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王熙鳳為何不明確拒絕賈瑞,而是設計害死賈瑞,這說明什麼?

春日之虎


王熙鳳這個人物的特點。她在漂亮的外表之下,藏著一顆惡毒的心。明白了鳳姐的性格,她在賈瑞問題上的態度和處理方式,就很容易理解了。十一回中,寧國府家宴的時候,賈瑞找了個機會與鳳姐搭訕。

老於世故的鳳姐當然一下子就明白了賈瑞的意思。按照正常的社會倫理原則,鳳姐應該怎樣處理這個問題呢?毫無疑問。是應該對其進行義正辭嚴的批評教育,使賈瑞認識到自己已經誤入歧途,要儘快的迷途知返。王熙鳳可以這樣做,也有能力這樣做。可是,這樣做了,王熙鳳不就成了德才兼備的善人了嗎?但她不是,他是嘴甜心苦,兩面三刀,心狠手辣的王熙鳳。王熙鳳辦事的特點是恃才不恃德。它體現的是傳統文化中的霸道。

王熙鳳整治賈瑞的手法上看,王熙鳳是小女子,但才幹優長,能力強的人,一般不會為任何抽象的道德教條所束縛。這一點,王熙鳳曾經親承不誤,所謂的天理報應之類,她是根本不在乎的。但“哭向金陵”的結局,大約也算是報應吧?

有的人大約不願意把王熙鳳歸於惡人一類。他們的論據是,《紅樓夢》中很多地方顯示出王熙鳳的平易近人,與人為善之處。最明顯的例子是接濟劉姥姥。還有,她顯然是主子,但是與一些丫環相處的很好,絲毫沒有架子。但這些例子並不能改變王熙鳳性格的本質。接濟劉姥姥,本意也不在劉姥姥,而在於討老太太的歡心。所以,曹雪芹才說,“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接濟劉姥姥不過是無心栽花之舉罷了。

與王熙鳳關係處的好的丫環,不過是鴛鴦,襲人等二三人,這些人能與鳳姐搞好關係,除了自身處世的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們都是與老太太或是太太關係密切的人。

說了王熙鳳,再談一下賈瑞。《紅樓夢》十二回中,王熙鳳雖然毒設了相思局,但賈瑞之死。卻只能說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別人。

《紅樓夢》是“大旨談情”的,這一點,作者應該是沒有騙人。賈瑞是初涉情關,誤入歧途的典型代表。情竇初開的賈瑞,千不該,萬不該,愛上王熙鳳這樣一個人。愛情的發生,一個必要的前提是,兩情相悅。但可悲在於在這一事件中,賈瑞始終是一種單相思。

如果要和王熙鳳產生感情,起碼要有一點是超過王熙風丈夫賈璉吧。我們再來看看這位瑞大爺,在他的身上,能找出一點超出賈璉的地方嗎?權勢就不用說了,長相也未必好過賈璉。最關鍵的一點是,賈瑞的人品還很低下。在頑童鬧學堂一回中,有對賈瑞委瑣品格的展示。這裡就不詳述了。而賈璉除了風流倜儻之外,還於世路上好機變,辦事能力很強。在這樣的條件對比之下,賈瑞賈大爺還有勇氣向鳳姐發起進攻,只能驗證一個說法,利令智昏,戀愛中的男人智商為零。

在這出悲喜劇的過程中,鳳姐毒設相思局雖然毒了點,但也不能說沒有給賈瑞機會。第一次“約會”,鳳姐爽約之後,只是凍了賈瑞一個晚上,可以說是一個小小的懲戒。如果不是鬼迷了心竅,具有正常思維的人,一定會明白是鳳姐在捉弄他了。自己偷偷改過,也就是了。可是,陷入戀愛迷局中的人大都會有超乎常人自戀和自信,相信女人都愛自己。竟然還有勇氣,繼續再約,這大約就有點找死的味道了。

