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縣:大力培養農村實用技術人才 建設現代新型職業農民隊伍

3月10日,全市組織部長會議在武都召開。會上,武都、宕昌、徽縣、兩當4個縣區委組織部和市委直屬機關工委、市衛健委負責同志作了大會交流發言,其餘5個縣委組織部和市人社局、市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工委、市社會組織黨工委作了書面發言。我們將分期對發言進行編髮,以供借鑑。


大力培養農村實用技術人才

建設現代新型職業農民隊伍


近年來,成縣堅持黨管人才原則,積極培育壯大農村實用人才,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全縣共有各類農村實用人才13368人。其中:生產型人才6904人,經營型人才2976人,技能服務型人才1458人,技能帶動型人才1090人,社會服務型人才940人。這些成縣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領頭羊,已成為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中堅力量。


主要做法


抓基地建設,全力引領農村實用人才開發。通過政策、項目、資金等扶持,幫助培訓基地引進農業實用重點人才,為農村實用人才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目前,已申報省級農民培訓示範基地1個,打造縣級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10個。把農村實用人才培養成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的“土專家”和“田秀才”,使實用人才常出常新,充滿活力。

抓產業指導,全面覆蓋農業產業現場和專業合作社。從縣農業農村系統、林業和草原系統選派344名技術幹部深入田間地頭,重點推進訂單辣椒、萬壽菊產業發展和春季核桃樹綜合管理,加強經濟作物大田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指導,抓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推動專業合作社恢復生產,讓貧困群眾就地、就近就業,增加收入。

抓人才培育,充分發揮引領示範帶頭作用。近年來,共引進農業方面專業人才33名,積極推行育典型、樹典型、學典型的農村實用人才典型示範工作,通過個人申報、群眾舉薦、組織推薦和實地考察相結合的辦法,納入農村實用人才信息庫進行動態管理。積極開展優秀農村實用人才評選推薦活動,將評選出的農村實用人才中先進典型,優先安排外出學習深造。把部分示範帶動作用發揮好、群眾認可度高、發展潛力大的農村實用人才,優先培養加入到黨組織中,使農村實用人才既成為推動農村發展的“土專家”,又成為帶領群眾致富的“領頭雁”。


取得的成效


湧現出了一批致富帶頭人。通過多種形式的人才培育,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農村致富帶頭人才,加快了農業產業發展的步伐。比如:成縣鑫園中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甘肅鑫園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鐔仲峰,以“公司+合作社+農戶+電商”的經營模式,帶動周邊農戶種植中藥材5600多戶,其中貧困戶573戶。提供臨時就業崗位3100餘人次,榮獲2019全國農村電商致富帶頭人等多項榮譽稱號。成縣林緣家庭農場主張衛林,大膽承包本村荒山、荒坡、流轉土地,引進、試驗、種植新品種優良核桃及中藥材300多畝,同時並組織200多人農業科技服務隊,服務足跡踏遍了成縣各鄉鎮的田間地頭。張衛林本人多次被評為“致富帶頭人”“核桃產業模範帶頭人”稱號。此外還有謀劃建立養雞聯合社的苟國平、網紅“雞司令”尚育康、“甜蜜事業”帶頭人薛軍圓等眾多農村實用技能人才,他們已成為我縣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的領頭羊,更是帶動群眾脫貧致富、培育鄉土人才的中堅力量。

帶動了農民素質的提高。農村實用人才科技致富的先進事蹟,為周圍群眾樹立了樣板,激發了群眾學科技、用科技的熱情。通過舉辦講座、巡迴講解、發放資料、現場指導,使農民學科技、用科技的水平不斷提高。

壯大了實用人才隊伍。通過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一戶一個“科技明白人”全覆蓋培訓和特色產業重點人才引進與培訓等有針對性地對農民進行培訓,使農民種養生產各個環節的要領,迅速學到一至兩門實用技術。近年來,共開辦實用技術培訓班100期次,培訓農村實用人才6000多人,全縣實用人才已達13368人,有一技之長、有一定知名度的達1200餘人。

加快了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村實用人才的開發,使我縣“一主(核桃)、四輔(草畜、中藥材、蔬菜、中蜂)、多元(精品鮮果、小雜糧、食用菌等)”農業特色產業得到較快的發展,1.1萬畝訂單辣椒、1.6萬畝萬壽菊等農業產業正在穩步推進。特別是以植物萃取精深加工為核心,以健康食品產業、生物科技產品產業共同發展的隴南利和萃取科技有限公司和以種植萬壽菊為原料基礎,延伸葉黃素產業為主導的甘肅暖山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建成投產後,有效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監製:李軍徵 審核:李小林 編輯:苟鵬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