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錯題抄了很多還是不會呢?這是為什麼呢?

秋果磊磊


請問下你怎麼抄的?

抄錯題最後是在做題兩輪以後再抄,否則錯太多了,印象就不深刻了。我給出的方法是這樣的。

  • 首先,如果你是綜合考試中出現的錯題。那麼,先找到錯題所屬的板塊,比如說是因式分解,三角形全等,一元二次方程。把所有的板塊都找出來。

  • 然後,錯的最多的板塊開始練習。找集中的訓練題。比如說專門練習因式分解的課外練習。

  • 第一輪快速做過,不會做的直接看答案。然後打上記號。不要馬上重做。

  • 在第一輪篩選的基礎上,第二輪只做有記號的題目。本輪會做的直接就略過了,不會做的再打上與上輪不同的記號。這些錯題就是你的重點了。

  • 第三輪就要抄錯題了,或者不抄也可以,直接拿課外書做。這次只做有兩個記號的題目。這一輪很重要了,你要把每個題目都搞懂,然後歸納出具體步驟。記在本子上,看不懂或者會做但有疑問的去請教老師或者同學,不能帶著疑惑。

  • 歸納以後記在本子上的就是重點了,這個要經常看,而且這是考試寶典了。考前必看的東西。如果考試前時間夠,就把有兩個記號的錯題全部做一輪。如果時間不夠,那就看你歸納記在本子上的東西。

  • 就這三輪下來,這一板塊你基本就沒什麼問題了,然後再進行下一板塊。假如你之前考的就是單一板塊的試題。那就忽略第一步。

這是我總結出來,經過了很多學生試驗過的方法,挺管用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嫻意有效教育


看到你的這個問題,突然想起了前幾天看到的一篇文章,我推薦給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被稱為史上最高效學習方法——費曼學習法》

費曼學習法被稱為史上最牛學習法,能夠幫助你提高知識的吸收效率,真正理解並學會運用知識。這個學習方法,就是驗證你是否真正掌握一個知識,看你能否用直白淺顯的語言把複雜深奧的問題和知識講清楚。


一、什麼是費曼學習法?

1、費曼簡介

13歲就學完微積分;高中畢業之後進入麻省理工;24歲就和愛因斯坦一起加入馬哈頓計劃天才小組,一起研發原子彈;33歲在加州理工學院期間,費曼因其幽默生動、不拘一格的講課風格深受學生歡迎;47歲獲得諾貝爾獎。被認為是愛因斯坦之後最睿智的理論物理學家,也是第一位提出納米概念的人。

2、什麼是費曼學習法?

有個故事,有一位農民父親,他的女兒考上了清華,兒子也上了北大。有人就好奇的問他:你把兩個孩子都送進名牌大學,是不是有什麼絕招啊?農民憨厚的說:“我這人沒什麼文化,也不懂什麼絕招。只是覺得孩子上學花了那麼多錢,不能白花了,就讓孩子每天放學回家,把老師在學校講的內容跟我講一遍,如果有弄不懂的地方就問孩子,如果孩子也弄不懂,就讓孩子第二天問老師。這樣一來,花一份的錢,教了兩個人。”“奇怪的是,孩子學習的勁頭特別強,哪怕是別人的孩子在外面玩的熱火朝天,他也不為所動,就這樣學習成績從小學到高中一路攀升,直到考上清華北大……”

其實這位父親所用的,就是費曼學習法,只是他沒意識到而已。

費曼學習法,就是以教的方式,逼迫自己自覺,甚至是開心的完成有意識的主動學習。

二、費曼學習法對知識的吸收率

1、學習分為兩類:被動學習和主動學習。

①被動學習包括:聽、看、聽+看(圖像)、示範,吸收效率依次為5%、10%、20%、30%。

②主動學習包括:小組討論、做中學(實操)、教給別人或馬上運用,吸收效率分別為50%、70%、90%。。

2、費曼學習吸收率

這個表示就一目瞭然,“教給別人”對學習的吸收率是最高的,達90%。就是表面上看,是在教別人,其實是在以教的方式“逼”自己查漏補缺。

三、費曼技巧的主要操作流程如下:

第一步:選擇要學習的概念,拿一張空白的紙,在最上方寫下概念的名稱。

第二步:設想你是老師,要教會一名新生這個知識點。這一步你要假想自己講給一名毫無這方面知識的學生聽懂,並把你的解釋記錄下來。這一步是關鍵,因為在解釋那些你理解甚至不理解的知識過程中,讓自己不明白的更明白。

