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龙虎滩村名由来

【26/3】1、走河南省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洛阳最多,河南省共五项,洛阳占三项。我走过四项,《丝绸之路》和《大运河》的洛阳子项没有去过。

河南作为中原大省,历史悠久,文化绵长,历史遗迹众多。河南省内的世界性文化遗产有:

1.天地之中历史文化建筑群

第34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在2010年将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古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大运河

大运河河南段遗产点包括洛阳市回洛仓遗址和含嘉仓遗址、通济渠郑州段、通济渠商丘南关段等7项。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以通济渠、永济渠为“人”字状两大撇捺延伸,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北通涿郡(今北京),南达余杭(今杭州),全长2700多公里,为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2014大运河申遗成功,成为河南第四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3.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河南段包括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新安汉函谷关遗址和陕县崤 函古道石壕段遗址等项遗产点。河南的丝绸之路遗产不仅文化内涵丰富,而且代表了丝绸之路东方起点的城址、门址、关隘遗址、道路遗址等不同的遗产类型。在2014年中国成功申遗丝绸之路,河南省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增添至五项。

4.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洛阳市,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文人墨客的观游胜地。奉先寺石窟中巨大的卢舍那雕像,实在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龙门石窟在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5.殷墟

殷墟是中国商朝晚期都城遗址,古称"北蒙",甲骨卜辞中又称为"商邑"、"大邑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安阳市西北殷都区小屯村周围,由殷墟王陵遗、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等构成,历史悠久且文化研究意义重大。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中,河南安阳殷墟“申遗”成功。

【26/3】2、在四千多年文明史的历史文化名县会盟镇下高速

会盟镇,简称“会盟”,古称“孟津”,现为“旧孟津”(该乡的老城村为孟津故县城,后改老城乡,今为洛阳市孟津县会盟镇),是著名的“黄河中下游分界线”。会盟镇位于洛阳市东北部,洛阳北区核心区,也是洛阳市东北部的文化和交通中心,北临黄河与吉利区、孟州市相望,南依邙山与偃师市接壤,东接巩义市,西邻孟津其他乡镇,全镇总面积128.6平方千米,总人口51802人,耕地4.5万亩,镇区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素有河洛江南、鱼米之乡、旅游胜地、文化摇篮之美誉。

“旧孟津”是一个具有四千多年文明史的历史文化名县,是龙马负图之处,伏羲画卦之所。八百诸侯会盟、刘邦绝河亡秦、伯夷叔齐扣马劝谏等历史上许多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事件都发生在“旧孟津”(今洛阳会盟镇)。

【26/3】3、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一一洛阳汉魏古城永安寺遗址》

1961年,国务院公布汉魏洛阳故城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汉魏洛阳故城作为丝绸之路沿途城市遗迹之一

2014年入选《丝绸之路》捆绑申遗项目

2010年,汉魏洛阳故城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永宁寺塔位于汉魏洛阳故城内,寺址北距宫城前门阊阖门仅一里之隔,东临洛阳城中轴线铜驼大街。寺内的标志性建筑是九层永宁寺塔,“架木为之,举高九十丈,有金刹复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去京师百里,已遥见之”。北魏熙平元年(516年),年仅6岁的孝明帝元诩即位,其母灵太后胡氏临朝称制,实际控制北魏政权。在当时王公贵族争相礼佛的狂潮中,她发起创建了皇家寺院永宁寺。

【26/3】4、龙虎滩村名由来

龙虎滩村位于河南省偃师市首阳山镇西南,紧依洛河。西与洛龙区白马寺镇相连,南与佃庄镇隔河相望,汉魏洛阳故城老城墙挺立村东村西。

古时洛阳八景之一的“铜驼暮雨”,即位于该村村北。说起铜驼,还有一段辉煌经历;当年汉武帝西征匈奴,开辟“丝绸之路”,方便了东西贸易,为了显示自己的功勋,特命人铸造了一对铜骆驼,摆在长安宫前。曹魏叶。

魏明帝扩建洛阳宫,把这对铜驼迁到洛阳,摆在外城五里长街铜驼街上。 铜驼街北接宫城司马门,南连洛河上的永桥,一时商贾云集。傍晚时分,华灯初上,酒旗飘飘,细雨洒道,煞是好看,人称其景观为“铜驼暮雨”,成为洛阳古代八景之一。相传隋末瓦岗军李密占据汉魏故城,在此设阅兵台,称龙虎台,后洛河改道,冲台成滩,而得村名。

【26/3】4、龙虎滩村名由来


【26/3】4、龙虎滩村名由来


【26/3】4、龙虎滩村名由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