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人說“養兒防老”,現在養兒還能防老嗎?

星想


題主您好,很高興分享我的觀點!現在這個社會養兒是否能防老?

‘養兒防老’本身沒什麼毛病,如果沒有親情只剩下了養和防利益支撐著,就顯得有點拿上臺面來說不過去。愛是互相的,愛所產生的行為比養兒防老所規定的孝道更溫馨。與其用孝道去要挾,不如用愛去換取另一份愛。兒女不是養老的工具,也不應是唯一的養老方式。養兒防老是中國傳統的一種孝道文化,我國法律也明確規定了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但是養育兒女也不應該把兒女當成養老的工具,而是能給老年生活帶來更多希望,讓老人面對世界的快速變化時有更多的“底氣”。

俗話說得好‘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養老也一樣只能靠自己保養調理好自己的健康,提前做好自己的養老規劃才是上策。我相信這個社會上大部分當兒女的都是有著自己的一份孝道之心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可是反觀現在社會作為子女一代的大部分年青人的生活狀態,成家了以後有自己的老婆孩子需要照顧撫養,每天為了自己的工作早出晚歸打理生活,每個月都被房貸車貸壓著喘不過氣。這種情況下在面對夫妻雙方的四位老人,很多事情都已經有心無力了,對父母的關愛也不可能做到順心順意。

很多時候,“老”不僅是生理的老去,可怕的是隨之而來的是心理的無力蒼老感,對生活的缺乏控制感,甚至絕望。有了孩子,至少還存有希望,有牽掛。但孩子卻會給老年後的生活帶來更多牽掛,更多希望,有事時面對多一些底氣。有的時候,活著,不就是為了一些希望和牽掛麼。

但願所有的人都能老有所養、養有所依吧




繁星六六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只能說我自己的事來回答這個題問。

我今年66歲,年令不算大,特別是在農村,六七十歲的人只要身體好點的都還打工掙錢,或者是種地維持生活開支。

我有糖尿病,用胰島素控制血糖。前幾年帶病種地,加重了病情。今年檢查發現有心率過緩的毛病和腎排尿功能下降的毛病。經常需要治療,花費挺大的。

我自己沒有錢,只是每月國家給的105元的農村養老保險金,和我幹過民辦教師國家給的每月240元的生活補助。還有每月80元的獨生子女父母的獎勵。總共425元,這些錢我每月治療病就花光了。生活靠誰呢,現在就是靠我的獨生兒子供養我。

我兒子上過大學,上過研究生,拿到了碩士學位,現在某地級市人民銀行工作。他現在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我兒子和兒媳都很孝順。我們老兩口養了個好兒子,娶了個好兒媳。

我們老兩口現在整住在兒子家裡。有兒子供養我們。我們也一邊看孩子。

從我的現在來說,養兒確實能防老。


農家評述122


不是以前和現在的問題,什麼時代兒女都有孝和不孝的。

不是說以前養兒防老,現在養兒就不防老了。

有個鄰居大姐,養了兩個兒子,對老人都很孝順。

老頭患病之後,兩個兒子輪流回家陪父母吃飯說話。

老頭過世後,倆兒子有時間了還會一起帶著媳婦回家陪母親,老大兒子天天中飯在家吃,有時候還幫母親在廚房做飯。

大兒媳婦上班時間比較固定,小兒媳婦工作的靈活性比較強,所以小兒媳經常帶婆婆去泡澡。

大姐沒有女兒,兩個媳婦就像女兒一樣待她。

住在同小區的一個大姐,也是七十多了。夫妻倆就一個兒子 已經四十多了沒成家不說,還在外邊欠了許多錢,讓母親省吃儉用幫他還。

母親曾經被逼自殺過,幸虧被人及時發現救活了。

像這樣的兒子,父母晚年肯定是靠不住的。

所以,養兒防不防老,關鍵看你養了什麼樣的兒,不在過去怎樣,現在怎樣。


牽住夕陽的手


養兒從古至今都不能防老!久病床前無孝子,是我們先人就子女對待父母好壞的一種結論!

我就先說下我親身經歷,我是男的今年滿50歲,上面有個大姐,父親今年虛歲84歲跟我一起往。老人62歲大腦中風,造成偏癱,行走不便但能自己行走,在75歲之後幾乎每年住院,其間還住院動過一次手術,基本上都是我一個人在處理,姐偶爾到醫院看下或有空到家裡陪老人聊聊天。2019年冬至前老人實發心臟疾病,送往醫院治療,因醫生沒有查對病情造成下消化道大出血,轉大醫院後主治醫生也告訴我們家屬,老人有心梗和大出血,治療是相互矛盾的,治其中一個會造成另一個病惡化,怕承擔責任不準備對老人進行治療,隨時有離開的可能,叫我們拉回家等著死亡!作為兒子不忍心看著老人離開,在積極與醫生溝通後,醫生同意治療隨後我簽下了生死委託書,並承諾老人生死一切後果由我來承擔!