再算是再約之後吃的這點苦頭,也不足以要了瑞大爺的小命。就算是病了,慢慢調養,也會好起來。可是,賈瑞對鳳姐的情感,卻是至死不悔,至死不誤。書中的“風月寶鑑”,雖然是浪漫主義的創造,卻有很大的現實性。正面是美人,背面是骷髏。這大約是佛家的觀點,一切皆無自性,色既是空,空既是色。美人骷髏本無二致。瑞大爺顯然沒有這樣的境界。他寧肯在美人身上死,也不肯抱著骷髏生。於是,瑞大爺死了。他的死,正如前些年香港喜劇中調侃的那樣,是“精盡而亡”。

總的分析。王熙鳳對於賈瑞的死,可以用一句話概括,“我雖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如果王熙鳳給賈瑞一點不好的臉色,甚至罵他兩句,或者就可以把他從自戀的泥坑裡拉上來,從而揀回性命。而王熙鳳給他的,始終是媚惑的笑臉。在這裡,讓我們看到了什麼叫“當面一把火,背後一把刀。臉上露笑容,腳下使絆子”。當然,瑞大爺的死,還是怪他自己。如果他不是愛上了鳳姐,而是愛上其它任何人。而他在戀愛裡還是同樣表現出沒有自知之明的自戀,那麼,他可能會鬧出笑話和醜聞,但大約是不會丟了小命的。

王熙鳳這樣的人物,在現實生活中也大有人在。曹雪芹在歌頌愛情的美好與偉大之時,同時又告戒人們,情也是危險的,正如水,可以載舟,亦可覆舟!






易可85635859


賈瑞是王熙鳳的小叔子,在寧國府裡,王熙鳳猛然碰到賈瑞,唬得向後退了一步。那個年代,小叔子和嫂子不能隨便見面,如果不小心見了,要遠遠地躲開,尤其是單獨一個人的時候,更不應該上前說話,可是賈瑞完全不顧這些禮儀,猛然從假山石後走過來,嚇了鳳姐一跳。賈瑞這明顯是羞辱人。

如果換作旁人早就落荒而逃,白被羞辱一番。賈瑞心中一樂,事情也就過去了。王熙鳳必竟是王熙鳳,賈瑞說他與鳳姐有緣,鳳姐沒有生氣。賈瑞邊說,邊拿眼睛不住的覷著鳳姐兒。鳳姐還是沒有發火,依然給了賈瑞面子。她提醒賈瑞,自己是賈璉的妻子,你的嫂子。我還要到太太那裡去,鳳姐這是又拿出太太來嚇唬賈瑞,讓他知難而退。最後敷衍賈瑞一句,:“等閒了咱們再說話兒罷。”

賈瑞,拿個棒槌當針。【他道:“我要到嫂子家裡去請安,又恐怕嫂子年輕不肯輕易見人。”鳳姐兒假意笑道:“一家子骨肉,說什麼年輕不年輕的話。”】賈瑞是一個蠢人,換一個人早明白鳳姐的意思,死了這條心,可是他就是不懂,還以為鳳姐喜歡他。【賈瑞聽了這話,再不想到今日得這個奇遇,那神情光景一發不堪難看了。】鳳姐不願意與他繼續糾纏,於是讓賈瑞快去入席。

鳳姐表面看輕鬆自在,實際上她的一顆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看賈瑞走了,鳳姐兒故意的把腳步慢,見賈瑞去遠了,才有心思想事。

賈瑞自以為得了鳳姐的心,多次去賈府找鳳姐。此時鳳姐才覺得應該教訓一下賈瑞。否則他不長記性。

第一次凍了賈瑞一夜。賈瑞執迷不悟。鳳姐讓賈蓉和賈薔第二次教訓了賈瑞。這第二次教訓的招數都是賈蓉和賈薔設計的,不是鳳姐安排的。第二次賈瑞才死心。

那麼王熙鳳為什麼不直接疾言厲色地叱責賈瑞,讓他撤退,而是戲弄賈瑞呢?

