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些小學入學要求做親子鑑定,為什麼很多家長會反對?

木魚輕舟


親子鑑定這個我不清楚,只是遇到過一個要入學一年級的新生,學校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不想收,最後給出的結果是這個小孩是單親家庭,家庭成分不好😥,聽到這個理由我都差點被嚇尿了。只不過上個小學而已不要人家可以換個理由,這個理由也太傷人了吧,我要是那孩子的家長我真的會被這句話氣吐血。


小黑最好命


我猜你一定想歪了!學校要求做親子鑑定,絕不是跟民政局拉業務,“拆散一對是一對”,相反,恰恰是為了創收,“查到一個是一個”!

先來說一說,為啥要做親子鑑定。用無利不起早這個詞來形容很多行業,都是通用的,同樣的,費力不討好的親子鑑定又是玩的那一套呢?難道是給親子鑑定中心拉業務?別說,一打聽價格,還真有這個嫌疑,親子鑑定,一般費用在1000以上,多達三五千,這個費用還是蠻可觀的。

但是,這麼想真不對!為啥,你想想,現在中學生沒年暑假,不也要求學生自行上醫院去做體檢嗎,這個體檢難道也是給醫院拉業務?其實不是,至少不完全是,而是主要從孩子的健康考慮。君不見最近重慶南開中學,一高一的女生,在運動會接力跑時就猝死了,這個責任誰來承擔,所以,健康報告對學校來說才是最關心的,而不是給醫院拉業務。

那麼親子鑑定到底關係著什麼呢?很簡單,就是關係入學資格!就近入學,劃片區入學,戶口入學,甚至要三統一,就是戶口、實際居住地、劃片都要符合條件,而親子鑑定,無疑又將這一條件升級了!必須是親身子女才能入學!這是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的一個新規,蠻有意思。


親子鑑定意味著什麼,絕不是為了曝光一些家庭的不忠行為,人家沒那功夫操心你老百姓那點破事,人家關心的是:如果查到一個親子鑑定不合格的,那就意味著你要多交數十萬的擇校費啊!所以,歸根結底,還是優質教育資源的問題。如果不是親生的子女,或者是收養的,或者是繼父,這些都可以通通排除在外,一個轄區,可能真的會查到不少這類,再加上有些將親戚家子女戶口掛靠的,所以,一個轄區查個一二十個不合格的,估計不是什麼難事!

對於這樣的規定,你說家長能不反對嗎?對於入學還要做親子鑑定這事,你們那裡有嗎?你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多試試小學科學


你還別說,查了一下,真有這樣的奇葩學校要求做親子鑑定,如去年5月,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教育部門根據《虎門鎮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2018年秋季招生工作方案》,要求父母一方或雙方為虎門戶籍,但其子女(適齡兒童)為外地戶籍或無戶籍,如果申請入讀公辦學校,需要通過積分、將戶籍遷入虎門,或者到指定機構做親子鑑定。

這其中“親子鑑定”的規定頗為引人關注。據當地教育部門解釋,此舉是為了保證教育公平,因為此前出生證等材料造假比例較高,甚至還有不法分子利用該政策牟利,為杜絕此類現象,今年推出了“親子鑑定”舉措。


這種事情,真的有,說明一些地方學校為了減少“麻煩”,而簡單粗暴的用一些侵犯他人方法去解決問題,說明學校領導不過大腦,這個遭遇家長反對,也就在所難免,我在想,看到這個提問的人,100箇中,如果遇到你身上,又有幾個支持呢?估計10%都不到吧,大家之所以反對,理由有幾個:

1、跟國家政策相違背。2017年,國家相關會議明確了“四個一律取消”原則,即“凡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一律取消,能通過個人現有證照來證明的一律取消,能採取申請人書面承諾方式解決的一律取消,能通過網絡核驗的一律取消”。這裡虎門學校的相關規定屬於典型的“煩民合同”,想證明父母與子女的親子關係,通過現行既有的“出生醫學證明”及“戶口簿”等法定證明文件,都不難得到求證,無需再另行出具親子鑑定證明。


2、侵犯他人隱私。要求家長親子鑑定涉嫌侵犯家長隱私權、人格權。因為個人委託做親子鑑定的,鑑定結果僅供自己瞭解,也可以採取匿名的方式鑑定,鑑定中心也應當為其保密。而教育部門要求入學時家長必須提供親子鑑定的做法,涉嫌侵犯家長的隱私權等相關人格權。

3、沒有法律依據。這個規定沒有任何的法律依據,學校因為有部分家長造假,就需要家長去做親子鑑定,沒有法律支撐。

4、增加家長的經濟負擔。一份親子鑑定,少則1000多、多則3000元,每個地方都不一樣,如果學校為了圖方便,以增加家庭負擔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必然被家長反對,何況,一個家庭親子鑑定1000元到3000元,那麼,上千個孩子,僅僅親子鑑定就需要花掉一百萬,甚至兩三百萬,這個事無形中給家庭增加負擔。


5、血緣並不是形成父子關係、母子關係的唯一紐帶。收養、再婚同樣能夠形成父子關係、母子關係。如果親子鑑定證明作為孩子入學的唯一憑證,那麼對於那些收養的孩子,再婚而帶來的繼子、繼女,就沒有辦法通過提交親子鑑定證明入學,因為他們之間真的不是親子關係。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作為一個父親,我很支持這個建議,反對的理由是啥?說出來讓大家激動一下吧😄