在教學方法上稱之我:“教學記憶法”。有時候有些老師會把某個知識點讓一個學生當小老師來上課 ,老師雖然在用,也許並不知道就是最牛的“費曼學習法”。

第三步:當你覺得不明白時,再返回去。還再不明白時,別急著往下走,再返回去,重新閱讀參考材料、聽講座或找老師解答,直到你搞懂為止,然後把解釋記到紙上,把最接近“標準”的答案寫下。

第四步:簡單化和比喻,儘量用簡單通俗的語言重新表述。想象能把一個80歲的老太太講明白。

費曼技巧的具體應用方式如下:向不熟悉知識的人解釋該知識,用他們能理解的方式及最簡單的語言向他們解釋。發現自己不能理解的地方或不能簡單解釋某知識的地方並記錄,回頭查看資料來源並研讀自己薄弱的地方,直到能用簡單的語言來解釋。


十字路口的地圖


錯題抄了很多還是不會,我認為原因有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要搞清楚什麼是錯題本?錯題本,應該是記錄下你因為種種原因,做錯的題目。這些原因包括但不限於:知識點不會,方法用錯,某個關鍵步驟缺失,題目沒有讀懂……但不包括算錯數,寫錯字這種低級錯誤。所以說,不要什麼都一股腦往錯題本里填。

第二:要明白為什麼要抄?在抄題的過程中,邊抄邊思考這道題目到底考了什麼知識點,給出的條件是什麼,有沒有隱含條件?抄了之後要經常整理複習,把錯題涉及的知識點提煉出來,下次一看就明白哪些知識沒學會沒學全,這樣比你單純抄題,要理解得更深入,記憶更深刻,更不容易忘記。

第三:要知道怎麼抄。如果一個題目旁邊沒有解析,沒有題型總結之類的,那就是廢題目,抄也沒有用,不明白的以後也很難明白。抄錯題時,甚至可以把自己當初錯的原因下次該注意什麼都詳細寫上去;特別要把思路寫在旁邊,真的很重要,下次一看到就明白為什麼錯了,怎麼樣才能做對。

第四:正確的使用的錯題本,應該是輕抄寫,重分析理解,定期的翻閱練習。如果是抄了就一勞永逸,那抄一百遍也沒意義。一定要養成整理錯題的習慣,提高效率,看到一個題目,一定要當天整理完,不可以拖,一個題目一旦拖了2天后,那麼這個題目就廢了,你就別整理了。只有當天整理,當天理解,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以上四點,就是我認為正確抄錯題的方法。


果爸聊孩子


這個情況在我讀書的時候,也試過。我以前讀書的時候,整理了很多錯題,一題一題地抄,每一題都寫了批註,小學的時候還是挺管用的,但是到了初高中就不可以了。現在當老師以後,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錯題只是以前出現過的題目,而你並沒有理解裡面的深層次的原理,導致你出現新的題目以後就不可以解題了。這方法在小學能行,是因為小學的時候題目幾乎重複。初高中以後,就算用題海戰術,題都做不完更何況出現的錯題呢?

第二,但是這不能表明錯題沒有用,要讓他們有用一定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一定要經常看,經常琢磨,這樣才能知道共同點,起碼如果有萬分之一的機會,你真的碰到這道題了,你不會出錯。其次,一定要思考,究竟題目的原理是什麼,總結出根本性的解題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最後,總結一句,錯題中找根本,提高解題能力和思維能力最重要。加油哦!





missAngela


我告訴你原因,在自己對知識點掌握的不完全,基礎不夠紮實,錯題本只會害了你!

錯題的原因分很多種,如果是馬虎造成的,錯題的意義不大,因為這個教訓是偶然的不因為錯題被記錄下來就會提高。

解題思路和方法的錯誤,這種是有些作用的,但是不容易記住,需要反覆看,混在其他錯題裡面很浪費時間。這種可以挑出來,主要是記錄解題的方式方法而不是題目本身。

最後我要說的就是,對知識點都掌握不夠。這種情況,記題一點意義都沒有,只會浪費時間,即使記住了,將來題目出現變形都會無法解答。

所有這種最好的解決辦法是,抓住本質。去鞏固知識點,並且進行強化訓練。認為複習已經掌握了這個知識點,立刻對這種知識點都題目進行練習,做對了也立刻能強化自己的信心和獲得成就感。並且加深知識點和解題方式的記憶。