這是王熙鳳的性格原因。

1.王熙鳳是一個有仇必報的人,賈瑞戲弄她,她非常生氣,所以她也如法炮製,她也要戲弄戲弄賈瑞,她要讓賈瑞嘗一嘗失戀的滋味。

2.王熙鳳讓賈蓉和賈薔教訓賈瑞有兩個目的。

首先,王熙鳳是告訴賈蓉和賈薔:她是一個正派人。

其次,王熙鳳提醒賈蓉,賈瑞是在寧國府對我表示不敬的。為什麼在我去天香樓的必經之路上遇到賈瑞,賈瑞的消息為什麼這麼靈通,是否有人暗中教唆賈瑞對我如此放肆?賈瑞會被我收拾,如果再有人膽敢對我不敬,我絕不手軟,賈瑞就是例證。

3.王熙鳳玩手段,玩慣了,甚至忘記了直截了當地拒絕別人。她設計害賈瑞,設計害尤二姐,都出於一種習慣。


潤楊閬苑


關於王熙鳳所謂害死賈瑞一事,出自《紅樓夢》第11、12回。

王熙鳳為什麼要毒設相思局?要回答這一問題,或者說要解開這一謎團。其實,答案就在《風月寶鑑》這面鏡子上。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說穿了並不是王熙鳳要毒設相思局害死賈瑞,而是作者曹雪芹安排王熙鳳這樣做。因為只有賈瑞起了淫心,害了相思病,《風月寶鑑》才能派上用場。

曹雪芹為什麼非要讓《風月寶鑑》派上用場呢?這與曹雪芹創作《紅樓夢》小說的寫作手法宗旨有關。



大家一定還記得,《紅樓夢》第一回中,曾提到“東魯孔梅溪題曰《風月寶鑑》”。也就是說,《紅樓夢》之前曾有過《石頭記》、《情僧錄》、《金陵十二釵》、《風月寶鑑》等幾個書名。

這是《風月寶鑑》在《紅樓夢》中第一次出現。而且是以書名出現的。那麼《風月寶鑑》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曹雪芹在第12回中作了解答。請看:

那道士嘆道:“你這病非藥可醫,我有個寶貝與你。你天天看時,此命可保矣。”說畢,從搭褳中取出一個正面反面皆可照人的鏡子來——背上鏨著《風月寶鑑》四字,遞與賈瑞道:“這物出自太虛幻境空靈殿上,警幻仙子所制,專治邪思妄動之症,濟世保生之功。所以帶他到世上來,單與那些聰明俊秀、風雅王孫等照看。千萬不可照正面,只照背面,要緊,要緊!三日後我來收取,管教你病好。”

當賈瑞死後,“代儒夫婦哭的死去活來,大罵道士:“是何妖道!”遂命人架起火來燒那鏡子。只聽空中叫道:“誰叫他自己照了正面!你們自己以假為真,為何燒我此鏡!”

曹雪芹在這裡告訴我們:《風月寶鑑》是一面正面反面皆可照人的鏡子。但是,要治病(注意,只能治心病),只能照背面,不能照正面。

但是,賈瑞沒聽跛足道人的話。照背面見是一個骷髏人,嚇了一跳。便好奇的去照正面,結果正是他淫思的王熙鳳。幾番雲雨之後,一命歸天。



曹雪芹在這裡借《風月寶鑑》,給我們傳遞了巨大的信息量:

(一)曹雪芹曾把《風月寶鑑》作為《紅樓夢》的書名之一,可見他對這四個字的含義是非常重視的。

(二)《風月寶鑑》這面鏡子的含義究竟是什麼?其實,它正是《紅樓夢》開篇第一回中說的《太虛幻境》和“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對聯的實物體現。

(三)《風月寶鑑》鏡子的正面意味著什麼?書中跛足道人說的很清楚“誰叫他自己照了正面!你們自己以假為真,為何燒我此鏡!”