經過醫生努力,先治好大出血,在穩定後又對心梗進行保守治療,在病情稍穩定後我就接老人回家調養。萬幸目前回家至今心梗沒有發作!

經過這次大病,老人有時候神智不清,生活幾乎不能自理,經常半夜起床,吵鬧弄得其他家人無法正常睡覺,第二天都是疲憊不堪,(我們都是平常工薪階層,請不起保姆),我早上還要早起,給老人煮飯吃,促督吃藥等等事情,接著趕去上班,一個月多下來已精疲力盡,因睡眠不足,整天精神恍惚,嚴重影工作效率!

憑心而論,我自己認為已盡心盡力還貼了錢,老人每個月退休金三千元,經過常年生病吃藥沒有積蓄,我如此付出但老人還是認為我沒伺候好,要叫我姐進來伺候,打電話給我姐控訴我,說我不孝順。在那一刻我深深理解了什麼叫久病床前無孝子!

現在我談下,養兒防老和久病床前無孝子!養兒防老大多數是靠不住,與子女是否孝順無關。

現在基本上是獨生子女,對應婚後雙方父母是四個人,如果雙方父母有良好的經濟收入,那對兒女可以減輕主要負擔,只要一方經濟收入差必定會影響兒女。想靠兒女經濟養老是根本不可能的,我認為兒女只能對父母做到三件事,就已經是對父母做到了養兒防老的效果:一,在父母生病時及時送送院治療,二,在父母生活不能自理下給予照顧,生活不能自理,又重病且很痛苦的,應該是讓他們減少痛苦,儘快離去!三,在父母離開時儘快送去火葬場,避免影響左鄰右舍,留下罵名!

我的結論是當今社會現實,養兒防老不可靠,也不可能,為人父母或為人子女的,只能做好自己,老人在退休不能工作時存夠養老錢,經濟上獨立不拖累子女:作為子女應盡力工作,不啃老,在父母老去時出力幫父母平安順便走完人生路!![靈光一閃][靈光一閃][靈光一閃]


阿煒煒煒煒


能,前天我跟我兒子閒聊,我問他如果他將來的媳婦不准他給父母養老咋辦?我兒子回答,我父母我不養誰養?她如果不讓我養父母那就離婚好了。其實我家條件不算太差,我和老公都有醫保和工資,也不會成為兒子太大的負擔,他要養他的小家我理解,我要的是兒子對這件事的態度。


飛龍在飛天


“養兒防老”那是很多人一直比較傳統的想法,特別是我們農村地區。老人到了年老的時候,沒有了勞動力,那就是等著兒子來養老了。可是現在的年輕人,能有幾個是孝順的,還真的不好說,現在很多家庭會出現老人老了,但是子女都不負責養老的問題。養兒防老在現在也是很多老人不敢奢望的事了。以前為什麼農村重男輕女的思想會嚴重?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養兒防老”,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農村的老人,老了沒有生活來源就只能靠著兒子“養老送終”。然而此一時彼一時,社會一直在變化發展,現在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都是可以給父母養老送終的,而且現在不是“養兒防老”了,而是“養老防兒”,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變化呢?

有人說從前是“養兒防老”,可現在是“養老防兒”,這是為什麼?

第一種原因:人口老齡化嚴重

我們人口老齡化是十分嚴重的一件事,尤其是在農村,年輕人都外出打工,村裡只剩下一些年邁的老人。老人越來越多,孩子越來越少,而且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如果結婚的話,那麼就會面臨著一對夫妻同時要養4個老人的局面,所以現在的子女壓力越來越大,他們每天就要努力工作,早出晚歸,才能養得起那麼多人。有不少父母不想讓孩子承擔這麼大的壓力,想要幫孩子減輕一點負擔和壓力,即使是過了退休的年齡,有些老人還會外出打工賺錢,把自己的養老金和打工錢貼補給自己的子女。父母這樣的“養老防兒”都是因為愛孩子,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第二種原因:兒女不孝順

現在有很多老人其實不缺子女照顧,有一部分老人都是有多個子女,但是這些子女通常都不想養老,相互推脫,自己生活都困難還要養活老人,他們不願因承擔這麼大的經濟負擔,不想給父母出一分錢。還有一些兒女沒有足夠的能力去贍養、照顧父母。比如自己身體不好,都需要別人的照顧,哪裡還照顧得了父母,反而父母還要照顧自己。另外還有一些兒女愛賭博、每天遊手好閒、無所事事,自己不掙錢還要向父母要錢,靠父母的接濟生活。

由於以上這2個方面原因的影響,現在就是“養老防兒”,不是“養兒防老”了,但還是有大多數子女會贍養、照顧自己年邁的父母的,因為他們都懂得百善孝為先。


標峰理論評


養兒防老,怎麼才叫養兒防老?

