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百萬! 成都“智”造今日“雲”上對接 為全球抗疫貢獻成都力量

“3月3日,研發成功納米駐極母粒,3月12日熔噴布正式投產,我們納米駐極熔噴布生產的口罩可以達到醫用外科口罩標準要求。”

“我們研發的一體式智能醫廢收集車具有在線監測、數據自動上傳、自動消毒噴淋、操作方便等優點。”

……

17項成都“智”造新技術新產品面向全球“雲”上匯智,展示了成都科技戰“疫”的行動成果。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形勢下,為搭建科技企業與國內、國外應用場景需求方精準對接平臺,為疫情防控、企業復工復產、學校復學等提供成都科技力量,3月26日上午,由市科技局聯合市經信局、市政府外辦、市博覽局、市科協、市新經濟委主辦的成都“智”造新技術新產品雲對接——科技防疫應用國際專場活動,通過線上中英雙語同步直播形式啟動。

超百萬! 成都“智”造今日“雲”上對接 為全球抗疫貢獻成都力量

本次活動重點推介了邁克生物核酸檢測盒、光啟測溫頭盔、縱橫自動化大鵬系列多功能無人機防疫解決方案、希望深藍空調消毒殺菌防疫系統解決方案、金髮科技納米駐極熔噴布、訊飛科技智醫助理和訊錄等17項成都造科技防疫新產品,發佈了218項防疫產品清單。

據統計,全球觀看直播和回放達到168萬人次。外國駐蓉和駐渝領事機構、外國在蓉商(協)會、外商企業以及來自四川、北京、上海、浙江、重慶、廣東、安徽等全國上萬人參與活動互動交流,近1000家企業代表與相關應用單位進行了深入對接,其中新加坡先進科技(中國)有限公司、易安信信息技術研發(成都)有限公司、新加坡寶利根(中國)精密工業有限公司等共計35家在蓉外資企業參加了本次雲對接活動,初步達成意向合作30餘項。

構建多場景戰疫“防線”

發佈218項“成都造”科技防疫產品

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成都高校院所、科研機構、企業集團紛紛以“科技”之力,圍繞病毒檢測、藥物篩選、醫療器械、防疫管理等各領域,研發了一系列新產品,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超百萬! 成都“智”造今日“雲”上對接 為全球抗疫貢獻成都力量

  • 病毒檢測防線

“核酸檢測,滿足實驗室精準檢測;化學發光檢測,可以實現批量檢測;膠體金法,可以實現快速的初篩……”在今天舉行的雲對接活動上,邁克生物市場總監餘康介紹了邁克生物的新冠病毒全方面檢測方案。

據餘康介紹,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邁克生物共研發出包括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熒光PCR法)、免疫平臺直接化學發光法、快速檢測平臺膠體金法等在內的3種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盒。“這三大平臺的產品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可以為醫學實驗室提供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的全面解決方案。”餘康介紹說,目前,我們的產品已銷往西班牙、意大利、卡塔爾、阿聯酋、菲律賓、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全球戰“疫”注入成都科技力量。

超百萬! 成都“智”造今日“雲”上對接 為全球抗疫貢獻成都力量

構築牢固的病毒檢測防線,在此次活動上,成都博奧晶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病原微生物核酸快速檢測”以及成都瀚辰光翼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推出的“高通量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系統及其應用”也做了重點發布。

  • 藥物治療防線

“在疫情發生以後,我們快速組織了力量,目前已經完成了3種新冠病毒蛋白化合物設計,其中申請了2件新冠藥物發明專利。”在雲對接活動中,成都先導藥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商務開發助理總監劉挺介紹了他們的抗病毒研究進展。“我們目前正在利用國際上比較關鍵的技術去降解新冠病毒的蛋白,如何去對抗病毒,我們正在做包括抑制病毒的感染、抑制病毒的複製、抑制病毒的成熟和組裝等。”劉挺說道。

與此同時,目前,先導與擁有冠狀病毒檢測平臺的大學實驗室合作,已篩選數十個化合物,初步實驗數據發現有4個化合物能夠降低細胞病毒載量,體外細胞實驗中,還發現部分化合物表現出了和瑞德西韋相似的抗病毒活性。同時,還優化了瑞德西韋等藥物的合成途徑,可大大降低其合成成本。

超百萬! 成都“智”造今日“雲”上對接 為全球抗疫貢獻成都力量

除了成都先導之外,在此次活動上,成都奧邦藥業有限公司的“抗新冠肺炎候選藥物remdesivir低成本的原料合成、製劑開發及放大研究”,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的“中醫藥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的實踐與思考”做了重點發布,展現了在創新藥物篩選、治療上的“科技之力”。

