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战:让日本掉坑里整整20年爬不起来!解密1985年《广场协议》

1988年,日本街头有许多人拿着1万日元(约700人民币)的大钞票拦出租车。

而且,他们要去的不是什么十几公里远的地方,仅仅只是从这边的舞厅到那个街角的拉面馆,不到一公里的距离,他们也不愿意走了。

到达目的地后,他们会直接把万元大钞甩给司机:“不用找了!”


金融战:让日本掉坑里整整20年爬不起来!解密1985年《广场协议》


在那个时代,日本超乎想象的繁荣,花钱这样大手大脚的日本人遍地都是。

在当时,东京很多夜店的见面礼就是一块金表;在夜店里热出汗了找不到纸巾,顺手就拿现金擦;原来只有大款才能玩得起的高尔夫,在那时的日本迅速平民化。

市场上因为抢不到人倒闭的公司太多了,很多零工作经验的大学生脚还没踏出校门,不少企业就先为他们预付半年工资,还要请他们吃饭,保证在学校里就把人抢到手。

东京有一个HR美滋滋地向领导汇报说:“我只花了4万日元就把他(学生)搞定了!结果领导反而勃然大怒:“工作不行也就算了,连钱都不会花?!”,最后亲自请大学生吃高档料理赔礼道歉。

在90年代初,如果你告诉一个日本人,你们现在的繁华只是昙花一现,很快要进入失去的二十年,从此一蹶不振,那所有人都会把你当成疯子,这怎么可能呢?

但是现实就是如此残酷,日本从天堂跌落地狱的故事,就从《广场协议》开始……


金融战:让日本掉坑里整整20年爬不起来!解密1985年《广场协议》


“只要美元贬值20%,我的推土机就能推到他们帝国首都!”

这是一家美国挖掘机公司老板说的话,这家公司叫卡特彼勒,他嘴里的他们指的是日本。

卡特彼勒公司是挖掘机行业的老大,1980年,卡特彼勒公司在海外的销售额一度达到了33亿美元,但是仅仅在三年后,这个数字就暴跌到了17亿美元。

因为效益问题,1980年到1983年3年间,卡特彼勒不得不把员工从8600人裁减到5800人。

让卡特彼勒公司头疼的对手正是日本的小松公司。


金融战:让日本掉坑里整整20年爬不起来!解密1985年《广场协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美国的扶持下,日本的工业迎来了飞速增长。

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军给日本的订单就高达每年几十亿美元!而1950年日本的总GDP也才109亿美元。

1951年,日本制造业产量增长了40%,要知道一年增长40%是非常夸张的数据了。

1965年,美国直接派兵进入越南作战,又带来了一波日本工业大发展。

这次日本除了提供常规的战斗物资外,还掌握了为美军修飞机、修军舰的技能。

驻日美军的消费几乎全靠日本产品:喝着日本的酒、嚼着日本的口香糖。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让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后期实现了经济的腾飞,超越西德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日本企业慢慢成为了美国的强敌。

进入80年代,美国制造业被日本企业胖揍,对日贸易逆差逐年扩大。

原来的小弟现在比自己还强了,这让美国企业的老板很是费解。

卡特彼勒公司的董事长李·摩根经过调查认为,自己家的推土机各方面性能都比小松公司的好,之所以竞争不过,是因为美元对日元的汇率太高,美元太坚挺了,自己家的产品没有价格优势。

李·摩根不是唯一一个这样想的美国老板,在当时,很多美国制造业公司打不过日本企业,都觉得是美元的问题,不是他们产品的问题。

他们集体游说政府,要政府出台政策逼迫日元升值。只要日元升值了,他们的竞争力就会倍增。

他们的逻辑是这样的:我的拖拉机假设是1万美元,换算成日元就是240万日元;如果日元升值20%,那1万美元再换算成日元,就只有不到200万日元,一下子就便宜下来了,肯定能挤死日本的拖拉机公司。

为了让政府帮自己,李·摩根就放出了开头那句狠话:“只要美元贬值20%,我的推土机就能推到他们帝国首都!”

1985年春,美国参议院将日本列为“不公正贸易国”,之后的两个月里,美国媒体开始对日本口诛笔伐,参众两院不断提出上百个报复日本的方案。

日本人搞不懂自己是哪里惹到美国大哥了,于是,他们派出了当时外相的安倍晋太郎去找美国人谈,探探美国究竟是什么意思。

美国的意思很明确:日元升值,美元贬值。

金融战:让日本掉坑里整整20年爬不起来!解密1985年《广场协议》


美国大哥的意思是明白了,那日本同不同意呢?

在关于这个问题上,当时的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明确表示:强大的日本,必须有强大的日元支持!

日本高层也有让日元升值的意思。

身为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当然明白日元升值意味着什么,但是他们心里有自己的小九九:

第一,当时正赶上石油价格暴涨,石油是用美元结算的。日本是工业大国,作为岛国又很缺乏石油,日元升值之后,手中的日元可以兑换到更多的美元,就能买更多的石油。同时,日元升值了,日本人能拿日元买到更多外国货,对于日本人民是一件好事。

第二,日元升值了,日本的出口企业肯定要受损,但是根据日本政府的计算,只要日元升值控制在10%-20%的范围内,日本的企业是可以承受的。

第三,日本在政治、军事上依然要依靠美国。日本对美国的贸易差额实在太大了,如果美国因为巨额的财政赤字垮了,日本的靠山也就没了,升值可以满足美国人的要求。

于是,美国有要求,日本也觉得可以接受,双方一拍即合。


金融战:让日本掉坑里整整20年爬不起来!解密1985年《广场协议》

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开了一个会,一起商量如何操纵汇率,让美元贬值、日元升值。

这就是著名的《广场协议》。

这并不是一场美国单方面逼迫日本签的协议,而是美日双方各有打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