就是說,鏡子正面看到的好看的美人是假的。是你們自己的問題,把它當真了。那反過來,鏡子背面看到的不就是真的了!可是,真實的東西並不好看,它像一個骷髏人,怪嚇人的。所以,曹雪芹一再告誡,不要被好看的外表迷惑了。“要看背面,千萬不要看正面,要緊,要緊”。

(四)曹雪芹迫於無奈,用這這套真假手法,似幻非幻,寫了“滿紙荒唐言”,訴說了憋在心裡的“一把辛酸淚”。只是冤枉了王熙鳳,委屈了賈瑞。一個有了惡名,一個一命歸天。

(五)當然,把王熙鳳毒設相思局,放在秦可卿死後,王熙鳳協理寧國府之前,曹雪芹還有更深的考慮。但這已不在本題範圍之內,故不再贅述。


自樂堂主


王熙鳳是賈府管理層高級領導,具有相當程度的威嚴。她潑辣果敢、殺伐決斷,幾乎沒有人敢侵犯。

唯獨這個賈瑞,賈府的沒落旁系,不僅家庭在家族中沒有地位,自身也“貪便宜沒有行止”,王熙鳳被這樣的人侵犯了,對她來說簡直是奇恥大辱。

所以,王熙鳳要給賈瑞一點顏色看看。

最開始,王熙鳳並沒有至他於死地的想法。只是想教訓他一番。

第一次,把賈瑞騙到沒人的地方凍了一夜,原以為他應該知難而退,誰知這賈瑞,又再度來騷擾王熙鳳,說:“死了也要來。”

這次真的激怒了這位女強人。再次被凍壞的賈瑞,這次真的是在劫難逃了,他的話也成一語成讖,不作死不會死呀。


妮言呢語


王熙鳳毒設相思局,看似王熙鳳很狠辣,可是從王熙鳳的角度來想,她應該怎麼辦?

若是一般的女子,遇到了被人調戲的情況,一定嚴詞拒絕,大聲叱罵或自認倒黴息事寧人吧,但是王熙鳳不是一般的女子,她是個不吃虧的,這種調戲她要反擊,於是她給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的賈瑞挖了一個坑。

其實,王熙鳳雖然挖坑,但她更想息事寧人,並不願真害賈瑞性命,畢竟傳出去會對她的名聲有礙,但想不到賈瑞會真的會不顧人倫往坑裡跳。於是,在王熙鳳在得知賈瑞在自己的院子外經常打轉,並打聽她的行蹤,聲言要向她請安之前,王熙鳳準備一直把賈瑞調戲她的事爛在肚子裡的,就是心腹平兒她也不曾告訴,但她從平兒口中得知賈瑞的言行後,她暴發了,聲言要讓賈瑞死在她的手裡。真的不要 奇怪王熙鳳如此惱怒,因為賈瑞所做是明晃晃的告訴人們,他與王熙鳳有什麼呢,更何況當時賈璉還不在家!於是,賈瑞就走進了王熙鳳相思局,即使被凍被坑被潑屎尿被打被嚇也不回頭,直至一息全無。

有人會問,如果王熙鳳當時嚴辭拒絕會如何,其實情況會更糟,因為從無論如何受到折辱,賈瑞糾纏鳳姐的心都不曾死,可以得知賈瑞應該患有自以為是幻想症的,無論王熙鳳如何拒絕,怕是賈瑞都會朝著他所認可的方向發展,結果很有可能王熙鳳和賈瑞的名聲都沒有了,賈瑞甚至他的爺爺奶奶士邱不能在賈府立足,而王熙鳳也會受大家詬病。


萍風竹雨123


《紅樓夢》中王熙鳳色誘賈瑞,至其身亡的情節,完全是作者曹雪芹的有意安排,也是作者宿命觀的解語。

作者在《紅樓夢》的開頭,通過癩頭和尚、跛足道士對甄士隱和賈雨村兩人命運的陳述,以及《好了歌》,就表明了人生無常的主旨:尊榮富貴,人生如夢,萬事皆空。

一是"色空";二是"欲空"。賈瑞被王熙鳳色誘至死,即是"色空"的解語之一。

從王熙鳳和賈瑞的輩份關係來說,他們是嬸侄關係。然而在賈、史、王、薛那麼一個大家族裡面,在榮寧二府那麼一個窄小空間裡面,這種倫理關係的年齡完全是混亂的,比如劉姥姥那麼大一把年幾,還要稱呼王熙鳳為長輩一樣,賈瑞雖然是王熙鳳的侄兒,但他們年齡卻相當。於是,貪色的賈瑞見到姿色豔麗、風情萬鐘的王熙鳳,便頓起色心。

