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蝦白斑病好治嗎?

水產養殖家


大家好,我是三農領域創作者,我熱愛學習,熱愛回答問題。針對筆友提出的這個問題,我查閱個各類資料,以及跟同學、朋友進行探討,得出以下結論,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建議要多注意,進行全面綜合預防,因為目前沒有有效的,一步到位的藥物治療。建議,)使用無汙染和不帶病原的水源。徹底清塘消毒除害。保持蝦池環境因素穩定。科學投餵飼料少吃多餐。加強巡塘,多觀察,發現池水變色要及時調控,遇到流行病時,暫時封閉不換水。投餵優質配合飼料。嚴格檢測親蝦,杜絕病原從母體帶入。

目前對蝦白斑病,還沒有有效的防治藥物。最重要的就在於,強化飼養管理,進行一個全面綜合預防。外觀症狀與病理變化即甲殼有白斑,體色變微紅或灰白。停止吃食,遊動遲緩等可初診。但有時病蝦不生白斑,確診需取胃部、淋巴樣器官、造血組織或皮下組織等,做超薄片,用透射電鏡觀察到桿狀病毒粒子。除傳統的組織切片觀察法外,還有T-E染色法、多抗及單抗ELISA檢測法、單克隆抗體或多克隆抗體技術。較適宜在生產上應用的核酸探針斑點雜交法、原位雜交法、PCR檢測法、IHHNV檢測試劑盒、WSBV檢測試劑盒檢測法。

以上就是本期所有內容了 。碼字不易,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喜歡的可以加個關注點個讚唄!我個人還是很喜歡交朋友的,大家都可以各抒己見評論留言啊!


農村最前線


蝦白斑病好治嗎?

主要的是預防好,順利度過養殖週期。次要才是治。

一般病毒性白斑病高發期為放苗30-45天左右,影響3-6公分的對蝦的成活率。感染病毒性白斑病的對蝦,嚴重的會出現攝食下降、紅體、遊塘,一旦出現遊塘基本會大量死亡,難以控制。

白斑病症狀:

早期白斑病在頭胸甲上可見到針尖樣大小白色斑點,數量不多,不易觀察到,此時對蝦胃內還充滿食物,頭胸甲不易剝離。中晚期白斑病白斑大且連成片,嚴重的全身甲殼都有白斑,胃內空無食物,肝胰腺發白腫大等現象,頭胸甲容易剝離。

白斑分細菌性白斑和病毒性白斑。細菌性白斑可控制;病毒性白斑在發生早期未擴散前(俗稱“未開花”)有治療的價值,一旦擴散基本無法治療。

1、小龍蝦白斑病發病症狀

小龍蝦無力上草、活動減少、攝食減少、體內出現積液、頭蓋殼易剝離、肝胰腺顏色變白,死亡量迅速上升,有相關症狀出現就表明小龍蝦已經患有白斑病了。

2、小龍蝦白斑病發病時間

小龍蝦白斑病通常發生在每年的5月份,這段時間是龍蝦白斑病爆發期。主要是由於水草腐爛、天氣異常、底質惡化和密度過大等原因造成。

流行時間及危害

一般病毒性白斑病高發期為放苗30-45天左右,影響3-6公分的對蝦的成活率。感染病毒性白斑病的對蝦,嚴重的會出現攝食下降、紅體、遊塘,一旦出現遊塘基本會大量死亡,難以控制。

影響白斑病發生的可能因素

1.苗種因素及體質因素

2.養殖池塘底質情況惡化

3.水質環境惡化

苗種病毒隔離的不徹底或苗種體質弱是白斑病發生的基本因素。在技術服務過程中發現,病毒性白斑病經常發生在底質或水質條件惡化的池塘;有時一次不當的換水或加水,抑或改底不及時甚至氣候引起的應激都有可能造成白斑的發生。

1、小龍蝦白斑病發病第一個原因就是存塘蝦量太多,沒有及時進行分塘處理;

2、小龍蝦白斑病發病第二個原因就是飼料投餵晚,數量不足;

3、小龍蝦白斑病發病第三個原因就是發病季節放養幼蝦,捕撈運輸不規範;

4、小龍蝦白斑病發病第四個原因就是同一池塘苗種放養時間太長,尤其是養殖塘少量補苗;