快速的正反饋,是學習中最重要的手段(不光學習很多能讓人成癮的都是這個原因,比如遊戲,小視頻等等),並且加深記憶。

希望能幫助到你。


科中中


造成不會的原因不是你抄了多少,而是你壓根就不會,你抄再多也沒用,就好比考試完,老師講評試卷,試卷講評完了,你把答案抄到試卷上了,然後往桌兜一扔完事了。而具體那些做錯的會了多少,掌握了多少如果真問問你的話估計也是三字“不清楚”或者“不知道”要想改變這種局面給你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一、老師上課講解認真聽,聽不懂課下繼續請教同學或老師直到弄懂。二、弄懂以後抄到錯題本,我說的抄是把題目抄上,然後將老師講解的分析過程自己寫出來,然後再寫正確答案。這裡分析過程很重要,如果你能寫出分析過程說明你真明白了,如果你寫不出來只能說明你把答案抄上了,而你並不明白這個題。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時間久了你可能忘了這個題為什麼是這個答案,這時候你可以看看分析過程便於你理解解題過程。三、如果有人請教你你最好給別人講一遍,如果你能講出來說明你真明白了,如果講不出來只能說你一知半解,好多同學聽完老師講解好像明白了,但是下次再讓做還是不會就是這個原因。如果你沒有好的方法改變現實,以上三點不妨試試希望對你有幫助。


指引者2019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首先要找到題目做錯的原因,要麼基礎知識掌握得較差,知識點沒有弄懂,要麼比較粗心,做題太馬虎。如果是第一種情況,就要請教老師先把知識點弄懂再改錯;如果是第二種情況,要注意鍛鍊,改掉孩子粗心的小毛病。

一味地把錯題抄很多遍是沒有效果的,要找到改錯題的方法才行。

總之,孩子是形成行為習慣的重要階段,要注意方法,注意引導,家長要做孩子的榜樣,要讓孩子從小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童樂課堂


因為概念理解不到位,停留在淺層理解。


王曉英41


應該查找原因,而非多抄題,耗費了大量時間而沒效果。得不償失


考研權威調劑—小宮


在學習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建議,要多去做錯題總結和整理,於是很多同學也很聽話的去照做了,把作業上和試卷上的錯題都抄了下來,可是很多學生在做了很多這樣的工作之後依然發現效果卻並不怎麼盡如人意,甚至是在下次遇到類似的題目依然是毫無頭緒,那麼該如何來看待和解決這種問題嗎?

很多同學都在思考,積累和整理錯題是不是無效的,當然不是這樣的,積累和整理錯題作為非常有效的一種學習方法,被很多的學霸和老師所推崇,但為什麼對很多學生卻沒有作用了。


對於這個問題,問題本身本在積累和整理錯題這件事情上,問題在做這件事情的方式上,積累錯題不是簡簡單單的錯題搬運,把做錯的題從試卷上或作業本上抄到筆記本上,簡簡單單的搬運自然是無效果的。


我們要抓住積累和整理錯題的本質,讓這項工作落到實處,讓這項工作做得更高效和有價值。對於錯題的積累和整理絕不是簡簡單單的搬運,需要有思考和整理在裡面。


首先在錯誤整理的時候一般需要分門別類地去整理,比如按照某個章節、專題、模塊和知識點去整理,這樣才能形成一個體系,方便自己去複習,也更加高效;


其次,錯題在整理的過程中一定要有自己的總結和反思。需要去思考:這道題涉及的知識點和考點是什麼?錯誤的原因是什麼?正確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是什麼?有哪些需要著重注意的地方? 之後類似的題目在處理的時候該注意什麼?對之後的解題有什麼啟發和指導?最後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把解題過程給寫下來,而不是去把參考答案一字不漏的抄上。


沒有經過加工和整理的錯題整理自然是無效的,錯題整理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總結和思考,將解題的思路和方法內化的一個過程,否則就是無價值的。參考答案永遠是別人的思路和方法,我們唯有經過加工和整理內化為自己的方法和思路才能為我們所用。


在錯題整理之後一定要經常去翻閱和複習,不能整理好了就置之不理了,錯題反應的是我們的知識漏洞、薄弱環節和思維誤區,這些問題的克服需要經常去複習,加深理解和影像,因此要經常去複習,在複習的過程中可以針對不同的理解情況做不同的標註,完全理解和掌握的題目就可以暫時放下,讓存在問題的錯題逐步被攻克,錯誤越來越少。


數學解題的關鍵在思路和方法,因此在數學的學習中關鍵就是去聽思路,學方法,還需要通過做做題去加深對方法和理解和運用能力,在運用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再去解決問題。這就需要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和應變能力,說到底還是需要學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方法性的東西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