這是怪不得賈瑞的,因為色心人皆有之,更何況榮寧二府裡面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在飽暖思淫慾。賈珍和兒子賈蓉的媳婦秦可卿有一腿,賈璉和內室丫鬟平兒有一腿,外面還藏了個尤三姐,賈赦那麼大年齡還想娶賈母身邊的丫鬟。

王熙鳳面對賈瑞的色心,她是完全可以用嬸孃的身份和她厲害的角色加以杜絕的,但她卻偏偏以色誘惑,設計步步陷阱,讓賈瑞臨死還不明白。一方面體現了王熙鳳的狠毒心理,體現了她老於世故身手不凡的本事,這是作者對人物刻畫的需要。然而,更重要的是作者通過這些情節的描寫,告誡讀者"色不可戀","色字頭上一把刀"啊!賈瑞被糞水潑身,又凍又餓而一病不起,臨死前一再不聽勸告,一次又一次看風月寶鑑的正面,和王熙鳳在寶鑑裡面風流雲雨,最後精盡而絕。作者也在告訴世人,"色"是一種奇物,情色難拒,但到頭來也是"空空如也!"

人的慾望總是難以排解,誘惑也難以拒絕,色慾如此,財欲和權欲也如此。對慾望如不加節制,終至害人害己。然而,天地如常,人的一切慾望,遇與不遇,命也!求之能否,命也!


一夫82


我感覺並不是王熙鳳設計害死賈瑞,而是賈瑞自己不知悔改,自尋死路。在這個過程中,鳳姐兒至少給了賈瑞倆次改過的機會,加上最後跛足道人給的風月寶鑑,賈瑞至少有三次機會可以保全性命,可是他自己一意孤行,陷入太深,最後送了性命。賈瑞的死絕不能只一味怪鳳姐兒心狠手辣,關鍵還是賈瑞自己執迷不悟,到死時還不解脫。

賈瑞初次見鳳姐兒是在寧府賈敬過生日時,因為鳳姐兒記掛著病了的秦可卿,飯後去聽戲時就沒和邢王二位夫人一起,先到秦可卿屋裡坐了一坐,說了一會兒話,在去天香樓的路上遇見了賈瑞。鳳姐兒一聽賈瑞的話,一看見賈瑞的醜態,就心生厭惡,但是此時的鳳姐兒還沒有到和賈瑞撕破臉的地步,

雖然心裡暗忖道:"這才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呢,那裡有這樣禽獸的人呢。 他如果如此,幾時叫他死在我的手裡,他才知道我的手段!"

這時的鳳姐兒,只是在自己心裡想賈瑞這個人齷齪不堪,並沒有想到賈瑞會真的到她屋裡去。所以此時她想的“幾時叫他死在我的手裡”,並不是在心裡下定決心要弄死賈瑞,只是氣話罷了。後面她重重地懲罰了賈瑞倆次,想讓他知難而退。

第一次,王熙鳳讓賈瑞在穿堂裡等她,賈瑞在南北皆是大房牆,跳不能跳,攀不能攀,呼呼颳著過門風的穿堂裡,又是寒冬臘月的晚上差點凍死。就是吃了這樣的苦頭還是不思悔改,這裡蒙府側批是這樣寫的:教導之法,慈悲之心盡矣,無奈迷徑不悟何!很明顯地,脂批認為這一次王熙鳳實在想好好教訓一頓賈瑞,讓他悔過,保留住彼此的顏面,並沒有想把他置之死地之心。賈瑞吃了這麼大的苦頭,回家後又讓祖父賈代儒教訓了一番,打了三四十扳,不許吃飯,跪在院內讀書,就是這樣,賈瑞並沒有絲毫悔改,賈瑞的心魔到底有多嚴重。鳳姐兒是挖了個坑,但是是他自己一步步跳進去的,別人並沒有在她身後推他。脂批夾批在這裡明確指出:禍福無門,唯人自招,賈瑞純粹是自己自尋死路。

