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商業思維

不一定要進入商業,但也要有些商業思維。


同時,多瞭解一種思維模式,也是避免自己的思維模式單一化。創新,有時候就是來自不同思維模式之間的交叉和碰撞。


1.商業項目的價值是什麼?


盈利,持續盈利。


說大點,是企業盈利與社會價值的結合,就是不但企業賺錢,而且還能推動社會進步。


2.盈利的前提是什麼?


匹配,商業運營會涉及到多個因素,諸多因素之間是否匹配,是盈利的關鍵所在。所以不存在什麼好項目壞項目,好市場壞市場,好人或是爛人,各因素之間是匹配的,才能確保順利運營,確保盈利。就像奔馳跑車和自行車,本職都是交通工具,奔馳跑車能開動,是因為發動機、變速器、底盤、輪胎等都是匹配的,而自行車能騎行,也因為輪子、車架、鏈條等也是匹配的。若是把奔馳的發動機裝到自行車上,沒法跑,把自行車的輪子裝到奔馳車上,直接就給壓垮了。當然,這不是奔馳發動機或是自行車輪子本身有什麼不好,而是不匹配。


3.市場經濟的核心是什麼?


就四個字“產品多了”。所謂的競爭、品牌、渠道、促銷等等,都因此而來。


4.什麼是“生意難做”。


生意難做有兩種類別,一種是沒得做,例如現在開店賣VCD,一種是做的同行太多了。在大多數行業裡,生意難做是指同行太多,而不是生意本身沒的做。


5.為什麼該做的促銷活動都做了,銷售還是不行?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生意的運營已經是做生意轉變為搶生意,做生意是基於客戶的需求,自己有產品有品牌有服務,能滿足客戶需求,這是做生意。而現在別人也都有產品有品牌有服務,且同質化,那自然就要搶了。既然是搶,就得要加強自身功力,主動出擊,保持創新,領先競爭對手。


6.什麼是商機?


商機基於不對稱,早期的商機更多是信息不對稱,現在的商機則更多是資源和服務不對稱。也就是自己手頭有更好的資源,或是能提供更高的服務。


7.成功都是一次性的。


在生產領域,有效的方法會被固化,然後持續進行重複。而在商業領域,有效的辦法,更多是一次性的,競爭對手知曉並掌握之後,也就沒什麼價值了。所以,通過複製別人的成功方法,很難給自己帶來成功。


8.一切問題都是成本問題。


在商業領域,相關問題在技術層面都可以解決,區別就是成本。若不考慮成本因素,什麼問題都能解決。商業思維所研究的,更多是低成本的解決辦法。


9.生意進步,來自學習,更來自認錯。


生意起步的大小不重要,關鍵是發展速度,通過學習可以提升發展速度,但敢於認錯,敢於面對,及時修改,則是更大的推進動力。


10.借錢做生意。


一定要借錢做生意,也就是要儘量整合別人的資源,別人願意借錢給你,首先得要認識你,認可你,欣賞你的工作風格和專業技術,能接受你的商業規劃。這反過來就是對自己的要求和鍛鍊。


11.不放掉有可能的機會。


機會只會給有準備的人,從接電話這個事來說明什麼叫有準備:


11-1.確保電話暢通,話費和電量都充足。


11-2.洗澡都要帶電話。


11-3.即便顯示是廣告推銷電話也要接,萬一是新客戶呢。


12.生意,就是在不可能中找出可能。


而上班,有些人則是在可能中非要找出各種不可能。


更多精彩文章,關注公眾號搜索“寒冬資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