、韓世忠、張俊、岳飛

劉光世呢,是著名的種家軍派系之人,早早就得到了高位,完顏構逃跑任命他為五軍制置使,這個五軍制置使除了臨安兵變有所建樹之外,之後就是劉跑跑,逃跑速度絲毫不遜色於完顏構。

韓世忠呢,之前因為臨安內亂救了完顏構一命,也成為了浙西制置使,帶著八千人趕赴鎮江鎮守,後來打出了一場黃天蕩之戰,打的金兀朮狼狽北逃。

張俊呢?他在之前的明州鎮守,完顏構出海就是他在拖時間,雖然輸了,但是還是殺了幾千金兵(當然更多的是降兵)而後明州被破,他就逃了。

岳飛人去哪了?此時的岳飛真的慘啊,本來跟著宗澤守衛開封,一心為南宋護著北方之地,隨時光復北方河山。

但是宗澤死後,杜充上位,在金國做出南下大戰略之後,棄守開封準備去建康,剛到建康,建康就被金兀朮攻破,於是岳飛就帶著自己的兵脫離了杜充,在金兵孤軍深入的後方打游擊戰。

這就是中興四將的各自戰場,到這裡第一次攻打南宋,以韓世忠黃天蕩之戰收尾。

金兀朮遺憾而返,完顏構重回龍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