第二次,經過上一次的挨凍受罰,“此時賈瑞前心猶是未改,”“猶是未改” 脂批指出這四個字是“尋死之根”,可見賈瑞致死純是自己不思悔改。過了幾天之後,又來找鳳姐兒,“鳳姐因見他自投羅網,少不得再尋別計令他知改,”這裡寫的明明白白,鳳姐兒想“令他知改”,鳳姐兒還是想教訓他一頓,讓他悔悟,並沒有想要他的命。這一次鳳姐兒的手段比上一次狠毒得多,不但讓賈瑞欠下了一百兩銀子的外債,還讓他澆了一身一頭尿糞。原文是這樣寫的:

賈瑞此時身不由己,只得蹲在那裡。心下正盤算,只聽頭頂上一聲響,嗗拉拉一淨桶尿糞從上面直潑下來,可巧澆了他一身一頭。賈瑞掌不住噯喲了一聲,忙又掩住口,不敢聲張,滿頭滿臉渾身皆是尿屎,冰冷打戰。

鳳姐兒以這樣的手段來對待賈瑞,脂批卻是這樣評價的:瑞奴實當如是報之,蒙府側批:總是慈悲設教,遇難教者,不得不現三頭六臂,並吃人心,喝人血之相,以警戒之耳。可見,脂批中沒有譴責鳳姐兒,反而說賈瑞就應當受到這樣的報復。

可恨的是,賈瑞現在明知是鳳姐兒頑他,還是不改,那麼等待他的只能是死路一條了。

他一面到了自己房中更衣洗濯,心下方想到是鳳姐頑他,因此發一回恨,再想想鳳姐的模樣兒,,又恨不得一時摟在懷內,一夜竟不曾閤眼。自此滿心想鳳姐,脂批眉批;此刻還不回頭,真自尋死路矣,只不敢往榮府去了。

第三次, 賈瑞沒能抓住最後的救命稻草,越陷越深,還想活命,還執迷不悟,結果就是倆者都沒得到。跛足道人給了他風月寶鑑,讓他照反面,不可照正面,但是賈瑞此時已經鬼迷心竅,任何人的話都聽不進去了,他照了正面,終於得到了他一直心心念念想要的東西,結果,最終送了命。蒙府側批指出:正面方才你已自領略了,你也當思想反面才是。但是,賈瑞會有這樣的頭腦嗎?他但凡能反思一次,也不至於丟了性命。最後,死時還要拿著鏡子,蒙府側批雖死亦不解脫。看看賈瑞,最後到死還執迷不悟。

可見,賈瑞之死,純是自己作死,並不是鳳姐兒設計害死的他。他對鳳姐兒產生覬覦之心,即使最初鳳姐兒明確拒絕他,他自己心魔不除,最終也保不住命。最後他已經認識到是鳳姐兒捉弄他了,他依然不思悔改,這跟最初就拒絕他沒什麼倆樣。他到死時還不悔改,充分說明他的死並不是鳳姐兒步步設計的結果。


石徑斜


我是大野澤的風,致力於原創問答,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你就當作是貓和老鼠的遊戲就行了。也會是湯姆和傑米的故事。這樣就能理解王熙鳳與賈瑞的關係了。

很多人會認為把賈瑞害死,是王熙鳳得不對,她草菅人命。其實分析起來,到底是王熙鳳需要承擔的問題多一點,還是賈瑞自己沒有對自己負責,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

我們知道,是誰在這段不正常關係中,先動的手?

是賈瑞。在寧國府的花園裡,先向王熙鳳伸出了“橄欖枝”。

在一段感情裡,誰先動了心,誰就會輸。而賈瑞偏偏又愛上那個遠在雲端的王熙鳳。

雖說,我愛你,與你無關,可是王熙鳳這個人,高傲到認為,你這樣的人,就不配愛我。所以想方設法給賈瑞難看,希望讓他知難而退,但賈瑞這傢伙實在傻得很,不知道全身而退,非要把自己犧牲進去,才能醒悟。

所以如果說誰錯了的話,就是賈瑞開了一個壞頭,而王熙鳳續上了一個殘酷的結尾。

那麼王熙鳳到底有沒有拒絕賈瑞呢?