天才食鐵獸


滑稽的表面現象背後是學校的無奈。一說家長反對做親子鑑定,很多人立即就看到了滿天的碧綠,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

學校要求入學的孩子做親子鑑定,學校這麼做有學校的苦衷,家長有家長的煩惱。曾經就有媒體報道,在廣東的虎門有些學校就有規定,並不是要求所有的孩子都要與父母做親子鑑定,只有父母單方或雙方戶籍在虎門,但孩子戶籍不在虎門的家庭,如果孩子想入讀公辦學校,必須提供親子鑑定證明。這麼做的原因是因為當地教育資源緊張,學校接收不了這麼多的學生,為了防止有人鑽空子而不得己而為之。

不得不說,學校這麼做也是出於無奈,之前肯定有人為了讓自己的孩子進入好的學校把孩子的戶口落到親戚名下的情況。


南極冰火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學校要求學生家長做親子鑑定的條件和範圍,並不是要求所有的學生家長都做這項鑑定的,只有下列情況之一才會有這項要求:1.新入學的義務教育範圍學生(特指小學一年級)無戶口,無身份證明的學生;2.新入學的一年級新生無學前教育的學籍且戶口尚未辦理的學生;3.已經在讀的學生,但因無戶口或身份證明,學籍號編碼由系統自動生成的學生;只有以上三種情況才會要求學生家長做親子鑑定,落實身份證明。這種情況少之又少,但仍然是存在的,絕大部分家長不必有這個顧慮,只要有戶口本或出生證明,不會出現讓學生家長做親子鑑定這種事情發生的。

接下來,我們說下原因,因為現在的學生學籍管理系統已經非常嚴格,一個學生一個學籍號,終生不會變化,基本上和身份證差不多重要了,如果沒有身份證明,那麼學生的信息是無法錄入系統的,轉學升學都要用到,學校只能督促家長儘快辦理學生的身份證明,而辦理身份證明的監護人只能通過親子鑑定來證明自己的監護權了。

最後,我想說有關學校讓學生家長辦理親子鑑定這件事,我們首先要弄清楚原因和範圍,不要讓學校來背這個鍋,遲遲未給孩子辦理戶口和出生證明的學生家長也要扮演好監護人這個角色,及早辦理好孩子的身份證明也是必須的,以免耽誤孩子學籍錄入。




陳老師數學微課堂


不管前提是什麼,親子鑑定不成為醫保統籌或者完全免費,就不可能成為任何一個單位或機構的必備手續。只能說,這樣的學校要求也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事情。

國立小學是不可能提出這樣的要求的,他們是等著你去舉報他們不成。而私立小學是企業商業,他們的行為也要建立於國家對教育機構的規定,在這之上他們提出的要求,就算不合理也是他們的商業行為,跟廣告沒什麼區別。家長願意接受就去,不願意也不可能讓你孩子沒書讀,教育局總會給孩子安排學校的。

你想想,就算是夫妻離婚孩子撫養權的官司,法院都沒要求在起訴時要出具親子鑑定。養子女與父母一樣有相應的法律義務。一份親子鑑定能保證什麼?

就像最近的《葉問》電影,中國人的孩子想去美國讀書,要當地華籍富人做收入擔保。這個親子鑑定和這種擔保一樣,就是個孩子的收入證明。說起來很可笑。




公主夏子熙


反對是正常的,萬一一個親子鑑定鬧出家庭的離散就不合適了。

其實我們要想想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是什麼,還是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平均造成的。東部沿海的教育資源豐富,越往西教育資源越加的貧乏,因為教育的資源不夠平均,我們家長都想把孩子往教育好的學校送,好的學校就那麼幾個,中國現在人口這麼多,一個學校招生的人數又有限,肯定會造成各種卡資質來變相的實現教育的平均。

就比方說我們家小孩,我們家小孩現在剛上幼兒園,我現在不得不考慮我們家孩子以後的小學初中高中的就讀學校,目前居住的區域師資配置都不是特別好的,為了讓孩子上好的公里小學,初中,現在能做的就是賺錢換學區房。

沒有小孩之前考慮的是怎麼才能在這個城市有個家,有套房,哪怕偏點都無所謂。可是有房之後小孩的來臨,就要考慮房子周邊小孩能上的學校是不是好的,就要考慮為了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給他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就需要換學區房。哎

造成原因,真心是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平均。一言難盡。


鬼哥旅遊


親子鑑定最低4000+



眾智成


這些學校(小學)要求入學兒童做親子鑑定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閒事,講重一點就是“勞財害命”!侵犯個人隱私(至少學校負責人知道了),這是破壞社會和諧!

比如有的夫妻不孕不育,從人類精子庫裡取精做的試唐嬰兒,有的是抱養的,甚至有的是“借”的、瞞著丈夫“偷”的……本來這個家庭風平浪靜,幸福美滿,入學一做親子鑑定,全亂了,你揭開了別人的傷疤,叫那些有特殊情況的家庭情何以堪?!

多想想如何提高教學質量的事,別削尖腦殼做這種極不人性的事情。

要不這樣,一,要求做入學親子鑑定的學校負責人自個先做個親子鑑定。二,入學兒童的親子鑑定費由學校出錢(大概每人3000元左右)。題主問家長們為什麼會反對做親子鑑定?

(1),明知道是親生的,幹啥花冤枉錢?

(2),明知道不是親生的,幹嘛要去做親子鑑定?

(3),明知道這是侵犯個人隱私,學校的行為超越了法律,咋不反對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