5.小龍蝦白斑病發病第五個原因就是池中的水草栽種不規範,水質混濁;

6、小龍蝦白斑病發病第六個原因就是小眼地籠捕撈,捕撈蝦分揀後小蝦回塘;

7、小龍蝦白斑病發病第七個原因就是應激反應是引起病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上7點就是引起小龍蝦發生白斑病的主要原因。

一般出現白斑病毒的池子,養殖蝦的池子年前未有效的清塘消毒殺菌,池塘本身潛藏往年留下的病毒;再者放養的蝦苗本身攜帶病毒,前期溫度低,病毒對溫度不適宜繁殖,到達一定溫度(也就是6月份左右),病毒爆發性擴展,導致蝦子大面積死亡;

另外一個比較大眾的情況就是高密度養殖,很多養殖戶為了牟取更多的利益,放苗量達到100斤以上,心想的預計進入高溫期全部將蝦子售出,由於飼料,溫度,蝦子自身需求等問題,往往達不到,直至推遲進入發病期 ,由於密度過多,蝦子長期處於一種局部應激反應,時間久了,蝦子生長代謝絮亂,蝦子抵抗力差,再加上水草密集,ph偏高,陰雨連綿,水體溶氧低,誘發水體滋生細菌病毒,直接感染蝦子,導致蝦子開始死亡,並且密度大,蝦子需求營養供應不上,抵抗能力差,也是感染原因之一,因為很多養殖戶不知道改什麼時候加食,往往會選擇低質,價格便宜飼料投餵,又不注重補鈣,所以營養缺乏也是導致蝦子已感染病毒很重要原因。

那麼,在真正發現白斑病毒感染了,我們該如何有效的處理呢?經過多處地方的診斷和經驗的積累,我們探討出一個效果明顯的方案:

處理方案

第一天,“強氧底淨”2畝/袋,間隔兩小時,“養水激活液”3畝/瓶。

第二天,“鉑立康”2畝/瓶+“黃連康提純液”2畝/瓶+“白便白斑寧”1畝/袋。

從第一天開始內服,“弧菌淨”2袋+“白便白斑寧”2袋+“複合免疫多糖”1袋+“轉肝靈”1包,拌料80斤,連用5天。

第五天,“底改酵素”3畝/袋,間隔2小時,潑灑“解毒應激靈”3畝/袋。

後期處理,7到10天“安進巨能鈣”3畝/瓶+“複合免疫多糖”3畝/袋,外潑。陰雨天3天一次用“安進巨能氧片劑型”3畝/袋改底,晴天7天一次用“底改酵素”3畝/袋改底。

最後總結:小龍蝦養殖因週期短、脫殼生長、喜陰、高溶氧等特點,與養殖魚類要求區別大,要想蝦養好,首先要保持高溶氧,其次是蝦正常脫殼,最主要的是預防好,順利度過養殖週期!

預防方案

1.放苗15天后

內服: 芪黃素+ 金美康+生泰藍 3-4天/周,2餐/天,連用2周。

提高對蝦體質、增強免疫水平,減少感染的幾率,從基層上防止病毒的侵襲。

2.白斑病易發、高發季節或放苗25-30天內

外潑 金美康+天清素+生泰藍連用兩次

內服 金美康+芪黃素 3-4天 2次/天

3.放苗20-25天需要進行底質處理,減少病毒白斑病誘發的環境因素

控制和殺滅底部的致病菌;改善底部環境,減少有毒、有害物質對對蝦的侵害。

外潑: 本草粒粒淨+底改

芪黃素中的真正具有生物活性的黃芪多糖,具有增強對蝦的體質,提高對蝦的免疫力,抗病毒的功能;金美康具有清熱解毒,抑制病原,有殺菌、凝血、清除細菌內毒素、抗病毒的作用;生泰藍成分板藍根,具有抗病毒的作用;天清素能夠快速消出炎症,預防和治療細菌、病毒性疾病及混合感染性疾病。

通過系統化、程序化的預防方案既能減少病毒性白斑病的發生,又能夠在病毒性白斑病早期控制病毒的擴散,控制病毒病的發展,減少病毒性白斑病對對蝦的危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