很明顯,每一次都是拒絕,比如前幾次,賈瑞找王,王都不在家,後來再找,王熙鳳既給他希望又讓他失望,在巷子裡凍了一夜,一般人都會以為這是王熙鳳在捉弄他,明理的人都會知道這是在耍他,可是賈瑞偏偏覺得王熙鳳說的什麼都對,反而是一步步的走進了死亡的路上,如果說誰應該為賈瑞的死負責,他自己要對自己負責至少80%以上,而王熙鳳的玩耍之心,導致的最終他的死亡,佔據20%已差不多。

當然,如果有不同意見,可以一起討論。


大野澤的風


第十二回。這物出自太虛幻境空靈殿上,警幻仙子所制,【庚辰雙行夾批:言此書原系空虛幻設。】【庚辰眉批:與“紅樓夢”呼應。】專治邪思妄動之症,有濟世保生之功。所以帶他到世上,單與那些聰明俊傑、風雅王孫等看照。【庚辰雙行夾批:所謂無能紈絝是也。】千萬不可照正面,【庚辰側批:誰人識得此句?】【庚辰雙行夾批:觀者記之,不要看這書正面,方是會看。】只照他的背面,【庚辰雙行夾批:記之。】要緊,要緊!三日後吾來收取,管叫你好了。”

第十二回說畢,從褡褳中【庚辰雙行夾批:妙極!此褡褳猶是士隱所搶背者乎?】取出一面鏡子來【庚辰雙行夾批:凡看書人從此細心體貼,方許你看,否則此書哭矣。】——兩面皆可照人,【庚辰雙行夾批:此書表裡皆有喻也。】鏡把上面鏨著“風月寶鑑”四字【庚辰雙行夾批:明點。】

第十二回:代儒夫婦哭的死去活來,大罵道士,“是何妖鏡!【庚辰雙行夾批:此書不免腐儒一謗。】若不早毀此物,【庚辰雙行夾批:凡野史俱可毀,獨此書不可毀。】遺害於世不小。”

因為“凡野史俱可毀,獨此書不可毀”,這句話就是說:“野史全部可以毀掉了,只留下紅樓夢即可”。所以紅樓夢真實可靠,絕對權威,它才是正宗的大清正史!紅樓夢作者是康熙的孫子愛新覺羅·弘暟(死於壬午除夕)。這也是紅樓夢為什麼最早起源於皇宮、以及被列為禁書的真正原因。

《紅樓夢》,即紅樓一夢。準確的斷句是《“紅樓”夢》。這座“紅樓”,廣義上是指紫禁城,狹義上是指紫禁城交泰殿。賈府是“天下望族”和“都中旺族數吾門”,寧國府東西走向的五個大門,榮國府三個大門,而且寧國府和榮國府是挨著的,中國大地上獨一無二的建築,故宮也!

紅樓夢迷注意了,一張交泰殿圖,教你快速看懂《石頭記》。直接將你帶進《紅樓夢》大門,一條通向密境之路。勝讀千百遍《紅樓夢》。金陵十二釵等諸釵的居所“太虛幻境——交泰殿”。這是交泰殿上的“風月寶鑑”,即“軒轅寶鏡”。按書雲:“這物出自太虛幻境空靈殿上,警幻仙子所制”。所以太虛幻境,實際上暗射交泰殿!“軒轅寶鏡”是鑑定寶座上真假皇帝的鏡子。賈瑞因不是皇帝,所以照了“風月寶鑑”後,死了!

這是太和殿上的“風月寶鑑”,即“軒轅寶鏡”。它和別殿不一樣,是葫蘆狀的!所以第一回,脂批:“蒙側批:畫的雖不依樣,卻是葫蘆”。葫蘆廟,實際上暗射“太和殿”矣!