  • 公共防控防線

“數據顯示,我們的抑菌除霾通風隔音窗,可以有效過濾病菌及PM2.5達99%以上,並在隔離室外噪聲的同時,保證室內新風量達到120立方米/小時。”這是四川三元環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運營總監侯廷發介紹公司推出的“高密度人群環境中的通風抗疫隔音解決方案”時公佈的數據。

超百萬! 成都“智”造今日“雲”上對接 為全球抗疫貢獻成都力量

取得如此“抑菌除霾”好效果的背後,離不開科技的支撐。四川三元環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將金屬間化合物過濾膜應用在窗式隔音通風器上,可以替代HEPA紙質過濾膜,霧霾及病菌淨化率達99%,並具有反覆使用、壽命長的優勢。

目前,這套產品可以在醫院手術室、學校教室、辦公室、會議室、展廳等人員密集場所及臥室生活場景下使用,有效滿足用戶新風及過濾霧霾和病菌的需求。

在智能消殺領域,希望深藍空調製造有限公司也針對其推出的“消毒殺菌防疫系統解決方案”做了重點發布。

此外,在智能測溫、智慧醫療等多個領域,還有9個科技防疫產品做了線上重點發布。

在疫情防控上,口罩是“剛需”。成都金髮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可以提供防疫口罩關鍵材料——納米駐極熔噴布,為口罩生產注入原動力。

在智能測溫上,成都光啟空間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光啟智能防疫頭盔”,成都凡米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實時體溫檢測溫度貼”,中建鋁新材料有限公司研發的“中建鋁智慧測溫通”給出了“一攬子”“智慧體溫監測方案”。

在疫情應急管理上,成都縱橫自動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大鵬系列多功能無人機防疫解決方案”以及四川易誠智訊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便攜式應急響應視頻終端”可以有效提高疫情監控指揮效率。

在智慧醫療上,成都金盤電子科大多媒體技術有限公司推出的“‘影像中國’基於5G雲平臺的遠程影像診斷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快速診斷與篩查的應用”,四川訊飛超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智醫助理和訊錄”,成都市嘉蘭圖創意投資有限公司研發的“一體式電動智能醫廢收集車”,利用AI、大數據等前沿技術,大大提高了診療效率。

蓉企代表積極參加

成都“智”造為全球抗疫貢獻成都科技力量

“體溫監測的精度,是否能替代診療體溫計?一個帳號最大捆綁無感測溫貼片多少個?”

“檢測試劑盒是否已經通過國際認證,可以出口?檢測是通過血液樣本還是鼻咽拭子?”

“生產的口罩通過CE或FDA或EMA等國際認證嗎?是否具有出口資質?”

……

在交流群裡,成百上千條信息不斷閃動,參與雲對接活動的企業和收看雲對接的各領域代表在會後熱烈交流交流,提出自己的需求和疑問。

超百萬! 成都“智”造今日“雲”上對接 為全球抗疫貢獻成都力量

超百萬! 成都“智”造今日“雲”上對接 為全球抗疫貢獻成都力量

超百萬! 成都“智”造今日“雲”上對接 為全球抗疫貢獻成都力量


超百萬! 成都“智”造今日“雲”上對接 為全球抗疫貢獻成都力量

“我們對之前3月12日的雲對接科技防疫應用專場就很關注,我認為雲對接是當前情況下供需雙方精準對接的有效平臺。這次活動還有外事單位參與,這對我們走向全球市場很有幫助。”希望深藍空調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建波表示。據他透露,公司目前針對疫情防控的不同場景研發了6類產品,已有4類產品進入市場,還有2類產品預計4月底上市,目前多個產品正在積極辦理出口資質。

超百萬! 成都“智”造今日“雲”上對接 為全球抗疫貢獻成都力量

中建鋁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蘇欣也對雲對接活動表示了肯定,“我們肯定非常高興參與雲對接活動。這擴大了我們企業的銷售渠道,同時,我們也希望能夠進一步瞭解全球防疫的需求,可以幫助我們改善產品。”

超百萬! 成都“智”造今日“雲”上對接 為全球抗疫貢獻成都力量

在此次疫情中,成都縱橫自動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無人機產品在城市巡檢、應急物資投送、搭載通信中繼等應急保障方面“大顯身手”,成都縱橫自動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銷售經理彭曼怡認為,藉助雲對接活動,可以向全球分享無人機在戰“疫”中的實踐應用,為全球抗疫貢獻成都科技力量。