老了,和孩子們住在一起,他們好吃好喝伺候,其樂融融?

很多老人是這麼想的。可往往事與願違。老人們很多觀念,想法和兒子兒媳有代溝,時間久了容易產生矛盾,這是其一。有的老人心裡防著媳婦,不自覺的一家人合起火來欺負媳婦,排斥媳婦,這是很多家庭實實在在存在的。

在這種情況下,小夫妻產生矛盾就難免。身為老人,這時候何去何從???

如果身體允許,身體健康,就儘量不要和孩子住在一起。自己住,健健身,打打太極拳,跳跳廣場舞,何樂而不為??


ql369


以前的人說“養兒防老”,那都是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的思想,老人主要以兒子供養,這種思想在農村比較普遍,不生個兒子,就沒有底氣。

現在養兒還能防老嗎?我覺得是少了一個字,養兒防“啃”老還差不多。現在很多老人都想開了,不指著兒女能養自己,到時候,別在回家“啃”自己就謝天謝地了。老人如果攤上了一個“巨嬰”的子女,自己還得照顧他們,那就悲慘了。

時代不同了,養兒養女都一樣,某些時候,兒子越多,老人還真就是沒有人養,女兒畢竟是貼心的小棉襖,某些時候,真就比兒子強,有句話這麼說:生兒子好聽,生女兒好命,養兒還真不一定比養女好。

養兒養女現在獨生子女佔大多數,生了兒子也不一定養你,生了女兒也不一定就不養你。只有把孩子教育好,只要孩子的意識中還有贍養父母的品德和義務,養兒養女都一樣。

現在也有很多開明的老人,不願拖累子女,年齡大了要麼僱保姆照顧自己,要麼到條件好的養老機構去生活,一群老人在一起相互依靠,有說有笑,樂得自在。


我是月亮姐姐Nancy,感謝友友們的點贊、關注、留言(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月亮姐姐Nancy


我們常說“養兒防老”,不少夫妻為了老了享清福,怎麼著都要生兒子,可等你老了之後,或許才發現,孩子或許是靠不上的。“養兒防老”其實是最大的謊言,等你老了之後,才漸漸意識到,或許能防老的只有這3樣,早作準備晚年才能過得舒坦。

  第一個:另一半

  成家立業後。他們有了自己的家庭,生活重心也會慢慢的移到自己的家庭和孩子身上,基本沒有時間來管理父母,若是有心的,或許能多探望幾次,沒心的,估計連人影兒都見不著。能陪伴自己的也就只有另一半了,生活上互相扶持,即便不富裕,但能一起慢慢變老,又何嘗不適一種幸福呢?所以要互相珍惜,保重身體,有了另一半的陪伴,老年生活也會舒坦一些。

  

  第二個:健康的身體

  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好好的享受生活。生病是一件特別遭罪的事情,尤其是晚年的時候,天天吃藥、進醫院,即使你再有錢、兒女再孝順,估計也沒有多大的幸福感,有時候甚至還會覺得連累了孩子,因此,養好身體很重要,平時加強鍛鍊,為以後的晚年做好準備。

  第三個:足夠的錢

  不得不說,在如今幹什麼都需要錢的社會,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尤其是對於年紀大了的人來說,有足夠的錢能帶來安全感,有了足夠的錢才能更好的度過晚年的生活。若是你沒有錢,光指望著兒女,要是兒女都生活困難了,那還有精力管你,而且自己張口向兒女要錢,心裡也會覺得不好意思,所以,若想自己晚年過得舒坦,錢也是一件必需品,因此年輕的時候多做準備,為自己的晚年多存些錢。


千金芳


兒子好不如兒媳好,女兒好不如女婿好,他們以後成家了,少干涉,需要幫忙就幫忙,不需要就不幫忙,現在社會壓力這麼大,他有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還要上班賺錢,說現實點,哪有那麼多時間去照顧老人?我覺得能自己解決的絕不去麻煩孩子,你生孩子難道就是為了老了他養你?也許我的觀點有點偏激,我覺得我給了他生命,他給了我快樂,不管我老了他照不照顧我,我都無怨無悔,孝順就好,不孝順我也無所謂,但是首先你做為父母自己要做好,父母是孩子的榜樣,自己做好了,孩子孝順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