在書中,其實林黛玉、賈寶玉、薛寶釵等諸釵乃皇帝大印的化身,它們乃“皇權”的象徵,所以這才在紅樓夢的開篇,引起了賈雨村的覬覦。另一方面,林黛玉、賈寶玉、薛寶釵等諸釵,又影射清宮裡的某些重量級的人物。如:林黛玉,影射孝賢純皇后;薛寶釵,影射慧賢皇貴妃;賈寶玉,影射太子胤礽,而大觀園,其實就是圓明園!等等

賈寶玉、金陵十二釵、副十二釵這25人,其實是“乾隆二十五寶”的化身。他們是皇帝大印的化身,這正是《石頭記》一書的“石頭”本色,不僅象鐵一樣地證明《石頭記》和乾隆帝有關。它堪稱:“一部紅樓夢,半部乾隆史”!而且象鐵一樣地證明《石頭記》一書創作於1746以後……

無材可去補蒼天,【甲戌側批:書之本旨。】枉入紅塵若許年。【甲戌側批:慚愧之言,嗚咽如聞。】脂硯齋還提到“無材補天,幻形入世”這八字,是《紅樓夢》作者一生的慚恨。暗示《紅樓夢》作者也曾是一塊被廢棄的“補天石”!天,即天下,亦即國家。補天,即治理和管理國家。作者曾經是離帝位很近的人,是“補天石”的候選人。他系清王朝愛新覺羅的子孫。他感嘆自己空有一身才藝,卻無用武之地。他就是康熙的孫子——愛新覺羅·弘暟(1707年—1759年)!弘暟逝世的這一天恰好是除夕,而除夕那一天又恰恰是“壬午日”,完全符合“壬午除夕”記載。











伯仲679688


嘿嘿,如果一口回絕,或者簡單教育一下、斷絕他的綺思,怎麼能夠證明王熙鳳的女性魅力?

白先勇在《謫仙記》中寫了這樣一對夫妻:“慧芬總愛告訴我週末約她出去玩的男孩子如何如何之多,尤其當我不太逢迎她的時候,她就要數給我聽,某某人曾經追過她,某某人對她又如何如何,經常提醒我她當年的風華”。

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裡,嬌蕊已經同佟振保在一起了,卻還:“他在她跟前逞能,她也在他跟前逞能。……她從前那個悌米孫,自從那天賭氣不來了,她卻又去逗他。”

美麗的女人,總是自詡於她的女性魅力,下意識地願意多幾個男子愛她,把眾多男子的愛視為自己的本事。

在賈璉之外,王熙鳳需要別的男人的愛。不是為了接受,不是為了出軌,就是為了證明自己的魅力所在。

而賈瑞,這個不自量力的男子,就適逢其會,成為鳳姐的道具。

賈瑞成為鳳姐的道具,或者說鳳姐選中賈瑞來做證明自己魅力的道具,有這幾方面的考慮:

首先,賈瑞年輕,尚未娶妻,才會一見美貌的鳳姐,就生覬覦之心,而且膽大妄為、敢於表現出他的覬覦之心,而且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打擊和捉弄,仍舊“痴心不改”。

其次,賈瑞是鳳姐的堂小叔子。鳳姐平時管理家務,“不論小叔子侄兒,大的小的,說說笑笑”,習以為常。與賈瑞來往多一些,除了貼身體己的平兒,誰也不會有懷疑。

最重要的,鳳姐前呼後擁、使奴喚婢,連賈蓉賈薔這些堂侄也可以任意指揮,這就保證了鳳姐進退自如,不會一不小心被佔便宜,確保了自身的安全。

既然可以確保自身的安全,那幹嘛還要急著拒絕、急著教訓、急著嚴厲禁止他的覬覦呢?讓他的追求再多一會兒,讓他的覬覦再久一點兒,讓他的痴心妄想持續一陣兒,——他痴心得越久,就越證明鳳姐的魅力無限。

這是移賺不賠的事情。

至於賈瑞沉溺日久、無法自拔,最終枉送了性命,那是他自己的事情。鳳姐這“從來不信”因果報應的人,才不會為他的死亡自責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