超百萬! 成都“智”造今日“雲”上對接 為全球抗疫貢獻成都力量

成都博奧獨立醫學實驗室有限公司總經理梁冬也認為,雲對接活動為需求方詳細瞭解公司產品提供了一個交流平臺,“我們的呼吸道病毒(6種)核酸檢測試劑盒(恆溫擴增芯片法)可以一次檢測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多種病毒,能夠有效鑑別正常人、流感患者和新冠肺炎患者。藉助雲對接活動,希望有更多需求方瞭解我們的應用場景,以滿足差異化需求。”

超百萬! 成都“智”造今日“雲”上對接 為全球抗疫貢獻成都力量

“我們希望能夠為醫療行業特別是基層單位的服務能力提升做貢獻。”四川訊飛超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高級客戶經理曹嬌豔表示,針對此次新冠疫情,四川訊飛超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智醫助理和訊錄”在輔助診療、語音錄入、智能外呼等多方面做了相關的應急攻關,大大提高了醫療服務效率,在全國多地均有應用,“藉助雲對接平臺,我們希望有更多人可以瞭解科技在提高醫療服務效率上的實踐。”曹嬌豔說道。

超百萬! 成都“智”造今日“雲”上對接 為全球抗疫貢獻成都力量

“疫情發生以來,成都在科技防疫方面做得很好,如運用大數據、互聯網系統的健康碼,社區及工廠裡的智能化測溫、紅外檢測,以及運用人工智能助力篩選等。”國家中藥臨床試驗中心(成都)辦公室副主任閻博華表示,這些也是此次雲對接活動中他關注的領域,希望能在線下進一步對接,尋找後疫情時代中的醫療新機遇。

雲上促進精準對接

“獲得科技防疫產品信息非常重要,這次全球雲對接活動就提供了這樣的渠道。”通過直播,烏拉圭駐重慶總領事館副總領事琪娜注意到多項來自成都的科技戰“疫”產品,包括智能防疫頭盔、消毒機器、5G遠程診療等。“我對這些智能產品非常感興趣,希望能進一步對接,更便捷地促進產品落地。

“目前,巴伐利亞州對於口罩、防護服等防護物資需求比較大。”德國巴伐利亞州中國代表處華西地區代表鄭蘭蕊認為,此外,高精尖的科技戰“疫”產品需求很大,如環境監測、消毒殺菌、病毒檢測試劑盒等。“此次活動同步播出中英文字幕,能讓更多人以最快速度瞭解信息,非常貼心。下一步,將爭取打通信息渠道,促進供需雙方合作。”

科技助力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以雲對接搭建供需雙方精準對接渠道,外資企業同樣“點贊”成都硬核防疫裝備。

疫情發生以來,口罩成為“剛需”。非常時期,2月初,成都精密工業旗下的成都寶利根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組織技術人員積極相應政府部門的倡議,加班加點成功開發了口罩自動生產設備,並陸續開發製造了9條口罩生產線,部分供給了四川成都、綿陽以及山東等地的口罩生產企業,自身也保留了1條生產線,日產口罩達5萬件。

超百萬! 成都“智”造今日“雲”上對接 為全球抗疫貢獻成都力量

“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寶利根公司產業鏈上服務的跨國公司在歐美的工廠受疫情影響很嚴重,很多企業需要口罩等防護物資運到歐美。最近一段時間寶利根公司又積極幫助客戶群如泰科電子集團TE connectivity 、安菲諾Amphenol、莫仕molex 等。”計劃將生產的口罩供給這些企業的位於意大利、德國、法國等地的工廠,寶利根精密工業集團總裁席剛說。

超百萬! 成都“智”造今日“雲”上對接 為全球抗疫貢獻成都力量

“疫情發生以來,成都在科技防疫方面做得很好,如運用大數據、互聯網系統的健康碼,社區及工廠裡的智能化測溫、紅外檢測,以及運用人工智能助力篩選等。”他表示,這些也是此次雲對接活動中他關注的領域,希望能在線下進一步對接,尋找後疫情時代中的醫療新機遇。

“這是我們的第二場雲對接活動,由6家單位聯合舉辦,通過各方資源動員了國內外應用場景的用戶收看直播。”成都市科技局校院地協同和科技合作處處長聶宏介紹,在給成都的防疫工作提供了科技支撐後,他們還通過這種線上對接方式,既幫“成都造”產品找到用戶,也幫一些學校、醫院、機場、地鐵人員聚集場所的復工復產復學解決了需求。下一步,市科技局還將會同相關部門,圍繞成都“5+5+1”重點產業,開展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智能製造等領域成都“智”造新技術新產品雲對接活動,幫助成都高新技術企業和新技術新產品更好地走向全國、走向全球。

面對疫情“大考”

以科技支持疫情防控

助力社會經濟發展

疫情“後時代”

一項項成都智“造”防疫產品

正面向全球

貢獻成都科技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